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承研究

2022-03-17 20:53谢慧敏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艺术文化

谢慧敏

凤阳花鼓是一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从苦难的历史岁月中艰难走来,它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性、农耕性、区域性和艺术性,文化价值显著,社会各界人士应重视它的生存和发展,传承和发扬。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成熟的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凤阳花鼓的传承发展,通过有效的宣传方式和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扩大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增加影响力,让更多的社会公众看到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让凤阳花鼓随着社会的进步得以永久传承。

一、凤阳花鼓的艺术特征

(一)历史性

凤阳花鼓起源于明代,发展至今已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将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历史等特征融入其中,彰显着愉悦大众、教化人民等多项功能。凤阳花鼓通过民间花鼓艺人挖掘、收集、整理日常素材,生动描述了凤阳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田间劳作、风俗习惯等信息,让人们看到了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现如今,人们通过观看凤阳花鼓表演,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状况。

(二)农耕性

凤阳花鼓是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在其艺术表演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地农耕文化和日常生活状态的有效融入,各种生活细节、生产劳作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凤阳花鼓的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上都具有典型的农耕性。比如,凤阳花鼓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上蕴含农耕气息,花鼓中的舞蹈动作、表现手法等都来源于农民的田间劳作,也充分说明了凤阳花鼓饱含着人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能给人们带来心灵寄托。

(三)区域性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是皖东特有的文化名片。凤阳花鼓将凤阳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娱乐等详尽记录下来,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性,在岁月的沉淀下,此种区域性演变成了皖东地区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奠定了其在文化领域的地位[1]。

(四)艺术性

凤阳花鼓来源于农民日常生活,详尽展示了民间生活的美好与辛酸,它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生活美,通过提炼、升华劳动人民的生活、审美和情感,从而形成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凤阳花鼓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获得了众多花鼓爱好者的青睐,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凤阳花鼓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感知力,将民间生活的魅力完美展现出来,艺术价值颇高[2]。

二、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优势

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电脑、手机等一切互联网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或服务的新的媒体形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同时在文化传承中新媒体也凸显其独特的优势。

(一)及时互动

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网络上承载的各类应用软件,为人们线上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将相关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共享,群众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获取相关信息,并及时参与线上的同步互动交流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不仅增强了群众的保护意识,也达到对文化传承的预期目标。

(二)表现形式多样

新媒体能以不同形式呈现相关信息,增强观众的兴趣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声音、影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使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加深观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三)记录真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以传承人为载体,但随着传承人的离去,很多文化就会出现遗失的现象。因此,非物质文化在保护过程中难度比较大,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应的记录,才可以将其完整地、真实地保存,便于后人的学习与模仿。

三、新媒体背景下凤阳花鼓传承的困境

(一)传播方式具有局限性

过去,社会能够提供的娱乐项目并不多,人们的选择性比较少,这也促使凤阳花鼓能够在劳动人民中流传开来,在满足人民群众娱乐需求的同时让其文脉得以延续和发展,持续保持着生命力。如今,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信息传播速度快,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更加多样化,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用手机、电脑随时随地观看娱乐节目。在凤阳花鼓传播过程中,如果仍旧采取原有的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将会导致关注、学习、研究凤阳花鼓的人越来越少,严重缺乏传承后劲。

(二)缺乏广泛的大众群体和社会关注度

过去,凤阳花鼓是凤阳地区耳熟能详的民间娱乐活动,很多民间百姓都喜爱看凤阳花鼓,大众群体广泛,具有较高的关注度。而在新媒体时代,原有的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等都发生了彻底改变,多元化的娱乐休闲方式、娱乐项目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如果缺乏有效的传播媒介和新颖的传播形式,那么凤阳花鼓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近年来,政府部门虽然也意识到凤阳花鼓传承的重要性,但宣传力度仍然不够大,也没有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固定的表演场地,人员配置、内部管理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这是凤阳花鼓缺乏受众群体和社会关注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互联网助力凤阳花鼓融合创新不够

当前,在凤阳花鼓的保护传承及展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互联网新技术方面,未有充分的融合创新,缺乏新的途径和方法让凤阳花鼓“活起来”[3]。如何处理好互联网新技术和凤阳花鼓的关系,如何平衡技术与艺术,如何合理地、充分地运用凤阳花鼓资源数据,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四、新媒体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人们逐渐开始认可和肯定凤阳花鼓对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贡献。因此,很多学者也开始研究凤阳花鼓艺术,相关的艺术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对保护和传承凤阳花鼓起到也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此种方式始终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式。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要想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艺术,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此探索新型的传承模式势在必行。

(一)使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凤阳花鼓“动态”传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喜欢使用一些移动设备来记录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这也给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了极大优势。例如,当人们观看到凤阳花鼓表演的某一经典动作(如“上山步”或“风摆柳”等)或精彩片段(《王三姐赶集》等)时就可以随时使用手机拍成照片或短视频保存下来,这样不仅便于自己的学习和欣赏,同时也可以发至朋友圈或上传到各类视频平台上,让更多的人能够同步学习和欣赏,从而扩大凤阳花鼓的传播范围,让凤阳花鼓从课堂上的“阳春白雪”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下里巴人”,实现凤阳花鼓的“动态”传承[4]。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和丰富凤阳花鼓传承

