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琳,聂厚勇,许兆帅
芜湖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安徽芜湖,241000
输电线路承担着电厂与变电站、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电能的输送和交换任务,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班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设备的健康和可靠运行。设备的健康是建立在及时到位的日常巡检、维护和大修上,是可以通过“技防”完成的。而设备的可靠运行就需要排除外来的侵害和损坏,及时通过“人防”来实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运行维护班组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使隐患始终处于“在控”状态。
随着秸秆焚烧、鸟害、违章植树、建房、市政建设、各类施工等现场的不断出现,线路外破事故呈现上升势头。如何做好外破隐患的“在控”,是当前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重点。
及时开展线路的定期巡视,相对固定巡视人员的管辖区域,使巡视人员明确自己的区域和应承担的责任。要求对线路通道进行图片采集与对比,确保及时发现线路通道周边环境的变化。对所辖区域内出现的不安全状况和不安全行为应立即制止,及时上报班组[1]。
动态划分线路的特殊区域。根据线路巡视反馈的信息,及时对特殊区域进行修订,使班组对特殊区域的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监控。
根据季节、环境的特点,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线路防外破工作。为达到对外破隐患的有效控制,笔者对一些重复性出现的隐患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如针对220 kV西长2832线B型拉线塔中相导线悬垂绝缘子串挂点处出现的鸟巢,班组在清除中发现,鸟巢是由杂草搭建,未见树枝等硬物,而这些杂草是依靠原装设在绝缘子串挂点处的防鸟刺来固定,即便是大风天气,杂草也不会被吹散。在征得工区同意后,果断拆除了防鸟刺。重新装设新型的驱鸟器,有效地杜绝该区域鸟巢的重复出现。
细致到位的防范是有效控制隐患的手段。经过近几年线路通道内防焚烧农作物秸秆工作的连续开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掌握沿线农作物种类与生长情况,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每年的4月底,统计出线路沿线油菜、小麦田区域;制订不同的防范措施,并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情况,通过走访农户,摸清收获时间,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2]。
重视宣传,把宣传工作做实。由巡视人员自带宣传通告,在线路沿线的村庄进行张贴,耐心做好宣传讲解工作。并通过媒体协助宣传。特别是通过当地供电所的协调,在农村有线广播不断开展宣传教育是最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实行线路分段专人监控。巡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关乎着输电线路通道内防秸秆焚烧工作的成败。芜湖供电公司针对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的防范时间,针对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人员。实行定人员、定时段、定区域的“三定”防范责任体系。要求每天了解区域内的收割情况,主动与农户沟通。对焚烧的时间以及焚烧时可能对线路产生的危害程度都了如指掌,使防范工作切实做到了可控、在控。
确保线路安全运行。在农户不能积极配合清除时,运行人员就帮助其进行清除,将待烧的秸秆移至线路通道外,并进行分散摆放,确保其焚烧时不会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线路下堆放的秸秆较多、堆放高度较高时,单个人员难以及时完成清理转移,就集中人员进行突击清理。
对输电线路存在的外破隐患,力求尽早发现、尽快处理。工区至上而下形成一套完整的应急体系,即工区统一指挥;设备运行班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勘、反馈现场信息、提出处理建议;带电班随即赶赴现场,准备带电处理;抢修班组在工区集结准备,等候调遣实施抢修[3]。
2010年3月29日15点40分工区在得知110 kV 鸠吉584线62#-63#导线上有风筝飘挂的信息后,立即命令设备所属运行班组赶赴现场查勘,同时通知带电班赶赴现场准备带电处理。在获知风筝缠绕在导线上且飘挂长度约5 m,需滑线清除时,工区立即命令待命的抢修班携带必要的工器具赶赴现场。同时向调度申请110 kV鸠吉584线停运,为了不影响居民的用电,决定作业人员带电穿越同杆共架的双回路10 kV线路,为此工区指定带电班班长为现场工作负责人,全面组织应急处理。经过现场有条不紊地指挥和操作,终于在天黑前顺利地将风筝清除干净,避免了一起线路外破事故的发生。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清晨7点07分,在接到工区“110 kV 瑞石531线65#杆导线上有漂浮物缠绕,立即查勘处理”的命令后,运行班组立即赶赴现场,经现场查看:110 kV瑞石531线65#导线上飘落一条长十余米的广告条幅,上端缠绕A相导线上、中间紧贴B相导线、下端缠绕在同杆架设的10 kV石轴114线导线上,必须立即处理。由于雨天无法开展带电作业,工区主任立即联系调度与配电工区,申请110 kV瑞石531线、同杆架设的10 kV石轴114线、10kV石药113线停电。在得到该杆塔所有申请的线路停电后,于上午10点10分顺利清除导线上缠绕的条幅。
对巡视中发现的线路保护区内的外界施工,要求巡视人员必须现场初步处理,了解施工方的相关信息,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对可能危急线路安全运行的施工必须现场监督,并立即汇报。
运行班组对保护区内的每处施工,必须进行现场处理,下达“危害电力设施安全告知书”,并将处理情况按统一的“一案一档”格式制作成隐患档案上报工区安全专职。
对隐患的处理,采取分级管理的模式。运行班组负责施工现场的相关信息收集,告知施工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制止可能危急线路安全运行的行为,下达“消除安全隐患告知书”,并在施工现场装设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将该区域列为特殊区域,增加特巡次数,必要时安排专人监督看守。工区根据运行班组上报的隐患档案,会同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进一步处理。
参考文献:
[1]易辉,陈腾,尹正来,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1-22
[2]李波.浅析我国输电线路日常的运行与维护[J].科技视界,2012(28):76-79
[3]张永.输电线路护线管理问题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0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