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盟
(四川文理学院 社会科学系,四川 达州 635000)
放眼人类历史发展长河,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一个集聚的过程。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和流动产生了比在农村地域所能达到的更高的效用比,在产生更大效益的同时,又吸引更多的资源汇聚于此。长此以往,借助逐步积累的相对于乡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种种优势,城市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大。然而,当一个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或者说城市化水平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中心城市的“磁力”吸附效应就会达到顶峰。无论是产业、人口,还是市区空间,中心城市在此时就会进入一种饱和状态,接下来,中心城市的种种资源就会由集中转而分散于周围地域,可能是卫星城镇,也可能是郊区。伴随这个转移过程的则是中心城区横向土地兼并步伐的加快、卫星城镇或郊区发展的增速。
上面谈到的这种城市化发展现象并不是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逆城市化”或“郊区化”。笔者认为,这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在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达到最大值时,它就会由集约型扩张变为分散性扩张,中心区的资本、人力、空间结构等再次进行优化组合,中心城市的部分产业得以向郊区分流,城市结构和布局进一步趋向合理化。城市化发展一旦步入此阶段,在大的经济区域内就会出现次中心城市或多中心并存的城市格局,我们也可以将此时的城市化发展称之为区域城市化。此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以及与该中心城市(并不是唯一的)有着较高社会经济契合度的邻近卫星城镇、郊区就构成了一个大都市区。这种以大城市为轴心横向扩展,从而使其市区和郊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称为大都市区化。[1]大都市区化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大都市连绵带,结合目前全球城市发展现象,诸多学者一致认为大都市连绵带、大型都市圈及区域城市化是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城市化发展的这一趋势在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初步形成了大都市区,1970年美国的郊区人口超过城市人口,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到了1980年,大都市区的数目增加到318个,其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上升到74.8%。[2]截止到1994年,居住在大都市区的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6%,大都市区毫无争议地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趋势绝不局限于美国,在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出现,甚至在巴西等拉美国家的一些超级大城市也初现端倪。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6.59%,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3]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还尚未出现类似纽约大都市区那样典型的城市化区域。一般说来,都市区必须具备两大本质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具有一个中心就业区,同时在外围地区存在相当比例的通勤人口,而连接就业中心与居住区的则是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我国绝大部分城市还不具备这两个特征,但是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初步出现了就业中心和居住区的分离。城市中心区空间饱和带来的高房价、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了往来于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的通勤人数的出现。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居住区与市区之间的通勤流甚至造成高速公路的拥堵(当然不是造成拥堵的唯一原因,但确是一大因素)。此类通勤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20-30年内,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将步入大都市区化时代。届时,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必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步伐要快于西部地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全国来说,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为广东省,2009年末,已经达到63.4%,而最低的是贵州省,2009年末仅为29.9%,不到30%。[4]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即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而身处西南地域的成渝经济区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双核经济区”,根据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其规划范围包括重庆的31个区县,外加四川省的15个市,区域面积达到20.6万平方公里。在成渝经济区内部,成都、重庆无可争议地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两架马车,而其他五个经济带受惠于双引擎发力的同时又助推双核心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惠双赢。
但是,就目前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来看,成都与重庆这两座“西部双子星”的发展还远未达到美国大都市区化城市发展阶段中心城市的程度。现在“双核”城市的发展模式还是传统的横向扩展,着重的还是“吸纳”,并未大量地对周围非核心城市形成一个产业、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转移。例如成都天府新区的规划和付诸实施,借助打造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的新型“产业成都”来实现中心城区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的优化组合。正是因为核心城市在中心城区周围有着广阔的“郊区”地域空间供其“兼并”,所以还无法对非核心城市提供大量的人才、资本和产业的转移。也就是说,无论是吸收国外投资还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成渝两地无疑还远未达到饱和,进而溢出并分流到其他城市的地步。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低估这两个特大城市的影响力。不过,正是因为成渝经济区内首位度城市表现过于强势,其他城市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除了借力“双核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树立自己的城市特色。
达州市作为成渝经济区内渝广达经济带中的一员,是四川省东部区域的中心城市。2010年达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19.2亿元,位居全省第六位。[5]另外,虽然达州全市都被划归在环渝腹地经济区块中,但川南城市群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个城市(其中泸州、内江的部分县市区也在环渝经济区块内)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成渝两市的中间点。如果川南城市群在不久的将来整合成型,其经济实力成长到足以作为成渝两市互动中的空间中介时,达州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桥头堡的作用势必会遭到削弱。此外,遂渝高速公路建成后,成都至重庆的公路距离将缩短到295公里,这对于成渝经济区的成型无疑意义重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成一遂一渝铁路(高速公路)一线是四川盆地另一个城镇密集区,沿线分布着遂宁、南充、潼南、铜梁等城镇,历来是重庆最为重要的经济腹地。这对于达州今后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吸纳人才和资本流入,更好地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应当说,在达州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区域内其他城市在无法与成都、重庆竞争的情况下,无疑它们会选择与之合作,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势必会为了争夺资本、技术、劳动力,承接产业转移等展开激烈竞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结合全球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成渝经济区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自身特点,达州市应当把自己定位并努力争取成为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随着城市中心新区的建设和不断扩展,其更加优越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布局和宜居环境等种种优势使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极。随着达州主城区即旧城区、西城区、南城区、河市配套区、能源化工产业区五大区块的逐渐成型,其布局也逐渐趋向合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否则将会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旧城区建设时间比较早,现在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道路狭窄、排水设施老化、空气质量下降(主要是扬尘过多)、空间拥堵等。目前来说,旧城区的硬件设施已经不能够满足其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市政府的搬迁,西城区成为一个新的政治文化中心,未来的城市资源势必更多地集中在新城区,这使得旧城区的升级改造显得不那么迫切。再者,西城新区的功能定位是否与旧城区和南城区重复,形成竞争态势?哪个区块是作为CBD来发展的,这些都应当加以明确并进行合理规划和配套扶持。总之,必须明确主城区几大区域的功能定位,使之不构成恶性竞争,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够以旧城区的衰落为代价。虽然市政府在有意识地引导旧城区居民向新区转移,但我们需要警惕和加以避免的是旧城区的空心化和贫民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美国大都市发展过程中,众多中上层中产阶层撤离中心区,搬到近郊甚至远郊居住,形成郊区中产阶级。同时伴随这一过程的还有资本的抽离、税收的减少等,这就造成城市中心区的衰落。由于地价的高涨,城市贫民只好进入商业区周围的旧街区,久而久之形成灰色区域或贫民窟。在我国固然没有种族歧视问题,但是我们也面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难题。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我们除了有意识地对城市区块进行功能定位外,还要避免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财富分层现象地域固化,形成富人区与穷人区,人为地割裂城市有机体。