将传统表演艺术与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这就需要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舞蹈编排者可以将传统舞蹈技术和现代舞美技术(如舞台布景使用光学投影,采用实景摄像、电脑制作、影视合成与特技特效处理等新媒体艺术进行布景设计等)紧密结合,舞蹈人员在台上表演时,相关人员可以在后台控制投影,将提前拍摄并且剪辑好的影像投影在舞台的大屏幕上,实现实际舞蹈与投影内容的交相辉映。让投影内容、声音与舞台上的表演者融为一体,为人们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5]。如,2013年,安徽科技学院花鼓艺术团以凤阳花鼓为主题编排了《中都鼓韵》,表演艺术者在坚持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的同时,还将新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凤阳花鼓的表演当中,使表演更生动,更有生命力,既不脱离传统音乐艺术,又可以在创新音乐形式的基础上确保传统音乐的源远流长。

(三)依托新媒体技术,推动凤阳花鼓“融合”传承

凤阳花鼓艺术家和研究者应当大胆创新,推动凤阳花鼓同其他类型的演艺形式实现融合。如,2020年疫情期间滁州学院丁思文老师(凤阳花鼓市级传承人)创编了一套凤阳花鼓健身操,此套花鼓健身操在广播体操中渗透了传统非遗元素,成为能够被人们高度接受的全新健身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传播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还能达到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为凤阳花鼓的传承人培养起到辅助作用,实现凤阳花鼓代代相传的夙愿。

(四)借助新媒体技术,助推凤阳花鼓理论传承

凤阳花鼓各级传承人可以借助新媒体,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推广和宣传凤阳花鼓艺术。近年来﹐凤阳花鼓国家级传承人孙凤城(滁州学院客座教授)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等媒体栏目专访﹐其他各级传承人也先后在央视《星光大道》、安徽卫视专题片《看安徽》、教育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纪录片《传承的力量》等栏目中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宣传和推广凤阳花鼓。据笔者调查,安徽多所大学和职业院校分别开设了凤阳花鼓特色课程,同时在中国大学Mooc和泛雅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均开设有凤阳花鼓在线开放课程。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凤阳花鼓市级传承人高静开设的在线凤阳花鼓课程,截至目前累计页面浏览量已达到247万次﹐累计选课人数近5000人。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保护﹐不仅可以突破传统传承方式所不能达到的传播效果﹐而且可以开拓信息化时代下保护与传承凤阳花鼓的新思路。

(五)专业团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凤阳花鼓的传承

利用专业团体开展专业演出和活动,并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也是推广凤阳花鼓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滁州学院花鼓艺术团自2011年获批承担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以来,已成功完成省内43所兄弟院校的巡回演出。2019年10月,该校花鼓艺术团赴台湾地区巡演,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文化带进宝岛台湾,展示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使台湾师生领略到凤阳花鼓艺术的高雅和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2021年12月,滁州学院侨联承办了“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冬令营活动,印尼华裔青少年通过云端课堂学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弘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截至目前,凤阳花鼓传承活动已多次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教育部门户网站、央视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展示,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推广和传承凤阳花鼓艺术。

(六)积极创建各类平台和传习基地,推进凤阳花鼓保护传承

针对凤阳花鼓人才匮乏问题,可以积极创建凤阳花鼓传承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艺术价值等,同时让社会各界人士为人才培训献策献力,确保培养出高质量、专业性强的凤阳花鼓新生力量。如,目前作为凤阳花鼓发源地的凤阳县燃灯乡和临湖镇的部分村庄已建立了多个“凤阳花鼓艺术保护点”,全县成立了30多个凤阳花鼓业余表演队。2016年,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花鼓传习基地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培训校内传习者,提升传承人素质。2019年滁州学院获批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一批学者展开大量研究,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与此同时,为了将凤阳花鼓的传承向中、小学延伸,滁州学院还与滁州市第一中学、第二实验小学等多所中小学签订凤阳花鼓教育传习基地,加强了凤阳花鼓的推广和交流,带动了中小学的美育教育,提高了中小学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七)新媒体时代凤阳花鼓融合文化旅游创新传承

利用现代旅游的呈现形式,加强凤阳花鼓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旅游+凤阳花鼓”和“凤阳花鼓+旅游”的表现方式,突出旅游中有凤阳花鼓,凤阳花鼓中有旅游,把凤阳花鼓和旅游有机融合形成新的创新传承模式,充分利用旅游景区、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和乡村民俗等旅游项目,把凤阳花鼓融入其中,形成特色,助推其创新传承。2006年以来,以“敲凤阳花鼓,唱经济大戏”“新凤阳,新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主题的旅游节已较为成功地举办了四届。通过举办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成功地宣传了凤阳,提升了凤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吸引更多的人来凤阳旅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凤阳花鼓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传承[6]。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凤阳花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凤阳花鼓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借助新媒体优势,扩大宣传范围,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延伸宣传覆盖面,提高社会群众知晓度。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运营比较成熟,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力可以提高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各大网络平台可以播放凤阳花鼓的表演视频,让更多的人参与话题讨论,让更多的人关注、学习、研究和传播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其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只有采取有效的传承路径才能为凤阳花鼓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空间,让凤阳花鼓文化得以激发活力,延续生命。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凤阳花鼓,扩大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创新传承路径,让凤阳花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