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13-04-08 18:04王洋
河北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骶管椎间盘腰椎间盘

王洋

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压迫及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或神经根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常见疾病,治疗方法多样。本组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其中男62例,年龄19~68岁,平均39岁;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41岁。L3/4椎间盘突出7例,L4/5椎间盘突出32例,L5/S1椎间盘突出26例,合并两个椎间盘突出15例。全部经CT、MRI检查确诊,所有患者有明显神经根压迫刺激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单侧下肢或双侧下肢放射痛或麻痹痛。排除严重的内脏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脊柱结核、肿瘤及感染等疾病。

1.2 诊断依据 (1)具有明显的压痛点,棘突中线或棘突旁有压痛点,且放射至下肢;(2)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实验阳性,一般直腿抬高试验多为明显阳性;(3)脊椎姿态改变,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和功能性脊椎侧弯;(4)临床表现与MRI片上的异常行为所见在节段上一致;(5)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改变,此等皆与神经受损节段相一致;(6)应除外腰椎骨骼病变及其他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等各种疾患[1]。

1.3 方法 (1)骶管滴注治疗具体方法:患者治疗当天空腹送至无菌治疗室,按常规骶管穿刺,确保刺入硬膜外腔,并留置穿刺针,然后将曲安奈德注射液20 mg(2 ml),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2 200 mg,0.9%氯化钠溶液50 ml混合液约60 ml滴注入骶管中,取出穿刺针盖无菌纱布块固定,平卧或患侧卧位卧床1~2 h,必要时1周后可重复治疗1次,并结合脊柱无创减压治疗。骶管滴注当天可做脊柱无创减压治疗。脊柱无创减压治疗时按患者身高、体重、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程度制定治疗技术参数并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术前做好患者解释工作,配合治疗。(2)脊柱无创减压治疗: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上机前按要求穿戴专用束缚带,上机测量体重,患者平靠于治疗系统上,放平床体后调整要不气囊高度,使患者要不处于舒适并完全放松状态。首次减压从自身体重一半减10磅开始,治疗过程根据患者感受按照5~10磅逐渐增加至症状明显改变的力量范围,最大减压不超过患者体重一半加25磅。每次28.25 min,治疗结束后采用冷敷及中频治疗相应节段椎间盘,持续治疗20次为1疗程。治疗第3周开始进行腰背肌力量锻炼,治疗间隙佩戴护腰。

1.4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与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simplified Chinese of Oswestry disabnity index,SC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直腿抬高试验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SCODI量表共10项检查内容(包括疼痛程度、个人生活自理能力、提物、步行、坐位、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及旅行等),每项6个备选答案,分值为0~5分,0分表示无任何功能障碍,5分表示功能障碍显著,将10个项目得分累加后,计算其与满分(50分)的百分比,0%为功能完全正常,越接近100%则提示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2];VAS评分要求受试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一条10 cm长线段上作出标记,线段左端为0分,表示无疼痛,线段右端为10分,表示疼痛剧烈[3]。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1例(26.25%),显效45例(56.25%),有效 10 例(12.5%),无效 4 例(5%),治疗总有效率95%。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1次22例,治疗2次43例,治疗3次15例,每次治疗间隔7~10 d。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腰腿痛是因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压迫及无菌性炎症刺激神经根或神经根炎性水肿、粘连所致。由于椎间盘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将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自身免疫反应[4]。组织释放的内源性化学物质包括缓激肽、血清素、组胺、乙酰胆碱、前列腺素E1、E2和白三烯等,均具有刺激炎性反应和致痛作用。根据该致病因素,采用骶管滴注注射曲安奈德混合液可直接到达突出椎间盘引起的炎性病灶周围,更集中有效地消除炎症[5],通过快速推注药物的压力作用,可使病变附近粘连得到松解。注入曲安奈德能有效地减少炎性渗出,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椎间盘组织和神经根水肿减轻,消除刺激炎性反应,达到止痛效果。维生素B12可直接作用神经根,调节营养神经,促进其恢复作用,再加利多卡因镇痛、解痉作用。另外,DRX9000系统根据脊柱椎间病的病因、生物力学原理,吸取现代牵引术,是通过减压相邻椎骨之间位移,使椎间结构回纳自然状态,同时松解神经根与周围软组织的紧张。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DRX-9000对21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有86%的患者可以立刻消除相关症状,84%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90 d后疼痛消失[6]。在来自一份关于患者患有慢性腰背痛的前瞻性研究中的初步数据报告表明,在一个长达6周的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进行后,平均疼痛分数从7减少至0(采用VAS评分法)[7],据有关资料报道,腰椎牵引可使腰椎间隙增大5 mm,同时后纵韧带被牵拉后向前方挤压,可使突出椎间盘回缩,从而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陆裕朴[8]报道:牵引下按压手法是一种使椎间盘突出复位手法,有4例治疗前碘油脊髓造影显示椎间盘突出,治疗后造影显示缺损消失,证明已复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8]。

