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法刚
(北京大学 艺术学院,北京 100871)
作为《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中惟一一本聚焦、透视影视文化的著作,陈旭光教授的《文化的踪迹 影像的激流》无疑“责任重大”。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化经过短暂的抚摸伤痕、反思寻根之后开始了大众化、通俗化的步伐,而这一格局伴随着国内的文化产业化、国际的文化竞争而更趋繁复驳杂。影视文化作为视觉时代来临的表征在我国文化精神的酿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必须直面的既定事实。丛书主编谭五昌教授在《序言》中也指出,“新锐批评家对文艺所起的推动与导引作用更为明显,因为新锐批评家代表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段最为开放与新颖的批评思维。”[1]作为丛书之一种,本书的观点具有新锐性,同时也体现着对影视批评的责任担当和一代学人的人文情怀。
面对当下众声喧哗且日新月异的影视文化,作为一本选集自然不能承担系统论述、全面剖析的学术任务,但所选文章都是对影视现象的深思熟虑且经过时间和学术的检验,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为了将众多有含金量的观点有条理、有逻辑地加以呈现,该书在内容编排上选择了金字塔式的结构,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文章分门别类、次第划分,从中既能看到理论建构的宏大气魄,也能感受到提出问题的敏锐和解决之道的坦诚。
该书在结构布局上像是一座金字塔,层层建构,最下层是理论根基,往上逐渐是对现象、作品的深入剖析,共分五层(五辑)来搭建知识框架,呈现新锐观点。这一结构可以点面结合并相互支撑。
第一辑“影像文化的转型与话语变迁”将电影文化景观放置到中国文化转型、全球文化竞争这一大背景下来审视,找到电影文化与时代文化的血肉联系和精神依托。我想这也是将该书命名为《文化的踪迹 影像的激流》的深层原因。在这一辑中,作者提出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已经从“理性美学”向“感性美学”转变、经典文学作品也在“尊重与变异之间、重构与消费之间”出现“经典大众化”倾向等观点。如果说这一辑侧重于影视的文化属性和美学意蕴,那么第二辑“影视的创意力、想象力与批评空间”则更关注影视的热点现象及理论问题,其中有对“后冯小刚时代”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对电影中“摇滚”的意象分析和文化评判等。第三辑“中国电影‘代际’问题与青年文化的凸显”则结合中国电影导演独特的“代际”现象分析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在身份认同、文化表达以及影像语言上的不同,最后落脚到第六代电影中的青年文化性上。第四辑则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黄建新、王小帅、路学长、张元四位导演的创作进行了“精神素描与艺术辩证”,在“作者论”的意义上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第五辑是电影作品的个案分析,所选影片都是近年来颇有社会留影和文化症候价值的作品,其中既有小成本白领喜剧《失恋33 天》,也有大制作的国家形象片《建国大业》,既有少数民族题材的充满温馨的《益西卓玛》,也有对当下媒介现实深度反思的《手机》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能涵盖所有类型与风格,但是努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撷取最有阐述意义的文化标本。通过具体的电影文本分析,一方面让前面的分析和结论有更加坚实的论据支撑,同时也使读者对影视文化有更直接、更感性的体悟。
总体而言,本书从“影视文化的语境变迁——电影现象的理论阐释——导演代际的症候分析——具体导演的精神素描——典型影片的深度剖析”等五个层次搭建一座关于当下影视文化批评的“金字塔”,将理论的提炼和事实的论证有机结合。这样严谨且别致的结构编排无疑使这本文集在理论观点上更有向心力。当然,如果能够在每篇文章后面注明写作的时间、并在每一辑的编排中加以适当关照可能会更方便一般读者的阅读和接受。
作为“新锐批评”丛书一种,本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当下出现的影视文化现象的敏锐捕捉,并在专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概括。这种理论上的总结不单单提供了回顾历史的独特视角,甚至洞见到了影视文化的演进趋势和发展方向。在此仅以书中的两个观点为例感受一下本书的新锐之处。
作者从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分析中国电影中的主体形象,指出,艺术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象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自由的内在尺度。而艺术形象正是我们人的形象的一种象征,它凝聚并折射了特定时代精神的状况及人对自己认识的程度。在《中国电影中的主体形象建构与“自我意识”流变》一文中,作者便以“主体形象”为切入点梳理了几代导演的创作特色:从张暖忻、谢飞等第四代导演的作品中看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从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的象征性意蕴中感受到了“焦虑的主体和放大的自我”;从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读出了“个体主体性的成长”。另外,除了分析作为个体的主体形象以外,作者还关注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文化主体形象。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一文中,作者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呈现放到国家形象建构的有机组成中,并以《青春祭》等作品为例,分析所表达的两种文化的主体形象:其一是民族自我身份的寻求和确立,呈现出文化认同的自豪感与身份确认的豪迈激情;其二是近乎原生态地呈现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对它的前景表现出浓烈的忧思和深深的困惑。我认为,中国电影在向外建构“华语电影”与向内建构“少数民族电影”应该是同构的,在全球化背景中“谁在说”和“怎么说”不仅是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要注意的问题,这一视角和方法对研究好莱坞背景/阴影下的中国电影无疑也是重要的。
