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扶贫

2013-04-11 13:58蒋海燕徐丽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学生

蒋海燕,徐丽君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104)

一直以来,高校中都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贫困生群体,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2年3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贫困生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答卷554份。其中对“家庭的贫困认识”,有29%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过”,38%的人“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境”,33%的人“不在乎自己的贫困,和普通学生一样”;在多选题“你课余时间参加什么活动较多”中,17%的贫困生“什么都不参加”,21%的贫困生“参加学生组织活动和志愿者等公益活动”,37%的贫困生选择“兼职”,75%的贫困生选择“学习”;在多选题“进入大学后,哪些方面最让你感到有压力”,98%的贫困生是“经济问题”,67%的贫困生是“个人前途及就业”,45%的是“学业问题”,84%的是“环境和人际关系问题”;在单选题“你认为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是必要的吗?”,29%的贫困生选择了“非常必要,学校应重点关注”,61%的贫困生选择“很有必要,但不需过多强调贫困生的身份”,9%的贫困生选择“完全不必要,有物质资助就可以了”,约1%的贫困生选择“可有可无”。调查结果可见,贫困生承受了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心理压力,这也导致他们对生活、学业、未来充满焦虑,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自卑、敏感、孤僻等个性特征,针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要做的不仅是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更应该重视对他们的“心理扶贫”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使其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特征

(一)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贫困生们多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园的生活“相形见窘”。即便通过兼职和助学金减轻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学费还是让人忧心忡忡。更主要的是农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让他们想融入却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的群体之中,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焦虑。而且现在就业的竞争压力大,企业更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由于从小受成长环境的限制,贫困生在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口头表达等方面,比从小接受各种钢琴、书法、外语等素质训练的城市学生相对薄弱,同时他们的家庭背景和社会人脉关系也无法跟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去竞争,对于是否凭借个人努力就能改变自己及家人的命运,他们是缺乏自信的,对未来的生活状态的茫然使贫困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二)自卑心理

自卑又称为“自我否定”,是一种自我贬低或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情绪体验。大学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注重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协调发展,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不自信。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埋头苦读,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成绩,生活方面和别人的差距不明显。但是现在别人谈论流行音乐、谈论体育明星,他们插不上嘴;别人唱歌、演讲,他们只能做听众;别人在足球场上奔跑时,他们是观众,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落差。贫困生在中学阶段由好成绩带来的优越感,在进入大学后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加上家境贫困,或者曾经被同学嘲笑和疏远,于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自卑心理。

(三)抑郁、孤僻心理

校园也是社会的组成,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也会凸显,贫困生平日的寒酸如果受到同学歧视和冷遇,会使他们的自尊心严重受伤。由于害怕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出于自我保护的心态,他们不愿意同学知道自己的贫困,回避与同学的沟通,更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热情,集体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独来独往,生活态度消极,这种“自我封闭”无形中把自己从集体中疏离出来,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很不利,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牵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刺伤他们的心灵,觉得那是针对他(她)的有意识行为,不相干的一件事都会引发他们的情绪波动。如果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理状态,且又缺乏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长时间的“边缘人”自然会形成抑郁、孤僻心理。

(四)攀比心理

由于社会拜金主义的影响和部分媒体的错误导向,在高校部分学生中,下馆子、穿名牌、用数码产品已经成为互相攀比的主要内容,人情消费也在不断蔓延,过生日、比赛获奖、拿奖学金等都成了互相请客的潜规则。富裕的学生之间互相吃请、互相攀比,给中间阶层和贫困的学生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女生爱美的天性,身处繁华都市,面对美食华服的诱惑,从失衡开始也慢慢有了攀比心理,生活上开始讲究衣着打扮,但是经济条件又不允许,这种攀比带来的反差和失落会使个别贫困生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嫉妒或攻击心理,甚至对他人采取诋毁报复,以求在另一方面获得心理满足。