骶管滴注加脊柱无创减压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可以改善腰椎间盘根性压迫,而且可以减少或消除神经根性炎症、水肿。两种技术结合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取得更大的疗效,由有效的负压作用将被脱出的椎间盘组织吸入内部,扩大脊椎管内的空间,引起髓核基质构成物质的生产增加和髓核内扩散作用从而使水分和营养成分的供应流畅,将有助于椎间盘髓核再生。两种技术结合具有操作简单、比较安全、患者痛苦小、疗效显著的优点。并配合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加强脊柱稳定性的训练,以提高后期的疗效。

DRX9000系统在解除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的同时,更加强调椎间盘内持续负压下,恢复椎间盘自身的营养状态。牵引角度的选择可使70%的牵引力作用于病变椎间盘。DRX9000的牵引角度可根据患者病变椎间盘的高度不同,进行自动调整。加以腰部气垫可调自动充气的气囊维持腰曲,并协助确定牵引角度支点。更使其牵引力准确到位,极大的提高了疗效。DRX9000系统牵引力的大小,是由该系统测量患者的体重后,经计算机分析后自动给出的治疗方案决定的,并可随时进行手动调整,其过程中灵敏的传感器可感受到患者局部肌肉的抵抗,快速调整牵引力,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避免椎旁肌肉的抵抗,最大限度使患者舒适充分放松。即避免了肌肉拉伤,又能使椎间盘内持续处于高负压状态(最高可达-200~-150 mm Hg)。DRX-9000使用一种可分离的桌面“漂移”床体设计来减轻患者和设备之间的摩擦,更有效地使腰椎拉伸,同时避免摩擦刺激腰肌本位感受器而产生肌肉收缩抵抗,患者仰卧,使用胸部和肩部承托系统控制上身,膝部放松以防止骨盆的旋转。机械内装气囊,肌肉牵拉伤调节器和固定带,它能够增加压力,在治疗的后倾压力慢慢增大。DRX-9000运用一个传动器滑轮来传递机械化的牵拉,这种治疗拉力由于预先设定持续时间,所以不管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振动状态都能被传递。病变部位的定位决定了最佳的肌肉牵拉角度的安装[9]。最终可以使患者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使椎间盘和周围组织自然修复,实现高效、安全、低风险性。

DRX9000所提供的减压力,不是单纯的线性拉力。而是以患者体重为主要参数,治疗时间为自变量,治疗减压力为函数,通过严格计算而形成对数曲线拉力,同时,结合其高灵敏度(精确到0.1磅)的减压力反馈系统(闭环式反馈系统)对肌肉张力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反馈,中央数据处理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对减压力进行实时调节(13次/s),最大限度避免刺激本体感受器,从而减轻(或消除)肌肉对抗反应。逐渐使肌肉放松;在近乎无阻力条件下实施体外减压,形成真正的椎间盘(椎间隙)体外减压力,实现病变椎间盘的有效减压。

DRX9000可输出一种可科学定位的减压力,该减压力不是作用于整个脊柱,而是有针对性地作用在一个特定的椎间盘水平,作用到一个具体的脊柱运动单元,可有效打开小关节,使密闭的椎间隙空间增大,使椎间隙实现真正的负压环境。

1 赵俊,张立生主编.疼痛治疗学.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318.

2 刘臻,邱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8:550-552.

3 Miller CE.Arthritis and the role of the physician in nonmallgnant paln and dlsability.J heaalth Soc Policy,2002,16:33-42.

4 钟士元主编.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44-45.

5 周跃,梅芳瑞.炎症介质与脊神经损伤.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8:65.

6 Gionis TA,Groteke E.Spinal decompression.Orthopedic Technology Review,2003,5:36-39.

7 Leslie J,Pergolizzi JV,Macario A,et al.Clair of spinal decompression via the DRX9000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J Med,2008,37:2-8.

8 陆裕朴主编.实用骨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165.

9 Richmond C,Florio F,Wilhelm JM,et 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after Treatment with a Non-surgical Spinal Decompression System(DRX9000TM)-Case Report.US Musculoskeletal Review,2007,28:50-52.

猜你喜欢
骶管椎间盘腰椎间盘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