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吉,郭永成,程 宏
(1.滁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2.明光市映山中学,安徽 明光239400;3.滁州市南谯区教育局,安徽 滁州239100)
名播中外的凤阳花鼓,与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是历史上流行于凤阳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因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凤阳三花”,并保持着一大、一小两个“姐妹”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最.现在人们看到的表演的凤阳花鼓,实际上是从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演变而来的.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等,是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于凤阳乡镇.清中叶以后,其中舞蹈淡出,仅剩下歌唱部分.20世纪50年代初,“凤阳花鼓”剔除了小锣,增加了新手法,改称“双条鼓”.
凤阳花鼓是凤阳农村农民破产的衍生物.旧社会凤阳花鼓是穷困百姓乞讨谋生的工具.他们为了生存打着花鼓四处流浪,受尽苦难和欺辱.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凤阳花鼓才获得新生.1955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凤阳花鼓著名曲目《王三姐赶集》,成为凤阳花鼓的历史辉煌,同时也奠定了这一民间艺术在艺术领域的地位.2006年,凤阳花鼓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凤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独具特色的安徽民间曲艺,充分发掘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体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更好地继承和传扬凤阳花鼓这一独特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赵翼(1727~1814年)在《陔余丛考·凤阳丐者》中说:“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老幼男妇,成行逐队,散入村落间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间始回.其唱歌则曰:‘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为被荒而逐食也.然年不荒亦来,行乞如故.《蚓庵琐语》云:‘明太祖,徙苏、松、杭、嘉、湖富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逃归者有禁.是以托丐潜回省墓探亲,习以为俗,至今不改.’理或然也.”近几十年来,多数研究者以此作为凤阳花鼓的缘起,甚至有的认为,明朝初年即有凤阳的江南移民身背花鼓“托丐潜回省墓探亲”.其中疑点甚多,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过西廊那画栏杆内,唱个钻心咬肺的曲儿,哄得里面人欢喜,我重重赏你金钱.【杂应介】知道了.咚咚花鼓闹长街,要哄佳人笑口开,若使得他心喜悦,金钱一掷等尘埃.”明朝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于此下总评曰:“小戏不恶”.据《曲海总目提要》卷七著录,《红梅记》为周朝俊所撰,“系明隆(庆)、万(历)前旧本”.乾隆六十年(1795年)颜自德所辑的《霓裳续谱》卷九中《万寿庆典(乾隆五十四年备)》,共二十一段,其中四段第一的《花鼓献瑞》和六段第一《鼓乐呈祥》中的“万寿歌”中,均出现了“紧打鼓,慢筛锣”,与《红梅记》中凤阳男女的口吻完全吻合,只是将“动情歌”改成“万寿歌”和“太平歌而已[1]”.《红梅记》中打花鼓的小戏,以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所藏明人所绘的花鼓图,均说明明代中叶以来凤阳农村破产导致打花鼓已成为凤阳人乞讨的手段,论证了凤阳花鼓起源于明代中叶的结论.
凤阳在明清两代为凤阳县和凤阳府属地,辖境包括现今安徽省的凤台、怀远县、蚌埠市、五河县等地,而东部燃灯寺一带是花鼓小锣的发源地,所辖区域远远超过今天的凤阳县.
1.2.1 明代中叶凤阳地震、蝗虫、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
元末凤阳一带“十室九虚”,反应了当地老百姓生活处境之艰难.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家乡政策倾斜,多次从江浙、山西等地移民充实凤阳,并重视兴修水利,每次黄河决口几乎都能得到堵塞和治理,终洪武一世未受多大损失.永乐时也兴筑淮河水利工程和设施.因此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与繁荣发展,至洪熙、宣德时期,被史誉为“洪宣之治”盛世.然而到了明代中期,龙兴之地凤阳永免赋役被废止,皇陵及会试所在差役等负担日益加重,尤其是连年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以凤阳县为例,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地震,夏蝗;二年夏旱,风霾,秋大雨三月,冬阴三月;三年,民大饥,米五钱,人相食.临淮县在嘉靖二十二年大水灌城,二十三年旱,二十四年又大水灌城.明人张瀚《松窗梦语》说嘉靖年间凤阳一带多荒地,“间有耕者,又苦天泽不时,非旱即涝,盖雨多则横潦弥漫,无处归束,无雨任其焦萎,救济无资,饥馑频仍,窘迫流徙,地广人稀,坐此故也.”于是能歌善舞的人夹杂在巡荒的人群里到处唱秧歌糊口.“前年寿州无雨泽,今年泗州决河口……我唱秧歌度歉年,完却官租还种田”;“受尽风霜奔波苦,只为饥寒没奈何”;“唱得好时赏钱多”.他们自己唱出了凤阳花鼓产生的原因[2].
