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源头控制生鲜乳质量

2013-04-07 23:02林胜华李自成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防霉剂青贮饲料饲草

林胜华,李自成

(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生鲜乳的质量控制是牛奶生产的重要前提,而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场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从近几年不断出现的乳品质量安全事件来看,许多问题与养殖场的管理水平和饲养条件有关。因此,从管理源头控制生鲜乳质量势在必行。

1 饲料与饲草的质量管理

饲料原料中严禁使用污染物超标的饲料与霉变的草料,严禁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是保障生鲜奶质量的第一个环节。

1.1 饲料质量的控制技术要点

1.1.1 饲料中不得随意添加法规许可外的添加物质。以谷物类为主的牛用混合精料中禁止使用动物源性饲料;蛋白类、维生素类、矿物类浓缩预混饲料中严格禁止添加非法规许可的添加物(比如三聚氰胺等)。严格控制添加中草药。

1.1.2 防止饲料霉变。严把原料质量关,要控制好生产精饲料的各种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本身没有发生霉变。饲料饲草保存场所要干燥通风,饲料的含水量一般不应超过12%,贮存饲料的仓库要保持干燥,饲料下面最好安放10厘米以上的垫底,有条件的仓库垫底周围可放置一些生石灰等,上方及周围要有空隙,使空气能充分流通,仓库内还可安装排气风扇。将饲料用塑料袋密封贮存,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造成袋内缺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霉菌的繁殖。定期检查仓库里的饲料,各种饲料与饲草都不宜库存过久,入库登记要分类明细,时间进出有序,特别是高热高湿地区更应加强周转。

1.1.3 通过添加防霉制剂防止饲料霉变。防霉剂是指对霉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防止霉变的制剂。饲料用防霉剂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

防霉剂主要成分包括季铵盐衍生物、卡松、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能防止微生物引起发霉的药剂主要有酚类(如苯酚)、氯酚类(如五氯酚)、有机汞盐(如油酸苯基汞)、有机铜盐(如8-羟基喹啉铜)、有机锡盐(如氯化三乙或三丁基锡等)及无机盐硫酸铜、氯化汞、氟化钠等。

在自然界中霉菌分布极广,种类繁多,在饲料易发生霉变的地区和季节,按规定剂量添加防霉剂是一项有效方法。

在秋冬等干燥凉爽的季节,饲料水分在11%以下,一般不必使用防霉剂。水分超过12%以上就应适量使用防霉剂,在饲料中水分较高时,特别在高温高湿季节还应提高防霉剂的用量,这样才能保证较好的防霉效果。

1.1.4 合理使用饲料防霉剂技术。

1.1.4.1 防霉剂的正确选择。在饲料中使用防霉剂必须保证在有效剂量的前提下,不能导致动物急、慢性中毒和药物超限量残留;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不良作用;不能影响饲料原有的口味和适口性。

乙酸、丙酸等有机酸类挥发性较大,容易影响饲料的口味,因此选用盐类或醋类效果要好些。较理想的防霉剂有以下几个特点:抗菌范围广、防霉能力强、易与饲料均匀混合、经济实用。一般情况下,丙酸盐和一些复合型防霉剂是首先考虑的品种。

1.1.4.2 根据水分含量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防霉剂。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很多,如防霉剂的溶解度、饲料环境的酸碱度、水分含量、温度、饲料中糖和盐类的含量、饲料污染程度等。在饲料中使用防霉剂主要是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剂量。

1.1.4.3 防霉剂与抗氧化剂联合使用。饲料的发霉过程也伴随着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氧化过程,一般防霉剂都应与抗氧化剂一起使用,组成一个完整的防霉抗氧化体系,能有效延长贮存期。

1.1.5 草捆防霉技术。苜蓿、羊草等刈割后不能直接打捆,要晾晒到水分含量适宜时再打捆贮运,是草捆防霉的主要方法。

对水分含量达标的草捆进行塑料膜密封贮运,既方便运输和贮存,又利于防霉保质,应广泛推广运用。

对于较高水分的干草一般不宜打捆,若因其他因素必须打捆时,应采用一些技术措施,比如添加防霉剂等。根据研究,苜蓿干草在较高水分(25%~28%)条件下打捆贮藏,添加3%氧化钙和0.4%的陈皮处理效果较佳,也可添加复合型天然防霉剂,比如添加氧化钙1%、陈皮0.3%、沸石粉2%。复合型天然防霉剂能够有效保存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防霉效果显著(霉菌数量为5.74×103个/g)。

