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医药治疗眼科疾病用药规律分析

2013-04-13 04:08接传红郑虎占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眼病眼科处方

张 颖 接传红 郑虎占

中医眼科病分内障眼病和外障眼病两大类,《审视瑶函·目不专重诊脉说》 强调:“内障有内障之症,外障有外障之症。 必辨其为何症,所中所伤之浅深,果在何轮何廓,辨之明而后治之当。 ”既往有文献对眼科用药规律进行探讨,但多属个人经验总结。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大量的处方、群体的经验进行用药分析和经验总结,迄今文献报道极少。 为此,本研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拟采用计算机技术、中医学与中药学方法, 将我院2006 年眼科住院患者的处方,建立中医眼科用药数据库,并进行用药处方分析,探讨我院眼科用药规律和特点。希望通过该研究,为中医治疗眼病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处方入选标准:2006 年1 月1 日至2006 年12月31 日眼科住院患者服用的饮片处方。采用Access数据库分别设计了处方表、用药表、患者表、诊断信息表、饮片信息表等,各表之间通过关联建立联系。中药分类参考现行中医药高校教材《中药学》的药物功能分类,一味药仅纳入一种功能。对用药五味的分析,本文将药物按照酸、苦、甘、辛、咸、涩、淡进行分类,一种药有几种性味的并列统计,不分先、后、主、次,在处方中出现1 次,则计数1 次,作为同等数据处理。

1.2 内外障的划分

外障泛指所有外眼疾病。 按照现代西医诊断划分:眼睑病、泪器病、结膜病、角膜病和巩膜病。 内障是从内而障碍视力。有狭义内障和广义内障之分。狭义内障是指晶状体混浊。 广义内障泛指瞳神及眼底组织的病变。 即除了包括瞳神部位有肉眼可见到的病变外, 还包括瞳神端好而只有视力与视觉方面改变的眼病,患者可自觉视物昏花或视物变色、变形,检查眼底可有出血、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 包括视神经及眼底疾病等

2 结果

2.1 外障眼病用药数据结果

本研究外障眼病患者共235 人次,入选分析处方749 张。 出院诊断76 项,前几位的是:角膜溃疡、干眼(结膜干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炎、慢性泪囊炎、翼状胬肉、角膜结膜炎、眼外肌麻痹等。

外障眼病用药,寒凉药最多(53.16%),其次是温热药(30.92%),两者的用药频率分布均大于《中华本草》的分布比率;用药涉及26 类,以补气药、发散风寒药、清热凉血药、发散风热药为多(表1);五味分析以甘味、苦味和辛味为主(表2);治疗外障眼病药物的归经分析,以归肝经者最多(表3)。

表1 外障眼病用药类别分析

表2 外障眼病用药五味分析

2.2 内障眼病用药数据结果

本研究内障眼病患者995 人次,入选处方4 750张。 出院诊断85 项,前十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白内障、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葡萄膜炎、黄斑变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内障眼病用药,寒凉药、温热药分别为45.69%和18.20%。两者的用药频率均大于《中华本草》分布比率;用药涉及26 类,以活血化瘀药最为多用,其次是补气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补阴药等(表4);五味分析显示甘、苦、辛味药物占绝大多数,但不同于外障眼病(表5);归经分析显示,内障眼病用药,归肝经药物显著多于其他归经,其次是归肾经药物(表6)。

表3 外障眼病用药归经分析

表4 内障眼病用药分类

3 讨论

3.1 外障眼病用药分析

外障眼病,以外邪居多,其中以风热侵袭眼睑最为常见。风热壅滞,又可形成毒邪,毒邪蕴积,又可蓄腐成脓,形成眼睑脓毒疾患。 文献分析显示〔1-5〕:中医治疗外障眼病常用祛风清热、祛风散寒、清热解毒等治法。祛风清热法以辛散轻扬与寒凉清热药物为主,祛风散寒法以辛温发散、疏风祛邪药物为主。 《古今医鉴》曰:“目病固有火热,然外无风寒闭之,目亦不病,虽病亦不甚痛。盖人感风寒,则腠理闭密,火热不得外泄,故上走窍而目病矣。 散其外之风寒,则火泻而痛自止。”所以发散风寒法一般多用于外障眼病初期,本研究结果显示发散风寒药使用频率较高,与此中医理论吻合,提示眼病虽多火热证,但根据“火郁发之”之理,不惟要用清热药,也要重视使用发散药,以散邪于外。另一明显特征是,补气药位于外障眼病用药所有类别之首。 眼病日久不愈,以清热药治疗,损伤阳气,治疗又当扶助正气。而扶正中药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表5 内障眼病用药的五味分析