二、高校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分析

(一)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

社会已经把贫困人群定义为弱势群体,社会中一部分素质不同的人对这部分群体态度有歧视,有不屑;也有部分人对他们是理解和同情的,但资助的方式有时欠妥,这往往给贫困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日子,把资助的形式和被资助者公开曝光的做法,容易给一些心理不够成熟、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带来严重的阴影。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但这种身份标签却让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羞耻,甚至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

(二)环境变化的压力

贫困生从偏僻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工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面对鳞次栉比的高楼、飞速的地铁、新奇的数码产品,他们所感受到的新旧环境之间的落差是巨大的,这给他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他们的沟通能力、人文素质和艺术鉴赏能力,相对大城市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差距。与此相对的,却是社会和高校对他们缺乏系统、完善、科学的支持和训练,这无疑不利于贫困生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调整[1],他们中部分人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高校的新环境。如果持续出现认知偏差,将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发展,可能出现偏执性人格特征。

(三)来自择业、就业的压力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12年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间,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公平的现象。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调查显示,有41.6%的学生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家庭背景越好,毕业时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额越高,一些大学毕业生凭借父辈的资源,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令人羡慕的职位[2]。而贫困生因为贫穷又特别渴望高薪能帮助自己和家人脱贫,但工作经验、社会人脉的缺乏和综合素质的不足使得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两者的反差也给他们的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学习压力

问卷中“对平常的兼职情况”的回答,37%的贫困生“一直在兼职”,49%的贫困生“假期时候去”,14%的贫困生“从来没去过”;单选题“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31%的为“名列前茅”,53%的为“中等”,16%的为“末等”。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相当部分学生的家庭因病致贫。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原因,很多贫困生需要用兼职的报酬来缓解学费和生活费的紧张,极个别学生因为客观原因开不到三级贫困证明而无法获得助学贷款或国家助学金,他们只有牺牲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兼职赚钱来维持学业。这样一来,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复习、巩固课堂的学习内容。另外,来自家庭的期望和自我的严格要求,或为了获取高额国家奖学金以改变窘迫的经济困境,他们只有开夜车,以牺牲睡眠来弥补学习时间的不足。兼职挤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学习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两面,一旦因勤工助学影响学习成绩时,这种矛盾冲突就会更加激烈,势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当极度敏感、拘谨的性格带来紧张的人际关系,因压抑得不到释放;当脆弱的自尊心和强烈的自卑感交织混合;当兼职时间和学习时间冲突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给贫困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面对贫困生存在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由此引发的行为问题,我们应该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贫困大学生认清现实,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调适好心理状态,从容面对困难,保持勤奋、刻苦、耐劳的美德,培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三、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扶贫途径

(一)建立多元资助体系,完善救助机制

多选题中“你认为贫困生最需要的反贫困机制”中,75.1%的贫困生选择“政策帮扶”,64.3%的贫困生选择“自我脱贫”,63.5%的贫困生选择“社会资助”。面对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是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基础工作。高校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形成了一整套的“奖、贷、助、补、减”等多元助困政策体系,为品学兼优,表现突出的贫困生提供“国家奖学金” “励志奖学金”,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助学金,为低保残疾家庭提供补助,减免部分学费,目的都是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部分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积极尝试,逐步摸索出一套企业参与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比如: 企业在高校设立冠名奖励基金,每年拿出一笔钱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这既为企业赢得社会声誉,也是为企业储备人才,还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的费用问题;订单式培养——企业委托学校集中培养其生产上短缺的技术人才,同时负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作为回报,学生毕业后必须到该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由社会企事业单位在寒暑假提供能快速上岗的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使其通过自己的劳动报酬来解决部分学费、生活费问题。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资助的确能解决贫困生部分生活问题,但这有限的资助不是长久的解决之道,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生存能力,才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根本办法。能力资助就是帮助贫困生发展生存能力,通过自己能力的提高去创造财富解决自身的贫困[3]。2002年,福特基金投入200万美元用于“提高高校贫困生能力”项目。据福特基金调研发现,提高贫困生的发展生存能力是解决其心理问题最好的方式。与以往单纯“奖、贷、助、补、减”等直接经济资助手段不同,福特项目通过组织培训、心理咨询、创办社团等的一系列方式,使贫困生在个人技能、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得以全面提高[4]。只有当他们的各项能力提高了,才可能使他们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实力,彻底摆脱贫困心理。