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其他城市都无法与成都、重庆这两个“双子星”一较长短,只能融入成渝经济发展大循环,争当最重要的配角,达州市也不例外。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达州市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合理布局、发展自己的卫星城市,提高整体城市化水平,成为川东区域中心城市,争做成渝大经济区的次级中心城市。达州周边200公里半径内没有特大城市,这是建设区域中心大城市的一大有力条件。达州市政府也提出到2015年,达州主城区建成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80万。下辖5个县级城市人口分别达到20至30万,成为产业实力强、城市功能全、要素集聚多的较大经济体。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在达州市所辖区域内会形成自己的“一中心,多极点”的城市群。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多极点”的宣汉、开江、大竹、渠县等县城的产业布局不能各自为战,必须统筹规划,既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能够彼此之间达到合作共赢,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而作为“一中心”的达州主城区则要为它们提供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充当经济发展的“中枢神经”,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经济小循环,辐射带动川东地区,争得并牢牢把握住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进而冲击并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内次级中心城市,为自身发展谋取更多的资源。
达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特别是天然气、煤、锰、钒等储量巨大,是我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其中天然气资源尤为丰富,储量高达3.8万亿立方米,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这无疑为达州市未来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提供了一大利器。诚然,丰富的自然资源给城市化发展注入了巨大能量,但同时我们必须吸取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教训,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如果过于依赖自然资源,一旦自然资源枯竭,以前建立在丰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高速发展就会陷入停滞,不仅经济发展面临困境,而且还面临失业率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
达州市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变资源为资本,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资源的开发初期,就有目的地进行产业链延伸,围绕支柱资源产业,向该产业的上游、下游和关联产业延伸,最大化地发挥支柱资源产业的效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城市财力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就应当积极发展资源替代型产业,多条产业链齐头并进,做好战略规划,重点培育未来资源枯竭后的支柱性产业,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在资源开发的后期阶段,如果新的支柱性产业尚未建立,应当断然采取措施限制资源主导产业的过度膨胀发展,来避免“杀鸡取卵”式的冒进发展进而导致出现传统资源产业链提前崩坏的情况。
未来一段时间,达州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应当进一步完善并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有意识地加强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和制造利润率高的中高端产品。在积极引进外来资本的同时,积极扶持和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一定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以后“走出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的是,对生态坏境的破坏始终伴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而资源型城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果对自然资源采取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则要比其他城市严重得多,而事后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势必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加以治理和恢复,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形复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受到破坏,不仅恢复起来难度极大,而且会引发多重自然灾害。为此,达州市在未来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上必须利用好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柄双刃剑,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两相协调,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市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一座宜居的山水田园式新城市。
虽然达州市提出的口号是力争“融入川渝、联动秦巴”,但由于在地理区位上更靠近重庆,(走达渝高速只有1个半小时车程),而与省会成都则有3个半小时的车程,这就导致达渝两地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仅以地理区位而言,相较成都周围密集而又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来说,位于川东的达州市反而在未来承接重庆的产业转移并把其作为主要销售市场上面还相对具备优势地位。不过,达渝经济合作必须面对的最大障碍就是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在未来,重庆市的产业转移、“资源”外溢过程中会不会遭遇行政狙击,优先考虑自身辖区内的市县,即使这些地域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如行政区划外的近邻(达州市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实力)。要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是不会出现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达州市除了在市级这个层面通过自身努力构建和完善与重庆的各项合作机制如跨地区旅游的合作、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动的畅通协调机制外,更为紧要的是要争取四川省给予政策支持,在经济发展方面提供更多的便利,最好的结果是提高到四川省的战略规划层面,力争建立川东经济区,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政策扶持,提高自身战略地位,增强与重庆方面合作的话语权。
综合来看,达州市在未来的城市化道路上,机遇与困难并存。一方面成渝大经济区的发力、东部沿海资本西移等为其承接产业资源转移并完成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种种机会,另一方面行政壁垒、地区保护主义等成为阻碍达州市经济腾飞,加快城市化步伐的重要障碍。通过统筹规划,借助建设成渝经济区这股东风,达州城市化势必会在西部城市化过程中大放异彩,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城市化道路。
[1]王 旭.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J].美国研究,1998(4):72.
[2]卡尔·艾博特.现代城市化的美国,1920年至今[M].阿灵顿:哈伦·戴维森出版公司,1987:4.
[3]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R].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3):72.
[4]杨重光.逆城市化并非大城市的衰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23(04).
[5]焦伟侠.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N].达州日报,2011-07-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