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昭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明代广通王朱徽煠叛乱研究
杨宪昭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 北碚 400715)
明景泰二年爆发的广通王叛乱发生在明太祖庶十八子岷庄王朱木便的岷藩王系所在地,是由岷庄王朱木便庶四子广通王朱徽煠发起的,进而引发了持续五六年的湖广苗民大起义。起义最终失败,但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朱棣范本的继续,其改元反映了明代自永乐以后真武帝在民间的兴盛。
明代;广通王;朱徽煠;玄元
明景泰二年爆发的广通王叛乱发生在明太祖庶十八子岷庄王朱楩的岷藩王系所在地,即武冈地区,是由岷庄王朱楩庶四子广通王朱徽煠发起的,进而引发了持续五六年的湖广苗民大起义。宗藩制与明代相始终,尽管明朝诸帝都本着亲亲之义对待宗室,“然求其协恩义之中,尽法制之善,而不启祸乱之阶者,鲜矣”。①
(一)广通王的家世及为人
广通王的父亲是明太祖庶十八子岷庄王朱楩,“洪武二十四年封,初建藩于岷州,二十八年以云南新附宜亲王镇抚改云南。建文元年,西平侯沐晟奏其过,废为庶人,徙漳州。永乐初复王,与晟交恶。楩沉湎废礼,擅收诸司印信,杀戮吏民。帝怒,夺册宝。寻念王建文中久幽系,复予之,而楩不悛。六年,削其护卫,罢官属。洪熙元年四月徙武冈,景泰元年薨”。②岷庄王有子五人,长子徽焲“宣德初讦其弟镇南王徽煣诽谤仁庙”后被废,③次子即后来的恭王徽煣,三子江川王徽煝,五子阳宗王徽焟,五子相互倾轧,“阳宗王不遵父命,陷母不义,诬兄重情,法本难容……又与广通王擅自拆墙开门,及见镇南王不与行礼,俱违国法。江川王坐观兄弟争竞,畧无一言规劝,亦失亲亲之义”。广通王父亲兄弟恃恩玩法,越礼犯分。
广通王“有勇力”,⑤屡犯礼法,如正统十四年四月英宗“敕谕广通王徽煠阳宗王徽焟曰‘得镇南王徽煣奏尔等擅入父宫强开内外库取去金银罗叚文卷,并承奉内使家财等情,……”⑥十月代宗“敕广通王徽煠阳宗王徽焟曰‘比得教授汪敬奏广通王阳宗王等各往东门出城称欲赴京奏事,谨按祖宗成宪各王非有敕旨不可擅自离王府”……⑦可以看出广通王是一个有勇无谋,莽撞行事的纨绔子弟。广通王不守礼法的家世背景及其个人性格对促成叛乱起了根本作用。
(二)政治形势不稳定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即皇帝位,明朝主力部队全军覆没,也先大举入寇中原,与此同时,湖广贵州苗民起义、广东黄肃养起义,接连爆发,天下骚然。景泰元年八月,英宗还居南宫,代宗与英宗的矛盾激化,如景泰元年十二月“丙申,礼部尚书胡濙奏以明年正旦节在京文武臣至日早行庆贺礼毕,俱赴延安门朝贺太上皇帝行五拜三叩头礼,诏免行”。⑧尽管这些起义很快失败,而身处湖广的广通王深明苗民起义的危害,正如景泰二年正月代宗“书复镇南王徽煣曰‘得奏苗贼聚众为恶逼近城府,欲迁居腹里地方,具悉今已命将出师往彼剿灭此贼,叔祖当以藩屏为重不可轻动’……”⑨广通王叛乱一方面是由于个人野心的膨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土木之变后尚未安定下来的政局和人心。
(三)景泰间的宗藩势力
明初宗藩权力很大,握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特权,历经“靖难之役”与“汉王高煦之乱”后的两次大规模削藩限藩,宗藩的政治军事力量已一步步弱化,如宗室不得干预军事,宗室不得从政宗室不得出城等,亲王事事皆需奏请,洪熙元年七月“晋王济熿以上即大位奏请躬诣京师朝贺,上以遗诏有命且藩屏之重方切倚赖,复书止之,自后诸王有奏请朝贺者皆如之”。自后逐渐“推及郡王、将军、中尉以及庶宗”,朝廷对于私自出城的宗人往往下旨严斥,如前广通王出城例。宗藩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不习四业,大大消除了对朝廷在政治、军事上的威胁。
(一)叛乱准备
正如杨一清在奏疏中所言“私通宾客,交结文武官员,及招诱阴阳术数一切左道邪说之人,在府中出入往来者,即便痛思改过,严加禁绝”,广通王也是如此为之。“先是湖广武冈州民叚友洪等十余人投入广通王徽煠府为家人,导王不法,友洪父洪山复以妖术进,友洪又言致仕后府都事于利宾善相术,引以见王,利宾言王有异相当主天下,且言当于去年六月起兵,否则不过今年五六月当趣据南京登殿,王悦其言遂有反谋。”实宾客阴阳术数之人助王谋反。笼络王府教官,事发后“兵部奏广通王谋为不轨,其教授等官岂不知情,及其事发又不先行具奏,乞行法司究治其罪,从之”。笼络武官,“总督贵州湖广军务右都御史王来劾奏守备武冈宝庆卫指挥汤胜、永州卫指挥梁忠等俱以马骡进结广通王府,其原委署都指挥佥事毕通职专守备武冈,畧不闻知,及王潜谋发露亦不即奏乞,俱下法司究其知情故纵之状”。除此之外,因为缺乏军事后盾,转而借助于苗兵,“作伪敕,分遣友洪及蒙能、陈添行入苗中,诱诸苗以银印金币,使发兵攻武冈”。
