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3-04-08 21:11:26
河北中医 2013年2期
关键词:乳腺炎淤积乳汁

李 丽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 泰兴 225400)

产后乳汁淤积是产褥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初产妇。乳汁淤积时,乳房出现肿块、胀痛,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母乳喂养,严重者可引发急性乳腺炎,甚至乳房脓肿。2011-06—2011-12,笔者对200例产后乳汁淤积的初产妇给予心理护理、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穴位按摩治疗配合轻抖乳房及对症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00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的初产妇,均为足月分娩,年龄21~28岁,平均(25±1)岁;顺产88例,剖宫产112例;产后2~4 d发病,平均(3±1)d;左侧109例,右侧91例。所有产妇均无其他并发症及母乳喂养禁忌证。

1.2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1]确诊。

1.3 方法

1.3.1 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关心、爱护、尊重产妇。用温柔亲切的语言耐心解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体贴入微的人性化服务,使产妇感到医护人员是可信赖的,并如同亲人在身边,有一种安全感,解除产妇的紧张及恐惧心理。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增强做母亲的幸福感和责任感,使产妇能够克服困难和忍受一定的疼痛,配合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另外,要使产妇保持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助于乳汁畅通、分泌和排泄[2]。

1.3.2 穴位按摩治疗配合轻抖乳房 穴位按摩对疏通乳腺管有一定的效果。按摩时让产妇取舒适位,用热毛巾热敷患侧乳房10 min左右,左手托起乳房,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捏住乳头抖动数次,使乳腺口通畅。同时,对乳根穴、乳中穴、肩井穴、膻中穴及灵墟穴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1~2 min。按摩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逐渐加大力度,且轻重适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宜,按摩顺序应先健侧后患侧,疑有脓肿形成时,勿用力挤压肿块部位[3]。热敷及穴位按摩结束后,护理人员一手放在乳房的一侧轻轻抖动,力度适中,另一手示指、中指放于乳晕处(相当于乳腺管壶腹部)轻轻挤奶,如此重复进行,再配合新生儿间断吸吮。重复上述手法,直至淤乳排尽,乳房松软,一般治疗20 min左右。

1.3.3 对症护理

1.3.3.1 产后未及时哺乳 有的剖宫产产妇术后害怕疼痛,不愿行母乳喂养。还有的农村产妇文化知识欠缺,认为产后3 d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从而使用奶粉奶瓶喂哺婴儿,使婴儿对乳头替代品产生依赖,拒绝母乳,导致产妇乳汁淤积。因此,产前产后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十分重要,要告知产妇产后30 min内开奶可促进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初乳能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可增进母婴感情等,使产妇能主动进行早期母乳喂养。产后应尽早诱导排乳,指导产妇先刺激、摩擦、牵拉乳头,而后用拇指和示指指腹挤压乳头、乳晕区域。初产妇乳汁排泄系统往往不十分通畅,要耐心地反复进行[4]。对剖宫产的产妇,可教会其侧卧位行母乳喂养。

1.3.3.2 哺乳后未及时排空乳房 有的产妇哺乳后未及时排空乳房,而乳汁又不断分泌,从而引起乳汁淤积,乳房胀痛。要告知产妇每次哺乳时应及时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教会产妇及家人正确的挤奶方法,在婴儿不能吸空的情况下,及时挤出乳汁。

1.3.3.3 产妇乳头异常 如乳头平坦、凹陷、过大或过小等,都会影响乳汁排出和正常哺乳的进行。产妇乳头凹陷、平坦、过小,婴儿很难吸到乳头,致使乳汁淤积。产妇产检时就可发现乳头异常,可指导其经常牵拉乳头,或每日用吸奶器吸引乳头数次,利用其负压促使乳头膨出。如在妊娠中期后未能进行纠正,可配置乳头罩,婴儿通过乳头罩上的乳头进行吸吮,或在婴儿饥饿时,先吸吮平坦的一侧,因为此时婴儿的吸吮力强,易吸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有利于吸通乳腺管。乳头过大或过小也可通过配置乳头罩进行哺乳。

1.3.3.4 母乳喂养姿势不当 有的产妇哺乳姿势不当,婴儿不能有效吸吮,家人误认为产妇乳汁不足,给婴儿喂哺其他代乳品,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乳汁淤积。要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哺乳时,产妇及婴儿均应选择舒适位置,坚持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的原则,使母婴紧密相贴,注意要使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但应防止婴儿鼻部被乳房压迫或头部与颈部过度伸展造成吞咽困难。

1.3.3.5 乳头皲裂 由于乳头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发生乳头皲裂后,婴儿吸吮时会导致乳头剧烈疼痛,影响母乳喂养并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5]。除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方式和姿势外,还需正确指导产妇拔出乳头的方法,减少乳头受到不良刺激,防止发生乳头皲裂,以利顺利进行母乳喂养。

1.3.3.6 疑为乳腺炎的护理 如产妇乳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提示乳腺炎。炎症早期应以消除感染、排出乳汁为原则进行处理,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患侧乳房应停止哺乳,并以吸乳器吸尽乳汁,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同时可行手法按摩,使局部淤积消散,疏通堵塞的乳腺管[6]。

2结果

本组200例产妇,均在4~6 d内乳腺管通畅,乳汁淤积基本消散,均成功进行母乳喂养。

3体会

通过对200例产后乳汁淤积者进行护理表明,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穴位按摩治疗及轻抖乳房对消除产后乳汁淤积的效果是较为满意的。采用穴位按摩可疏通乳腺导管,排出淤积的乳汁,防止炎症的发展和治疗局部炎症[7]。通过轻轻地抖动乳房,可使淤积的乳汁松散,由于操作轻巧,不至于引起乳腺管充血,且产妇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操作时产妇能很好配合,这也是效果明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8]。这几种方法简单易学,对乳腺管疏通效果明显,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1] 贝政平,来佩琍,张斌.妇产科疾病诊断标准[S].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67.

[2] 乔峰,王菊香.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早期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54-155.

[3] 李晓静.穴位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0(1):145.

[4] 张玉英.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16):2180.

[5] Mass S.Breast pain:engorgement,nipple pain and mastitis[J].Clin Obstet Gynecol,2004,47(3):676-682.

[6] 郭春兰,王凤兰,付向阳.止痛消炎软膏外敷结合手法按摩治疗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291-1292.

[7] 屈霞,屈凤,时寅玲,等.哺乳期乳腺炎的穴位按摩治疗与护理[J].山东医药,2010,50(13):15.

[8] 范爱霞,崔文,仝荣娟.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4):61-62.

猜你喜欢
乳腺炎淤积乳汁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5:24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06
乳汁点目需谨慎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健康博览(2018年12期)2018-01-03 09:18:28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34
牛奶是从哪里来的?
大灰狼(2015年1期)2015-06-10 21:17:00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