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涛
(四川文理学院 川陕苏区研究所,四川 达州 635000)
“创造社”元老郑伯奇在《中国戏剧的进路》中,谈到中国早期的戏剧活动时认为:“激动大众,组织大众,最直接而最有力,当然要推戏剧”。[1]川东地区在 1919—1949这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由共产党人或进步知识分子倡导、组织、直接参与的红色戏剧活动异常活跃。他们“把戏剧作为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2]创作和演出的话剧、歌舞剧,以及新编的历史剧,紧贴时代跳动的脉搏,联系川东民众艰难的社会生活和革命斗争实际,或者“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或者“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3]唤醒了川东民众的个性解放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为动员、组织革命的或进步的力量,去变革社会、改善人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文艺为特定时期政治服务的强大社会功能。
话剧作为一种西方的戏剧形式,适应了中国现代文明的需要,自19世纪后期传入中国,先在都市流行。话剧不同于中国传统戏曲将唱、做、念、舞(打)融于一体以反映人生、社会,而是以口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人生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人们称它为“文明新戏”或“新剧”。鲁迅认为,“要建设西洋式的新剧,要高扬戏剧到真的文学底地位,要以白话来兴散文剧”。[4]因这种白话散文剧适应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要求,所以得到了大力提倡。胡适的独幕剧《终身大事》,发表于1919年3月出版的《新青年》六卷三号;陈锦的短剧《人力车夫》,发表于1920年5月出版的《新青年》七卷五号;接着,田汉的《环璘与蔷薇》在1920年11月出版的《少年中国》上发表。这些作品不仅以白话写成,而且取材于现实人生,给中国读者、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大都市演出的文明戏很快流行到了川东地区。1919年6月,南江县治城镇女子小学师生谢雷珍、胡鸿章、岳葱然、谭顺正等人,受“五四”运动影响,演出了《婚姻自主》、《请愿》等“文明戏”。接着,达县、邻水县也演出了“文明戏”《梅娘曲》、《老鹰与麻雀》。这些话剧倡导民主,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表达了对旧的伦理道德的反叛精神,因而在川东地区产生了惊世骇俗的影响,并拉开了川东地区话剧演出的序幕。
1922年,后来成为达县中共党组织最早领导人的达县中学教师戴志安、张鲤庭组织师生在达县城、蒲家镇等地演出了《孔雀东南飞》、《犹似春闺梦里人》、《血泪悲》、《上山》等新编时装话剧,唤醒民众同封建势力作抗争,以争取婚姻自由,破除封建迷信和旧俗,并鞭挞封建军阀的残暴统治和不义战争。1925年,邻水共产党人陈峻山编写了三幕话剧《五卅惨案》,在各地演出,配合了全国各地掀起的反帝斗争高潮。
1926年,达县城里一批进步的中小学教员组建了“正俗新剧社”,社长邱寄芸,社址在城区陈公祠内。他们先是排演反对男尊女卑、婚姻自主一类反封建、反旧俗的新剧,后来自编自演《五卅惨案》、《虎口行》等宣传反帝斗争、揭示社会黑暗和军阀专横的政治时事新剧。社员张少藩还自编自演了讽刺封建旧中国种种丑恶的哑剧,亦广受民众欢迎。
1927年,开江普安区立小学师生在顺泸起义军的协助下,成立了“新剧社”,自编自演了《鸦片烟鬼的末日》等话剧,控诉帝国主义的侵略,揭示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毒害和社会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号召民众移风易俗,接受文明健康的新生活。
1928年8月,绥属达县联中教师周聚五、王季良等人在举办25周年校庆时,排演了反映革命斗争和先进思潮的话剧《血染红旗》、《少年维特的烦恼》,使国民党驻达军阀刘存厚大为震惊和恼怒。
1929年6月,宣汉县黄金场祥柏小学教师宋更新,编排了《汪老二之死》等话剧,配合川东游击军的活动,号召被压迫的劳动人民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建立自己的工农武装去争取土地革命的胜利。
1930年,达县女师校长李云祥支持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日排演《嫌媳妇》、《不信神》等话剧,鼓动女学生起来与封建礼教作斗争,寻求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同年,中共开江广福特支负责人蒋琼林组织广福小学进步师生演出《庄稼汉》、《年轻人自由作主张》等话剧,反映贫苦百姓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艰难生活,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解放。