(二)叛乱过程
广通王急于求成,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于景泰二年十月“以金造轰王之宝银饰,灵武侯钦武侯印二,改元玄武”,急于改元称帝,而被其封为灵武候的都廒寨苗首杨文伯胆小不敢受印,“其后王反,而地方无虞都廒等寨猺不下万数俱安居住种”,招诱他的叚友洪在回来的路上被镇南王徽煣所执,时任巡抚湖广右都御史李实“奏王叛逆,并伪造宝印,擅移出府,占住千户所故也”,景帝得报后遣驸马都尉焦敬、中官李琮征徽煠入京师,时湖广总兵官保定伯梁珤“又奏阳宗王徽焟使其家人李祥偕友洪等召诱苗兵,实与广通王共谋”,亦被征入京师。“遣锦衣卫官籍友洪等家,并械利宾赴京鞫之”,法司究治其王府教授等官,执毕通、汤胜、梁忠等附逆武官诣京鞫治。十二月“徽煠徵至京,三法司皇亲司礼监官引叚友洪等面鞫于庭,徽煠具服且言与徽焟同谋”,湖广总督军务右都御史王来、总兵官保定伯梁珤奏徽煠家人陈添仔、蒙能招苗贼约二千来武冈助徽煠,官军败之,遁去。“帝曰‘徽煠徽焟谋危宗社,论法本难恕,但念宗室至亲,屈法宽贷,其皆宥死,削王爵,降为庶人,留徽煠于京,其徽焟并两人家属,命内官陈安、内使阮僚同驸马都尉焦敬、锦衣卫指挥佥事卢忠赍金牌往岷府起取送凤阳看守祖陵,仍敕内官黎贤往凤阳会同内官雷春并中都留守司凤阳府修理墙垣房屋门禁与之居住,务在坚牢每岁各家给米与食二百石,量与柴薪,其徽煠徽焟所有地土田园麄重物件在岷府者,与镇南王收用,徽焟原受王印冠服等件令镇南王差人进缴,并书报宗室各王知之’。”可见,景泰帝对其叔祖的处置是十分宽厚的。
广通王叛乱因军事力量薄弱、领导者综合能力欠缺、不得人心等诸多原因失败了,但它是发生在汉王高煦之乱之后的又一次小规模的宗藩叛乱,是在土木之变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朱棣范本的继续
朱棣以一个藩王起兵夺位,为后世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致使藩王叛乱成为明代政坛上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广通王只是其中的一例,他想模仿朱棣,却没有朱棣的才能,也缺乏朱棣所在时代的历史机缘,所以以失败告终,徒然给明代社会增添了许多的祸乱和破坏。[1]并且改元,成为叛乱失败的宗藩中第一个改元称帝者。
(二)年号的表征
广通王改元“玄元”,亦称元武、玄武,乃道教四灵之一,象征北方之神。[2]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帝,宋时避讳改玄为真,后世道家祀真武,则以龟蛇二物置其旁。朱棣以藩王入继大统,违背了正统的伦理纲常,有计划有预谋地制造了真武神“辅佐”燕王,“阴佑靖难”的君权神授的舆论。[3]广通王一边效法朱棣的君权神授思想,一边利用宋元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真武帝的崇拜,来争取下层民众的归顺。也进一步反映了明代自永乐以后真武帝在民间的兴盛。
(三)利用少数民族武装
发生在正统十四年至景泰二年的湖广苗民大起义,对广通王影响很深,他看到了苗兵可用,于是“作敕书分遣友洪蒙能陈添仔等并赍印币等物,封都廒寨苗首杨文伯为灵武侯,天住寨苗首苗金龙为钦武侯,及以银牌赐横岭峒苗首吴英头等诱使起兵三五十万八月初旬来并攻武冈诸处”,为后世藩王叛乱起了先例,例如宁王朱宸濠重金到西南少数民族中招募士兵,厚结广西的土官狼兵以及分布在赣南、福建汀州、漳州一带山区的畲族武装,“欲图为应”。
(四)引发苗民起义
广通王朱徽煠既废,其家僮蒙能发动湖广苗民起义,集起义军三万余人,攻取龙里、新化、铜鼓诸城,蒙能自称“蒙王”,明朝官兵屡次镇压均不成。景泰六年(1455年)十一月,“镇守湖广太监梁达奏岷府庶人徽煠家僮蒙能以从徽煠谋反,窜伏苖蛮,今伪称蒙王,诈为妖书,纠集生苖三万余攻隆里等处城,兵部请移文湖广贵州广西总督总兵等官相机抚捕,从之”。景帝命南和伯方瑛为平蛮将军,充总兵官前往镇压。长期镇压不利,景泰帝甚至在七年五月敕谕中外大小文武群臣中言“贼首蒙能若能赴官自首,待以不死,决不失信。”十二月,蒙能率众攻平溪卫,都指挥郑泰等抗拒,蒙能中火枪死。方瑛遂进兵沅州,连破鬼板等一百一十余寨,长达五年的苗民起义遂告失败。起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景泰三年六月廵抚湖广右都御史李实言:“湖广民因苗贼生发,远运死亡及被虏掠逃移过半,而徵收食盐米钞岁有定额,俱是见在之人陪纳”。