1.2.2 打锣鼓和秧歌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
花鼓早在宋人《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中就有记载,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南宋人绘的杂剧演出《打花鼓》图.明代钱塘田艺衡《留青日札》(隆庆六年、1572年序)十九卷载:“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同书三十九卷,戴九灵《插秧妇诗》:“江北凤阳女皆务农,其夫讴歌击鼓.”又据《帝乡记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4年)刊本卷五“风俗”记载:“泗州(明代属凤阳府)农家之妇,则又执役田作,劳苦反倍于男.前志曰:……插秧之时,远乡(州治西南与临淮县东北接壤)男女击鼓互歌,颇为混俗.”凤阳风俗男子尤善三棒鼓,插秧时讴歌击鼓,男女击鼓互歌,指的就是花鼓灯锣鼓和秧歌,凤阳花鼓初期的花鼓小锣及唱词秧歌即源于此.说明自宋朝以来凤阳就有打锣鼓和秧歌的传统习俗,为凤阳花鼓的出现和流行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此外,本地和外来戏曲对凤阳花鼓的发展和丰富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凤阳戏曲自身具有雄厚的文化底蕴,诸如:元代“知音擅歌者”36人中的杨景辉,朱元璋的《思亲歌》,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朱宪栉的《卖花声》诸调百阕,张周“声态俱一佳旦”,高朝玉是琵琶高手等等均对凤阳花鼓的产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直接促进作用.凤阳花鼓,闻名久远,影响广泛,从闽剧到京剧,许多剧种中都有所反映,并从中吸收养份,对凤阳花鼓的产生起到一定的间接促进作用.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民间集歌、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戏曲艺术瑰宝,其中,舞蹈、音乐等是体育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元素在伴随凤阳花鼓的艺术表现力演进的过程中,也对应地发生着变化.
凤阳花鼓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其表现形式一种叫“唱门头”,一种叫“坐唱”.之后,由原来的两人对唱,发展成对唱对舞、领唱领舞、群唱群舞等,并向着歌、舞、剧三结合的方向发展.据曲艺界考察,凤阳花鼓起源于欢乐秧歌.如《帝乡纪略》云:凤阳府泅州“插秧之时,无论男女,击壤互歌”.《霓裳续谱》所收《凤阳歌》中有唱词:“凤阳姐儿唱秧歌,想着山后的情哥哥”.《桃花扇》传奇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阳看了凤阳花鼓表演,即席赋诗赞道:“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断路人肠.”绘声绘色的描写了凤阳花鼓在北方演唱的景象.据清乾隆时赵翼《陔余丛考》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沿途行乞卖唱.
明朝末年,凤阳花鼓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清朝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如乾隆年间编撰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清末,凤阳花鼓已飘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到了本世纪30年代,凤阳花鼓通过唱片广为流传.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多次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清中叶以后,舞蹈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歌唱部分,分为“坐唱”、“唱门头”两种形式.凤阳花鼓演唱的曲目,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曲目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曲目,都被广泛传唱.
