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2013-04-11 07:11马静文刘新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英汉隐喻词语

马静文, 刘新凤

(1.山东工商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山东 烟台 264005;2.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十工程处, 安徽 宿州 234000)

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马静文1, 刘新凤2

(1.山东工商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山东 烟台 264005;2.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十工程处, 安徽 宿州 234000)

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人类某一经验领域到另一经验领域的投射,人类的语言从本质上讲就是隐喻的。以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动物有关的一些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这两种语言的隐喻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着文化差异。

隐喻;对比;英汉;动物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中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但是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最新研究表明隐喻已经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1]1-3它对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有着很巨大的潜在的影响。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隐喻研究的一部圣经。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人类的思维本质上就是隐喻的,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它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1]85-86隐喻其实是“人类在思维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事物建立联系的一种方法,是将人类某一经验领域投射到另一类经验领域的认知活动。”[1]8-9

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有关科学统计数字显示,人在日常语言中大约每分钟使用1.8个具有创造性的隐喻,4.08个定型化的隐喻,这足以看出隐喻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2]。语言是表层现象,事实上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由于人类自身身体体验和所处环境的相似,不同领域之间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在世界上的不同语言中都存在动物隐喻的现象。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共性和民族性使得隐喻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文化特性。在人类语言漫长的历史中,隐喻根植于不同文化的土壤里,隐喻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是带有特定文化烙印的,因此隐喻有着其特定的民族性[3-4]。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隐喻的研究涉及动物隐喻的比较少,在文学层面或者是习语层面比较多,所以从动物隐喻的层面来进行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

此处的动物指的是社会学中的动物,动物在人类存在的几千年里一直都是人类的好助手、好伙伴。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以动物为食、以动物为友,喜爱很多动物,又惧怕很多动物、崇拜很多动物,人类对于动物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因此不同文化对于动物隐喻具有很多的共性。可是由于所处的文化不同,人类对于同种动物的情感却又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不同语言中的有关动物的隐喻有其特性。

(一)牛的隐喻

牛,在字典里有多个意义,这与中国的农耕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在农耕文化里,牛是很重要的一种动物,有了牛才能耕地,牛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牛的重要性在语言中也显示出来了。“牛刀”意思是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后”意思是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是合适的坟地;“椎牛发冢”意思是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执牛耳”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争猫丢牛”意为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了大的利益,比喻因小失大。由此可见,牛都隐喻为“大、重要”。

“牛人” “牛脾气” “牛劲” “慢牛” “力如猛牛”“九牛二虎” “俯首甘为孺子牛” “人民的老黄牛”“bull-headed” “cow”这些习语和单词都强调了牛的特点。同时牛又喻固执或骄傲,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在汉语中,牛是一种老实憨厚的动物,因此隐喻指人老实肯干,努力为人民服务,如“老黄牛”“孺子牛”。在英语中,牛有很多的译法,“cattle”“ox”“bull”“cow”等,也有着“as strong as an ox”这样的习语,体现出英汉两种文化中对于牛的隐喻的相同性。

所有与牛有关的词语都隐喻“人是牛”。“牛头”,这个习语强调了牛的外形,与此类似的还有“牛眼”“牛脖子”,通过这些隐喻来理解人的外形。因为人类的共同的身体感知,对于牛的外形的身体感知是一样的。而“cow”这个词则隐喻为骂人的话,意为“愚蠢而且不友好”。

在“牛饮”“牛不吃草强按”这两个词语中,强调的是牛的动作。汉语中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它的意思是做事像小牛,对危险和危害没有意识。“对牛弹琴”的意思众所周知,是给牛弹琴,无论你弹得多好,牛是听不懂的,隐喻一个人做某事是在浪费时间。“bull in china shop”“a red rag to a bull”“bull at the gate”都是描述在不同的情景下牛的不同动作,这些动作使我们通过牛的源域进入人类的目标域,从而能够理解人类的动作。

(二)驴的隐喻

驴,在中文中有“瞎驴撞槽”、“磨道上的驴”、“叫驴”和“驴他”等词语。所有这些词语的意义都是与驴的行为有关的,通过由目标域的驴到人的源域,人类的行为能够被形象地理解。“驴友”是现在新兴的一个词,指的是在一起旅游,从事远行或者爬山等户外活动的人。这些人自称“驴友”,是因为他们要携带很重的旅行装备并且要行走很远的路程,就像跋山涉水的勤劳工作的驴一样,而且“驴”字又和汉语里面的“旅”字谐音。

中国人认为驴的脸是很长并且难看的,因此在汉语中有“驴脸”这个词组,而在英语国家中驴的外形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在英语中,驴往往是用来形容人蠢笨、倔强,这与汉语是相似的,恰恰证明了隐喻的共性。驴在美国还有特殊的意思,在美国政治中,驴和象分别指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有“驴象之争,轮流坐庄”的说法。

