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籍贯故里考辨

2013-04-11 04:33
关键词:府城陶弘景建康

李 彤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贵州 都匀558000)

陶弘景是我国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道学思想家、医药学家、文学家。其籍贯故里,史载明确一致,《梁书》本传[1]、《南史》本传[2]均云:“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陶弘景为当时丹阳郡秣陵县人氏,确切无疑。然丹阳郡秣陵县究竟在哪里?由于古代地名沿革情况复杂,郡县名称涵义多变,各类著作众说纷纭,差异较大。

关于陶弘景的籍贯故里,很多辞书说法都不一:一是“今江苏南京”,《哲学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道教大辞典》等均称此说;二是“江苏江宁县”,《文学百科大辞典》《六朝诗歌》等称此说;三是“江苏江宁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称此说;四是“江苏江宁”,称此说者有《中华古诗文名篇诵读(先秦至隋)》;五是“江苏江宁县东南人”,称此说者有《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华养生大辞典》;六是“江苏镇江附近人”,称此说者有《中医大辞典》《汉英中医辞海》;七是“江苏句容人”,称此说者有《中国古代医学》。①

除了辞书,很多专家学者也专门考证过陶弘景的籍贯故里,考证结果也颇多分歧,归纳起来有:上海科学院钟国发教授《陶弘景评传》的“南京市区东南江宁县境内”[3]说;南京中医学院文献所华海清《陶弘景出生地考》的“丹阳秣陵陶家渚人,即今江宁县西北部(包括西中部)人,家居沿江附近”②说;清代邓启贤绘《江宁城图》③及清代尹德纯绘制《江宁省城图》④“陶谷”处标注“弘景宅”字样,与《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今里弄》⑤中“陶谷新村”位置相同,即“今南京市陶谷新村”说。

以上诸说确否?笔者以陶弘景从子陶翊所作《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为依据,结合《梁书》本传、《南史》本传以及大量地方志,并实地考察后,提出一孔之见,就教于方家学者。

“丹阳秣陵”地望及历史沿革

在考辨陶弘景籍贯故里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丹阳秣陵的地望及历史沿革。

一、丹阳郡

元代张铉撰《至大金陵新志》卷四上云:“汉承三代旧制,置扬州,统丹阳郡……二十六年(221),孙权始置丹杨郡(亦作丹阳郡),自宛陵治建邺,领县十九。永安中分置故鄣郡,丹杨所领惟溧阳以北六县。晋太康元年,改建邺复为秣陵,宋齐间分丹杨,立毗陵郡。丹杨所领惟建康、秣陵、丹杨、江宁、永世、溧阳、湖熟、句容八县。”据此可知,南朝宋代丹阳郡属扬州府管辖,下设八县中有秣陵县。

二、秣陵县

据宋代周应合《景定建康志》记载:“秦置,更名凡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邑为秣陵县,治所从石头山移至秣陵浦(今江宁县东南秣陵镇)。211年,孙权自京口徙治秣陵。第二年,改秣陵为建邺,并把治所迁入今市区,县城在冶城(今南京朝天宫)之东。西晋太康元年(280),晋灭吴,改建邺为秣陵,治所不变。282年,分秦淮河以北为建邺,以南为秣陵。这时的秣陵县治,初在故治所(今秣陵镇),义熙九年(413)移于斗场柏社(今武定桥东南,即古丹阳郡城地。)宋、齐、梁、陈因之不改。元熙元年(419)又移治宫城南八里一百步,小长干巷内(今雨花路侧)。《景定建康志》引《图经》云:“梁末,(北)齐兵军于秣陵故治,跨淮立栅,当是其地。”隋并入江宁,秣陵县名自此废除。宋景德二年(1005)置秣陵镇,在今江宁县东南五十里,即今秣陵镇。[4]38唐人许嵩撰《建康实录》云:“在故台城南八里是也。”《宋书》云:“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名故治村,即今秣陵关也。”

