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3-04-12 06:08涂晓琴梁春生
关键词:德育中职活动

涂晓琴 梁春生

(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507)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8]7号)精神,中职学校从2009年秋季招生开始在各个专业中普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德育课程及《心理健康》一门选修德育课程。

为使中职德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切实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培养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诸多中职学校开展了中职德育课程的有效教学改革。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古老且常新的教学方法,被一些教师引入中职德育有效教学改革课程之中,这种与经典的讲授式教学法历史一样悠久的教学方法是否具有有效性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学生只要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体现了“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具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人”,关注教育教学效益,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启迪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等基本特征[1]。我国知名教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孔企平先生认为,有效教学说到底可以用“体验”、“勤思”、“活动”、“创新”八个字概括。在教学中,这四个基本要素可以以活动教学形式进行统领[1]。

透过对有效教学理念的理论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效教学的设计重心不在传统的知识接受,而在学生活动的展开,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活动为主,注重互动和效果的教学方式, 而讨论式教学法恰恰就是能够达到这种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1 讨论式教学可以达到“体验”的有效教学要求

通过讨论,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体现,大家在语言交流与倾听、亲身经历与分享中彼此理解、体验。正如一位学生在作业中所写到的:“讨论课让我们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通过讨论发言,表达出了自己所要说的,听到了其他同学所想所思的,有时感觉到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彼此间的差异不比与父辈之间的代沟浅;讨论课,让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感知到其他同学是怎样的一个人,体验到了很多很多从未考虑到的东西,仿佛自己长大了不少……课堂上的讨论,常常会带给我们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想象、思考、探究和体验。对参与讨论课程,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学习的快乐。”的确,正如国外学者所言:“讨论中所发表的见解不仅仅可以是道德意义上的、哲学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完全自我的、极度自我满足的。即使我们无法为讨论法找出充足的理由,我们也依然会将讨论继续,因为通过讨论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2]

有过组织讨论课经验的教师知道,课堂讨论都包含或隐含这样一些内容:讲述与倾听、亲身经历与客观描述、奉献与索取、金钱与道义以及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感知等等,这些都是种种“体验”。正是诸多体验,才使得学生更为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为课堂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学习主体。

2 讨论式教学可以较好达到“勤思”的有效教学要求

“勤思”就是多动脑、多思考。讨论式教学法方式对学生最大的要求就是“勤奋”、“勤思”。

一堂讨论课,既是“勤奋”课,又是“勤思”课。说是“勤奋”课,这是因为讨论课课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查找大量资料、数据。教师需要资料、数据确定讨论主题,学生需要大量的资料、数据准备讨论内容。如果学生制作PPT讨论课件,还需要必要的图表、图画等。

说是“勤思”课,仅就从讨论发言学生角度而言,需要围绕讨论主题通过教材、图书馆、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要“思”、查找到资料后如何取舍要“思”、在查找到的资料基础上如何确定自己发言(讨论)大纲与内容要“思”、自己如何组织材料更容易为听众接受要“思”、如何回答同学就自己发言内容的提问要“思”、听到教师讨论结束的点评总结要“思”……正是一系列的“勤思”构成了讨论课。就拿《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的“展示职业风采”这部分内容来讲,组织课堂讨论,学生需要课前查找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职场礼仪,自然而然就会联系到自己毕业面临求职时的求职礼仪,思考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培养。

课堂或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特色各有千秋,但最具思考深度与广度的或许非讨论式教学莫属。网络上的一些世界知名学府的公开课也说明了这一点。

3 讨论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活动”开展的有效教学要求

什么是“活动”呢?一般而言,活动意味着围绕目的的有始有终的一系列安排和布置。活动开展得如何谓之活动的品质,活动的品质取决于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一堂讨论课,本身恰恰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系统。

讨论的主题及通过讨论所达到的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知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等一批专家认为,讨论,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讨论主要是启迪智慧)构成活动的目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教师确定讨论主题及明确讨论要求;学生围绕主题查阅资料、撰写提纲;课堂讨论发言与倾听;提问与回答;教师点评总结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结构系统,即一个典型的“活动”。

中职德育课讨论式教学正是在“活动”的统领之下,融“体验”、“勤思”、“创新”为一体,较好达到有效教学之目的,其与孔企平先生的有效教学主张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恰恰说明了讨论式教学正是一种非常符合有效教学目的及要求的教学方式。

讨论式教学之所以吸引学生,主要在于“活动”(一般而言,“活动”比教师单纯授课有趣得多);讨论式教学法之所以难于组织,其原因也在于“活动”(“活动”开展得好,必须展开一系列环节,哪个环节出现纰漏,讨论都将大打折扣,甚至半路夭折)。有过组织讨论教学活动经验的教师对此都会有深深体会。

4 讨论式教学可以达到“创新”的有效教学要求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创新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3]。孔企平先生在自己有关有效教学理论中提到的“创新”的意思主要是“改变”,学生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当然是向好的方向改变、改善),那么该教学方式即为有效的。实践表明,中职德育课讨论式教学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达到或部分达到“创新”要求的。

(1)扩大了中职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讨论及必要资料的准备,使中职生的知识面得以打开,视野得以拓展,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对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讲,这个年龄段形成必要的知识结构对一生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2)通过讨论,智商、情商得到进一步提高。一般而言,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联想力。通过讨论活动,学生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提高。讨论中,当众发言、提问、回答问题以及下气力准备资料等等对中职生的情感、意志等情商提高也有一定帮助。

(3)讨论教学,有助于中职生某些能力的提高。开展讨论教学,对中职生的自学能力、人际活动能力,甚至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托马斯大学著名教授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和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斯蒂芬·普瑞斯基尔认为,讨论式教学法的15点好处也证明了讨论式教学利于学生创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这15点好处是: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了学生对含糊或复杂事情的关心和容忍度;有助于学生承认和研究他们的假设;鼓励学生学会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有助于学生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增加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都关心所谈的问题;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主讨论的过程和特点;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变得心胸博大,并更容易理解他人;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能够导致思想转变[2]。

讨论教学诸多方面是与有效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希望更多中职德育课教师在德育五门课教学中采用和发展讨论式教学方法,使中职德育课教学更有针对性,更为有效;使学生在德育课堂收获更多,体验更多;使师生互动更为精彩,更为密切。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有效教学理论[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07773.htm.

[2][美]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M].罗静,褚保堂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5,25~26.

[3]百度百科.创新[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