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旭灿,寇 蓉,李昌俊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系统的大学教育。如何对大学生实施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一直是学生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最大成功,包括促使学生取得最理想的学业成绩、使其情绪、职业和社会化得到正常发展[1]。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外乎人格特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家庭教养方式等[2]。该研究从心理健康干预的角度着重考察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其精神卫生和人格健康即心理健康的影响,建立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模型。从学校学生工作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对各类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干预,从而正确引导和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塑造健康人格。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河北北方学院抽取9个班级,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
1.应付方式问卷。该量表为自陈式个体应付行为评定量表,它由62个题目组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付行为状况。每个分量表得分愈高,说明愈多采用该种应付方式。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信度和效度比较理想。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采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elating life event check list,ASLEC),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3]106-108。该量表共27项,涉及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等6个方面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越高,表明应激量越大。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96。
3.大学生人格量表(UPI)。UPI是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的简称,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和人格健康量表。该量表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科医生于1966年集体编制而成,是中国高校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心理健康普查量表之一。全量表总分56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提示越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目前主要采取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由均值可知,大学生主要应对方式的顺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合理化、退避和自责,性别差异不明显。从整体上看,大学生还是倾向于成熟的应对方式,结果见表1。因此,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拥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力,同时为学生的求助提供多种途径。比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通电话、网络、书信咨询平台等。
表1 大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各因子平均得分
大学生目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影响程度的顺序依次为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其他、丧失和健康适应,除了“其他”维度,别的维度性别差异不明显,分值见表2。由此可知,受惩罚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造成的生活影响最大,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同时,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要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从学生工作的角度来说,学校应该开设处理人际关系的相关课程和专题系列心理辅导等,提供更多的平台来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表2 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各因子平均得分
如表3所述,UPI总分和应对方式量表各个维度之间都存在相关,且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校管理者应该引导大学生更多地建立和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落实人生导师制度,建立各种形式、各种主题的互助支持小组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水平和求助因子成负相关。也就是说,越是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越少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这一结果提示学生工作者平时要更加注意那些默默无闻、被忽视的、从不表达自己诉求的学生。这类群体可能才是更加需要被关照的存在。
表3 UPI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如表4所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活事件量表各个因子之间都存在相关,且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生活事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遭受的生活事件越多,大学生就越有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因此,学生工作者一定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变故和正面临的压力,并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建立各种反馈渠道,及时把握各种信息,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表4 UPI和生活事件的相关分析
如表5所示,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生活事件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除求助因子外,很多因子都达到显著水平,这与冯永辉等人2002年的研究结果相似[4]。由此可知,生活事件不会影响大学生求助应对方式的使用,但是会影响大学生其他的应对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更加细致入微。此外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在遭遇到生活事件时更多的是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这一现象可能与大学生不成熟的心态、依赖性强以及未完全步入社会有关,同时,此现象也提示学生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如系列讲座、论坛、学报专栏等引导学生使用更加理性、成熟的应对方式。
表5 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的相关矩阵
为进一步考察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UPI总分作为因变量,将应对方式各因子(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和生活事件各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纳入自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
表6 UPI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从表6可知,共有5个因素能够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因素分别是自责、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求助和幻想。其中,自责和求助的预测系数最大,求助是反向预测源。由此可知,大学生越少通过求助的方式越多地采用自责、幻想的应对方式来处理问题,在面临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时,就越可能产生心理困扰,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这一结果在临床诊断上具有辅助诊断的意义,特别是在采用UPI来筛选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在应对方式上,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主要采取的手段是解决问题,其次是求助,使用最少的是退避和自责。从整体上看,大学生似乎倾向于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5]。但通过表5的相关矩阵分析又发现,当遭遇生活事件时,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多的是向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倒退。之所以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是跟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联系的。一方面,大学被认为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过渡阶段,此阶段大学生们被期许要学会成熟、理性的处事方式,为迈向社会做好准备。于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被期许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本身还处在不断探索、从自我同一性向成年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心态还不成熟,一旦真正面临生活事件,就本能地表现出退缩行为。当然,这种退缩只是前进过程中的小反复,大方向上还是逐渐从不成熟迈向成熟。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现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耐心和经得起反复。
关于生活事件,从表2可以看出,有较高发生率的是受惩罚、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受惩罚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因素,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有些差别,普遍研究认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就业上,而受惩罚事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6,7]。该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体现了群体特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今的大学生基本是80后晚期和90后,且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越,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其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受挫能力不强。来自学校的惩罚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次,受惩罚也成了当今大学生重要的心理应激源。对学生工作者来说,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尽量维护学生的自尊。而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则是传统应激源,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同。
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应建立在解决问题这一积极应对方式之上,但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这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在面临受惩罚等生活事件时,他们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而通常会使用一些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如自责、回避等,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之后又用退避和合理化的方式,帮助自己暂时忘掉痛苦,并寄希望重新找到化解问题的新途径、新思路,个体在使用“幻想”后产生的暂时效果又可能进一步巩固这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以至于再次遇到类似情境时继续使用,循环往复,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就成为了大多数人在面临重大应激事件时首选的策略。这种消极应对会对人际关系的建立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综合各表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会影响其应对方式,而两者又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应对方式量表的自责、求助、幻想3个维度和生活事件量表的学习压力及人际关系两个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学生工作者既可以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两方面来辅助临床诊断,又可以把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两方面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重建健全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高校应根据现有资源挖掘潜力,创造条件,确保干预途径和方法丰富多样,秉着潜移默化、逐渐渗透而非急功近利的工作态度,建立完善化和人性化的干预机制[8]。这就需要学生管理者以及后勤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需要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深入学生心理世界,给予学生尊重、理解和引导[9]。唯有这样,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才能起到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服务的作用。
[1]Campbell C A,Dahir C A.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J].ASCA,1997,(9):147-150.
[2]张付全,唐秋萍.医科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63-65.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4]冯永辉,周爱保.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71-74.
[5]毛艳霞.高师大学生应激源、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2):136-138.
[6]陈风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7]孙雄辉.大学生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8]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5,(3):639-642.
[9]Martha J C,Blair P.Families as systems[J].Annu Rev Psychol,1997,(10):24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