当时在川东各地的学校,已把演“文明戏”当作了一种“时髦”。有时演出并无正式剧本,常常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去宣传一种理念,演员可即兴发挥。教师、学生都把这种话剧演出,当作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宣传新思想、新观念的简单易行的手段,参与的热情极高。魏传统将军1928年曾在渠县黄都小学教书,常参加排练演出。当时文明戏中的女性角色均由男性扮演,魏传统将军年轻时长得清秀俊朗,就常在戏中扮演女角,每演一场戏他都要拍成剧照留作纪念。[5]
1931年“9·18”事变发生,进一步激发了民众抗日救亡的民族情感。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国内又提倡与发动“国防戏剧”运动,“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成了话剧的主旋律,“还有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现场鼓动功能的要求,在艺术形式上则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戏剧”。[6]一位评论家在《战时中国的演出》中说:戏剧由城市走向乡村,“演出场所被限制在街头、广场、临时搭起来的舞台,乡村庙会的舞台……也没有了种种基本设置,煤油灯、蜡烛代替了现代化的照明工具”,“因为客观环境不同,演出的戏就要求装置简单,人物与故事现实,对白通俗,演技有一定程度的夸张”。[7]这些描绘恰好是川东地区抗日戏剧演出情状的真实写照。
1931年秋,达县罐子乡国民中心小学演出《小白菜》、《消灭侵略者》等话剧,被认为是川东乡村演出抗日剧目之始。10月,中共开江长岭党小组组长薛齐弟,在当地薛氏小学组织师生及校外青年成立临时性宣传队,演出只有团结对敌才能取胜的《陷井》;讽刺官场虚伪的《校长要睡觉》;揭露为了钱不惜出卖同胞、出卖祖国的汉奸卖国贼的《猫儿替狗算》等街头剧。南江中学、南江第一高小、师范传习所、女子小学、女子简易师范等校的师生,在县城禹王宫演出《木兰从军》、《强盗与农民》、《花子拾金》等配合抗战宣传的剧目。
1932年2月,渠县清溪场成立“抗日新剧团”,为川东第一个抗日话剧团体。9月,万源县立中学教务主任尤西冷(江西南昌人)主持编导话剧《山河图》,为川东第一部自编抗日话剧。渠县岩峰栖贤寺小学、玉清宫女子小学联合编组剧团,演出《聂政刺秦》、《黄昏之夜》等话剧。1933年9月,剧团自编新剧到渠县贵福演出,欢迎红军到达渠县。
1934年,渠县城泮林小学师生组建“渠县回春剧团”,在学校礼堂公演《幽兰夫人》,后来作为“渠县抗敌后援会”的一支宣传队,演出过当时在全国流行的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该剧集体创作,崔巍改编,主要写1931年“9·18”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父女俩以卖艺为生,老父用皮鞭逼迫因饥饿昏倒在地的女儿卖唱,引起观众愤怒,一青年夺过了老父的鞭子。女儿哭诉了离乡背井流亡关内的痛苦,常常引起观众共鸣,台上台下融为一体,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具有极强的现场鼓动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大竹县中共党员刘先慎、蔡新程、余开元等发动进步青年成立“大竹抗敌剧团”,演出抗日话剧、歌剧,如《放下你的鞭子》、《扬子江暴风雨》、《五奎桥》、《前夜》、《古城怒吼》、《战斗》、《回春之曲》等。大竹县杨通乡私立徐氏小学组建了“小先生剧团”,到乡镇、县城演出。达县私立“明达小学”师生成立了“大众话剧社”,在达县城西街药王庙先后演出了《保卫卢沟桥》、《我们的学校》、《古城怒吼》、《布袋队》、《一个东北乞丐》等剧目。他们还排演了一些“左联”剧目,如《罪犯》、《鸡鸣早看天》、《五里雾中》、《保卫大上海》、《上前线》、《消灭汉奸》等。在达县戏剧演出的历史上,此时还开创了男女同台演出的先例。这些演出在达县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观众常常群情激愤,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等口号。1937年冬,邻水进步青年带头人甘惜分、欧汝钦(后均为共产党人)等人组建“抗日移动宣传队”,下乡巡回演出了《大战卢沟桥》、《台儿庄大捷》、《放下你的鞭子》、《打回老家去》等话剧。
1938年,开江任市乡罗承荣组织川剧艺人及“玩友”,成立了旨在宣传抗日的“七七剧社”,演出传统剧目《岳飞抗金》、《杨家将》,同时也编演抗日新剧,并将演出的收入全部捐献给抗日前线。开江“抗敌后援会”王剑鸣等人组建了“大众剧社”,公演《前夜》、《秘密文件》、《古城怒吼》、《中华民族的子孙》、《有力出力》、《血债》、《放下你的鞭子》、《聂莹》等话剧。渠县临巴小学教师、共产党人唐毅发起组建了“临小剧团”,曾演出《王婆骂汉奸》、《六杯茶》、《新的女性》、《卢沟桥问答》、《做棉衣》等话剧。1939年,通江县铁佛中心校校长王化歧等组建了“学生剧团”,先后演出《完璧归赵》、《送子打东洋》、《一齐来救亡》等话剧,同时将《流亡三部曲》、《河边对口曲》等改编为歌剧,每逢赶场天即在乡镇戏台演出。中共达县特支在达县城组建了“业余话剧团”,公演了《动员之前夜》、《最后一课》、《流亡三部曲》等话剧。达县“联中”教师陈蜀樵导演了大型话剧《民族万岁》、《帮助咱们的游击队》,宣传抗日救亡。中共党员冉思源、彭立人等在木子小学成立了“渡市抗日救亡宣传队”,演出《打倒日本矮鬼子》、《成功与成仁》等抗日话剧,常常观众如潮。1939年成立的抗日戏剧团体还有:“大竹县音乐戏剧社”,大竹中学“铁血剧团”,通江县铁佛小学“学生剧团”。