综上可知,秣陵县治历经四迁:一在石头城(此秦汉之秣陵);二在秣陵关(此晋初之秣陵);三在斗场柏社;四是宋齐梁时的小长干巷内。查《南北朝历史地图》⑥“南朝建邺附近详图”,秣陵县地理位置大致是:西中及西北部紧临长江,西南部与江宁县相邻,北面隔秦淮河与建康县相对,东北连湖熟县,东南与溧阳县、丹阳县相接,形成一块稍偏东南的梭形地带。相当于今天南京市秦淮河南面至明城墙外围,包括今天江宁县的中部和西北部地区。仅据此,诸工具书今“江苏江宁县东南人”“江苏镇江附近人”、“江苏句容人”说,可不驳而自倒也。其余诸说,集中为“南京(含南京市)”“江宁(含江宁县、江宁区)”,以及学者详考的“石城坞”“陶家渚”“陶谷新村”“南京市区东南江宁县境内”等处,范围较小,貌似确切,还需细心考辨后确认。

陶弘景故里诸说之辨误

考其籍贯故里应据最接近陶弘景时代的文献为依据。核查记载其籍贯故里最早、最可靠者当是其从子陶翊于陶弘景入山后写就的《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以下简称《本起录》),文中对此叙述甚详:

先生讳弘景,字通明,丹阳人也。宅在白杨巷南冈之东,宋初土断,仍割秣陵县西乡之桐下里,至今居之。……孝建二年,萧亡。其年九月,母觉有娠,……其冬,仍随萧部伍还都,住东府射堂前参佐廨中。以孝建三年太岁丙申四月三十日甲戌夜半,先生诞焉。⑦

由此可知陶弘景出生在“东府城射堂前参佐廨中”,陶氏世居地在“丹阳秣陵西乡桐下里白杨巷南冈之东”。此为考察陶弘景籍贯故里今所在的最可靠依据。

东府城地址,《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一有云:“《元和志》:‘东府城在上元县东七里。其地西则简文为会稽王时邸第,东则会稽王道子府。’《舆地志》:‘东府城,安帝时筑。宋以后常为宰相府第,每建康有事,必置兵守此。亦谓之东城。’”大明年间(457-464),以东府城为诸王邸。升明三年(479)萧道成晋封齐王,以东府为齐王宫。其遗址在今南京市通济门附近,《抄本乾隆上元县志》:“东府城在明皇城西安门外青溪桥东,南临淮水。”[4]56

白杨巷,在元代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四下有记:“白杨巷,在今府城东南十八里。”元代的“府城”之“府”确指什么?据宋代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五至二十卷记载:“天祚三年改金陵为江宁府,建炎三年五月丙戌诏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归附后,改建康路”。“建康府城周二十五里”。“古台城即建康宫城”。“石头城在府城西。”又据元代张铉《至大金陵新志》云:“晋成帝咸和中,新宫成,名‘建康宫’,即世所谓台城也。在上元县东北五里,周八里”,等等。综合可知,宋元时期的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建康路等是一脉相承的。一般讲京师“府城”应为朝廷所在的宫城,此处当指建康宫城。又,综合多种文献记载:古台城的正确位置应在今北京东路南侧以外,其南限应在珠江路南的杨吴城濠;东限约在太平北路以西;西限可达今中山路东侧。[4]50一旦确定了府城中心的具体位置,即可初步确定陶弘景故里大体在台城东南方向。

一、“石头城、陶家渚”说辨误

清代陈文述在《秣陵集卷四》中有“梁隐士贞白先生陶隐居故里”一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先生所著《学苑》《孝经》《论语》集注,……其秘密不传,及撰而未讫又十部,惟弟子得之故里,在石城坞,今其地名陶家渚,墓在句容雷平山。[5]

文中明确指出陶弘景故里在“石城坞”,即清代时陶家渚。那么,石城坞和陶家渚在何处?《至大金陵新志》卷五下云:“陶家渚,在石城坞西,古饯北使处。《长江图》谓:‘渚西对蔡洲,吴时陶璜,或云晋陶回宅之后渚也。’”据此,华海清在其《陶弘景出生地考》中即完全信从陈说,并推出陶弘景是“南京市人不尽正确”,实为“南朝宋代丹阳秣陵陶家渚人”的结论。两位学者言之凿凿,似有说服力,但稍加考证则不然,辩误如下:

