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效能建设研究

2013-04-07 23:05李丽兰杨鑫铨
关键词:辅导室朋辈心理学

李丽兰,杨鑫铨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需求逐渐多元,心理求助意识不断提升,然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工作重点多放在在学校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工作平台主要依靠其心理咨询功能室,工作开展主要依靠专职教师、心理辅导员,工作形式主要是咨询与日常危机排查,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工作偏重于处理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时间、空间、对象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属于少数,而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性心理问题。这就导致了有限的心理咨询服务难以满足学生不断扩大的心理辅导需求。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值得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

2 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的优势与问题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开发人类的内在潜力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的积极力量、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1]。

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作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是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补充。其服务面向全体心理正常的学生,其辅导内容涵盖学生学习、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发展性问题,辅导方式以谈话为主。既可由学生主动预约进行辅导,教师也可根据主动邀约学生进行辅导。辅导地点多位于学生学习或生活区,辅导提供者可以是学院领导、任课老师、学生辅导员、关工委成员,也可以是优秀学长、同学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员。因此,这种辅导方式更容易为学生接受,辅导内容也更贴近学生实际。因此,相比学校心理咨询服务而言,学院心理成长辅导更具有主动性与预防性。因此,加强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重心下移至学院,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从预防和矫正各类心理障碍向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辅导和支持上来,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向。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建设相对薄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都还没有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的机构,而少部分建立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的高校也处于起步阶段,急待规范和完善。其二,心理成长辅导室的资源较为单一。多偏重利用教师资源,而学生朋辈等资源利用还不够,离“全员参与”还有一定差距。其三,以心理成长辅导室为平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不够丰富。

3 提高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效能的策略

(1) 树立正确的心理成长辅导理念。心理成长辅导之所以可能,是基于大学生的可塑性。个人的积极体验、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 种积极品质可以通过后天激发、学习而得到培养。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扩展和增强的效能[2]。受辅导者心理成长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消极情感,积极心理成长辅导就是帮助他们学会体验和增强积极情感,从而引发其他积极品质,最终达到精神状态的改观。因此,在为学生做心理成长辅导时,不要一味关注学生的问题,需更多关注学生的优长,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稳定的积极品质,进而不断完善其人格品质,形成良性循环。学院心理成长辅导提供者需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规划、协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积极的情绪体验超越自身的不快、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 以更积极和建设性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3]。要做到这些,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提供者必须自身学习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积极心理学理念。学院心理成长辅导人员应建立积极的人性观和价值观,不断累积积极的情感,摈弃原有对人性的各种消极认识和评价,以及个人的好恶偏向,努力培养积极品质。

(2) 基于“全员参与”理念加强队伍建设。“全员参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院级心理成长辅导体系中,除老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人力资源。每个群体由于年龄与阅历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员队伍应大力吸纳大学生朋辈人力资源。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与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属于互助性辅导。可以设立“班级心理委员”等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心理知识培训,用以开展朋辈互助活动。朋辈心理辅导员具有年龄相仿、空间相近等优势,易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增强辅导的便利性与有效性。有研究表明,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首先选择向身边的同学或朋友求助。如果朋辈求助无结果才会向老师求助。此外,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向学生提供半专业化的成长帮助和普及心理知识时,也能提升自助与助人能力,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3) 营造积极的心理互助校园环境。积极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4]。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作为学校延伸到二级学院的重要平台,需调动全体老师、学生关注心理健康,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助良好氛围。长沙理工大学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长沙理工大学所有二级学院均成立心理成长辅导室,在建设资金、建设标准、运行发展等方面,学校给予充分支持与指导。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扬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普及积极心理学理念。再次,以心理成长辅导室为平台,构建心理品牌活动。比如某高校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宣扬“幸福”理念,打造“幸福”心理活动品牌;招募“朋辈使者”,开展朋辈辅导互助体系建设;以心理成长辅导室为平台,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等。将心理成长辅导室的建设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拉近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了健康、互助、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4) 以心理成长辅导室为平台延伸开展心理健康课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5]。一般而言,高校本科专业类别多,学院间的学生差异大,校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在内容、形式上不断突破,但仍无法充分顾及和满足各学院、不同专业类别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二级学院心理成长辅导室,学院可以充分考虑到本院学生特点,开展分层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逐步提炼各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理念,形成学院特色。将心理成长辅导室向外延伸,有利于增强心理成长辅导室的动态功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受益面,还能有效补充学校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盲点”。总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不断宣传、深化心理成长辅导室建设理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品质,帮助其快乐成长成才。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40.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81–87.

[3]李林.积极心理学观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J].教育评论,2006(3):49–51.

[4]陈树林.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阳光体育运动[J].科技信息,2008,29:269–270.

[5]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106–108.

猜你喜欢
辅导室朋辈心理学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探索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