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卉屏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银川750021)
前列腺增生症(BPH)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老年人体内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发病原因[1]。50 岁以上男性BPH 发病率超过50%,病理性BPH 发病率几乎达100%[2]。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和排尿梗阻症状(排尿踌躇、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尿流无力、尿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引起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近年来,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神阙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2 例全部来自门诊,患者年龄50~78岁,病程4个月~21年,平均3.6年。所有病例老年男性,临床表现和体征,见尿液排出困难,小便不利,直肠指诊检查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小便不利,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尿道无涩痛,小腹胀满;多见于老年男性,男性直肠指诊检查可有前列腺肥大,或膀胱区叩诊明显浊音;B超等有助诊断。
治疗方法 自拟癃闭通利汤加减:炙黄芪、川牛膝、薏苡仁各15g,茯苓、肉苁蓉、姜黄、苏叶、杏仁、炙杷叶、车前子(包)、路路通各10g,肉桂、炮山甲(冲),炙甘草各5g。每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
神阙穴位贴敷治疗 药物:麝香0.1g,胡椒末适量。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规穴位消毒,将麝香0.1g纳入脐内,再放适量胡椒末撮上面,盖以膜,胶布固定,1周可自行取下,若有不适,可提前除去,2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超声影像显示前列腺增生明显缩小;有效:症状改善,超声影像显示前列腺增生轻度缩小;无效:症状无变化。
治疗结果 32例患者中,经过1 个疗程治疗后,显效18例占56.25%;有效12例,占37.5%;无效2例,占6.25%。经过3 个疗程后,显效22 例占68.75%;有效9例占28.12%;无效1例占3.13%。总有效率为96.87%。
典型病例 白某,66岁。2010年6月16日就诊。主诉: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加重15日来就诊。曾经在某人民医院确诊前列腺增生。诊见,患者形体较瘦,睡眠可,纳可,排尿无力,尿细,大便正常。舌紫、苔薄白,脉沉。超声影像检查前列腺增大(4cm ×3.5cm×3cm),残余尿60mL。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断:癃闭。肾虚血瘀证。①给予自拟癃闭通利汤加减:炙黄芪15g,川牛膝、薏苡仁各10g,茯苓、肉桂、肉苁蓉、姜黄、苏叶、杏仁、炙杷叶、车前子(包)、路路通、炮山甲(冲)、炙甘草各5g。每日1 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②神阙穴位贴敷治疗,患者卧位,常规穴位消毒,将麝香0.1g纳入脐内,再放适量胡椒末撮上面,盖以膜,胶布固定。嘱1周后自行取下,若有不适,可提前除去,二诊,尿无力、尿不畅明显改善,余可。效不改方,处方:炙黄芪15g,川牛膝、薏苡仁各10g,茯苓、肉桂、肉苁蓉、姜黄、苏叶、杏仁、炙杷叶、车前子(包)、路路通、炮山甲(冲)、炙甘草各5g。每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三诊,尿无力、尿不畅完全改善,超声影像检查前列腺轻度增大(3.8cm×3.4 cm×2.8cm),少量残余尿,余可。原方配成丸药,每次9g,1d2 次,早晚分服。神阙穴位贴敷方法同前。嘱慎起居、畅情志、调饮食。1年随访正常。
讨 论 前列腺增生症(即中医学“癃闭”),各家研究成果层出,中医证型总结很多,老年肾虚为发病之本,瘀血内结为发病之标,本虚标实为本病病机特点[3]。杨春和[4]统计各家证型结果,肾阳虚46.71%,瘀阻水道26.31%、肾阴不足9.21%、痰浊郁结5.27%、肺气虚为5.26%。本人比较认同虚与瘀的观点,并借以提壶揭盖法。自拟“癃闭通利汤”加减并配合神阙穴位贴敷。全方具益气助阳、活血通络、健脾利水、宜通肺气功能。神阙为任脉之穴,居人体正中、与督脉相表里,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达百脉,神阙穴可谓一穴而系全身[5]。外敷以麝香,开窍,活血,通络散结。脐与前列腺位置较近、其药力可直接到达病所。总之,中药内服配合神阙穴位贴敷共奏膀胱气化,消散瘀阻,达到“通利”目的。
[1] 全 译,姜姗姗,包打鹏.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9,26(6):125-127.
[2] 顾方六.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在中国发病情况的初步探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3,15(5):15.
[3] 陈润东,严 夏,李小燕.王琦教授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2,44(3):148-150.
[4] 张春和,陈天波,秦国政,等.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与尿动力学系数相关性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13(2):185-187.
[5] 肖全良,杨孝芬,施杨婉琳,等.神阙炙治病机理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0,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