六朝时期,有两座石头城。原石头城是公元212年孙权在楚金陵邑旧址上建的,此城正值今草场门附近的淮水入江口。另一座在今清凉山的位置,又称“石头小城”。据《丹阳记》记载,石头小城的城垣最初是土筑的:“吴时悉为土坞”。故清凉山处的石头城又称“石城坞”。[4]34对照《本起录》,处于府城西北的石头城,岂能与府城东南的陶弘景出生地东府城和白杨巷方位一致?此其一误。

陈文述在陶弘景故里一文中所列书名均为陶已公开的著作,那些“及撰而未讫又十部,惟弟子得之故里”者,显然是指陶弘景仙逝后,弟子收集到的残稿,且只能是入山修道前的作品。残稿内容不详且从未面世,岂能确信此轶事的真伪?以轶闻佐证故里实地,此其二误。

此外文章尚有“今南京市城区在秦淮河之北(秦淮河穿越市区南部)”。以陈文述“今(清代)地名陶家渚”名为依据,来考六朝“陶家渚一地,南朝确有此地”等明显不当,虽古今此地一致,但据清代地名查南朝地名,实属逻辑错误。由石头城、陶家渚的方位,却推出在今江宁县西北部(包括西中部)沿江附近偌大范围的结论,显然已失去参照意义。

然传闻轶事并非皆为空穴来风,查陶弘景一生活动轨迹,确有在石头城居住的记载,这大概就是“陶谷新村”说的由来。

二、“陶谷新村”说辨误

清代尹德纯绘制的《江宁省城图》及清代邓启贤绘《江宁城图》标注较详,两图均在石头城与钟楼之间的“陶谷”处注有“弘景宅”字样。嘉庆十六年吕太守本《重刊江宁府志·江宁府城图》⑧中同样的位置上标有“隐仙庵”字样,并在卷三十古迹中有解释:“隐仙庵在清凉山虎距关之侧,相传陶宏景隐居于此,故名。”在今南京地图相应方位处也显示有“陶谷新村”,具体位置在汉口路西,上海路东侧,东起平仓巷,西至上海路。又查《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今里弄》中“陶谷新村”资料显示为:“据传,南朝药物学家陶弘景曾居此。”⑨以上众图所指方位大体相同,当有原因。查《本起录》所记,陶弘景虽出生在东府城,却有多次在石头城居住的经历:

《本起录》:“先生年二十二(477),随刘丹阳入石头城,就袁粲建事……及事败城溃,即得奔出。”又“又明年(480),随安成王出镇石头。”又“年二十九于石头中忽得病……三年(486),还都,方除奉朝请。”

从文中的“随……入石头城”“随……出镇石头”可知,石头城非其当时居住地,或称故里旧宅处。或许在他入石头城后确曾在“陶谷”等处有住宅,但此处只能说是“曾居地”,而非故里旧宅。

陶弘景籍贯故里新考

新考仍依《本起录》“宅在白杨巷南冈之东,宋初土断,仍割秣陵县西乡之桐下里,至今居之”为据,关键是考察“西乡”“桐下里”“白杨巷”“南冈”在今何处。如前所述,已从《至大金陵新志》中“白杨巷,在今府城东南十八里。”句,初获白杨巷大体方向,应再考其余,以资佐证。

一、桐下里

桐下里,《梁书》卷一有:“建康令羊瞻解称凤凰见县之桐下里,宣德皇后称美符瑞,归于相国府。”既然皇太后将凤凰出现作为萧衍的符瑞,那么,梁武帝住宅定在“桐下里”。又《梁书》卷一有:“(梁武帝)宋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生而有奇异。”由此可见,“桐下里”极可能就是“同夏里”。再查《至大金陵新志·疆域志二·街巷》卷四下亦云:“朔阴里、桐下里,疑即同夏。”由此断定梁武帝与陶弘景是同乡人已无疑,若能确定梁武帝旧宅在今具体位置,则陶弘景故里亦不远矣。查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有:“《寰宇记》云:在城东十五里,其地在长乐。”又《景定建康志》卷十五至四十二云:“梁武帝宅,今府城东南七里光宅寺基是。”可知,光宅寺遗址附近,即属齐梁时的桐下里。

