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学术担当——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为中心

2013-04-11 07:1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载文苏州学报

时 新

(苏州市职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苏 苏州 215104)

高职院校学报都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受学校办学层次限制,学术资源相对匮乏,稿源的“量”和“质”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多数学报载文对学术研究的走向目前还无法发挥引领作用,但高职院校学报并非因此就无所作为。通过特色栏目的准确定位,精心策划选题,跟踪学界的研究,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可以在成果呈现、资料积累及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其中,《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十多年的成果就证明了这种“跬步”式积累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为高职院校学报在学术担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苏州高校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兴盛于21世纪的前十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呈现出调整、探索态势,与吴文化研究在学界的发展进程相呼应。吴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大量空白,正是学报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与机遇。

一、吴文化研究概述

三千多年前泰伯、仲雍南奔至太湖流域,促使中原文化与江南土著文化的融合,奠定了日后勾吴古国建立的基础。尽管勾吴国存在不到700年,但其以“吴文化”的形态绵延两千多年而活力依旧。[1]

对“吴文化”的研究,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卫聚贤等人成立“吴越史地研究会”算起,历经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以考古发掘为主,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大文化的范围内对吴地研究的全面展开与兴盛两个主要阶段,至今尚不足百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类属实证研究范畴: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一系列考古发现研究,明确了先吴时期江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演进序列。此外,还有对先秦吴国范围内的各类考古发现,及在考古发现基础上与文献典籍记载相互印证取得的成果,对一些史实进行了讨论、鉴别与梳理。另一类就是学理层面的研究,如吴文化的概念、内涵,“吴”的地域范围,吴地人文气质形成的原因,吴文化的价值及在当下的意义、发展等等。研究成果丰硕。但对有些问题—或因考古材料告缺、或因文献史料阙如、或因研究未及涉猎—学界还未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既有史实方面的,也有学理方面的,比如说:泰伯奔吴的落脚点、吴都城的所在,吴文化的定义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吴地区域问题等等。[1-5]可以说,在这百年不到的时间里,吴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还是集中于考古与文献典籍材料的发掘、整理及相互印证上,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深入研究。

随着吴文化研究在学界由考古转向更大的文化范畴的研究,其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从考古学到文献学、史学,再到语言、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各个学科和层面,学说纷纭,各取角度,各有表述,显示了吴文化巨大的研究空间、丰富的研究内涵和富有生机的研究活力。面对这个巨大的文化宝藏,目前的研究所涉尚不足以覆盖吴文化全部,对学界而言,有很多课题可做:微观层面的各学科参与和深入研究,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与整合;对学报而言,则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以实现学术担当并获得发展的机遇。

二、近五年苏州高校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状况概述与分析

随着学界吴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很多期刊开设了吴文化研究的相关栏目。苏州为世所公认的吴文化中心,苏州高校学报在吴文化研究中自不会缺席。

现以苏州4所高校的学报为例,浏览一下吴文化研究栏目在最近5年,即2008年—2012年间的设立、发展情况。

从知网显示资料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010年有“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共有18期,载文38篇。其中,2011年有2期,共载文3篇,在该年度的第3期栏目改名为“吴文化研究:江南区域史研究专题”,载文1篇;第4期又出现了新的栏目名称:“吴文化与苏南发展研究”,载文2篇。2012年第1期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昆曲研究”栏目名出现,载文3篇。其栏目发文主要集中于2008至2010年间,载文主要内容为明清时期的吴地文化研究。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未见“吴文化研究”栏目名称,相关研究论文入“江南社会文化研究”栏目,其所涉内容与其他期刊吴文化研究内容基本一致,2008—2012年共刊发23期,载文53篇。研究内容所涉时间从先吴至当代,涉猎范围极广,包括了吴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7、9期栏目名为“吴文化”,自第11期起,栏目更名为“吴文化研究”。至2012年底共发15期(5年共出版30期社科版学报),载文36篇。其中,2008年3期6篇,2009年4期10篇,2010年4期9篇,2011年3期9篇,2012年1期2篇。主要发表研究常熟藏书、作家、白茆山歌及苏州评弹等论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从2008年至2012年底,共刊发23期,载文92篇,其中有专题的15期,共9个专题,涉及吴语、昆曲、吴地教育、苏州城墙、苏州园林、桃花坞木版年画等方面的研究。栏目专题鲜明。