1.1.6 青贮饲料的防霉变技术。青贮饲料的防霉主要是加强青贮制作质量,必要时适当加入防霉制剂。在制作青贮饲料时,注意以下要点:适时收割秸杆,防止受霜冻;秸秆水分不应太高,一般在60%~70%较好;将秸秆切碎,长度在1.0~2.0厘米较好;存放时充分压紧,每立方米存放700~800千克较好。在取青贮饲料后,最好用塑料布将青贮饲料表面盖好压实,不通空气。在制作青贮饲料时,添加丙酸、己酸、山梨酸等添加剂,剂量不高于1%,用于抑制二次发酵,并抑制极大多数霉菌的繁殖。

1.2 饲料与饲草中的污染物控制技术

1.2.1 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控制。重金属污染在生鲜乳生产中日益受到重视,牛奶中的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饲草料中汞、砷、铬、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和违规使用。世界上主要奶业发达国家对生鲜乳中金属污染物的含量都有限制,我国对几种主要污染物也有限量标准。很大部分生鲜奶中的污染物是通过采食饲料和饲草而来,而饲草饲料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农作物农药的残留、非法或超标使用各类添加剂。

使用未受污染的饲草饲料,按标准使用各类饲料添加剂,减少奶牛饲料添加剂特别是阿散酸、洛克沙生等的使用是降低生鲜奶中污染物的有效手段。

1.2.2 农药残留污染的控制。农药残留是生鲜乳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农药残留指农药喷洒后留在作物表面及周围环境中的农药及有毒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和反应杂质的总称。牛奶中的农药残留是指植物、水和环境中农药残留在奶牛体内富集后向牛奶中转化的物质。

全球各国对牛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有400多种,在这400多种限量物中,杀虫剂和除草剂大约占总量的70%。所以,严格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是控制饲料饲草中农药残留的重要措施。

2 兽药残留控制

兽药残留指奶牛患病使用兽药后,经泌乳进入鲜奶中的药物原型以及有毒的代谢物和药物杂质。牛奶中的兽药残留是生鲜乳质量控制的又一重要环节。

2.1 生鲜乳中的兽药残留主要来源

2.1.1 不按规定使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2.1.2 正常使用治疗用药(比如抗生素、疫苗注射药、驱虫用药)后休药期不足导致生鲜乳药物残留。

2.1.3 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如:氯霉素、己烯雌酚、雌二醇、克伦特罗、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造成生鲜乳药物残留。

2.1.4 兽药使用方法不当,如用药剂量、用药部位、给药途径错误;大剂量长期滥用兽药等。

2.2 解决药物残留的技术方案

2.2.1 按规定使用药物。

2.2.2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禁止人药用作兽医用药;在病牛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国家规定禁用的药物。

2.2.3 对抗生素类药物进行专柜存放,严格按规定用药并执行休药期规定,休药期满,要对病牛所产鲜奶进行药物残留检验,符合规定后方可作为原料奶出售。

2.2.4 奶牛饲料中禁止使用含抗生素类的添加剂。

3 饮用水的使用标准

饮水是生鲜乳污染的又一重要环节。细菌、化学品、有机物和矿物质均会影响水的质量,比较常见的水质问题是铁和硫酸盐含量过高、水源的细菌污染(主要是土壤中的大肠杆菌、嗜铁和硫酸盐的细菌)。

饮水的质量是保障生鲜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国家规定,标准化奶牛场奶牛饮水质量应符合NT5027-2008《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要求,有条件的奶牛场应该执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鲜乳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多方面、覆盖牛奶生产全过程的系统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牛奶的质量,因此,加强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断绝污染源、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是保障生鲜乳质量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防霉剂青贮饲料饲草
两种不同青贮剂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不同液体防霉剂的抑菌效果及其在颗粒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怎样合理选用饲料防霉剂
中密度纤维板防霉剂的筛选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