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卓越计划中的马太效应评析

2013-05-11 08:5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马太效应卓越资助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0019)

一、卓越计划出台的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对教育的投入是经济发展潜力和社会创新实力的重要保障。大学的任务是培养精英人才和开展相关技术革命的研究。19世纪洪堡开创了德国大学的辉煌时代,但二战之后德国大学光彩不在,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排名都不尽人意。从2006年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德国大学最好的名次为51位。“德国没有坏大学,但在另一方面,德国没有足够多的好的大学。”为了重塑德国科学重镇的形象,增强高校科研实力,提高德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德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于2006年共同推行了“卓越计划”。通过重点资助,打造国际一流的大学。但高校资源的集中分配,则会产生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二、马太效应与德国大学体系分层的分析

(一)卓越计划前德国大学体系中的分化

历来德国大学的理念都是“平等与均质”,大学之间无排名与竞争,大学平等地向每个人开放。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德国高校在扩张的同时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一方面教育支出紧缺,另外一方面学生数量却不断上升。80年代以后,应用于西方行政体制中的新公共管理政策在德国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推行。德国高校推行以绩效为导向,以质量与效益为目的的竞争机制,对高等教育财政分配进行改革,鼓励大学争夺高等教育资源[1]。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高校教育基本经费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而科研项目资助的第三方经费则主要间接来自于第三方机构流入高校及其成员手中。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提供的第三方经费占高校全部第三方经费的37%。政府鼓励高校争夺第三方资金。从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第三方经费排行榜来看,2002—2004年获得德国DFG 第三方资金的大学共有154所(包括大学、应用科技大学、艺术师范类高校),其中1/3分配到前10所大学,56.4%分配到前20所大学,86.4%分配到前40所大学,而剩下的112 多所高校只能拥有不到10%的科研经费。可以看出,在2006年卓越计划推行之前,德国高校获得的科研经费已经有明显的高低分化。

(二)卓越计划产生的院校分层的马太效应分析

德国时代杂志曾评价“马太效应会前所未有地在卓越计划的进程中渗透进德国的科学界”。卓越计划是德国在教育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将财政资助选择性地集中在少数的几所大学,希望来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卓越计划不仅会使德国高校间业已存在的差距变得更加明显,而且会加剧,首先体现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

卓越计划的评选标准之一就是获得第三方资助的科研经费数额和科研实力,过去获得第三方资金越多的大学,在卓越计划中成功的机会越大。而在卓越计划中获益的高校可谓“名利双收”,一方面得到更多的财政资助,可以去竞争更多的第三方资金;另外一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象征资本,有财力以及声望来招收更多的著名教授,吸引更多的学生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有更多与校外机构、企业合作的动力。卓越集群和研究生院也同样在专业领域获益良多。高校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充分调动起来,要去争夺更多的资源。富者更富的马太效应尤其明显[2]。

但没有得到机会的科研能力不强的学校,则陷入政府资助越来越少,研究实力无法向上追赶,科研机会越来越少,没有名望,没有认可,没有发展前景的恶性循环。这些高校陷入没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的危机之中,大学只是担负着培养毕业后走入社会的职业人的角色。从2008—2010年的DFG第三方资金排行榜可以看出,DFG 共资助186所高校(包括94所大学,60所应用技术大学,32所师范、神学、音乐和艺术类高校)。包含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更加集中在排名靠前的大学中,排名前10的大学获得的DFG 第三方经费和卓越计划资助经费总额占全部经费的37.1%,比2002—2004年份上升了4.3%。同时获得的经费排在前9名的大学中除了柏林洪堡大学不是第一轮入选未来构想的大学,其他8所大学都入围了未来构想,另外一所大学康斯坦茨因为本身学校规模较小,在经费排行榜上排名19。同时第二轮新入选“未来构想”的五所高校也都在经费收入排行榜上排入前21位。前40的高校所得经费占到了87.7%。由于卓越计划资助并未涉及应用技术大学和专科学校,剩余的146 多所高校只得到12.3%的经费,与2002—2004年112所高校分摊13.6%的经费相比更少。穷则愈穷的循环效应也更加突出。