归纳以上4所高校学报吴文化研究载文情况,有以下概括:

1.载文数量。4所高校学报中,《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江南社会文化研究”栏目的发文能够持续、稳定,平均每期2.5篇。《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分别自2011年和2012年起发文量有所减少。《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发文量持续、稳定,平均每期约4.5篇。

2.载文内容。因学界对“吴文化”的概念、内涵等尚存争议,故4所高校的学报,都不约而同地取用了对“吴文化”的最宽泛理解—吴文化的定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定义取国别断代史的内涵:主要是指自商代晚期泰伯、仲雍奔吴时起,到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吴国被越国灭亡的700年左右时间,吴国疆域范围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广义则取通史范畴,包括了先吴、古吴和绵延至今的吴地区域文化,亦称“江南文化” “吴地文化”等。通史、大吴地范畴的时空框架,文化内容的丰富等,使栏目刊文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同时,4本学报都突出了地域性—或以苏州为中心、或以常熟为中心,立足地方,依靠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吴文化的大文章。当然,因为4所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拥有的学术资源不同,在载文的选题上还是显示出了“大” “小”之别,其中,《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载文内容的专题化,是一种扬长避短、资源利用最优化、办刊效益与影响最大化的选择。

3.栏目名称。栏目名称透露研究的内容,而栏目名称的变化,则显示出编者的选题策划意识。《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江南社会文化研究”的实质为“吴文化研究”,其栏目名称未用通常的“吴文化研究”,而选用了“江南社会文化研究”,可能是出于避免从众、显示个性标记的考虑,当然也不排除出于对“吴文化”概念可能存在争议的考量。不过,其名称虽避免了雷同,突出了地域及内容,但时间性淡化,厚重感减弱,文化的标记性不如“吴文化”来得鲜明而强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栏目名称,自2011年起有了变动,至2012年,两年总共发了3期,有3个栏目名称或专题名称透露出了举办者的探索和尝试,试图寻找一条个性化之路。自2013年起,又恢复使用“吴文化研究”栏目名称。《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则一直沿用“吴文化研究”的栏目名称,前后已持续了十余年之久。

4.专题探索。专题的设立,是研究进一步细化、深化的表现,也是历史漫长、内涵丰富、影响巨大的吴文化研究内容日渐深入与所涉范围日渐广泛后提出的要求,可以一种更集中、凝练的方式呈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了解其研究进程,及时发挥科研成果的引领作用。4所高校的学报中,2本学报呈现出在这一角度的探索实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尝试了2期即止。《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则每年有2~4个专题推出,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栏目举办特色。并且,每个专题还设特邀栏目主持人,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栏目建设,在组稿、审稿的过程中直接发挥其学术专长,并通过主持人语,对专题研究状况、本期文章及研究展望等进行介绍和简评,纲举目张,使读者阅读时有更广阔、清晰的学术视野,引导读者迅速了解相关的学术背景,把握论文要点,帮助读者判断论文的价值,有效获取论文信息。

综上,与其他3本本科院校的学报相比,《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虽属高职院校学报,但其“吴文化研究”特色栏目十多年建设、耕耘所显示的学术坚守及积累的成果,显示出其在学术担当方面的探索精神及实践。

