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殡葬科学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2013-04-12 06:08
关键词:生态服务建设

朱 文 伟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2)

生态殡葬指的是把生态理念贯穿于殡葬工作之中,形成以人为本、充满时代创新精神、强化科学制度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殡葬科学化的现实状态、发展前景和动态过程的有机统一。生态殡葬包含了殡葬建设从理念、方式到体制、制度的科学化全过程,符合殡葬事业发展的自身规律,与世界殡葬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要实现我国殡葬事业的科学发展,走生态殡葬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现实的客观需求。然而,在当今的现实中,由于国情、社情和民情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生态殡葬建设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困境。

1 生态殡葬建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生态殡葬建设实质上是一场新的殡葬改革。由于受旧的丧葬习俗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一些地方领导和群众对生态殡葬建设存在认识误区。在领导层面,一是认识上有疑点,认为生态殡葬违背了传统习俗,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不具备推行的群众基础;二是工作上有难点,怕群众对生态殡葬有意见,抓不好会坏自己的事,因而不想抓、不敢抓。在群众层面,中国几千年来的丧葬习俗使人们的土葬观念难以改变,部分群众思想守旧,认为不按旧的丧葬习俗办事,会遭亲戚责怪和别人小瞧,在亲朋中抬不起头、不好做人。一些人攀比心强,丧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大得惊人。以封建迷信为业的人也在兴风作浪,封建迷信活动更是屡禁不止。加之一些地方受到利益驱动,在推行生态殡葬建设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地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采取“以罚代葬”、“以罚代化”等不正当的手段,乱收群众的丧葬费用,不仅增加了群众负担,而且容易激化矛盾,造成不安定因素。

1.2 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是现行的殡葬法规,至今有十余年之久,其中一些内容与目前的形势和要求已不相适应,对一些具体的事情处理缺乏明确的界定,尤其对违法行为和事件的处置,缺乏强制性的明确规定,制约了殡葬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殡葬法律法规亟待修改和完善。生态殡葬建设的执法手段也比较落后。民政部门基层执法人员短缺的现象较为突出,县级民政局殡葬管理机构规格提升难,增加人员编制难,很多地方没有一支稳定的殡葬执法队伍,一些地方只是民政部门从内部抽调几个人突击检查,还有一些地方即使抽调了一部分人员担任殡葬执法检查任务,但由于人数较少,装备落后,执法能力弱,也未能起到预期的执法效果。民政部门的管理手段往往也只限于一般的检查考核和通报,或者就是起尸火化,无法用刚性的权力来推动现代殡葬建设。

1.3 财力投入上存在不足

在生态殡葬建设过程中,经费也成为制约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全国相当多的地方,既没有殡葬改革专项经费保障,也没有有效的管理奖惩措施,乡镇政府难以承受殡葬执法的巨大费用。一些地方每年甚至还要从殡葬服务单位调度一部分资金,用于弥补本级财政经费不足,有的高达殡葬服务单位年收入的30%,这就使本已杯水车薪的殡葬管理经费更加捉襟见肘。还有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为了解决干部职工的亲属就业,“近亲繁殖”和“关系繁殖”现象严重,殡仪馆、公墓岗位人满为患,入不敷出,多数殡葬服务单位勉强维持正常运转,有的长期负债经营。由于员工从小招工入厂或继承父业,缺少专业的殡葬知识和现代化的操作技术,使许多现代化设备处于停用状态,加之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殡葬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更新,设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低,服务质量也日渐下滑。

1.4 行风管理上存在漏洞

生态殡葬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涵盖着传统习惯和现代文明,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且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推动和深化生态殡葬建设,政府是主导,社会是基础,殡葬管理部门是关键,殡葬系统的职工是主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殡葬建设所必需的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现有殡葬职工队伍不仅年龄老化,而且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多数职工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缺少殡葬专业和殡葬管理知识。殡葬职工队伍目前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殡葬事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体制内殡葬事业单位和市场化的公墓运作模式的“博弈”,现实中的确存在着乱建公墓、殡葬服务收费不规范、殡葬用品和公墓价格虚高等“行业乱象”和“死不起”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殡葬队伍的形象,成为现代殡葬建设的巨大障碍。