(三)狗的隐喻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卑贱的象征,汉语中几乎所有与狗有关的词语表达都带有贬义色彩,如“狗眼看人低” “狗腿子” “狼心狗肺” “狗仗人势”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走狗”等等[5]。在这些词语中“狗”都隐喻为不好的、卑贱的人或者物。英语国家则认为“Dog is man’s best friend/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基于这样的文化认知,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词大多为中性词,比如“dog-eared”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是指由于长期使用而导致书页的翻卷,“dog fall”就是平局的意思。在俚语或口语中,有些还用来指人,“dogs body”是打杂的人或者是低级军官,“dog face”就是士兵,“top dog”喻指居支配地位的、有最高权力的人。在英语谚语中还有像“Every dog has its day”这样的句子,其中“狗”便是隐喻为任何人。英汉两种语言中,即使是字面看起来是同样的词语但是在不同语言中意思却大相径庭。汉语的“狗腿子”指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而英语的“dog-leg”是指像狗的后腿一样的弯曲物,道路的急转弯,或者是高尔夫球场的形球穴区;“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英语中的“dog skin”是做手套用的仿狗皮。总之,对于“狗”这种动物,汉语中的隐喻都是贬义的,而英语中是没有什么贬义色彩甚至是褒义的。

(四)龙的隐喻

“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特殊的意义,古代帝王自诩为“真龙天子”,皇帝的身体被尊为“龙体”,坐的座位称为“龙椅”,睡觉的床称作“龙床”等等。在现代,“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等词语都是吉祥的象征,“龙马精神”则喻指精神健旺;“龙头”是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也比喻带头的、起指导作用的人或物。在中世纪的西方,“dragon”是异教的象征;“dragon”能喷火,长着翅膀,类似于蛇或者蜥蜴的一种怪兽,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西方的传统神话中,“dragon”作恶多端,危害人民的生活,最后一般都被英雄征服,如英国的《贝武奥夫》。因此,英语中与“dragon”有关的词是跟中国的“龙”是毫无关系的,如“dragonhead”是一种植物—美洲青兰,“dragon-blood”是树脂的意思;或带有贬义,如“dragon”指凶暴的人、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等;“dragon’s teeth”比喻相互争斗的根源;“the old Dragon”隐喻的是魔鬼[6]。

(五)其他动物隐喻

狐也是动物隐喻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汉语中与狐狸有关的很多词语都隐喻坏人、小人。如:“狐唱枭和”是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是异端邪说;“狐媚” “狐狸精”喻指第三者或者是媚惑别人的女人等[7]。而在英语里,“fox”对应的词语也是指性感的女人,可是这个词却是褒义词,完全没有汉语中的贬义。

由于英国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因此在语言中,很多英语的隐喻与其地理环境所带来的海洋文化有关,“a cold fish”“a loose fish”“a poor fish”“a queer fish”均用“fish”来隐喻人,英语中还有很多与鱼有关的词语:“be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处于逆境)、“to cry stinking fish”(自揭家丑)、“to drink like a fish”(牛饮)、“to feed the fishes”(晕船)、“If you swear you will catch no fish”(发誓赌咒,与事无补)、“The great fish eat up the small”(弱肉强食)、“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常在水底游)、“Venture a small fish to catch a great one”(欲取之,须予之)。中国虽然是农耕文化国家,汉语中“鱼”所产生的相关隐喻也不少:“鱼目混珠”喻指用假的冒充真的;“鱼肉百姓”指欺凌、残害人民。还有很多关于“鱼”的俗语,如“鱼找鱼,虾找虾”“鲤鱼跳龙门”等等,其中鱼隐喻人,与英语极其相似。

二、结语

从以上的诸多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隐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说明隐喻源于人类共同的身体感知,因此人类的隐喻具有共同属性。英汉两个民族基于相似的身体感知,对于相同的动物的身体感知也是相似的,因此同一种动物在语言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隐喻意义。同时,不同的文化又带来了隐喻的差异。这是由于隐喻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还带上了不同文化的烙印,具有文化的特异性。所以,在英语教学以及英语学习中不但要掌握这些隐喻的相似性,还要掌握这些不同点,这对于语言学习和不同文化的交流都是大有裨益的。

[1]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 we live by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郑柯.隐喻视角下的英语语言性别歧视[J].台州学院学报,2009,31(5):43-47.

[3] 邢晓苹.论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观照[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4] 张爽,解秀琴,曾万泉,等.隐喻在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认知阐释[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2):68-71.

[5] 宋美盈,王惠玲.从认知角度看汉英动物人体词隐喻的共性与文化特性[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81-83.

[6] 胡晓榕.认知视角下英汉动物隐喻对比[J].内江科技,2012 (10):22-23.

[7] 罗芳春,孙存志.从动物隐喻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3):80-81.

[8] 王宁.科技英语词汇中人体和动物隐喻的人际功能[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90-92.

[9] 王欢欢.英汉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68-70.

(责任编辑:童李君)

Contrast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Related to Animals

MA Jing-wen1, LIU Xin-feng2

(1.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Yantai 264005, China;2. The Thirtieth Engineering Department , China Coal No.3 Construction (Group) Corporation Ltd., Suzhou 234000, China)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the projection of the particular human experience in one field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other field, so human language is a kind of metaphor in essence. From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the essay selects some metaphors related to animals and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which reveals that the metaphor of these two languages have universality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as well.

metaphor; contrast;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H05

A

1008-7931(2013)05-0040-03

2013-06-07

山东工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1QN109)

马静文(1978—),女,辽宁朝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刘新风(1982—),女,辽宁盘锦人,科员,研究方向:应用文翻译。

猜你喜欢
英汉隐喻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一枚词语一门静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