三、“吴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未来发展及思考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后,在知网中搜索显示,每年关键词为“吴文化”的论文数量呈不断攀升之势,吴文化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昭示着吴文化研究呈继续繁荣之态。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这个行列,研究逐渐呈现广度不断开拓、深度不断挖掘的良好局面,但从办刊的角度来看,有一些不利于学报发展的因素需要面对,比如:吴文化研究的地域性—这可以成为鲜明的特色与标记,但也会因地域范围的相对封闭与窄小而导致研究群体的地域化、固定化、小众化,缺少广泛的关注度与研究的参与性,缺少新思维的加入、冲击与碰撞,缺少否定的声音,缺少对话,这直接影响到稿源和稿件的数量与质量。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研究人群和关注度,不断地有新鲜血液加入,不然就难以保证其活力,从学报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就会有存在基础缺失之虞。再如,目前对学报办刊质量及影响力的评价机制,对刊发此类地域性特色鲜明论文的学报极为不利,因其载文虽归于一个栏目下但又各有专业方向,受众范围狭小,而导致影响因子大打折扣,文献二次转载机会渺茫,等等。种种不利因素,导致刊发此类研究论文的“性价比”不高,进而导致学报在发表此类研究成果时的犹豫与心不在焉,栏目设置的不稳定,或者栏目表现的平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趋利避害是期刊的必然选择。尤其是高职院校学报,因学校办学层次及当前科研考核机制所限,处境较为尴尬,高质量稿件征集颇为艰难,再加现行期刊评价机制对刊载区域文化论文的不利影响,选择做区域文化的特色栏目困难重重,如果不能坚持有所担当、坚持自己的特色的话,那么,将很快泯然于众多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学报中。既然选准了“吴文化研究”作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特色栏目,那就要耐得住寂寞,去功利化,从基础、细微处做起,假以时日,栏目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

基于前述,对“吴文化研究”栏目的未来发展及学术担当有以下思考:

(一)宗旨

栏目应坚守去功利化的办刊原则,坚持学报的学术担当,积极参与吴文化研究的各种理论及实践探索,继续及时呈现相关的研究成果,注重资料的积累,突出应用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客观呈现吴文化研究中的各家学说,鼓励争鸣,提倡商榷;追踪学界的研究节奏,在明确自身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栏目的策划,朝既定目标努力;正确对待“文化GDP”情结,排除非文化因素的干扰,让文化研究回归文化本位,为吴文化的传承、发扬、创新尽一份责任。

(二)策略

1.特色彰显与学术担当相结合的策划意识

如果说前期“吴文化研究”只要有两三篇相关内容的文章就可以凑成一期栏目刊发的话,那么,在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在学界研究成果迭出与期刊改革动作频频、学报生存压力陡增的背景下,特色栏目的兴废甚至事关期刊的生死,栏目的载文就必须有所组织、策划,通过最恰当的呈现方式,既实现论文学术价值呈现的最大化,更要在载文的组织与编辑出版中显示出编者的意识与风格、能力与水平。最终通过强化策划意识,使栏目特色更鲜明,吸引更多学术性强、具有前沿意识的研究成果,使栏目的质量不断提高,借以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影响,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报的学术担当。

在栏目的策划过程中,除了考虑本栏目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外,还要解决好与其他栏目的关系。如与“环太湖区域研究”、“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的部分交叉重叠问题,以免栏目特色不鲜明并分散宝贵的学术资源。此外,从发展角度考虑,编辑部的编辑最好能够参与吴文化研究,或者聘请专业研究人员兼职编辑,把握研究的动向,并与学界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以利于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2.“大方向”与“小专题”相结合的栏目形式

在做专题过程中,初期可以铺摊子,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但从长期来看,一定要寻找最适合刊物的、有价值的几个专题,集中力量,着力专、精,做深、做强,真正形成刊物的特色与亮点。对此,要有长期的考量与规划。一方面,立足“大方向”的“广”和“博”,保持宽阔的学术视野,从基础做起;另一方面,追求“小专题”的“专”和“精”,对吴文化涵括的丰富内容归类呈现,以便专题研究的积累、深入,形成良好的学术效应。同时,要专注1~2个有学术资源保证和编辑力量支撑的重点专题,立足长期,沉下心、沉到底,在实实在在做具体的文化专题研究中,探寻栏目乃至期刊发展的突破口。

3.开放与合作相结合的举办方式

继续与栏目特邀主持人及学界专家、学者等各方人士保持密切的合作,以开放的姿态办好“吴文化研究”栏目,实现学报服务社会的责任。

走出编辑部,继续强化与学校“吴文化研究院”的合作,与校内相关专业的教师合作,反映吴文化在苏州的具体形态与现状,反映吴文化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探寻吴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走出学校,与兄弟院校加强合作,通过栏目的灵活机制,借助学界专家、学者的学术视野与学术资源,赋予栏目以高起点和大平台,打破关门办刊的狭隘思路;走出院校的圈子,积极参与政府的课题、项目,争取为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建言献策,为吴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扬光大,做些实际的工作,实践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担当。此前已有了“苏州城墙研究”专题的成功先例[6-14]。

