高东旗,杨会锁,石德光
对于影响部队人群健康的各类因素和疾患的分析及对策探讨方面的报道较多。有的研究相对活跃,理论和方法较为成熟[1-4],如传染病,从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国家和军队加大了传染病防控力度,国家实行了传染病直报,军队从2008年建立了网上直报,军地传染病报告制度相对完善;2008年国家启动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课题,对我国传染病网络化监测技术进行了完善。有的已经引起重视,但研究不够深入[5-7]。如在饮食饮水卫生问题、军事训练伤等方面,普遍受到关注,但是研究工作比较局限,报道的文章主要是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对策与措施以组织领导为主,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有些疾病研究相对滞后,如慢性病。慢性病对部队人员的健康构成了威胁,慢性病患者长期滞留部队,给部队卫生保障带来很大的负担[8-9]。现对目前我国部队人群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疾患进行探讨,以便有效地完成部队人群的健康保障工作。
1.1 流动性大 部队人群流动性较大。每年都有大批新兵入营,老兵退伍;每年都有国际维和任务;每年都要进行异地训练、演习等任务。如果执行作战任务,部队人员的流动性更大。频繁流动必然会给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1.2 易感人数多 部队以年轻人居多,尤其是士兵,年龄多在20岁左右,有些人对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易感的,如结核分枝杆菌、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汉坦病毒、乙脑病毒等。因此,这些病原体容易造成部队人员,尤其是年轻人的感染发病。
1.3 生活条件艰苦 作训及作战时体力活动的强度较大,生活节奏快,野外拉练、执勤及战时条件艰苦甚至恶劣,官兵容易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中暑、冻伤、皮肤病、关节炎等。聚集度高,还容易造成群发性疾患,如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2.1 传染病 近些年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部队都有不同程度发病,影响了正常的训练和生活。目前,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水痘、麻疹等常见传染病在部队发病率居高不下;血源和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慢性传染病患者长期滞留部队给传染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隐患。传染病对部队官兵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疫情防控任务更加艰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与传染病有关的防控策略和措施,但难以满足部队现代卫勤防病工作的需要。我军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主要采取新兵检疫,健康教育,流脑疫苗、破伤风疫苗、乙肝疫苗注射等措施[3-4,10]。近几年部队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还处在较高水平,需要加强防控工作,尤其是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重要传染病的防控,急需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2.2 食源性疾病 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以及个人卫生,任何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酿成集体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随着部队社会化保障改革的推进,部队营区饮食保障呈现多样化,出现部队自身保障、部队地方联合保障、全部地方保障等多种保障形式,部队饮食卫生监督管理模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新的监督机制尚不成熟,部队饮食卫生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6,11]。另外,对部队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兵种、及患某些疾患人群的饮食管理也是防控部队人群发病的关键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明显增多,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如脂肪肝、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的发病率已居前位[12]。
2.3 军事训练伤 部队高度重视军事训练工作,标准高、要求严、训练任务重。由于注重训练质量,忽视训练防护,使训练伤发生率高。军事训练伤是各国部队在训练中都面临的问题。军事训练伤已成为部队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训练缺勤和部队平时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13-15]。训练伤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官兵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军事训练质量和部队战斗力。加强军事训练伤有关种类和影响因素的监测和防控尤为重要。
2.4 地方性疾病 自然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素较多,包括恶劣的气候条件、传染病、地方病等都会影响当地驻军官兵的健康[16-17]。如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以借助某些传播媒介传染给驻地军人以及行军路过的部队人群。由于环境污染以及地方性微量元素的异常增多或缺少也可以引起当地部队人群发生某些疾患[18]。部队人员流动性大,每到一个新的地区都会遇到多种病媒生物的危害。一些地区的病媒生物可通过机械性或生物性方式传播多种疾病;病媒昆虫的叮刺骚扰对官兵的威胁很大,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鼠类在部队营区可能毁坏装备、衣物、书籍文件,咬坏通讯线路、电线等造成短路、断线,甚至引发火灾;战时,敌人可利用人工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某些病媒生物进行生物战;在平时,恐怖分子可以利用这些病媒生物进行生物恐怖活动,严重威胁着驻地官兵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5 心理疾患 当前,我军年轻官兵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文化层次较高,思维活跃。影响健康因素主要有:①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②心理应激机制欠健全。③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面临的外源性刺激十分复杂,易导致心理问题发生。④平时与社会接触中因军地多方面的差异,易导致心理失衡。以年轻官兵为主体的军队人群,尤其是应急任务部队,在训练、管理、生活、学习和执行任务时难免出现一些心理波动,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和疾患,影响部队战斗力。近年来,在新兵训练、灾害救援、安保维稳、国际维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军事行动中,官兵均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另外,来自社会、家庭、朋友、上下级的某些负面影响,以及自身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卫生工作已受到上级和部队官兵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军目前的心理卫生服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其组织体系、监测模式等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应急任务部队在训练、生活和实际执行任务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尚未见系统全面的监测分析研究,更缺乏基层部队人群心理问题的系统监测与防控体系[19-21]。身体虚弱、易疲劳、活力减退和免疫力低下等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状态或病前状态,被认为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新杀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队某些人群容易发生不明原因脱发、早秃、尿频、记忆力减退、心算能力降低、易怒、悲观、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乏、睡眠欠佳、精力难以集中、惧怕并回避某人等亚健康表现,而影响部队的战斗力[22-23]。
