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教育理念谈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013-04-10 21:38李瑞杰王小丽宁玮婷阎晓雪勾正刚
关键词:古代史史料理念

李瑞杰,王小丽,宁玮婷,阎晓雪,勾正刚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从现代教育理念谈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李瑞杰,王小丽,宁玮婷,阎晓雪,勾正刚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教学新模式是推进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其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发展走势、知识时代的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探研式教学的尝试、史料训练与田野考察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及中国古代史课程特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方面,全力构建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以期实现培养素质全面的历史学人才的长远目标。

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

网络出版时间:2013-06-26 16:39

自200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以来,全国相关高校均从总体上对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一些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纵观诸多研究成果,对课程的教学改革目前多停留在总结教学经验为主的层面,而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探讨教学模式改进的研究,仍略显薄弱。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1]56。教育理念对教学设计与实践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因此,树立现代教育理念,针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科特点及发展趋势、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等,文章以中国古代史教学入手,从创新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的理念、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等3个方面,着力探讨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一、创新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的理念

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2]152。传统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在教学关系上,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理念上,注重学习的内容与知识的识记;在教学手段上,主要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配合表情、肢体,辅以规范化板书、图表等。这样,传统中国古代史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明显存在两个弊端:一是侧重知识的灌输,不能很好地贯彻通史贵通、史学贵识的原则,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思想单一,综合素质难以全面提升。二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重视不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制约。适应知识时代培养高素质历史学人才的需要,必须重新构建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

顾明远认为,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方法是重要的,因为方法是理念与行为的中介。但是,仅有方法是不够的,只有深刻领会现代教育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序5。因此,针对中国古代史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构建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时理应遵循如下现代教育理念:

(一)素质教育理念

所谓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4](24),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自觉地重视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以学生为本理念

根据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尊重每个学生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使每个学生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获得相应的价值确证;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回归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把学习变成一种人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

(三)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创新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育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5]103。

二、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中国古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考入大学历史学专业所学的第一门课程,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不仅关系到以后几年对历史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及认可程度,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全面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古代史课程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重新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便尤显重要。

(一)促进学习者发展是教学新模式追求的宗旨

促进学习者发展映射的是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是使每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每个学习者都走向相应的成功。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新模式的宗旨就是促进学习者发展,即通过有效的学习环境设计,促进学习者在创新、问题求解、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获取隐形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在中国古代史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由讲授法向指导法转化,由历史再现式向问题探究、资料求证和社会考察等模式转化。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教师讲授的线索,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注意捕捉学习的疑点,提高发现问题和研究未知领域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研习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主体性教育是贯穿新型教学模式的主线

主体性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强调教育中要有“人”的意识。主体性教育作为贯穿新型教学模式的主线,目的是弘扬师生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促进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史教学活动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重视双主体的参与——教师是主导性的主体,学生是主动性的主体,创设自由、平等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实施每个教学环节时,都要以能否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升华学生情感、增强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为根本标准。要让学生敢言敢想,敢思敢辩,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师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还可以一起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共同探讨历史问题,还原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师生在互动中探讨、研究、切磋、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心灵交汇的摇篮,成为一个互相合作、共同体验的空间。可见,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的历史教学的一次革命,它从兴趣和感性入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新模式的活动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形态,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显著特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应用,应当充分与高校课程改革的精神融通起来。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6]。因此,在中国古代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综上,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教学新模式为推进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发展走势、知识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将现代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到中国古代史教学实践中。

三、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依照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的改革要在结合课程特点与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方面进行。

(一)以新、精、深优化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课程讲授范围从原始社会到清鸦片战争之前,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章节。在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力争做到新、精、深。

新,就是强调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讲课过程中及时把科研成果和新信息介绍给学生,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具体做法:1.在以政治、经济、文化为线索授课的同时,也加大社会生活史、边疆史、少数民族史等授课内容;2.建立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料库,及时吸收考古发现的新材料;3.结合现实热点问题,拓宽教学内容。例如古代社会的救助机制、古代社会的廉政建设、古代文人的休闲生活等。

精,就是对讲课内容要精选、精讲。中国古代史内容丰富,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发展进程、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精选要基于4个原则:1.中国古代史基本社会功能;2.中国古代史与时代发展的契合;3.要处理价值判断、民族情感和事实判断,以体现中国古代史在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特有优势;4.唤醒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精讲主要是以专题讲授和问题讨论的方式,以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选取各章节中的关键问题,介绍学术动态,对重点问题做专题分析,重点讲授,并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对基本历史史实的介绍、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对学术观点的辨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综合训练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深,有两层涵义。一是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直接阅读史家原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力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结合教学实践指导学生阅读史家原著的具体方法有:读书指导法、泛读与精读、提出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举办阅读沙龙等[7]。二是在授课过程中透过具体的史实,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研式学习