此外,还要走出学术圈,走向民间,吴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资源藏于民间、存活于民间,比如苏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项目,这是吴文化中的“隐学”,较少关注和研究,如能参与相关民间协会的活动,并以学术的方式加以研究,对保护、传承这些“活”的吴文化形态将是功德无量的事。

4.拓展与细化相结合的载文内容

(1)时空的拓展

首先,从空间来讲,突破“苏州”之“吴”的局限,放眼“吴地”。关于“吴”的地域范围,因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行政区划,故今之学者论及此题,各有表述。但对“苏州”为“吴文化”的中心,则是没有争议的。作为苏州地区的高校学报,要注意载文内容立足当地但不能只限苏州一地,要突破狭隘的地域观,关注吴地文化的所有研究成果。

其次,从时间来讲,要打破断代史的限制,把先吴、古吴和后吴都纳入研究视野,尤其要关注吴文化在现当代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要参与“活”的研究,推动“活”的研究,使吴文化的魅力因其生命力的鲜活而倍增。

再次,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来讲,要关注吴文化与其他区域乃至与世界文化相互间的吸收、辐射与交融,分析吴文化对其他区域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发掘吴文化的普世价值,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寻找、展现吴文化的价值。

(2)专题的拓展与细化

关注以往吴文化研究中着眼不多的内容,比如吴文化内涵与形态发展变化的原因分析,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与传承,比如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影响,比如不同观点的争鸣等等。尤其明清时期,吴地为当时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吴文化影响最大,最为丰富、灿烂的时期,其内涵、形态、价值、影响远未被充分重视和挖掘,应予以重点关注。此外,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中的吴文化的意义、价值、贡献也应作为探究的一部分。专题要做得更“实”一些,要接地气,多表现一些民间有生命力的、“活”的吴文化—这正是吴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活力依旧而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原因所在。同时,要继续保持富有学校特色的对吴文化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关注,为宣传、普及吴文化,做些实质性的工作。

四、结语

吴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兼收并蓄、开放创新的特征,赋予相关学术研究极大的生命力,更赋予学报此栏目发展的极大空间和无限的生长性。从吴文化宁静致远的性格中,我们可以学到远离浮躁、功利,踏实、专注办刊的精神,做好当下、着眼未来的胸怀,以及具备有所担当、实现抱负的勇气。只要选准特色栏目的方向与目标,高职院校学报一样可以发挥学术引领和学术担当的作用。

[1]吴恩培.吴文化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高燮初.吴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江海学刊,1997(1):173-183.

[3]陈伯海.漫谈吴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及其特点[J].江海学刊,1997(3):175-176.

[4]罗宗真.吴文化与吴学[J].江海学刊,1997(4):183-185.

[5]徐采石.吴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入[J].江海学刊,1999(5):106-110.

[6]吴恩培.苏州城墙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价值[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28-31.

[7]吴蕴慧.襄阳古城墙保护及其对苏州古城墙保护、改造、利用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31-34.

[8]陶莉.荆州古城墙保护及其对苏州古城墙保护、改造、利用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34-36.

[9]朱剑刚.平遥古城与苏州古城保护发展之对比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36-41.

[10]李莹.从南京古城墙保护看苏州古城墙的保护与利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6(2):41-44.

[11]吴恩培,朱剑刚,陶莉.苏州城墙当适时、逐步、分段恢复修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5):69-78.

[12]吴恩培.苏州城墙春秋时建、战国时重修之文献考释[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9(5):5-12.

[13]吴恩培.文献典籍、考古材料相互关系下的苏州古城样本—兼及苏州城墙及苏州古城春秋时建、战国时修的考古印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4-20.

[14]朱剑刚,宋桂友,陶莉.苏州古城墙的当代保护和修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0(1):24-29.

猜你喜欢
载文苏州学报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致敬学报40年
苏州十二忆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