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楣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 528404)
低碳理念下的期刊管理模式
张惠楣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 528404)
低碳生活,作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经济环保节能生活方式,是引领人类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低碳理念的经济背景下,深入期刊管理的各个环节,探讨管理过程中可实施的节能减排手段,转变观念,增强节能意识,提高期刊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建设未来低碳生态型图书馆的长远目标。
低碳理念;节能减排;期刊管理
低碳,是全球倡导的减排、节能、环保的健康经济生活方式,意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它要求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城市生活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城市管治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由于人类近年遭受的气候极端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的生存挑战,严重影响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现,关系到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低碳理念的生活模式已然成为当代人类创建宜居环境的共同选择。
顺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潮流目前已成为图书馆未来事业发展的趋势。低碳期刊管理的意义,目的在于从低碳的角度运用各种环保经济的手段来管理期刊,最大化利用期刊内涵的价值。也就是说,期刊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从期刊订购、加工、期刊流通等环节中注意节能减排而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过程,这些节能降耗方法如果坚持长期运用,既符合了低碳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直接对未来构建低碳生态型的图书馆有着深远的意义。
由源头执行,从细节抓起,是实施环保经济效益的第一步,坚持低碳节能与合理使用经费双赢的原则,从考虑期刊馆藏布局到有计划性地采购成为低碳管理期刊的开始,低碳办公无疑是落实践行低碳工作理念的必要途径。
1.适应新形势的期刊收藏原则,调整采购策略
纸质期刊的流通作为图书馆工作文献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采购纸质类型的文献方式保证了图书馆的实时信息传播和实体馆藏功能,传统的纸质文献阅读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了各类型层次读者的选择性的需求。但是电子期刊的出现,逐渐打破了纸质期刊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日渐受到重视和利用,它的核心优势是占用空间少,传递方便,易于保存,共享层面广,检索方便。对于未来建设低碳生态型图书馆,趋于偏重电子期刊资源的采购是不可阻挡的发展方向,减少购置大量纸质制造的期刊作为馆藏。对有学术价值的旧书刊进行合理的收藏安排,对于没有学术价值的或者复本量多的期刊进行处理,以交换、赠与等形式对期刊进行循环再利用,以充分达到旧书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1]。同时避免部分馆藏资源的闲置堆积,有效发挥虚拟馆藏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扩大电子资源信息共享的空间。再者,有效降低读者密集使用图书馆时排放的大量CO2,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提出,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在未来8年将CO2的排放量下降40%至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2]。因此,在现时严峻的生态环境下,图书馆应当顺应时代要求,转变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构筑主流低碳经济型的图书馆。
2.部门制定合理化采购方案,精简架构
图书馆每年的期刊订购工作都有计划性、目的性,并且存在相应变化性,作为负责订购的人员,有必要做好采购期刊的充分准备。期刊部也要在订购期刊前制订周详的采购计划,把握所订期刊的种类数量和册数,列出完整的订购目录清单再进行订购,尽量不订或少订复本。设立分馆区或者属于大型院校的图书馆,应按分馆实际需求向总馆期刊部门汇报订购的种类数量,由期刊部统一将各分馆订购清单汇总后经过审查、查重、核算对比预支经费后,再交由采编部负责订购。小型校内图书馆,应派采访人员走访院系部门征询订阅报刊的建议,结合本馆的状况,倾学科、有重点向教师介绍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源状况、提供前沿学科最新的信息动向,鼓励广大师生多利用公共馆藏资源,丰富各种资源的比例收藏,吸引更多读者到馆。订购期刊环节工作量大,操作时容易出错,因此,期刊管理人员要认真收集核对订购的每一种期刊的详情,包括期刊改名、改版、邮发代号与刊名是否对应等等变动情况,准确计算出使用经费,避免重复征订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浪费现象。
