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

2013-04-12 20:32何鹏举方小年李燕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人民大众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何鹏举,方小年,李燕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很多,本文专门探讨文本路径。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是指通过通俗化地阐发经典作家的原著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途径和方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头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文本,直接源头则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的报告、决议以及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著述等。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既要联系时代实际全面深耕各种文本,又要重点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去做通俗化和普及化的工作。

一、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基本要求

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首先要明确这一路径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

1.通俗化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而有力的思想武器,但这一武器只有在人民大众读得懂、听得进、学得会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力,否则它就只能是繁杂的文字堆砌,毫无威力可言。有了人民大众共有的通俗话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有了与人民大众有效交流的载体,才可能与人民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深入人民大众的心。要建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的话语体系,需要做到“最浅最俚,亦最真”①,即浅、俗、真。首先,要做到浅,即浅显明白。邓小平曾说:“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②我们需要运用恰当方式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蕴含的朴实的道理从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中抽离出来,呈现于人民大众面前。具体来说,一是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形象生动地表述,使之富有趣味性。在这一方面,我们党已有成功的范例,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讽喻不重视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者;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暗喻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道理;用“纸老虎”代指反动派,还有像“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发展才是硬道理”等等;二是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念寓于真实、有趣的历史故事中,通过讲故事引出对这些理论观点的剖析,使之直白易懂,如艾思奇用“岳飞是怎么死的”为题引探讨了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告诉人们要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李瑞环用“紫荆花的故事”阐明香港人要团结的道理等。其次,要做到俗,即通俗朴素。我们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送回“生活世界”,一是融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直面人民大众的思想状况和精神追求,聚焦社会生活的难点、热点问题,并运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事例解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贴近生活;二是学习群众的语言,使用群众的口语化的言语,如艾思奇用“天晓得”这一人民大众常用的口头语来说明“不可知论”等;三是在运用对话的形式传达思想,在“你”与“我”的平等真诚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传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朴素道理。第三,要做到真,即情理皆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的话语体系应该是有情、有理,情理皆真。毛泽东指出:大众化“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③。所以我们要赋予话语的情感,而且只有赋予真诚的情感,才有助于其与人民大众的情感发生共鸣,使之深入并扎根于人民大众的心。另外,我们建立通俗化的话语体系的目的在于传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所以我们要保证通俗化的话语体系中要有理,即运用通俗的话语体系抽离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2.最大化的公众对象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首先要准确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正所谓“射箭要看靶,弹琴要看听众”④,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就把自己确立为人类解放的理论,要求掌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也毫无例外地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定位为人民大众。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⑤由于人民大众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大众的内涵与外延会发生变化。“历史活动中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今天,人民大众是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它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人民,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等,人民大众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开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民大众为对象,实际上确定了最大化的公众对象。首先,不断地扩大人民大众的队伍,争取和吸收一切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个人或群体,从而使公众对象在绝对数量上不断地增加;其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针对已确定的公众对象的特点,区别对待以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减少、避免因不完全接受、不接受与反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造成的公众对象的流失。

3.人性化的目标设计

目标是活动的一面旗帜,也是活动的动力根源,还是活动的检验标准,目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活动方向的正确性、活动实现的成效,所以要实现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活动,我们就必须做好其目标设计工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在于化“大众”,即“理论掌握群众”,这决定了其目标设计的切入点在于人民大众,是以要做好其目标设计工作,我们就要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掌握人民大众的特点、了解人民大众的需求、关注人民大众的利益。首先,内容层面上的民族化目标。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人民大众主要是中国的人民大众,他们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负载着中华民族的气息,主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思想观念与行为活动都带有国家色彩和民族气息。其次,理论层面上的通俗化目标。尽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民大众总体的思想觉悟与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其中能够直接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仍然只是少数人。第三,范围层面上的普及化目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的科学指导思想,它只有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在中国社会发挥最大的功效,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服务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第四,实践层面上的生活化目标。人是“现实的人”,他们离不开社会生活。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就必须贴近人们的生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二、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基本内容

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必须着眼于丰富这一路径的基本内容。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⑦由于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需求在变化,是以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做好这项理论文本的创新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要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理论文本的创新工作中,做到从了解人民大众心理、掌握人民大众的心理活动规律出发;需要深入人民大众的生活、反映人民大众的特点、抓住人民大众的需要、运用人民大众的话语体系;需要尊重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大众在理论文本创新工作中的主体性。其次,坚持发展优先,明确理论文本创新工作重点,同时也要做到统筹兼顾。鉴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该突出发展的理念,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时代的脉搏,揭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是理论文本创新工作的重点。同时,我们也要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般问题的理论创新工作,做到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第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既需要做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继承,也需要做好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在此基础上,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实践对接、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融合,从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创新。