除了对主体形象的剖析,作者对中国电影出现的“青年文化性”也有敏锐的察觉、持续的关注和透彻的分析。作者认为,如果用青春主题来概括20世纪后半段中国青春电影的流变的话,大体走过了一条从“青春万岁”到“青春残酷”再到“青春消费”的道路。而第六代导演所表达的正是“青年文化性”中“青春残酷”的一面,在《第六代导演:青年文化的表征》一文中作者指出,第六代导演的大多数作品顽强地保留了那种青春反抗性、意识形态的边缘性和“冷对抗”色彩,他们关注灰色人生的边缘化生存,更绝无喜剧性,成为转型期时期中国青年文化生成的典型例证。但在第六代之后的一些更年轻的导演的作品中,比如《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 天》等,青年文化性则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变得更加生活化、世俗化,热衷游戏、“咸与娱乐”,在这些作品中尽管直接经验不足,不追求深度意义,但是想象力丰富,崇尚感性。文章发表时《泰囧》还没有上映,今天我们对照《泰囧》的成功不难发现“青年文化性”因为与观影主流群体心理期待、社会感知的贴近性而越来越成为当前电影文化的典型特征,并由“囧文化”向着“屌丝文化”一路演进。当然,这种青年文化性也越来越突出地与传统文化形成了代沟,使得电影观众和电影文化出现了明显分化。由此可见,作者早前对中国电影“青年文化性”的出现和转型是非常敏锐且颇有洞见的。
本书的新锐性除了对电影历史、文化现象新锐的理论总结以外,还以一个影视研究者的专业眼光敏锐地发现中国影视在产业化发展、全球化竞争中面临的宏观困境和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认为本书中提到的三个问题尤其值得重视。
其一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和文化生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悖论与选择”的命题。这一问题在《悖论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现代化/民族化问题》、《华语电影大片十年: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的影像化表述》等文章中有精彩的论述。作者认为,“一部现代中国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如何处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的历史,是现代化与民族化这两种意向性的矛盾、悖离、纠葛或融合的历史。”[2]在面对这种悖论时,作者提倡的是“慨然面对全球化或现代化的现实语境,致力于东西方文化艺术精神的融合以及传统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化。”这与作者倡导的“华语大片”的文化实践——中华文化诗性精神的影像化——无疑是一致的。2013年的贺岁档期《泰囧》取得了超过12亿的喜人票房,但是我们都知道,事实也证明,这种类型的电影很难在国外市场上获得成功,也很难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文化的软实力。因此,在打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弥合国内观众需求和国际观众期待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提出的艺术选择不失为解决这一悖论的可行途径,而李安自《卧虎藏龙》之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成功无疑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二,除了宏观上的思考,作者还关注相对微观层面的影视的创意研究。在文化创意产业勃兴和创意制胜的时代,中国影视创意的相对落后无疑制约了中国影视的发展。于是作者第一次在影视研究领域系统进行了以创意为核心的研究。在本书《创意的限度、现实的边界与价值观本位》一文中,作者便对我国电视剧中的创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认为,优秀的电视剧的成功首先是创意的成功,《金婚》的“五十集解析五十年婚姻”的编年体与“个体与共和国叠合”的史诗性追求、《闯关东》凸显“下层普通人的创业史诗”与中国式拓荒精神、《潜伏》中的“揭秘”题材类型改造和“职场心理”的折射是三部作品成功的关键,这是在创意阶段就确立的该剧的特色和吸引眼球的地方。同时作者也强调创意不是歪门邪道,也不是单打独斗,一部好的电视剧应该是各个环节创意内容的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与电视剧相比,中国电影创意的贫乏无疑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制片人中心制越来越得到业内的认可以及《画皮Ⅱ》、《泰囧》、《西游降魔篇》等具体影片创意的成功,中国电影的创意时代也越来越近。
其三,是中国电影想象力的缺失问题。这是一个与电影创意有关、更为具体和严峻的问题。作者在《关于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以好莱坞最近颇有影响力的电影为比较的对象,进行了更系统、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近年来以《阿凡达》、《盗梦空间》、《黑天鹅》等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不但有关注地球未来的本体焦虑,还有视野向外的地球与外星球的矛盾斗争以及向内的对于本我、自我、超我的丰富想象。其中一些电影被称为“高智商”电影,节奏飞快、情节抽象、人物复杂。这些想象力丰富的电影借助好莱坞电影技术的强力支撑,表现出不同的游戏精神和娱乐观念,同时也有着对艺术假定性的高度推崇,而其背后支撑故事的往往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而这一些都是我国电影目前比较缺乏的元素。与影院建设、电影特效、3D 技术等“硬件”相比,这一些可能更像是“软件”,其差距不像硬件那样一目了然,但是却难以追上,需要一场头脑风暴。本书出版时《007 之天幕杀机》、《云图》等影片还没有在国内上映,在这些影片的映衬下无疑更凸显出当前国产电影在想象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出现今天的差距,作者认为直接的原因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甚至被神话或意识形态化”,在此语境下,对想象力、科幻、心理深度等有意无意的忽视或逃避便在情理之中,结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简单化”的时代:一方面大片中“视觉压倒一切”;另一方面小片中情节简单、思想匮乏、人物扁平化。直面这种差距,作者比较看好中国电影日益成熟的一个新类型——爱情魔幻电影。认为可以以此为突破口,结合类型片的探索和传统文化的提炼在我们熟悉的领域打开一个想象力的窗口。
作为一部论文的合辑,想要全面地概括其观点是很难的,因此,在这里仅仅指出本书在结构谋篇上的严谨和巧妙之处,然后举例指出本书在理论概括和问题感知上的新锐性和超前性,更多的风景和亮点还需要读者仔细阅读才能充分享受和消化。
同时,在这本文集里,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除了作者基于专业研究的独立思考之外,还有对影视艺术的深沉热爱和人文情怀,正是这份双重坚持和书写才成就了这本凝固了一位新锐批评家独特话语和独立思维的著作。
[1]谭五昌.序言//陈旭光.文化的踪迹 影像的激流[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3:1.
[2]陈旭光.文化的踪迹 影像的激流[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