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川 张朝晖 马 静 徐 强 卢旭亚 朱朝军 彭 娟 田 影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外科(天津300150)
糖尿病下肢病变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缺血性病变,神经性病变血液灌注良好,但由于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病变导致了病人保护性感觉消失,表现为皮肤干燥,敏感性减弱,但皮温正常,足背动脉可及搏动;糖尿病神经缺血性病变则表现为足部冰凉,动脉搏动不能扪及[1]。一般来说,神经缺血性病变更为严重,一方面由于支配血管的神经不能有效控制末梢小动脉的收缩,另一方面由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使得血液粘稠,加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形成血栓,血流缓慢,无法下达末梢营养神经及组织,导致肢体末梢极度缺血,一旦足部有轻微感染,则伤口在缺少血供的情况下迅速恶化。在治疗上,现代医学讲求控制血糖,营养神经,调节代谢等综合疗法,但收效甚微。我科通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采用祛痰逐瘀的理念,通过中医准确辨证,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其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因此治疗多采用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在糖尿病早期下肢病变出现之时,往往糖尿病已经到了中晚期的阶段,而此时阴虚燥热的症状并不明显,取而代之的则是“湿”“痰”“瘀”叠加式、渐进式的表现[2]。因此在治疗上,需要对此进行辨证施治,方可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湿证 糖尿病发展至中晚期往往会出现湿证,其根源在于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的紊乱,体内水液丧失了原来作为津液和血液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病理状态,这种状态作用于人体又会引起新的病理变化,继发新的病变,因此导致疾病缠绵难愈。湿证在糖尿病早期下肢血管病变表现为周身困倦乏力,下肢重浊活动不利,头重如裹,口中异味,舌下络脉极细极微小,似被一层透明薄膜包裹之象,此时湿邪呈弥漫状充盈于脉道,致使血液流通不畅,而患者多伴有脾气虚症状,因脾主肌肉四肢,主运化周身水液,因此当益气健脾为主要治法,兼以清热利湿,以四君子汤合用四妙散加减,切忌大量应用香燥之品,以免热极伤阴。
2 痰证 《素问·奇病论》:“有病口甘者……此为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亦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糖尿病到了一定程度则生痰证,此为湿邪演变而成,湿邪由弥漫状进展至如凝胶状充盈于脉道,阻塞更甚。临床见患者间歇性跛行加重,周身乏力、疼痛症状益甚,同时还伴有典型的痰湿症状及体征,如下肢水肿,舌苔厚腻,不易揩除,口粘口臭。此时应辨证分析其痰之阴阳,一般热痰可用栝楼、贝母清化之,寒痰可用白芥子温化之,同时辅助以软坚散结化痰之品,如海藻等。
3 瘀证 《金匮要略》中提到:“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及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指出瘀血是形成消渴的因素之一。消渴病病机本身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虚内热耗伤津液,导致血液黏滞,血行不畅致瘀。消渴日久,阴损及阳,导致阳虚,阳气不足,鼓动无力,血流缓慢,滞而成血瘀[3]。而痰邪胶凝于脉络内,又因气血不足,推动乏力,久之凝滞不行,而成痰瘀,湿邪弥散于脉络及局部,久之不行,亦成湿瘀,血瘀、痰瘀及湿瘀三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加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当以益气行气为主,兼以活血化瘀,采用补阳还五汤作为基础方剂,重用补气健脾之黄芪、山药、白术以促血行,当归、赤芍、川芎、桃红养血活血,为加强其化瘀通络的作用,以走窜益甚的蜈蚣易地龙,以虫类搜剔通络法,借虫类蠕动之力和啖血之性,走窜攻冲,搜剔络中痼结之痰瘀,旋转阳动之气,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从而根松透邪,追拔沉混气血之邪[4]。牛膝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而奏功。总之,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治疗,必须对“邪”之行踪有透彻的掌握,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医辨证,方能抓住重点,起到良好的效果。
[1] Ali Eoster.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分级[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5):301-302.
[2] 徐 强.从肺论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1,43(5):82.
[3] 朱红英,王坤玲.浅谈糖尿病血管病之瘀血络损[J].新疆中医药,2012,30(3):103-104.
[4] 周水平,仝小林,徐 远.通络法用药配伍规律浅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8(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