2.6 部队其他常见疾患 官兵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口腔疾患、关节炎、鼻炎等的比例非常高,严重影响战斗力。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或运动过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规律、滥用药物等会对健康造成伤害。有些人易感一些疾病,可能与携带的某种易感基因有关[24-26]。部队在执行抢险救灾、平暴、反恐怖袭击、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面临的健康威胁较多。与行动紧急、威胁多样,行动地点处于潮湿、炎热、寒冷、高原缺氧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27]。驻高原部队,尤其是高原地区运输部队总体的发病率较高[28-29]。而坑道作业部队,由于坑道内空气流通受限,易引发上呼吸道、眼部及消化道感染[30]。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对健康也有一定影响[31-32]。
除了上述影响部队人群健康的主要疾患和因素之外,还有较多的甚至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如目前对部队各地区各兵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了解尚不完整,有害作业岗位和暴露人群数量等基本信息不清,尚未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的卫生监测管理体系。故需要全面系统调查影响军队人群健康的危害因素现状,构建军队人群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对部队人群的健康问题进行强化管理与干预;构建部队健康全面保护的“强健促进、伤病预防、战救勤务”的体系[33]。
[1]李晋,刘士敏,李森林.加强基础建设 提高疾病监测水平[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3(1):64-65.
[2]高东旗,刘士敏,李森林,等.某战区传染病日监测月通报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效果[J].疾病监测,2005,20(11):602-605.
[3]孙海龙,范国英,李申龙,等.军队疾病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其建议[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2):79-81.
[4]刘士敏,刘卫,高东旗.部队高发传染病主动防控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解放军卫勤杂志,2008,12(6):145.
[5]丛黎明,陈直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2-3.
[6]赵冲,李健,刘诚.某区部队饮食饮水安全现状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23(4):297.
[7]李海,沈宁江.军事训练伤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04,15(4):102-104.
[8]田京利,张莉,辛德清,等.建立军队中高级干部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医学创新研究,2008,5(3):32-33.
[9]杨占清,王芳,盖旭红,等.某部在职干部与离退休干部慢性病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9):814-819.
[10]孙海龙,马纯刚,唐浩,等.1992-2005年军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5):317-320.
[11]刘秀梅.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1):3-9.
[12]谷华,赵永光,糜漫天.某疗养院疗养干部营养相关慢性病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2):97-99.
[13]沈志峰,王新岩.海军陆战队陆战步兵体能训练特点与施训对策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4):60-63.
[14]刘淑红,谢荣厚,吴志东,等.某部新兵新训期间伤病发生情况的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2):744-745.
[15]谢喜强,杨少峰,林云,等.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的规律及预防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1-3.
[16]张亮,李建勋,石存兰.驻高原某部医院官兵疾病谱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3):196-197.
[17]杨占清,黄尉初,党勃,等.某区部队野外驻训地域疾病调查与循征预防决策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7):3278-3280.
[18]李淑芹,翟俊民.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6):433-434.
[19]孙剑,王涣林,汪卫华,等.海军潜艇部队水兵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其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1):40-41.
[20]王焕林.部队心理医师培训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21]李平海,史青,陈国良,等.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海军医学杂志,2009,30(1):3-6.
[22]刘先虎,郭雪梅,翁浩,等.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其非药物治疗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8):3676-3678.
[23]蔡广,李全岳.军人亚健康研究现状及对策[J].人民军医,2006,49(10):571-573.
[24]高宏伟,张罗漫,徐荷,等.某地区军队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6):661-664.
[25]杨发青,钱令嘉,吴淑庆,等.某部官兵健康状况及应应激关疾病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22(5):366-367.
[26]Rosamond W,Flegal K,Furie K,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8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Circulation,2008,117(4):e25-146.
[27]程天民.军事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212-1219.
[28]张亮,李建勋,石存兰.驻高原某部医院官兵疾病谱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3):196-197.
[29]廖冬发,潘显明,张波,等.高原汽车部队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7):756-757.
[30]安江燕,曹洪流,张华军,等.驻封闭式坑道某部疾病发生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4):273-274.
[31]安富荣,栾照富,陈静,等.复杂电磁环境对参训官兵健康影响的分析[J].人民军医,2008,51(6):402.
[32]马菲,熊鸿燕,张耀,等.高强度电磁辐射对军事作业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2):2048-2050.
[33]雷二庆,毛玉明.透视美国“部队健康全面保护”构想[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28(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