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师培训项目应考虑的几点因素

2013-04-12 17:40:0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参训培训教师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教师培训中心,哈尔滨150080)

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省都积极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项目,以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就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再如,我省每年都会开展各学科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等。国家和地方各省都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与财力,精心谋划,尽心准备,但是某些培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只有找出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影响教师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培训绩效,从而达到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目标[1]。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是“黑龙江省国培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以及“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指导中心”,本中心的职能任务之一就是对黑龙江省进行的国培、省培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进行培训绩效测评工作。因此,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从教师培训工作一开始,教师培训中心就及时派人跟进,进行了适时的培训绩效测评工作。笔者结合这几年亲赴培训现场,进行培训绩效测评工作的经历,分析整理出目前参训教师们提出的一些共性建议与意见,浅析一下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需要考虑的几点

一、培训时间要安排合理

放下自己班级的学生,放下家庭来参加培训很不容易。参训教师希望能把培训安排在寒暑假,或是刚刚开学时教师们上班了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开始上课时,这样就能让来参加培训的教师不用惦记着等待自己的学生们,不用想着回去还要如何串课才能把耽误的课补回来,这样才能在培训期间无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才能让一线基层的教师更好地进行自身专业成长与发展。因素。

二、培训前期要调查需求

一次好的培训,要做到培训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设置精彩,而所有这些的前提条件一定是培训定位要准确,培训的内容一定是参训学员们需要的、想听到的、贴近一线需求、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这样的培训才能真正调动起参训教师们的积极性。因此,在培训策划时必须对要培训的对象进行培训前的调查了解,真正地掌握参训对象的需求,这样,将培训项目准确定位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参训教师们迫切需要的培训内容,才能更彻底地解决参训教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难题,从而使培训真正地达到预期的绩效。

三、培训内容要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培训的宗旨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和需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参训教师们也更希望听到理论与实践联系更紧密一些的培训内容,希望能在培训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方法。因此,培训者设计的内容就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性。目前,很多培训者的理念都很好,都已经能够认识到光讲一些空洞的大理论是行不通的,相反,联系平时的教学工作实际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培训过程中阐述的内容一定要和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拉近距离,是参训教师们听得懂、看得见的东西,这样才能更受参训教师们的欢迎。

四、培训方式要恰当多样

在确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设置了充实丰盈的培训内容之后,设计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培训就是培训者“填鸭式”的“一言堂”,以专家授课、专题讲座为主的培训形式,通常是培训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匆匆忙忙地讲授了一大堆的空洞理论后就完成了任务,参训教师们也只有看着专家们所展示的PPT 边听边记,培训者们一味地传达灌输,参训教师们被动地接受记录。即便是在聆听的某一瞬间产生的思想火花也会被匆匆忙忙的记录所抹灭。而如今,形式多样的培训更能调动起参训教师们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让参训教师们在培训项目的具体实施中能有更多的自主性。现在通常效果比较好的培训方式有:专家引领、互动交流、名师指点、分组研讨、团队展示、案例分析、观摩课点评、个人经验交流、观看视频材料、参观、访谈、会诊、辩论以及结合培训内容设计的多种互动游戏与活动等等[2]。可见,好的培训内容也要有好的展现形式,才能更“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出其好的真正价值所在。

五、培训资料要完备且能资源共享

对于一线的基层教师来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机会比较难得,参训的教师们感到了责任和压力,因为参加了培训就肩负着回去再培训,发挥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重任。因此,参训教师们希望能把培训项目中的课堂教学录制成光盘带回去,希望能更有效地把专家团队讲课的讲授资料精华尽可能多地带回去,回到学校发挥火种的作用,与其他老师分享,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今可以说是一个互联网发达、通讯便利的信息时代,培训项目实施中建立一个专门为一线教师服务的信息平台并不是件难事,将好的课堂教学、好的课件、好的讲座、好的思想、好的做法等等都上传在平台上,以便教师们可以自主下载、借鉴,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共享好的教学资源。

六、培训中应适时安排走进课堂的环节

走进名校,走进课堂,最好有机会到普通的基层学校,走进教研组,接触一线教师,多听一些没有经过精心准备的普通课、推门课……这些就是一线教师们参加培训时希望安排的环节。多安排实践的机会,走进课堂,观摩课、示范课固然好,但是更希望看到平实一些、实在一些,有可学习、可借鉴的实际课堂教学,这些才是更直观的收获,让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在听课环节之后,增加一些熟知一线教学情况且有经验的教研员进行评课、授课者与听课者互动交流的环节,以便参训教师更加明晰理念、开阔思路、取长补短,学到真知。

七、培训策划要多考虑学科特点

培训项目策划的很多因素,都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如美术学科,如果进行绘画的专业培训,那么培训时间就不宜太短;再如,体育学科的培训,就应该把培训多安排在体育馆中,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边讲边练,更直观;再如,针对某些学科的特点,可以按照学段、年龄、专业术科等方式划分为不同的小班,这样每位参训教师得到锻炼的机会就会比较多,与专家名师零距离接触、同伴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也会多一些;再有某些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操作环节很重要,如:实验技能、计算机操作等,在这些学科的培训设计中,就应适当增加实际动手操作方面的培训时数。

八、培训的后勤工作要完善

一项培训办得是否让参训教师满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培训班的后勤保障。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培训组织管理团队的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再加上吃、住、行这几大方面都安排得比较到位,那么参训学员们的整体满意率一定会很高。因为这些客观的生活条件好,就解决了参训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加之组织管理者善于倾听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改进和完善,细心关怀,体贴入微,全心全意的服务,参训教师们一定会心情愉悦的。因此,完善的后勤保障,一定会为成功的培训项目锦上添花。

实现中国梦,教育要先行。教师培训工作应该也必然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开展的工作,如何切实地把这项重要而必要的工作做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学习与创新的。当然要真正地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不仅仅只是考虑以上提到的几点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改进的地方,比如:培训项目实施后的跟踪指导、培训项目的经费保障措施、基层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激励等等。相信随着我们教育工作者们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思索、积极地创新,我们的教师培训项目一定能越办越好。

[1]李方.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2]陈向明.参与式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1).

猜你喜欢
参训培训教师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8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
环球时报(2015-01-15)2015-01-15 2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