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椿 靳 靖 牛红雷 牛尚琴
(贵州省黔南州州中医院护理部审核组,贵州 黔南 558000)
糖尿病足是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的病变[1],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脑梗死患者常因肢体瘫痪,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肢体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营养功能下降,易导致压疮。2009—2011年,我们采用中药油纱条换药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溃疡及压疮30例,并与常规护理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6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尿病足溃疡37例,压疮23例,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8岁,平均52岁;糖尿病足溃疡18例,病程8~98 d,平均58 d;压疮12例,病程56~158 d,平均97 d。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5~81岁,平均59岁;糖尿病足溃疡19例,病程14~104 d,平均67 d;压疮11例,病程61~166 d,平均102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足依据《内科护理学》[1]确诊。压疮依据《基础护理》[2]确诊。
1.3 方法 2组均予一般护理。糖尿病足患者予糖尿病饮食;药物控制血糖;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教会患者自我护理,自我监测,控制好血糖。压疮患者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潮湿;营养脑细胞,清除脑自由基,活血化瘀溶栓,全身营养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经常给患者翻身、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局部减压,用气圈或气垫床使受压部位皮肤悬空。
1.3.1 对照组 无感染的创面用0.5%碘伏消毒创面,清除渗血、渗液;有感染者先行清创,去除脓性分泌物,将疱皮及坏死组织剪掉,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及周围皮肤;最后外敷无菌纱布固定。
1.3.2 护理组 中药油纱制备:芝麻油1 000 mL,白芷300 g,大黄300 g 川芎300 g。将白芷、大黄、川芎放入芝麻油中煎熬1 h制成中药油,沥净杂质,将无菌纱布浸没其中待用。创面处理同对照组,然后将中药油纱覆盖疮面,外以无菌纱布覆盖固定。
1.3.3 疗程 2组均每日换药1次,根据创口感染及渗液情况酌情增减换药次数。7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并依据临床实际拟定。治愈:创面新生肉芽组织长出,创面明显缩小,溃疡愈合;显效:创面有大量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明显缩小,干燥,红润;好转:创面有大量肉芽组织生长,部分创面干燥,红润;无效:治疗后创面无明显改变。
护理组30例,治愈15例,显效7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30例,治愈6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2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糖尿病足溃疡及压疮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并运用这些专业知识寻找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痛苦,才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溃疡及压疮多因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导致血虚脉阻,局部肌肤失养,血败肉腐,皮肉坏死而成。本研究中药油中,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白芷消肿排脓止痛;大黄活血祛瘀。三药合用,可起到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同时,中药油中芝麻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E,有滋润皮肤,防止皮肤干裂,抗细胞褐色素生成,改善末梢循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4]。油纱能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减少更换敷料时造成的组织损伤[5]。同时,中药纱油制备方法简单,护理方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7.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52.
[4] 江祥虎,江大成,杨光荣,等.溃疡油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药,2006,17(10):2010-2011.
[5] 周杰,黄金华,徐刚,等.游离植皮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1,23(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