(五)进一步加强对宗室的管理
因景泰帝是藩王入继大统,广通王的叛乱又进一步加深了皇室与宗室间的疏忌,皇室不断调整明代前期的宗室政策,完善了许多防范宗室的禁令。景泰帝对宗室的调整演变,到了天顺时期大致定型,明代对宗室采取豢养政策,宗室对专制皇权的威胁大大地弱化了。[4]
注释:
① (明)陈建:《宗藩议》,《国朝名公经济文钞》卷一
② 《明史·列传第六·诸王三》
③ 《明史·列传第六·诸王三》
④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三。
⑤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五。
⑥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七。
⑦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四。
⑧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九。
⑨ 《明英宗实录》卷二百。
⑩ 《明宣宗实录》卷三。
[1] 张小平,周少青.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明成祖朱棣——一个范本的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84.
[2]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1:213-214.
[3] 杨立志.明成祖与武当道教[J].江汉论坛,1990(12):54-57.
[4] 顾锦春.明代宗室犯罪[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4.
[责任编辑邓杰]
StudyontheRebellionofKingGuangtongZhuHui-dieinMingDynasty
YANG Xian-zhao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In the second year of Mingtai, the rebellion of King Guangtong broke in the District of Wugang which was governed by the King Min Zhuang, named after Zhu Mu-bian, the eighteenth son of Ming Taizu, the first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The rebellion resulted in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Miao rebellion for about five or six years. The rebellion failed to succeed and it was an example which followed Zhu Di in a special historical time. His intention to change a dynasty showed the popularity of King Zhenwu since the reign of Yongl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ow t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rebell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Ming Dynasty; King Guangtong; Zhu Huidie; Xuanyuan
2012-10-18
杨宪昭(1988—),男,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K248.205
A
1674-5248(2013)01-0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