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玲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鄂南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双赢性研究
夏小玲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民间音乐是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把民间音乐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提升鄂南旅游品位的切入点,通过保护性利用民间音乐而传承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打造咸宁旅游特色名片,加大民间音乐宣传力度和广度;建立完善民间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积极开发音乐节旅游,深化人们对民间音乐的了解,拓展民间音乐文化保护资金渠道。加快音乐产业化发展,使旅游发展与民间音乐保护相辅相成,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双赢。
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保护;旅游开发
咸宁位于湖北的南端,又称鄂南,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三国赤壁故地、内陆核电新城,有着良好的生态、区位和人文优势。咸宁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闯王文化、北伐文化、抗战文化、向阳湖文化、茶马文化等交相辉映。咸宁山清水秀、自然生态优良,是著名的桂花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温泉之乡。近几年,咸宁以温泉、三国和生态为载体的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湖北科学发展的亮丽风景。2011年咸宁获得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市殊荣,旅游已成为咸宁的支柱产业。同时,咸宁又是具有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之乡,通山山鼓、通山神歌、通山山歌、嘉鱼呜嘟、赤壁脚盆鼓等都被列入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一大批民间音乐列入湖北省和咸宁市非遗保护名录。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的欣赏视野、审美品位与时俱进,对旅游活动的要求呈现出综合性审美倾向。把民间音乐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提升咸宁旅游品位的切入点,通过保护性利用民间音乐而传承文化,既可以提高鄂南旅游的文化品位,科学拓展旅游项目,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双赢效应。
民间歌曲,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之根。鄂南地区拥有广泛的民歌题材,体裁和演唱形式丰富多彩。鄂南民歌体裁主要有以下七类:
1.号子。号子即“举重劝力之歌”。“号子是令旗”,具有指挥生产,调节生产过程的社会功能,有团结协作、同心协力之义。鄂南号子类最流行的歌种是打硪号子,此外还有搬运号子、榨油号子、锯木号子等。
2.山歌。山歌是在山野中唱的抒情歌曲,一般以当地人口传心授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歌唱。鄂南多山,山歌唱腔、歌种比较丰富。山区人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说法。如在劳动歇息时唱“高腔山歌、平腔山歌、急口令山歌”;妇女做针线活或杂活时唱“哭腔山歌”;开展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时,一般进行对歌,也叫“盘歌”。鄂南农村农忙时节,人们常常自由组合集体劳动,为提高劳动效率、调节情绪,通常以“打鼓”催工鼓劲。因此,“山鼓伴山歌”在这里非常流行。
3.田歌。田歌是鄂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歌种,宋朝就有“土鼓无腔信手挝,齐驱秧马下汙邪”的诗句,描写的是农民插秧时击鼓而歌的动人情景。直到现在,人们在农忙季节,仍以唱田歌的方式鼓舞干劲。田歌的鼓点、唱腔、演唱方法和次序都有完整的规定,分为套曲和“歌崽”。鄂南田歌的主要歌种有:套曲栽田鼓(包括栽田锣鼓、田号等);套曲挖山鼓(包括单打鼓、挖地鼓、山鼓、柴歌等);以及薅草歌、打麻歌、采茶歌、车水歌、耘禾歌等。
4.灯歌。灯歌是人们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在喜庆佳节玩灯时唱的歌曲。玩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它的歌种与演唱丰富多彩。主要有:花灯、莲厢、莲船、车灯、竹马、双推车高跷、扇子花、抛绣球、划旱船、莲花落等。
5.小调。小调亦称“小曲”,一般人们在干轻松活或休息时哼唱。它曲体方整、旋律优美,具有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功能。主要歌种有:劳动生活小调,如《小女婿》等;坐唱小调,如《四季相思》、《十绣》等。
6.风俗歌。它是人们在各种具有乡土气息的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曲。如农历五月五端阳节,为纪念屈原划龙船,就产生了龙船号子;春节祭奉神灵时唱神歌;婚嫁迎娶中的哭嫁歌、撒帐歌;各种丧事活动中的孝歌、坐丧鼓、道士歌;还有红白喜事请客时的酒宴歌等。
7.儿歌。儿童逗耍游戏时的歌唱,反映了幼儿和少儿的生活与情趣。
另外,还有母亲摇孩子睡觉时哼唱的儿歌,反映湖区渔民生活情趣的渔歌等。
歌词和音调是构成各类民歌的最基本因素,也是形成民歌丰富多彩特性的主要因素。咸宁民歌具有原生性音调形态和歌词文字,民歌的修辞手法也十分丰富。如:“枇杷树上牵牛花,牵牛缠树往上爬,牵牛缠树死不放,哥今缠妹要成家”,这类情歌以借喻的手法,贴切自然、惟妙惟肖地唱出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心态。鄂南大部分地方的口语属赣语系,各县方言都是六声音调。由于受方言音调的牵制和影响,鄂南民歌在音调上独具特色。其民间歌曲音调的基本形态,归属于湖北民间歌曲音调的鄂东南音调特色区。从音阶调式来看,鄂南民歌三、四、五、六、七声音阶都有。其中,五声音阶最多,四声音阶其次。从调式上看,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但徵调式最多,依次为羽、宫、商、角调式。其音调以平稳、悠扬为主要特色,旋律富于起伏而不十分跳荡。民间歌唱的行腔习惯以[561]和[612]两个腔格为主,约占67.4%。曲体句式基本形式有:上下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以四句子、五句子结构、急口令结构和穿插体的套曲结构最具地域性特色。在民间歌曲的歌种方面,山歌类的哭腔、田歌类的挖山鼓、灯歌类的莲湘、地花鼓、风俗歌类的神歌等最具地域文化代表性。