3.低碳办公
过往受科技技术的限制,图书馆的业务发展相对滞后缓慢。某些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用手工操作,因此给期刊订购带来许多不便,传统手工操作的方式,缺点要依靠纸张传递信息,造成沟通不便,加之多耗用的人力物资,延误订购时机,影响新订期刊的到馆率。如今网络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使自动化服务基本覆盖各行各业,以图书馆期刊业务来说,自动化管理模式基本解放了人力劳动,管理期刊的难度逐渐降低,采购期刊已经可以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在线订购系统完成选购任务,专业的期刊管理系统已经贯穿于期刊流通的各个流程:包括对期刊参数设置、期刊征订、读者优先阅览、现刊登到和过刊典藏、统计查询等服务范围,把单一化的服务升级到整合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办公自动化的系统管理。再者,期刊的业务联系应尽量使用QQ、MSN、E-mail等网络通信软件,上传或下载文件,进行文件传递,更新数据,作业务交流,利用移动存储设备储存、浏览资料,尽量不使用纸张,这样保证低耗能、高效率的工作,也使订购程序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期刊加工程序是期刊流通上架前的必经程序,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易耗物,如何做到既能保证正常的工作开展,又能减少污染物扩大,这需要靠管理人员的智慧,发掘期刊自身的特征优势,进一步提升管理期刊的手段。
1.购置环保型加工材料
一般期刊上架前需要经过防盗加工的阶段。现代RFID技术(无限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主要解决书刊防盗问题,能够代替条形码作为识别馆藏的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它虽然简化了人手加工的繁复工序,RFID标签与磁条相比,存在隐蔽性差、易发现、易撕毁的问题,防盗效果不如磁条[3]。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书刊的重复使用,折旧会令成本增加,因此,磁条仍然是多数图书馆主要使用的防盗产品。制造磁条所用的材料是一种非晶体材料,按能否冲销分为永久和复合型可冲销磁条,永久型磁条是不可冲销磁的,长久使用磁条会出现消磁现象,失去磁性防盗的书刊在流通过程中容易丢失,以后还须重新加工得以正常流通,同时浪费人力物力。复合型可冲销磁条,它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稳定性强,能缓慢地自然衰减,使用寿命长,适用于读者借还时对书刊进行消磁或冲磁,此外,新到期刊加工中已植入的磁条,装订过刊时就可节省重复植入的步骤,省时省序。因此,图书馆购买复合型可冲销磁条加工书刊符合环保耐用的原则,兼顾适用性和实用性,为图书馆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保证,是适应低碳节能理念的重要手段。
2.妙用期刊资源
不少期刊工作人员接收新到期刊时,都会接触到某些专题内容种类的期刊内附有的海报、赠刊,甚至赠送精致小礼品。管理人员会根据读者需求挑选适合阅览的赠刊给予上架取阅,有的因为可阅性有限,不便上架。下架后的赠刊也不宜装订为过刊保存,面对这种情况,一般只能按照废旧物资变卖处理,丢弃会造成更多的废物环境污染,并且宣传效用大大降低。如果转变一种思维利用方式,把可利用的精美赠品按用途收集储存,等举办活动时用作礼品使之充分利用,减省活动而增加的开支,从节约中体会绿色低碳含义。例如开展专门的关于节约资源的相关宣传活动,或结合“读者服务月”或“读书月”等系列服务活动,将赠刊和海报送给读者;把赠品通过参与小项活动形式赠送读者,营造建设“低碳图书馆”的校园风尚,形成浓厚氛围,以此感染进馆的每一位读者,用实际行动向读者宣传图书馆倡导的低碳服务。妙用书刊赠品,符合图书馆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而提倡的经济环保目的,陶冶读者的低碳阅读情操,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期刊流通的最终核心价值是传播信息,开发智力和培育人才,尤其为行业技术专家、人员传递行业之间的热点技术知识和资讯提供了解、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日常期刊流通利用中,管理人员应深入发掘期刊流通中潜在的节能低耗信息。
1.个性化的低碳期刊管理制度
期刊最大的优点是信息传递交流快,保存信息功能强,针对读者市场需求的期刊种类繁多,根据这些优点,读者的市场占有率略优于报纸。由于其具备固定的出版频率,复本量少,一般仅限于室内阅览,大多数图书馆对期刊管理的制度规定只能允许读者短暂外借复印急需的文献资料。如果在非打印不可的情况下,提倡双面打印,尽可能节约每一张纸的耗用。要知道每节约5 000张A4的纸就等于挽救了1m3的木材,相当于在植树造林[4]。相较于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对象集中于校内为师生群的高校图书馆来说,由于借阅流通的对象范围缩小,图书馆较容易掌握控制,因此,实施短期外借期刊的制度能提高流通率,减轻大量纸张复印所产生的物质损耗。外借的对象可限定相关专业教师或专家学者,针对专业性较强,利用率相对偏低的学术性期刊或者复本实行短期外借规定,外借期限限定在一至两个星期内,逾期未还通过催还服务或者暂时冻结读者借阅账户达到管理的目的,拓宽流通渠道,提高期刊利用率。
2.革新期刊流通服务举措