(二)建立多层次管理体系,完善心理健康工作

在多选题“你认为当今大学贫困生最需要得到哪方面的援助”,91%的贫困生选择“资金上的补助”,86%的贫困生选择“心理辅导,激励和鼓励”,83%的贫困生选择“国家政策的优惠”,79%的贫困生选择“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所以,要真正落实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贫”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应该把心理健康课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系统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板报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课内外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暗示、倾诉、升华及移情等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帮助克服内心的矛盾冲突,改变认知模式,正视现实的种种不如意,把注意力放在美好的方面,学会积极思考,转换思维方式,给自己重新定义,从而提高自身受挫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并在悦纳自我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积极应对生活的各种考验,乐观向上,促进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

2.建立贫困生档案

根据生源地贷款、助学金的申请情况,建立贫困生档案,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测评和行为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了解贫困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心理教育具有针对性,让贫困生档案成为进行心理咨询的依据。[5]

3.进行专家心理辅导

学校要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跟踪,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状况的贫困生进行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接受现实,学会与自己进行良好地沟通,做到身心和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竞争与协作等互动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人际关系和谐,树立健康积极的自我形象。

(三)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创建和谐校园

多选题“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寻求谁的帮助?”,58%的贫困生“自己解决”,51%的贫困生选择“室友”,48%的选择“同学”,36%的贫困生选择“辅导员”。所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要用心关注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为他们创建一个宽容友善、乐观积极、充满生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为相比其他学生,贫困生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关爱。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走出狭小的自我圈子,使自己融入集体生活,通过活动增加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与同学之间的感情,感受同学的友爱,这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消除因经济困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避免孤僻、抑郁心理的产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有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同时要加强班级、宿舍的文化建设,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遇到冲突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样大家不仅得到生活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营造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真正实现贫困生的“心理扶贫”。为了培养贫困生更健全的人格,可以在校园中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 “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利用自身资源,去帮助需要的人群,使他们认识到“人”是相互支持的,既然他们能得到社会的帮助,在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该出手相助,使他们的自信得到满足,人格在爱心奉献活动中得到升华。

(四)加强阅读,培养自强自立的品格

单送题“你认为贫困生的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的回答中,63%的贫困生选择“自强自立的品格”,20%的贫困生选择“艰苦奋斗的精神”,10%的贫困生选择“得到社会关爱和帮助”。所以,贫困生的精神成长是很重要的,除了学好规定的文化课程外,应该多阅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维品质。像哲学、艺术、文学的一些经典作品,能让人获得更为开阔的眼光,书中很多有思想、有灵魂的卓越人物都是在艰苦环境中咬紧牙关,经受各种挫折的考验才成长起来的。这些励志故事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贫困,视贫困为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在逆境中不断磨练意志。其实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是在与拥有高贵人格、科学思维、刻苦精神、积极心态的各种人物对话,在旅行中不断探索和思考,逐步自我成长起来,形成独立的、客观的、稳定及理性的自我评价体系,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理性和最佳的精神状态,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去面对和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有价值。

[1]李祥军.关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J].航海教育研究,2005(3):83-86.

[2]谢艳丽.中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281.

[3]韩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3):31-32.

[4]潘丽媚.美术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初探[J].科技信息,2009(36):255.

[5]李鹏.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J].科教文汇,2008(22):44.

[6]阎志斌,姜献生.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微观生态系统探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20-24.

猜你喜欢
贫困生心理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