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红利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设计

2013-04-10 23:03夏新颜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3期
关键词:红利人才制度

夏新颜

(洛阳理工学院 社会科学系,河南 洛阳 471023)

国务院最近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副总理在会上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引发国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从讲话中,我们可以窥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将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中国经济过去30余年高速增长,根源于改革红利,根源于制度改善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同时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面对全球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崇高使命,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办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需要。

一、人口红利、人才红利与改革红利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的贡献来自于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凭借庞大的人口数量、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和低的抚养率、劳动力价格等带来的高生产率和劳动力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但是,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来看,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4.41%上升到8.87%,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这种变化意味着人口红利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另一个方面,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和各级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高层次人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新的“人才红利”就会替代旧的“人口红利”。

改革红利又称为制度红利或体制红利,通过改革让制度得以调整,从而推动社会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嬗变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把更多资源从旧体制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就能够保证新的人口红利、新的人才红利的出现。因此,人口红利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潜力巨大的人才红利接力人口红利,并且通过主体要素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促进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持续增长,而改革红利带来的体制和制度变革,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保驾护航。

二、改革红利支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从制度转型的理论而言,改革是一种制度渐进调整、再造的变革方式,改革红利由此产生。我国高等教育处在除旧纳新、建立现代教育体制的转型期,强调教育过程的“改”、“变”、“转”,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变“塑造人”为“发展人”,从注重“考试成绩”转向多维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塑造和展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作为各级教育发展的助力器,充分体现出制度改革对于保证教育质量和公平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按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作出安排,要确保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始提于1993年,将近20年过去了,4%依然只是一个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清这个旧账,就要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建立高效、透明的财政预算、拨款、评估制度等。总之,政策和制度创新是人才战略的保障,要从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教育与科技体制的各项改革[1]。通过改革,让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和动力,让更多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

(一)高考招生制度

高考招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前置环节,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红利的重要体现。“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传统高考模式,30多年来为国家选拔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是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制度设计和社会实践。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国家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选择体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导致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与高考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人才选拔多样化的需求,扩大考试招生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更为迫切[2]。《纲要》明确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枢纽,系统阐释了教育考试评价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路径,要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然而真正意义的多元录取是否公平有效,是需要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为基础的。

自主招生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和多元化标准的选才的要求而产生的。10年来,通过逐步简化程序、调整招考方式、调整笔试面试权重,从单独考试走向联合考试,不断增强选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北京大学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确定考生进入面试;北京师范大学针对自身学科优势、培养目标及自主招生经验,取消面试,将要考核的逻辑、推理、应变等能力归口入“多项能力测试”,和文化测试一起进行等。但是,受选拔方式和标准、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现有举措具有明显的城市导向,拉大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不利于农村考生和弱势群体的平等竞争。2009年全国范围内农村生源占高校学生的比例达50%以上,而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农村生源的比例仅为30%左右,而且有减少的趋势。北京大学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大学招生办2012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过去5年79%的国家级贫困县无一人考入清华大学。这意味着在我国高等教育日渐大众化的背景下,农村子弟越来越难挤进精英大学,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与效率。为了帮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孩子进入一流大学就读,更好地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保障教育的公平,部属重点高校开始做出积极反应。清华大学专门针对国家级贫困县的考生出台的“自强计划”,使得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所有中学,均可推荐一名考生参加清华的自主招生,他们一旦获得了资格确认,录取过程中将获得30~60分的分数优惠;人大“圆梦计划”每年拟选定50所县及县以下生源好、信誉好的中学,推荐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家中三代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如果通过面试,当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生源省份一批录取控制线时就予以录取;北大2012年在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的倾斜力度[3]。

公平竞争是高考招生的基本要求,衡量高考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现实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多元化的选拔标准可比性小、公平性弱、社会认可较低。教育公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社会民众对高考改革的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权威性、安全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因此,只有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和诚信制度建设基础上,不断提高司法程序的刚性、增强公民维权效能、强化社会监督力量和舆论引导,增强人才选拔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真正的改革方能实现。

(二)教学制度

高校教学制度是直接关系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外在表现是操作层面出现了问题,深层次的则是教育理念问题。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多样性需求,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把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和“学”等多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

1.学生评价制度

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考试”成绩已经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水平。要依据现代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克服评价的“功能、主体、标准、主体、结果”单一性,更多地站在“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角度上,尊重个性张扬、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学生创新实践环节的考核,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趋势,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的价值判断。要更新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评价的出发点和核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潜能;坚持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评价原则,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坚持学生的基本发展与自我实现发展相统一,突出过程考评;多元评价主体,强调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构建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内外互通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当然,灵活动态的评价要保障公平公正,必须在自上而下的法规和政策的保障下,严格操作程序、加强多方监督,力争社会理解和接纳。

2.教学管理制度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突破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出路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实现全面、系统、彻底的超越和变革。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增加通识课程和创业课程的份额、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将“以人为本”、“勇于发现”的观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既大力提倡和鼓励教师的改革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差异化,又尊重学生个性和多样性发展的需求。

(三)协同创新制度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对加强协同创新做出了战略部署,强调“政、产、学、研、用”各主体要围绕国家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协同创新,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产业界的要求严重脱节,还不能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方面人才的要求。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而在中国,这个比例却只有10%。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必须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导向,牢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大产业工程、科技创新工程的需求是这个学科建设最强大的推动力,抓住实践这个创新人才成长的最关键环节,建立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5]。

高校要真正开展协同创新,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就必须突破现有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瓶颈,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教师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大胆改革,向改革要红利。在协同创新的模式下,高校不同学科间的融合频繁与流畅,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从单一的专业化向多样化、系统化方面发展,同时为师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教育实践,促进多层次、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成长;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积极凝练协同创新方向,与科技前沿的最新研究、市场发展的最新动向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依托校内重点学科创新团队,建立跨领域的科研平台,大力推进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校外协同,通过彼此间深度合作,进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著名的美国“硅谷”模式,就是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一流大学,政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建构起政府、大学、企业的“三螺旋模式创新体系”,形成互动、互利、互惠的有效循环系统,大系统的内驱力得以形成并不断加强,实现了协同创新。

[1]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29—35.

[2]陈金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分析[J].教育研究,2011,(10):30—32.

[3]胡乐乐.评论:重点大学本科生阶层比例应体现教育公平[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686.shtm,2012-03-23.

[4]戴家干.制度创新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关键——学习十七大精神对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1):20—25.

[5]马德秀.新时期高等教育以协同创新为契机[N].光明日报,2012-12-10(16).

猜你喜欢
红利人才制度
人才云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健康红利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