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2013-04-07 14:44邱镛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心态实效性

邱镛妃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福建 福州 350016)

一 心态和职业道德

所谓心态即心理态度,是由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引起个体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特定时间内的综合表现。[1]心态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既有积极心态,也有 消极心态。积极心态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而消极心态不利于个体顺利地社会化,甚至妨碍人生价值的实现。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地面对人生,接受挑战和应付困难,那他就成功了一半。积极心态(Positive Mental Attitude),是一种正向、乐观、平和、进取的心态。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在认知上,表现为积极的认知自己、他人和社会,能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并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给予真诚的赞美和肯定;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社会,辩证分析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坚定的信念。在情感上,表现为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控并转化消极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使自己的情绪平和、稳定、愉悦,主观幸福感强。在行为上,表现为勤奋进取,不畏困难,意志坚韧;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善于钻研,执着自信;宽容待人,懂感恩,肯付出,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客观现实,遇到不幸或不顺心的事情时,不会怨天尤人,反而能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拥有消极心态(Negative Mental Attitude)的人则表现为悲观颓废,得过且过,意志消沉,逃避困难和责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维持,用以调节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相联,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精神、职业情感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是教育者传授并促使受教育者逐步理解、接受、内化职业道德内容并自觉以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职业行为的教育过程。

二 积极心态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

(一)理念的同一性

积极心态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服务对象都是人,具体来说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这一群体,二者都要求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和尊严,相信人的潜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归根到底,其契合点就是二者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高职教育凸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关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

(二)目标的一致性

学生积极心态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二者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实现。[3]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发展不是单一素质的发展,而是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诚如爱因斯坦所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象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其中心态积极不仅仅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积极心态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能产生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力量,是获取健康、幸福和成功的重要因素。职业道德素质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成功就业、立业、创业的重要保障。

(三)内容的渗透性

目前还没有学者明确界定积极心态包含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所概括的 24 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来理解积极心态。24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心胸开阔、好学、洞察力、正直、勇敢、诚实、热情、善良、爱心、社交能力、公平、领导才能、团队协作、宽容、谦虚、谨慎、自我控制、对美和优秀的鉴赏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两部分: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是行业特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可见,“好学、感恩”的积极特质与“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相对应;“诚实”的积极特质与“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要求一致;“正直、公平”的积极特质与“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相对应。另外 “团队协作、宽容、谦虚、热情”等积极特质也都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四)过程的契合性

心态由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构成,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相应地也要从强化认知、体验情感、塑造行为三方面进行。因为心态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而职业道德具有外在性,是社会对特定职业的从业者的道德行为规范要求,所以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需要,然后才有可能外化为自律行为。职业道德教育是围绕“知、情、意、行”四要素进行的,“知”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情”是形成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实践的直接动因;“意”是驱使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重要保证;“行”是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水平的关键。可见学生积极心态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上具有“知”、“情”、“行”三方面的契合点。

三 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甚理想,学生职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眼高手低、缺乏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以及缺乏诚信等表现都是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反映。”[5]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位 还有市场经济以及多元文化中存在的负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学者们更多的是从高职院校这一中观层面来分析原因,认为“高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造成当前不少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的缺失和错位”[6]。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和偏差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多数院校“职业道德精神教育是一种认知性或一种近似道德灌输的知识性教育”[7]。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比较笼统模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脱节;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方法简单;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笔者认为这些固然是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只是外因。职业道德教育是以职业道德为内容进行的培育过程,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需要,外化为自律行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态是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因。

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处于高等教育“象牙塔”的底层,加上家庭、社会对高职教育的片面认识,学生自认为是大学生中的“三等公民”,自信心普遍不强,学习动力不足,遇到问题容易退缩逃避,“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混文凭的消极心态较本科院校更为明显。笔者曾做过一个关于高职学生心态的问卷调查,对“是否会因为自己是个高职生而感到自卑” 这一问题,27.56%的学生“从来不会”,55.8%的学生“有时会”;对“是否对现在所上的大学感到满意”这一问题,62.26%的学生选择“一般”,23.56%的学生感到“满意”;当问到“成为高职学院的一员,感觉如何”时,49.23%的学生 “感到平淡”,22.48%的学生“感到失望”,只有14.96%的学生回答“充满希望”;对“是否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这一问题,18.25%的学生选择“很有信心”,49.35%的学生选择“有点信心”,14.13%的学生选择“没有一点信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这一问题,只有10.58%的学生选择“喜欢”,23.56%的学生选择“讨厌”,56.73 %的学生选择“必修课,不得不上”。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消极心态,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消极心态。学生的这种消极心态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也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一种思想吸引了整个心灵,激起了感情的时候,世界观的信念才成为个人的精神成果,冷酷的心不可能产生崇高的情感、志向和理想。”[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要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首先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心态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是有效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

四 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使他们积极主动接纳教育者所传授的职业道德知识和观点,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心态积极的人能更好的应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总能坚守职业道德规范,勇敢面对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克服。

(二)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有助于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积极心态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积极具有激励功能,而激励能使人与人之间产生积极的体验,从而产生相互融合的倾向。以情绪为例,积极的情绪会使双方产生相互接近和合作的可能,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双方互相逃避和争斗。比如恐惧会产生逃跑或躲避,愤怒易产生攻击;反之,喜爱则会产生接近,快乐则会产生合作、亲近等。[9]

(三)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有助于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动机的内化、职业道德意志的发挥和职业道德行为的自律

Avey、Patera和West研究证明,心理资本及希望、乐观、坚韧性和自我效能感都与员工的旷工(absenteeism)负相关。[10]仲理峰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员工的希望、乐观和坚韧性三种积极心理状态,都对他们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有积极影响。[11]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是有效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是提升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提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1]张建勇.大学生心态的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6).

[2]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3]杨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教育与评估),2008,(10).

[4][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罗福周.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6]田晓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7]郑晓丽.高职生职业道德人格缺失及原因[J].职业技术教育,2007,(5).

[8]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任俊,张义兵.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5,(12).

[10]Avey JB, Patera JL, WestB J.The implic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bsenteeism [ 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6,(13).

[11]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心态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