所谓探研式学习,也称研究式学习。是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将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有机的结合并高度统一[8],其实质在于知识的自主建构,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历史探研式学习以探究问题为目的、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学生自主为形式、以史料运用为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学习自主探研历史,对原始史料进行分析、理解,形成对历史的自我诠释。具体做法: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历史上的某一人物进行研究,搜集相关资料,查阅相关书籍,然后以讲稿的形式,概要介绍这一人物的生平事迹,并对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讲稿的总体要求是简要生动、条理清晰、有新意、有深度。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们的热情很高,讲稿的选题有来自自己家乡的人物(如黄巢)、有教师课堂中提及的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如冯道)等。在写黄巢时,有的学生就巧妙地以黄巢的咏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的4句话为4条线索,生动有趣地介绍并评价了黄巢的一生。生逢五代乱世的冯道被喻为是中国官场上的不倒翁,曾侍奉5朝(后梁、后唐、契丹、后晋、后周),事4姓10君,前后为官40多年。对这个人物实施探研式教学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正方的观点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反方的观点是:毫无廉耻的罪人。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进而使学生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知冯道。探研式教学弥补了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通过探研性教学方式的实施,教学双方构建起一种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注重史料训练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英国著名历史教育专家狄更斯和李彼得在《历史课中的证据》一文中指出:原始史料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兴趣、阐明主题和揭示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是一种证据[9]。关于史料运用方法,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指出3个重要问题,即“怎样搜集史料,如何求全;怎样审查史料,如何求真;怎样了解史料,如何求透”[10]8,对本科阶段学生的史料训练并不是以史料为具体对象的史料整理与研究,比如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等,而是按照搜集、考证、理解史料的思路,让学生掌握运用史料的基本方法,树立起史料意识,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史料训练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总体上介绍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情况。依照翦伯赞在《略论中国文献学史上的史料》中的设计,将史料分为正史、正史以外的诸史、史部以外的群书——经、子、集和四部以外的各种文字记录[11]19-70等,让学生宏观了解中国古代史史料,树立史料意识。第二,选取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针对性地介绍史学界对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研究时所征引史料的情况,使学生充分认知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可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组织学生参观古遗迹、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实物史料,撰写调研报告,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训练。

(四)运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3大特点。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多媒体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诸如信息量小、师生缺乏互动、历史事实描述空泛、场景感欠缺、历史线索结构模糊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给历史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好学”、“乐学”落到实处。具体做法:首先,利用多媒体的便捷,在教学中可将史料原文呈现给学生,强化“论从史出”的意识。比如在讲孔子思想时,可把涉及孔子思想的第一手历史材料放在多媒体课件中,然后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讲解最后归纳出孔子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通过提供文物、古建筑等实物资料的图片、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述战国文化时,可播放发掘曾侯乙墓的相关视频。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是历年来中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集先秦青铜制造技术之大成,集中反映了中国当时先进的冶铸技术水平。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描述,很难让学生对这些复杂而高超的铸造技术产生共鸣。第三,利用表格、图示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比如在讲隋朝经济的繁荣这一重点内容时,可将隋朝与唐朝及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率做成图表,通过图表学生很直观地了解隋朝经济的繁荣景象。历史教学中的概念往往是教学的难点,对某一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比如曹魏所创的九品中正制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讲授时可用图示展现中正九品与官品九品之关系,揭示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选官特点。此外,还可通过建立中国古代史学习网站、开设课程论坛、上传教学资料等方式,实现师生教学的交流与互动。

(五)凸显中国古代史教学的社会性和人文性

中国古代史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凸显中国古代史课程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首先,用地方乡土文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说过: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她建设她,进而热爱祖国。张家口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教师在讲原始社会时,就可将张家口阳原县的泥河湾古人类遗址和涿鹿县的“千古文明开涿鹿”的内容穿插进去。在讲蒙金关系时,就可讲述发生在张家口张北县的野狐岭战役等等。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可建立地方史资料库,围绕地方史问题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围绕地方史的问题作毕业论文的选题。最后,将现实“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提高运用发展观点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能力,更好地解决现在以及将来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时,不仅强调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紧密相连,分析各朝代的赋税制度,然后可顺势讲到“三农”是历代政府重视的问题,当前中国为减轻农民负担,在2006年已取消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教学新模式是推进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其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的发展走势、知识时代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探研式教学的尝试、史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的平台及中国古代史课程特有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等方面全力构建中国古代史教学新模式,以期实现培养素质全面的历史学人才的长远目标。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立岗,夏惠贤.现代教学论基础[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 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Z].2007-01-22.

[7] 李瑞杰.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2):112-114.

[8] 肖娜,洪克强.解读研究性学习的本质[J].教育探索,2005,(5):20-21.

[9] 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6,(9):61-66.

[1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 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StructuringtheNewTeachingPatternofChineseAncientHistoryaccordingtoModernTeachingIdeas

LI Rui-jie,WANG Xiao-li,NING Wei-ting,YAN Xiao-xue,GOU Zheng-gang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The employment of modern teaching ideas to build the new teaching patterns ofChineseAncientHistory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and method to push forward educational reform of this course.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teachers,according to knowleg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history discipline,characteristic of knowledge times and new request of personal quality,need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build the new patterns of this course from optimizing content of courses,research-centered teaching,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training and field investigation,and specific sociality and humanity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goal of training all-round talents of history.

modern teaching ideas;ChineseAncientHistory;teaching patterns

2013-05-05

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CJXH2011-24);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136)

李瑞杰(1965-),女,内蒙古赤峰人,河北北方学院法政学院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G 424.1

A

2095-462X(2013)04-0098-05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30626.1639.018.html

(责任编辑刘小平)

猜你喜欢
古代史史料理念
世界古代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 ——以《世界古代史》课程为例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从“源头”认识东南亚之“利器”:《东南亚古代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