1941年春,巴中化成小学行开学典礼,演出独幕剧《世界独裁者》。当年,南江初中校、治城镇中小学部分师生和县政府一些职员,联合组建了“自强剧团”,演出《铁血青年》、《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等剧目。
1942年1月,流亡艺人张鸿斌等组建由32名演员构成的“华北流亡剧团”,在大竹县城东街剧院连演三天抗日戏剧,反响强烈。8月,大竹县白坝小学校长尹尚忠组建“竹声剧团”,在大竹、梁平一带的乡镇演出。
1945年夏,“华北剧团”来邻水县巡回演出《雷雨》、《夜半歌声》等话剧,以及《王三巧》、《三笑姻缘》等传统剧目。
抗日战争期间,川东各地大大小小、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剧团风起云涌,它们生存的时间或长或短,此伏彼起,数目难以统计。剧团多以学校为依托,以中小学师生为主要成员,其中多数为进步青年或中共党员。话剧在这一时期空前绝后的繁荣,是因为“在诸文学品种中,诗和戏剧,受抗日战争的影响最大,而戏剧更重大”。[8]又,“戏剧由于最易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特质被称为最民主的艺术”。[9]因而戏剧跟民众有了血肉联系,成了组织抗日力量,争取民主自由的有力武器。
1945年11月,重庆“中华歌剧团”来达县公演《雷雨》、《野人山之恋》、《结婚进行曲》等剧目。曹禺的《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1934年发表后被茅盾赞为“当年海上惊雷雨”。[10]该剧描绘了旧制度即将崩溃的生活图景,抨击了走向没落和死亡的旧社会,剧中人大声疾呼:“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雷雨吧!摧毁黑暗社会,让人成为人!”在达县公演后,其震撼人心的轰动效应不言而喻。1948年暑期,由戏剧爱好者在达县师范学校成立了“巴山剧社”,演出《反间谍》、《棠棣之花》等剧目。1949年底,他们又排演了陈白尘的讽刺喜剧《升官图》,借剧的《尾声》中“鸡叫了,天亮了”的响亮台词,迎接解放军“四野”部队解放达城。
川东地区红色戏剧活动能够蓬勃开展,能够充分地宣传、团聚民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及时地配合各个阶段的政治任务,与各地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或者奔走串连,或者筹资筹物,或者动手创作,亲自登台演出;他们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又才华横溢,以下三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陈峻山(1900—1930),四川邻水县石永乡人。1925年在上海南洋医科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立即同沪、汉的邻水籍学生组织“旅外学生宣传队”,溯江而上,沿途宣传讲演,回邻水后,动手编写三幕话剧《“五卅”惨案》,在县城鲁班庙搭台演出。剧本以“五卅”惨案为中心事件,以工人领袖顾正红在反帝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描绘出一幅有工农商学兵参加的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画卷。
1926年8月,陈峻山担任中共邻水县特支书记,聚集和培训农村革命力量,传播、教唱《工农兵联合歌》、《打倒列强除军阀》等革命歌曲。1927年夏,福星乡富绅熊昌与和继室倪氏,将前妻生女熊正如(共青团员)虐待致死。陈峻山支持妇女协会发动群众500余人,为熊正如举行追悼大会,同熊昌与夫妇展开说理斗争。陈峻山亲临会场,即席作《悼正如歌》,及时编写了两幕话剧《正如之死》,由熊芳兰(福星乡党支部书记)扮演熊正如,在当地演出多场。剧本以大革命转入土地革命为背景,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了熊正如遭受继母虐待,在非人生活中产生民主思想,冲破封建家庭牢笼走向社会,参加妇女会、共青团,投身土地革命。这类话剧直接取材于现实斗争或事件,具有明显的时事新闻性,即所谓“活的新闻揉进写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11]显然,作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使命感,善于以“时事剧”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变。
王思静(1910—1985),别名王仕进,大竹县永胜乡人。他是一位能编能导能演,会写会画会唱的多才多艺之人。曾在田汉任校长、夏衍等作教师的南国艺术学院求学,并加入“共青团”。1937年回大竹石桥“三高”任教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石桥支部书记。与人共同组建了“大竹县三区救亡宣传团”,任编导。1938年,他创作、参演了话剧《国旗下的女尸》:讲述了一位中国女画家被日本侵略者抓住,令其作画陪乐,她怀着爱国之心和民族自尊心同敌人周旋,仍是遭受了凌辱,最后宁死不屈被日寇杀害的故事。此时,敌后游击队赶到,消灭了敌人,撕碎了日本太阳旗,升起了中国国旗。作者意在揭露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激发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同年,他还创作了话剧《守财奴》和歌剧《流亡曲》。前者写“守财奴”地主悭吝,后来家园被日军飞机炸毁,顿生悔悟,慷慨为抗日前线捐献钱财。后者以《流亡三部曲》为基础虚构人物、情节,表现民众觉醒,控诉日寇罪恶,最终拿起刀枪,准备打回老家去。