二、南冈

《至大金陵新志》卷五下记有:“南冈,在城南往娄湖桥路上”。《景定建康志》卷十八云:“娄湖,在城东南一十五里,周回一十里。”又检得康熙时王士祯《香祖笔记》卷七:“刘宋忠武公沈庆之诗:‘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按,《客座赘语》云:周子隐读书台下,旧为光宅寺,乃梁武帝故居,其地又名南冈。六朝士大夫多居之,武帝评书云:‘南冈士夫徒尚风轨,不免寒乞’,正指此。乃知沈(庆之)所居在南冈,非泛设耳。”又《江南通志》卷三十云:“沈庆之宅,在江宁县城东南十里,今上方桥左右。《南史》云:‘庆之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室宇甚丽。又有园舍,在娄湖。’”此可互证,南冈在往娄湖桥的路上。而周处台与南冈的关系,《金陵览古》卷三中亦有记载:

周处台:台高接城巅,城下俯赤石矶,左带芳园……右凭南冈……书台下鹿苑寺,乃梁武帝故里。按《鹿苑志》谓:梁天监间,创萧子云飞白书寺额,名“萧帝寺”。寺南唐保大中改法光寺,宋太和中改鹿苑寺,明永乐时有回光大士自西域至,重建,赐今额。⑩

由此综知:光宅寺北临的赤石矶上有周处台,周处台右边(东边)就是“南冈”,大体位置在城东南十里。到此为止,“桐下里”与“南冈”就集中在光宅寺附近,也即周处台附近。再查《南京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资料显示:西晋“周处台”和梁“光宅寺”遗址均在今南京市秦淮区老虎头44号。[6]经实地查验证实,光宅寺在南京市城南中华门东隅老虎头街44号,周处台在光宅寺稍北老虎头街48号。周处台冈基与光宅寺院紧密相连,两处古遗尚留残迹。但为何此地却叫老虎头?又查《同台上江两县志》卷五有:“老虎头,地近娄湖。陈作霖云:‘老虎,疑娄湖之伪也。’”[11]就是说,老虎头大概是“娄湖头”谐音之误。那么,当时的娄湖在光宅寺之南当无疑也。

综上所述,白杨巷也应在南冈(即老虎头街44号)东面。再结合《江南通志·江宁省城图》[12],白杨巷当在东府城之南,光宅寺之东,上方桥之西。此处今虽在南京明城墙外,但由城墙到江宁县界远不止十里,所以,仍属南京市区范围。因此,关于陶弘景故里“江宁(含江宁县)人”、“江宁区人”均不准确。

是否有其它资料可佐证在府城东南十八里,即周处台、光宅寺之东三至五里处,真有当时的白杨巷?清乾隆时《江南通志》卷三十云:“谢几卿宅在县东南十八里古白杨巷,三石井。”陶弘景旧宅当与谢几卿相邻不远才是。《新修江宁府志卷八·古迹》推测说:“白杨巷今不详何处,大约在东府城西,今通济门左右。”[13]通济门在东府城的西南角,光宅寺的北偏东方向五、六里外,显然方向不符,属误判。又《景定建康志》卷二十有:“古篱门,案南朝《宫苑记》:‘旧京邑南北两岸篱门五十六所,盖京邑之郊门也。……又有三桥篱门在光宅寺侧,白杨篱门、古井篱门在护军府。’”由此可知,白杨巷当在城郊,离光宅寺不远。无确切资料可定“护军府”方位,但东府城常为军政中心,扬州长官通常皆由宰执重臣兼领,皆驻此地。当年陶弘景跟随的萧思话,即在东府城居住。据《宋书》云:“乙酉(445),以新除吏部尚书萧思话为护军将军。”因此,处在光宅寺之东、东府城之南、古丹阳郡旧址一带的白杨巷附近,当有“护军府”无疑,则白杨巷应在光宅寺之东,基本无误。