2 生态殡葬建设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生态殡葬建设要破解现实困境和发展难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和惠及群众为根本出发点,把推行火葬、改革土葬作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树立移风易俗社会新风尚,推动生态殡葬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要落实殡葬事业发展规划,以人为本,发挥出政策的最大效益,倡导和推行惠民殡葬政策。根据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发挥民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基本殡葬服务体系和救助保障制度是惠民殡葬的突出重点。合理配置服务资源,以实现基本殡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重点救助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减免为基础,同时辅助其他多种形式惠民殡葬服务,完善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建立起与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殡葬管理制度,妥善解决殡葬经营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实行依法依规管理。加快推进殡葬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发殡葬管理信息网络,搭建殡葬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强化殡葬技术保障性能,以利于更好地服务民生建设。

2.2 改革殡葬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殡葬文化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思和纪念,而葬式仅是殡葬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要倡导环保低碳治丧,整体推进葬法改革,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积极推行树葬、草坪葬、骨灰墙以及深埋不留坟头等骨灰处理方式,向中低收入困难人群免费提供草坪葬、树葬式服务,用实际行动推广“绿色殡葬”、“人文殡葬”理念,全面实现公益性墓地生态化、经营性公墓园林化、“三沿五区”无坟化。在广大农村,由于传统殡葬文化影响根深蒂固,需要从现实国情出发,充分考虑到农民传统的殡葬文化心态,正视其对现代殡葬建设的不同理解,对传统土葬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将“入土为安”、“死要全尸”的殡葬理念直接转化为绿色土葬,倡导将自然状态下不经过火化等特殊处理的逝者遗体用低成本、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的袋、罩等殓装或覆掩后深埋地下2.5~3米,使遗体进入自然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过程,地面不起坟头,植树以为纪念。要创新文明祭悼方式,改变传统、单调的祭悼方式——“一、三、一”(默哀一分钟、三鞠躬、转一圈)老模式、老套路,不断进行祭悼方式创新,推广礼宾乐队、放飞思念、影像告别、音乐祭悼、植树祭悼等新型吊唁方式,开创农村祭祀活动新模式,提高受群众欢迎的程度。通过用文明时尚的方式祭悼亲人,树立生态节俭的丧葬新风,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3 运用科技手段,促进殡葬行业机制创新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推进殡葬改革的能力,促进殡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推动现代殡葬永续发展的持久动力。要树立科技是现代殡葬建设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运用科技手段,尽快实现殡葬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殡葬服务的科技含量。要积极整合殡葬资源,更新经营观念,讲求经营之道,把社会效益放第一位,“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充分发挥政策指引作用,创新服务项目,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新型服务项目进行研究、挖掘,对现有的服务方式进行巩固提高,丰富内涵,提高文化含量,产生经济效益。把满足个性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项目作为未来创新服务方式的重点,比如,告别仪式的策划,告别礼仪厅的设计、灵台的布局、祭品的摆放等要体现专业化、人文化、艺术化、新颖化,既体现逝者的个性特点,又富含一定的文化含量,让与会者受到教育、启发,体现出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满足。殡仪中心、殡仪馆要有专业策划服务部门,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强化对殡葬职工的专业培训,以便高质量策划殡仪活动程序、方式,提供一对一的优质服务。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殡仪服务网络,形成项目齐全、网点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城乡殡仪服务体系,促进殡葬事业创新发展。

2.4 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殡葬行业良好形象

培育行业精神,树立良好行风,推行阳光殡葬,是殡葬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生态殡葬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殡葬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殡葬工作统筹安排,共同推进。要加强殡葬监管,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殡葬市场,重点治理殡葬乱收费,坚决纠正利用行业特殊性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树立良好信誉,推行阳光服务,公开收费项目标准,不搞暗箱操作、潜规则、人情收费等行为。无论是有形的殡葬产品,还是无形的殡葬服务,都要讲究服务质量和产品信誉,坚持群众自愿选择,杜绝强推强卖,保证大多数基本消费人群的服务要求。要引导鼓励争创示范单位,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引入竞争机制,教育殡葬系统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对行业人员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职业培训、考核,加强殡葬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殡葬职工整体素质和能力,弘扬优良工作作风,以此树立行业的良好形象,推动着生态殡葬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生态殡葬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殡葬事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生态殡葬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改革的精神,坚持理念、制度、机制创新,推进殡葬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云红.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殡葬改革[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2]魏加登.浅析现代殡葬产业市场化低碳发展的方式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0,(10).

[3]丁树谦.全面推行绿色环保殡葬的建议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猜你喜欢
生态服务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