表6 内障眼病用药归经分析

关于外障眼病用药的五味分析,也与用药类别相合。 苦味药其性多沉降,具有泻火、燥湿、通泄作用;辛味药多发散疏解,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开窍等作用;甘味药具有补益气血、调和脾胃作用。 而外障眼病风湿热邪病因较多,故甘、苦、辛味药多选用。外障眼病用药补气药多、发散风寒药多、清热药多,故其五味以甘味、苦味和辛味为主。

治疗外障眼病药物的归经分析,以归肝经者最多。 由于肝开窍于目,故眼科病用药多入肝经。 又由于中医眼科有五轮学说,黑睛为风轮,在脏属肝,肝与胆相表里,白睛为气轮,在脏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两眦为血轮,在脏属心,心与小肠相表里;胞睑为肉轮,在脏属脾,在腑属胃。 瞳神为水轮,在脏属肾,肾与膀胱相表里。 外障眼病多在黑睛、白睛、胞睑和两眦。 是说眼病虽主以肝经病,但五脏六腑皆可涉及,由此治疗外障眼病的药物,归经可涉及五脏六腑。

3.2 内障眼病用药分析

文献分析显示〔6-9〕,中医治疗内障眼病常用方法有:活血化瘀法、补益肝肾法、益气养血法等,另有止血法治疗眼部出血。活血化瘀法以活血行气、化瘀通脉药物为主组方,用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滞。 古人强调治眼病,调血顺气为先,行血为治目之纲,而肝开窍于目,眼病特别是内障眼病血瘀证多见,活血法是中医眼科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眼内渗出、水肿、出血、缺血、机化、萎缩、变性、血管痉挛或扩张或阻塞、屈光间质混浊、眼肌麻痹、外伤及手术后等,其病机均与血瘀有关,均可酌情应用活血化瘀药〔10〕。 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经周流全身而上荣于目,如血不偱经而溢于脉外则成出血,出血久不吸收则成瘀血。 因此,新鲜之出血宜用止血法,出血停止后则宜用活血祛瘀法。 出血之原因不外外伤、血热、血瘀和气虚数种,血热引起之出血宜凉血止血,气火上逆引起之出血宜降逆止血,气不摄血引起者又应补气摄血,血瘀者当活血化瘀以止血。一般在止血方剂中,常配伍活血化瘀之品,以防留瘀之弊;在活血化瘀方剂中,常辅以扶正之品,以化瘀而不伤正。 本文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高,是符合内障眼病的中医病机的,提示中药治疗内障眼病,活血化瘀一法当尤为重视。

就内障眼病用药的五味分析,也与用药类别相合。 补益药味甘,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

从用药的归经分析看到,内障用药除归肝经最多外,归肾经药物位于第二位。 五论学说中,内障眼病即是水轮病变,瞳神为水轮,在脏属肾,肾与膀胱相表里,因而较之外障眼病用药,内障眼病治疗中归肾经药物显著增多。

3.3 局限性

本研究搜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06年眼科住院患者的5 499 张原始处方,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中医眼科用药的ACCESS 数据库,进而以中医学、中药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医眼科用药规律,对于中医眼科学和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应有一定裨益。 但因为是应用数据库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的首次尝试,本文只从内、外障两大类进行了分析,且所采集的处方仅为2006 年1 年的,范围较窄,因此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对数据库进行拓展,增加数据采集量,对不同病种进行分析。

使用数据库进行分析,可寻找出用药规律的共性,但却忽视了用药的个性。 今后,可以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补充数据的个性资料,如不同症状、不同专家的用药经验,进而可对个性用药经验做出分析,希望以不断拓宽、完善中医眼科用药数据库为契机,总结、光大我院中医治疗眼科疾病的用药规律、用药经验,服务中医眼科临床,造福眼病患者。

[1] 李伟,李秀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57 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7.

[2] 王舜杏. 外障眼病的中医外治法特色与应用体会[J]. 新中医,2005,37(2):87-88.

[3] 袁静.消炎解毒汤治疗树枝状角膜溃疡[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3):339-340.

[4] 周小玲,雷土根,章剑东,等.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4):222-223.

[5] 帕尔扎提,杨艳.中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聚星障)20 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5,23(4):17.

[6] 李明飞,张殷建,陆萍,等.疏肝活血利水法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2):50-51.

[7] 李华.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体会[J].河北中医,2002,24(7):543-544.

[8] 周剑.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2,12(1):39-40.

[9] 刘怀栋,张彬,魏素英,等.视神经萎缩的辨证治疗[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6(1):39-40.

[10] 接传红.高健生.严京,等.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6):323-325.

猜你喜欢
眼病眼科处方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九成大学生是近视眼
人间处方
2799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
处方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