资源共享和远程服务是图书馆近年来致力于向读者推广的重心发展服务模式,它们的优势在于扩展了读者的阅读空间,不再限制性地依靠图书馆的实体服务而达到获取知识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据有关调查,尽管各高校的专业特色不同,图书馆所采购的图书和期刊重复率达到80%,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4]。如果能大力推广实质意义上的虚拟馆藏之间的馆际互借和远程推送服务,无疑会进一步开创新世纪图书馆数字服务的新局面。期刊管理人员在开展导读工作时,可以向读者广泛宣传阅读电子期刊和推介远程服务的好处,许多纸质期刊同时拥有电子版本,逐渐改变读者习惯依赖阅读纸质期刊的心理。无论从保护地球资源意识,还是长远规划图书馆馆藏发展目标来说,都是利多弊少,逐步促进图书馆从传统式转变成为读者利用网络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掌握和选择,以适应信息社会和图书馆发展事业的需要。
建设低碳图书馆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民族素质提升的要求[5]。要切实改变“高碳”特征还原低碳阅读,关键要从主观上转变新思维,真正树立低碳管理意识。图书馆部门应制订相应的工作规范、定期的岗位培训等管理措施,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不定期接受继续教育,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图书馆的管理经验,培养和教育读者形成低碳阅读理念,倡导节约文明,建设节约文化,逐步推广以绿色低碳为理念的文明、健康、科学的校园风尚。
通过树立低碳管理意识,配合推广节能效应,真正意义上的“低碳”才会逐步实现。管理人员除了把关期刊的到馆至入库流程中的节能应用手段,更要把握期刊流通中的节能管理,例如要充分利用馆舍内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对电器的依赖,鼓励读者用手抄本抄写资料,尽量不复印或少复印。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多途径、多方法去尝试降低日常消耗,从而达到经济、节约和实用的统一。只要给予高度重视,落实基本管理运作,搭配恰当的方法手段,迈向低碳阅读的时代将渐行渐近。
目前,低碳理念生活模式还处于倡导性的初级阶段,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改变和完善优化资源管理的服务,逐步研究探索以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的构思,有效运用低碳方式管理期刊,以适应生态型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所需,进一步提升新时期图书馆所肩负的教育素质功能,打造适宜读者休闲阅读的低碳环境,引导读者自觉地跟随、发自内心地习惯节约能源,这是一种美德,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
[1]高敏.浅谈高校图书馆低碳模式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118.
[2]魏雯.高校图书馆低碳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6):126.
[3]陈越,陈世明.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1,(11):55.
[4]孟春全.创建低碳图书馆的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40.
[5]樊宇.低碳理念下的图书馆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4):23.
Discussion on Journal's Management under Low Carbon Concept
ZHANG Hui-mei
(Zhongshan Polytechnic,Zhongshan 528404,China)
Low-carbon life,as an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energy-conserving lifestyle pursued by all human beings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lead human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Based on the economic context of the low-carbon concept,this paper touches upon all aspects of journal management,discusses the mean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proposes that we should change ideas and enhance energy-saving consciousness,rais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periodical work,to realize the future vision of building low-carbon eco-type library.
low-carbon concept;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journal management
G237.5
A
1001-7836(2013)05-0193-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5.079
2012-12-14
张惠楣(1980-),女,广东中山人,助理馆员,从事读者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