三、西乡

现存文献资料中无“西乡”记载,但笔者查元代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金陵山川封域总图》[14],图中在江宁县治东南方向、雨花台东面,秦淮河二岸分别对应有“凤台东乡”和“凤台西乡”字样。其中“凤台西乡”位在江宁县治的东南,光宅寺东南方向,二乡均在齐梁时秣陵县范围内。同时参看《六朝宫城城外图》[15]对应着“凤台东乡”的位置上标有“同夏”县标志。不知陶弘景故里的“秣陵县西乡”是否即为“凤台西乡”之“西乡”略称?因年代久远,资料欠缺,不敢妄断。

但仅据上述资料,并对应《江苏南京地名录·南京市市区地名图》[16],笔者就认定:距光宅寺遗址东面约三里左右,隔明城墙和护城河东面,双桥门北街路南至旭光仪器厂,为陶弘景白杨巷南冈之东的旧宅,应大致不差。倘若现在工具书要对陶弘景籍贯故里作解释时,应以“南京市城区东南双桥门北街南、旭光仪器厂附近”为准,或概述为“南京市区东南”亦可。

注释:

①《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6月版。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3月版。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版。胡敬署等主编:《文学百科大辞典》,(北京)华龄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汪超宏:《六朝诗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90页。诸葛忆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傅璇琮:《中华古诗文名篇诵读(先秦至隋)》,三秦出版社(西安),2000年5月版。《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华养生大辞典》二辞典均为王者悦主编,大连出版社出版分别于1990和1992年出版。李经纬、余瀛鳌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版。张有寯、李艳:《汉英中医辞海》,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据华海清《陶弘景出生地考》所见,载于1992年第9期《江苏中医》。

②华海清:《陶弘景出生地考》,1992年第9期《江苏中医》。据文后所记,此考是在南京大学王超、南京地方志办公室骊伯伦、董宁宁、南京中医学院徐建云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的。

③[清]邓启贤绘:《江宁城图》[舆图],清末木刻本,绘有历史沿革事迹,历代名胜古迹、古地名遗址、山高及周围里数等。街巷名称标注较详细。索书号/221.01/1900

④[清]尹德纯制:《江宁省城图》[舆图],本图据清同治十二年(18730)木刻本复制。原图藏大连市图书馆。山脉、城墙形象绘画,山城高程重点标注。索书号/221.01/1873

⑤南京市地名委员会编:《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1984.9内部资料。行政区和居民地(一)城区,第49页。

⑥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1982年10月版,第27-28页。

⑦[梁]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载《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云笈七签,卷一百七。

⑧[清]姚鼐纂、吕燕昭修《嘉庆新修江宁府志卷三·舆图·江宁府城图》载于《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3-34页。

⑨南京市地名委员会编:《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1984.9内部资料。行政区和居民地(一)城区,第49页。

⑩余宾硕著.《金陵览古》卷三,清道光庚戌新镌,文印山房藏板,第14-15页。

[11]《中国地方志集成·同台上江两县志卷五·总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42页。

[12]乾隆元年(1736)《江南通志·江宁省城图》,载《中国古地图辑录·康雍乾盛世图》第二卷,星球地图出版社(北京),2002年10月版,第36页。

[13][清]姚鼐纂、吕燕昭修:《嘉庆新修江宁府志卷八·古迹》载于《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1页。

[14]张铉撰、田崇校点:《至正金陵新志·金陵山川封域总图》,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年12月版,第7页。

[15]南京市地名办公室编:《江苏南京地名录·六朝宫城城外图(参之史学海本所制)》,1984年版。

[16]南京市地名办公室编:《江苏南京地名录·南京市市区地名图》,1984年版。

[1][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742.

[2][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1897.

[3]钟国发.陶弘景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58.

[4]吕武进,李绍成,徐柏春.南京地名源[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清]陈文述.秣陵集卷四[M].光绪十年淮南书局,9-10.

[6]韩品峥,曹永林,马伯伦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南京[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41.

猜你喜欢
府城陶弘景建康
丹江蓝里望故乡
方一新《建康实录释词》手稿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陶弘景菜园求学
山中宰相陶弘景
山中宰相
原汁原味“最济南”
保住古楼挽住历史留住文化
——府城鼓楼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
台州府城与临海杜桥方言字音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