(一)外在背景。
1.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传统业务需求减少,旅游同业竞争加剧,利润收窄。单靠旅游门票收入已不能满足投资回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民间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需要保护和传承,但普遍存在缺人、缺钱、缺舞台的现象。一方面,旅游活动缺乏文化内涵和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地域文化精华需要在开发利用中创造财富进而可持续地传承。两者的内在需求使民间音乐与旅游产生耦合。
2.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低碳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两型社会、低碳发展时代的到来,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低碳产品,不仅为旅游市场运作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题材和平台,而且为旅游业实施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提供了文化“软基础”,最终生成旅游“硬实力”。
3.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适应旅游业自身发展变化的选择。一方面,旅游市场的无序或低端开发,导致旅游活动“没文化”趋势日益严重。另一方面,音乐服务加入到旅游产品供给的行列,使“吃住行游购娱”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不断更新的文化需求。
4.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市场和客户的迫切要求。随着旅游“全民化”趋势的形成,旅游六要素之一的“娱”,应体现“民乐”、“大家乐”的要求。民间音乐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可以合理地开发利用。面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综合性审美倾向,促进民间音乐与旅游活动结合,不仅可以增强旅游活动的娱乐性,提供音乐产品以丰富旅游产品内涵;还可以通过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欲和多元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二)内在动因。
1.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需要。民间音乐由于它特殊的文化吸引力,成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咸宁属楚文化地区,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歌较多。1983年出版的《湖北民间歌曲集成》(咸宁地区分卷)收录了632首民间歌曲;2010年出版的《通山民间歌曲》收录民间歌曲261首,由此可见鄂南民歌之丰富。自古以来咸宁地区民间节气表演活动比较频繁,民间艺人传承着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如通山县田歌“喜耘禾”曾获湖北省“三民”调演一等奖。汇集通山山歌、山鼓、灯歌和小调于一体的大型音乐诗话“白云深处”,更是走出国门受到东南亚国家人民的欢迎和好评。咸宁是湖北南大门,处于湘鄂赣金三角的中心,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汇于此。鄂南民间音乐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开发潜力极大。
2.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应对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咸宁旅游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除了温泉、三国赤壁、隐水洞、九宫山等景区景点经营较好外,其余旅游项目可谓惨淡经营。咸宁作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湖北省低碳示范市,可通过将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相结合,创新旅游发展观念和方式来开发文化旅游,提高服务能力,以产生能应对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
3.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旅游业成长模式的创新。按照旅游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咸宁市的旅游项目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已遭遇瓶颈且缺乏后劲。大景区渴望突破“三国围城”,小景点希望演绎“隐水传奇”,不同的需求催生了同样的内在冲动,而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为其实现提供了空间。
4.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是应对同业竞争的必由之路。调整优化收入结构、开拓新的利润来源,应对同业竞争,是旅游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湖南凤凰、云南丽江、广西桂林等旅游旺地,确立了“文化旺旅、文化拓旅”的思路,把文化旅游这个“微本低碳厚利”项目作为开发方向。咸宁拥有丰厚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但目前开发利用不力,音乐文化与旅游耦合效果不够好。在同质性竞争面前,只有摒弃原来粗放的开发方式,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先行一步,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同业优势。
(一)突出视听形式,强化互动参与。民间音乐的精美之处在于表演。表演通过听觉与视觉的表象,使人们产生情景共鸣。民间音乐表演可以激发旅游者参与互动,既符合现代人的行为特点,又使景观生动鲜活、旅游体验丰富深刻。
(二)突出地域特色,凸现民俗风情。地域文化魅力表现为游客吸引力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力。咸宁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其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咸宁通山、崇阳等高山丘陵旅游景区,可以引入当地的山歌表演,如《石榴开花》(通山)、《双合莲》(崇阳)、《对山歌》(通城)、《唱支山歌好得多》(咸安)等;在北部赤壁、嘉鱼等农业地区旅游景点,旅游者可参与田歌与秧歌表演;在拥湖面江的水乡游览时,可引入民歌的小调和船歌,如《螃蟹歌》(嘉鱼)等。这些山歌、方言以及歌舞结合的表现形式,能使旅游者在感受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获得超值的旅游享受。以小调为例,通山民间情歌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艺术性较强。如《送郎》一节:“把郎望,脚踩篱笆手扳桩,昨日望郎挨顿打,姣莲身上条条伤,舍得皮肉舍不得郎”。这类情歌语言质朴,情真意切,震撼心灵。咸宁是茶马古道的三大源头之一。围绕种茶采茶活动的山歌“采茶调”相当丰富,可以此提升“茶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