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不断变革.解放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地挖掘整理这一渊源流长的民间艺术,剔除糟粕,保留精华,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采用了一些新的创作、表演手法,剔除了小锣,并根据鼓条的特征,将“凤阳花鼓”改称为“双条鼓”[3],赋于它新的生命.凤阳花鼓不再作为乞讨的工具,而以江淮文化的一朵奇葩登上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
凤阳花鼓,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学易懂,凤阳人民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歌颂祖国歌颂党,倾吐心声,赞美生活.50年代凤阳花鼓曾唱到中南海怀仁堂,欧家林、刘明英、邓泽菊等凤阳青年花鼓演员以《王三姐赶集》,给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受到赞赏,周恩来总理称凤阳花鼓为“东方芭蕾”.这是凤阳花鼓乃至凤阳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其后,又曾多次在全国各地的文艺会(调)演中参赛、获奖.1964年,凤阳花鼓出席了“上海之春”音乐会.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凤阳花鼓为题材的电影《鼓乡春晓》[4].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如今,凤阳花鼓已成为著名的地方曲艺.新春佳节或庆祝活动,表演大型花鼓,数十人演出,造型多样,音乐流畅,气势恢宏.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凤阳花鼓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进入新世纪以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如今已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蜚声海内外.
为了保护民间艺术瑰宝,凤阳县实施凤阳花鼓艺术保护工程,专门组织凤阳花鼓和凤画民间艺人及专业创作艺术家,对凤阳花鼓、凤画民间艺术进行深度搜集挖掘和整理,以期传于后人.自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来,陆中和等一批花鼓艺术家将花鼓灯的舞蹈艺术加以大胆的借鉴和“移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举获得成功.尤其是1994年,陆中和和她的同仁们在创作凤阳花鼓作品《柳岸春晓》(又名《淮柳依依》)时作了更大胆的尝试,最大限度的借鉴、“移植嫁接”了花鼓灯中的舞蹈动作.在舞蹈一开始的剪影动作中,运用了冯国佩的“风摆柳”等扇花动作,有力地表现出春天到来淮河岸边的垂柳在春风中摇曳多姿、婆娑起舞的意境;将一条线的“铁翻扇”动作糅合到凤阳花鼓的悠鼓条动作中,将冯国佩的“三回头”、“旋涡转”揉进旋转动作中.为了充分展现凤阳花鼓的各种打法,她设计了一段无音乐伴奏的舞蹈,在其中吸收了一条线的“游春”、“遮阳扇”、“上山步”等动作.这一全面的借鉴,使舞蹈语汇更加丰富,是《柳岸春晓》这一舞蹈的主题以及舞蹈中的淮柳迎春、顶风战浪显得富有新意.媒体评价说:“过去提起凤阳花鼓,给人们的感受总是妻离子散、凄苦悲凉,而现在的凤阳花鼓节目特别是《柳岸春晓》则给人以清新淡雅、柔和飘逸、幸福安详的感觉,凤阳花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散发泥土气息的同时,正走向更为宽广和丰富的艺术领域.”
凤阳花鼓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就其本身的艺术特征来看,其表现形式中的音乐、舞蹈,双条鼓的技法,传播与推广均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价值.
凤阳花鼓极具表演价值,建国初期进京演出曾受到党中央毛主席的赞赏,被周恩来总理授予“东方芭蕾”的美誉.之后多次参加全国调演并获奖,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凤阳花鼓为题材的电影《鼓乡春晓》.现如今的凤阳老百姓每逢喜事、盛世均会以不同形式的演出以示庆贺.近几年,凤阳花鼓更是当仁不让地连续三届参加中国农民歌会的演出,深受来宾和观众的好评,并在成功举办的三届“中国凤阳花鼓国际旅游节”上大展风采,以歌舞的形式尽情讴歌党的正确领导和如今的美好生活.同时,担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重要角色,彰显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为本县域经济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休闲价值日益体现,无论节假日、清晨和傍晚,凤阳县城的广场、空地上总有许多老百姓自发地来到一起,以凤阳花鼓的方式休闲、娱乐.目前凤阳花鼓在安徽省尤其是皖东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除了正式的表演团体外,还有许多以自发集结的非正式组织和个人的形式,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活跃在皖东大地上,无不彰显着凤阳花鼓的休闲、娱乐价值.