2.以社会和谐为主题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⑧也就是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首要前提就是其理论本身的“彻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事物的本质属性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所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确定理论文本创新的主题,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此看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需求,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以社会和谐为主题。社会和谐是一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理想状态,马克思的社会和谐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都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首先,人与自然和谐。人产生于自然,并可以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得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而自然在打上“人的印记”的同时也反作用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二者在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良性互动,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统一。其次,人与社会和谐。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同一性,第二层次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第三,人与人和谐。人与人和谐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人格、权利、义务、利益等方面形成的平衡、和谐关系,具体体现为互相尊重、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和睦相处、平等互利等。第四,人与自身和谐。一方面,人与自身和谐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智力、体力、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质上是人在与其他活动过程中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⑨也就是说人自身和谐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以人自身和谐与其他三种和谐之间的统一。

3.以改善民生为诉求

改善民生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愿望和普遍要求,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应以改善民生为诉求。首先,做好民生问题的调查工作。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⑩“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11],只有真实地反映民生问题,才能为有效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提供现实依据。其次,做好民生问题的综合分析工作。通过调查呈现出来的民生问题,具有数量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的特点,我们需要认真筛选,综合运用演绎归纳、分类比较、定性定量等方法,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挖掘民生问题的本质,保证更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的科学性。第三,做好改善民生的监督反馈工作。由于一种新理论的创造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过才可能真正地完成,是以我们要真正地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就应将其反复运用到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去,反复并不意味着机械式的重复,而是发展式的循环,即每次理论实践的效果都会反映到下一次理论的完善中。换言之,除第一次外,每次实践的理论都是上一次理论完善的成果。要实现这种发展式的循环,我们必须做好改善民生的监督反馈工作。

三、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机制

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路径,必须优化这一路径的机制。归纳起来:

1.健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研究机制

理论研究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没有理论,大众化就是“无米之炊”。理论研究本身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健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机制就是要规划好“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成果”等问题。首先,建设理论研究队伍,即解决“谁来研究”的问题。在“量”的层面上,扩大理论研究主体。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与学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主力军。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深化学术上的造诣,更主要的是追求满足大众需要、适合大众化的理论,这就涉及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鉴于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吸收这些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在“质”的层面上,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精深、文化学识广博、作风正派的高素质理论队伍。其次,确定理论研究的内容,即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等;另一方面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其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如民生问题、社会和谐建设等。第三,把握研究方略,即解决“怎样研究”的问题。针对人们对研究成果的不同需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方略:一是解析式研究,即对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行客观深入的学术性分析;二是通俗化研究,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转化为通俗化的理论成果;三是创新性研究,即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抓住时代的脉搏,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第四,采用图书、报纸、期刊、连环画、音像成品、网络、活动等多种载体,输出研究成果。

2.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管理机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完善其管理机制,以确保其过程中的每道程序都规范有序,其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各司其职。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管理机制,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首先,强化政策导控作用。党和国家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而后在对其进行全面诊断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政策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主体,如党和政府组织、人民大众、宣传机构等,明确和强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践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任务、目标与要求等,引导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同时也要通过政策调控各要素协调统一,使之与预期的目标耦合而不至于脱离正确的轨道。其次,落实法制保障功能。法律法规是衡量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和规范,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要切实落实法律的保障功能,需要党和国家加快制定符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规律、反映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现代法制精神、服务社会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法制的执行环节,确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个人及组织自觉遵守并身体力行这些法律法规,不能凌驾其上、超越其外。第三,做好反馈调节工作。信息双向流动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确保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反馈方面,要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反馈渠道,并保障渠道畅通、便捷与有效;在调节方面,针对分析与综合反馈信息所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结论,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解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实施评价激励策略。我们要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既定目标,依据科学的评价标准,遵守科学的评价原则,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力、效果、效益进行合理地评估判断,而后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以正面激励为主,灵活选择适度自然的激励措施,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也要实施适度的负面激励,强化思想震慑作用,从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本路径的情感机制

一种理论只有在认识上接受,情感上共鸣才能够真正地抵达人的心灵,扎根人的灵魂深处,从而在实践中发挥最大化的价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深入民心,指导人民大众实践,需要我们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情感机制。第一,掌握情感的根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引起人民大众的情感共鸣,首先要掌握人民大众情感的根源。情感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空中花园”,而是产生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多种多样,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了解人民大众的具体需要以及其层次,掌握人民大众的主要情感根源。第二,导正领导主体、研究主体与传播主体的情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个自发自动的过程,它需要领导主体、研究主体与传播主体来推动,只有他们的思想情感正确,并与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一致,才能有效推进这一工作。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都是格格不入的。”[12]导正情感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导正领导主体、研究主体、传播主体自身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情感。他们要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而保证他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持有正确、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导正自身对人民大众的情感,在情感上与人民群众共鸣。第三,强化理论本身的积极情感。理论本身不仅可以运载知识,也可以承载情感。是以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富有积极情感的生动语言、形象艺术和先进历史人物等形式来表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注 释:

①顾炎武:《日知录》,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609页。

②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2页。

③④⑤[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1页,第836页,第855页,第851-852页。

⑥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1页。

⑨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⑩[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页,第118页。

猜你喜欢
人民大众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设计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延安作家转型对网络作家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