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忠惠
(西安科技大学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54)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这是党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后提出的新观点和新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在坚持“三个自信”中,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和制度,涉及政治信念和立场问题。而立场坚定取决于思想清醒,思想清醒则取决于理论彻底。这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担当。
自信,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事业成功的条件。人无自信,无力上进;国无自信,事业不成。理论自信,是指对理论持有的执著信念和不放弃、不偏离的坚定精神,即是说认定某种理论作为始终不渝的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坚信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因其理论内容的科学性,在当代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首先,从世界坐标看: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锐利武器,是探索当代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指导原则,是认识诸如经济全球化进程下的世界矛盾的方法论指导,是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精神力量。其次,从当代中国坐标看: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道路和经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提升机”,是避免成为具有强势话语权的西方的附庸、坚定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方向盘”,是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推进器”,是整合多样化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促使社会平稳转型的“稳定仪”。
第二,坚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范式和理论特性上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和理论相比,都具有它的比较优势。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是以实践观为基础、以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的社会结构分析框架,它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无产阶级解放而实现人类解放。这一思维方式和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体现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产生并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从而超越了任何资产阶级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是它的彻底的批判性,即它不是致力于构建未来社会的理想体系并要求现实与之相适应,而是立足于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就实现了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结合,并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检验。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这一理论时唯一考虑的问题,也是后世马克思主义者向前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考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正是从科学性上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明前景的。他在1992年苏东剧变后不久,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
这种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一位法国学者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其次,这种科学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恩格斯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时说:“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他们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尔·马克思,当今六份之五的人口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的状态之中;没有斗争,没有起义,没有罢工,这需要发动,需要引导,资本家是连半步也不让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来自于创新品格。理论要想具有生命力、战斗力、影响力,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已经为这一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科学地阐释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但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科学真理,而只是开辟了不断地认识真理的道路。他们自己也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践又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伟大人物从不教条,总是与时俱进。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也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在列宁看来,“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3]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强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毛泽东强调:“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邓小平也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认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胡锦涛指出,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始终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后来一代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会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所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格,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活力所在。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来自于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前提和基础,缺乏自觉性的自信不过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必然要求理论自觉。自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自觉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成熟和走向胜利的重要标志和保证。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继续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做到发展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信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了这个信仰,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共产党员始终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国为民默默奉献。秉承这个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必须保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选择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前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判断,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在中国,没有其他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必须树立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信心。当前,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和制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时,常常会面临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阻碍,遇到各种教条主义的质疑、诘难。这种现象既很正常也不可怕。原因在于,如果它是科学的理论,那么它一定经得起各种考验,科学最终会战胜谬误,真理最终会照亮人心。就像2012年6月,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议上讲话时指出的,“90多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表明,我们党正是靠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4]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我们要争做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决不辜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2.
[3]列 宁.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
[4]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