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

2013-04-11 01:29沈建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特色

沈建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论“八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

沈建波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从内在逻辑的视角研究“八个必须坚持”,有利于在整体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八项基本要求的内在一致性,凝聚共识,从而凝练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有利于彰显“八个必须坚持”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从而坚定人民群众对共同信念的自觉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八个必须坚持;内在逻辑;共同信念;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具体化为“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情况下政治智慧的结晶,也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贯彻的基本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面对日新月异的改革现实,置身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新的历史转型期,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通过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找到了理论创新的根基所在,也找到了树立理论自信的方向和路径。“八个必须坚持”既是科学理论与合理实践的统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八个必须坚持”有理论层面上的“必须坚持”与实践层面上的“必须坚持”两方面的意蕴。其内在逻辑侧重于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理论意蕴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八个必须坚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方法,坚持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谱写出的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八个必须坚持”的内在逻辑问题,是“八个必须坚持”的实质与核心。从内在逻辑的视角研究“八个必须坚持”,有利于在整体上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八个必须坚持”认同和信仰的高度自觉。

一、“八个必须坚持”的理论基石

“八个必须坚持”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总依据凝练形成的,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的发展,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引领社会思潮,中国两个“百年发展”的建设成果证实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必须有充分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当倡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以实现科学理论和合理实践的统一。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p11)而理论是否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则取决于理论属性与实践主体理论需要是否一致或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及其与人民群众理论需要的一致性奠定了“八个必须坚持”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八个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则是全民族共同理想信念的表达。“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3](p104)“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作为全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特性决定了“八个必须坚持”的理论属性。人民群众把“八个必须坚持”作为共同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物质力量,这两个伟大的力量结合起来将形成不可抗拒的社会变革力量。因此,“八个必须坚持”尽管诞生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并不狭隘,它能够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差异,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从而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理论自觉。

“八个必须坚持”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需要的完美契合。人民当家作主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体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及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都要以之为前提。归根结底,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同时,也在用高度敏锐的政治智慧规划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了使先进的理论大众化、通俗易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中央领导集体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与人民群众相契合的话语体系,使理想信念亲和力更强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顾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我们成功地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壮举。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的一致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将伟大的民族事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八个必须坚持”的理论逻辑

“八个必须坚持”统一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是全面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证,它灵活地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

“八个必须坚持”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内在联系。它诠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阶段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形成了逐层递进而又相互支撑的系统。“八个必须坚持”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完整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公有制地位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体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由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来保证的,同时也映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之一,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上来完成顶层设计,它将更好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坚持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要求,完善的司法体制改革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保驾护航,是建设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坚持共同富裕是完善分配制度、缩小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和谐局面要解决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内涵;坚持社会和谐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前提,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内涵发展的最好诠释;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的原则和立场,这也是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保障的,只有内涵发展强大起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中国立于不败之地,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才会加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体现,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政治保证。这“八个必须坚持”,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充分解释了全民族坚持的共同信念所具有的内在逻辑性。

“八个必须坚持”将“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放在第一的位置,因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这也正好与第八项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前后呼应。而这八项基本要求,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逻辑演绎的科学表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所在。“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4]“八个必须坚持”的每项基本要求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意蕴其中的内在逻辑性。

三、“八个必须坚持”的思维逻辑

“八个必须坚持”是党在关键时期的理论创新,也遵循一定的思维逻辑,其各项基本要求都是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八个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主线,贯穿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八项基本要求思维的基本逻辑:第一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人民),第二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改革开放),第四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第五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共同富裕),第六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态目标(社会和谐),第七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平发展),第八项基本要求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以人为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八个必须坚持”的科学表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回应了人民的期待与发展亟待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

第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根本的辩证思维。要实现“中国梦”,坚持“共同信念”,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在实践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客观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形成指导实践的正确决策,坚持实事求是。

第二是以具体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不断拓宽思路,在实践中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斗志,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第三是“以人为本”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构建逻辑。坚持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深入基层实际,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观点,强化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的群众史观,在实践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

[1]冷溶,汪作玲.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张晓予

D61

:A

:1003-8477(2013)07-0019-03

沈建波(1981—),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中医的特色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UPS电源的基本原理与维护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