1938年,王思静创作演出的话剧《王八少爷》,讲述了一个吃喝嫖赌外加吸毒的公子少爷,原先对抗日漠不关心,后来日寇入侵家乡,烧杀抢掠,他终于悔悟,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运动中。独幕剧《卖夜来香》写贫苦少女为了生计被迫出入豪华饭店、娱乐场所,叫卖夜来香花。官僚豪绅们却沉迷于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卖花女不仅无同情之心,反而嘲笑奚落。
王思静后来还受中共大竹县特支指示,组建“竹声剧团”、“新生社”,创作、导演、参演过不少“活报剧”,在大竹县及周边县、区、乡镇演出,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同当时国内流行的“活报剧”一样,这些剧服从于政治时事的需要,不重“艺术”,意在“宣传”,文学的社会功利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把艺术创作等同于政治宣传,把演戏看作是化妆的政治演说”。[12]反映了话剧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色。
在川东地区致力于歌舞剧创作导演和参演的是王余(1921—),原名王九余,笔名但犁努、王郁、东南西、路丁。他少年时即受到共产党人的影响,接触进步思想和文学名著。1938年春,与十多位同学相约秘密去延安,途中受阻未果,遂考入成都南虹艺术专科学校习画,后又在重庆实验剧院学习。1942年,在中共省联中支部的指导下,创办《今剧报》三日刊并任总编辑,确定的办报方针是:“宣传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亡主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对达县地方上的顽固势力进行反击”。他导演了曹禺的四幕话剧《雷雨》,并饰演剧中人物周萍。又曾在重庆与诗人王亚平、柳倩等组织“诗家社”,创办“戏剧文学出版社”,主编《歌剧艺术》杂志,先后编辑《戏剧与文学》周刊、《音乐生活》周刊、《中国夜报·文学生活》、《歌剧通讯》、《歌剧研究与舞蹈》、《歌剧与音乐》等一大批刊物。
1948年夏创作的四幕六场歌剧《四季》,是王余的代表作之一。它反映了川东农民在灾难的岁月里艰苦度日的场景,展示了对丰收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作品融入地方民谣、民间秧歌舞蹈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四季》载1949年4月6、7两日的重庆《新民报》副刊,经徐杰作曲,王余作导演,由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合唱团60余人合作,于1949年4月在重庆“抗建堂”连续公演10余场,受到重庆文化界和民众的高度评价。国民党当局认为该剧指斥现实,是在为共产党作宣传,警备司令部将王余被秘密逮捕,监禁在重庆罗汉寺看守所,惨遭电刑而坚贞不屈。后经保释出狱。解放后在重庆、成都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著述颇丰。
[1]郑伯奇.戏剧论文集[M].北京:神州国光社,1930:57.
[2]洪 深.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20.
[3]鲁 迅.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9.
[4]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3.
[5]陈国衡.巴山儒将魏传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33.
[6]陈正平.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社团活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13.
[7]刘念渠.战时中国的演出[J].戏剧时代,1944(3):17.
[8]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257.
[9]田 汉.抗战与戏剧[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7.
[10]茅 盾.茅盾诗词集:赠曹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5.
[1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25.
[12]陈雪涛.新民主主义时期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诗歌创作[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