欧洲校长会议前成员皮特加根斯德认为,“鉴于德国长期以来且暂时也无法解决的高校经费缺乏的问题,德国将无法避免地走上高校体系的差异化。”在越来越以效益为评判标准的推动之下,德国大学之间的均质模式会被层级差异化模式所代替[3]。卓越计划虽然并不是直接引起了大学之间的马太效应差异,但无疑拉大了德国大学之间的差距,造成德国高校体系金字塔型的垂直分层。德国高校分化为:少数科研型的精英大学,部分进入博士生院和卓越集群的大学,以及大量的只是培养本科毕业生的教育型高校。

三、科研与教学的马太效应分析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体制都是以科学研究为重心的,教学和培养人才都处在附属地位。卓越计划的内容只涉及了推动德国科学研究的进步,而高校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教学,却被忽视。卓越计划促进了德国顶尖研究的发展,但在教学的框架中却无法得到发展。由此产生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马太效应。

卓越计划的三条资助路线重要目标之一都是提高德国高校的科研水平,培养尖端人才,没有涉及任何与教学相关内容。尽管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常设会议(KMK)曾计划实施“卓越教学”(Exzellence Lehre)项目,但最终以“没有统一对教学进行评判的合适标准”而没有实施。虽然在卓越计划第二轮未来构想的评选中,教学工作也被纳入评估标准之一,但无法改变科研工作的重心地位[4]。

同时,为了卓越计划的申请准备工作和后续研究,高校减少了很多科研教授的额定工作量。在很多科研教授的任职或留任谈判中,减少额定工作量已经成为重要要求之一。而为了能够吸引更多教授参与,卓越集群中参与的申请人课时都得到了相应的削减,有些新任教授的课时减少了一半甚至更多。而这些减少的教学工作不是通过新聘任教师来补偿,而是将由未参加卓越计划项目的教师来完成,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是负担[5]。

另外一方面德国高校学生数量不断扩大,2011—2013年德国大学每年新增学生数达到了五万人,高校也不征收学费,本身遭遇财政危机的政府更无意或无力在培养学生上投入更多资金。卓越计划的资助经费都用在改善科研上,不仅未能改变德国很多大学“人满为患”的状况,甚至加重了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的危机。

四、总结

在全球都在努力建立国际一流大学的背景下,德国的卓越计划同样也是必要且必须的。卓越计划提升了德国大学内部以及大学之间的竞争力,促进了高校尖端科研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提高了德国大学的创新能力。在注重绩效奖励优秀的“新公共政策”背景之下,高校的资源集中分配会提高资源的效率与利用率。但仅仅依靠联邦与州政府资助的德国公立大学,在资金投入上无法与国际大学相抗衡。为了改变这一情况,高校的资金收入要多样化,校外机构、民间资本的资助,都是广大的未开发的资源。

但资源过度集中分配,拉大了大学之间的差距,大多数的高校失去了竞争能力,造成德国院校金字塔型的分层,广度上的高质量无法保证。德国需要世界一流的大学,同时也需要优秀的大学体系。对于未能得到更多资助的小型大学,德国要注重发展他们的特色专业领域,发挥其重点学科方面的特长,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跨学科合作,目标不再是提升他们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而是发展某些专业方面的特长。

德国高校要注重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只将重心放在研究上,会造成未来后备力量的缺乏。

[1]张帆.德国高等学校的兴衰与等级形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4-149.

[2]王乾坤.变革中的德国大学发展理念与范式[D].北京: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马丁·英斯.国际化视角下德国的“卓越计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6-11.

[4]Michael Hartmann:Die Exzellenzinitiative und ihre Folgen[M].Leviathan,2010:369-387.

[5]http://www.dfg.de/dfg_profil/foerderatlas_evaluation_statistik/foerderatlas/fruehere_foerder_rankings/index.html.

猜你喜欢
马太效应卓越资助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马太效应下的中国医改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卓越之梦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