(三)突出文化传承,着力持续发展。鄂南民间音乐与旅游结合的主要意义有:一是有利于拓展鄂南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播途径。随着咸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成为鄂南民间音乐传播的新舞台。通山县的“白云深处”、赤壁市的“千古风流”、咸宁市的“梦寻咸宁”等特色风情音乐诗话的主题音乐均来自本土音乐元素,但都引爆了鄂南旅游。二是有利于鄂南民间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现代社会生活挤压了民间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新一代“乡下人”和“城里人”与民间文化渐行渐远,借助咸宁旅游蓬勃发展之势,大力开发利用民间音乐文化,实为“不二之选”。民间艺人和民间音乐爱好者不仅可以在舞台上展现才华,还可在服务中获得可观的收益,从而吸引更多的民间音乐保护者、志愿者加入其中,为鄂南民间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打造咸宁旅游特色名片。青海花儿、陕西信天游、侗族大歌、蒙古长调等民歌不仅是音乐品牌也是旅游品牌,是人们心中珍藏的“文化游票”。鄂南民间音乐旅游开发,是鄂南旅游内涵的创新,其发展不受季节或景点限制,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或“产业链”,塑造“香城泉都、绿色咸宁、歌舞鄂南”新的文化形象,增强旅游文化氛围和吸引力。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包括音乐家协会、旅游协会)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鄂南民间音乐文化的旅游价值,对民间音乐旅游项目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开发,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政府要对民间音乐旅游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促使民间音乐与旅游“珠联璧合”,成为具有活力、魅力、实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二)持续创新音乐节会旅游。连续四届的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均达到了“国内一流,世界影响”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鄂南“香城泉都,绿色崛起”战略的实施。由此可挖掘鄂南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音乐资源,不断创新“声色相宜”的音乐文化,突出主题民间音乐节会,发挥节会活动的经济叠加效应。为此,有关县市区政府要建设和提供民间音乐汇演、交流场所,要优化民间音乐旅游的发展环境,加强对民间音乐旅游市场的监管,保护珍贵的民间音乐资源。严打无序开发、粗制滥造,确保民间音乐旅游的质量和品位。
(三)建立完善民间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是对各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智慧和能力的考量。政府部门应采取开发式保护规划和措施,利用公共资源引导建立民间音乐文化展览馆、博物馆或特色街区等载体,用经济的、市场的手段解决音乐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经费,实现民间音乐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加大市县一级“非遗”保护,依托景区景点建设或人为保留民间音乐原生态环境,使一些珍贵乐种“活在其中”,旅游者也“乐在其中”,一举两得。
(四)加快音乐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鄂南音乐产业已现雏形,音乐文化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迅速提升。各地纷纷推出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大型歌舞类节目,展现“游”、“乐”结合的新景象,因此,咸宁应该顺势而为、趁势而上,做满、做足、做好音乐文化产业大文章。以音乐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服务链条为脉络,发展音乐服务生产。民间乐器作为音乐载体,兼具乐器、工艺品和旅游地文化标识等特征,具有很大开发潜力。民间音乐产品在营销上要与音乐表演相结合,以增强其竞争力和吸引力。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不断推出宣传鄂南音乐文化的图书、音像等产品,以有声和无声的音乐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市场,保护和传播民间音乐文化。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鄂南旅游应通过不断发掘民间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历史价值,努力打造民间音乐文化旅游的新品牌,争取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丰收。为此,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可持续地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在传播鄂南民间音乐文化的同时使其健康发展。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把民间音乐纯商品化、庸俗化、粗滥化,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和美学特征,以此促进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实现鄂南旅游业和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双赢”。
责任编辑王京
F592.7
:A
:1003-8477(2013)07-0192-03
夏小玲(1966—),女,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专项课题(zx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