凤阳花鼓从明代中叶产生以来,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最终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舞蹈动作优雅,舞曲旋律悦耳动听,传达了劳动人民讴歌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的凤阳花鼓经改良融入了许多新的现代元素,使其更具生命力,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首先,具有教育价值.从凤阳花鼓的起源来说,反映了凤阳人民的一段辛酸历史,就舞蹈本身来说,是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是对人体运动能力的一种检验,对提高参加者的自信心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次,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舞蹈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语言,为不同阶级、阶层,不同职业、信仰的人所接受,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护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情感交流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凤阳花鼓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东方芭蕾”,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谋生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凤阳人民将这一文化形式进行进一步升化,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体育文化的传承作用,彰显了凤阳花鼓极高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凤阳花鼓是皖东地区独有的有典型意义的乡土体育资源,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对它进行科学的改编与创新,可以提炼出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进行锻炼和表演,尤其女性人群更适合从事该项目及创编项目的练习,且极具趣味性和健身价值.安徽省的各级各类大、中、小学的艺体教师如能结合教育对象合理地对其进行改编和创造,一定能开发出适合不同教育对象的乡土体育课程资源.目前已在凤阳花鼓发源地燃灯地区的部分村庄,和临淮镇胡府村、板桥镇晏公村、大庙镇东林村等地建立了“凤阳花鼓艺术保护点”;同时针对青少年相对集中的特点,把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向县域内的大、中、小学、幼儿园延伸.目前已在安徽科技学院、凤阳师范专科学院、凤阳二中、燃灯中学、燃灯小学、实验小学、府城小学及城内幼儿园等十多所学校建立了凤阳花鼓培训基地,有计划的开展凤阳花鼓的基本功训练和表演技巧的传授培训,并经常组织演出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凤阳花鼓的艺术水平.凤阳师范专科学院历来就有演出凤阳花鼓的传统,学校的凤阳花鼓演出团体常年在学校和社会舞台上活动,艺术水平很高.现已成立凤阳花鼓艺术班,将凤阳花鼓艺术纳入教学内容,这在凤阳花鼓历史上还是首次.近十年来,该校已培养出凤阳花鼓表演人才近两百名.这些知识型的凤阳花鼓表演人才,势必对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5].
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已经有些年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更是如火如荼,在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参与指导下,很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乡镇都建立了凤阳花鼓艺术表演队伍,经常开展活动.如县文化馆成立的凤阳花鼓艺术团、县老年大学的凤阳花鼓演出队、县实验小学的凤舞少儿艺术团等,全县计有这类花鼓表演团体30多个,在这些抬头兵的带领下,整个皖东地区以凤阳花鼓为主项目的全民健身活动风风火火.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宣传文化部门的积极工作,古老的凤阳花鼓艺术焕发了青春,在热火朝天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全县境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花鼓热.它不但在县内城乡舞台活跃,而且还在国家、省级等文化活动中展现独特的风采,成为影响很大的一张民间艺术名片.
凤阳花鼓溯源于明朝中叶,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明代中叶凤阳地震、蝗虫、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所致.其舞蹈等体育元素伴随艺术表现形式的历史嬗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间舞蹈一度被剔除,鉴于艺术表现力的需要又重新纳入,新中国成了之后,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借鉴,并被周恩来总理授予“东方芭蕾”的美誉,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重获新生,“凤阳三花”并蒂开放,在舞蹈等方面创新地融入现代元素,如今“东方芭蕾”这朵奇葩火红绽放在安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在国内外屡获殊荣.2006年,凤阳花鼓被国家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独有的民间戏曲艺术特点蕴涵着表演、休闲、娱乐、民间舞蹈、乡土体育资源,以及全民健身等体育文化价值.
[1]王振忠.凤阳花鼓新证[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63~65.
[2]孙祥宽.漫话凤阳花鼓[J].紫禁城,2008(12):174~179.
[3]陈仁华.民族文化优秀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凤阳花鼓》[J].大众文艺(理论),2008(Z1):41~42.
[4]严夕奎.凤阳花鼓[J].民间传奇故事(A 卷),2005(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