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8例

2013-04-07 12:09陈少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痞满麦芽党参

陈少禹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8例

陈少禹

(河南省南阳南石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48例辨证用中药治疗。结果:48例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明显。

慢性胃炎;辨证治疗;疗效观察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们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48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8例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72岁,平均为45岁;病程2个月~35年。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反胃、呕吐等。Hp均为阳性。

诊断标准为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确诊,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标准[1],排除患严重心脏病等其它重要疾病。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用黄芩1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赤芍12g,白芍12g,谷芽9g,麦芽9g,枳壳6g,甘草9g,佛手10g,煅瓦楞子30g。舌苔薄白,面色苍白,脉弦细,加柴胡15g,香附12g,乌药9g。胸腹痞满,伴有嗳气不畅加川楝子6g,苏梗9g,川芎15g。日1剂,分两次水煎服。28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用药、疗程根据病状及好转情况而定,药物剂量一般不超过常规剂量的2倍[2]。

3 疗效标准

痊愈:胃镜检查慢性胃炎痊愈,症状消失。显效:病变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病变胃黏膜范围缩小,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设为0.05,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痊愈16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

治疗前后症状见表1。

5 典型病例

陈某,女,45岁,2007年5月6日初诊。患胃病已有4年,久治不愈。胃脘部隐痛感,泛酸,脉濡数,舌红等强食则出现胃脘胀满。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湿热蕴结,肝胃阴虚。治以清化湿热。药用麦门冬10g,白芍12g,麦芽20g,玉竹9g,甘草6g,黄芩10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10g。服药后胃脘隐痛消失,偶有食后脘胀,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舌苔白腻,脉细弱。上方继服7剂,2天服药1次。2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6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胃络失养及情志失调等。属标实本虚之证。胃主降浊,胃纳失职则浊气内阻,从而引起胃脘痛[3]。脾主升清,脾运失常,痞满不舒,久虚不复。所以,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为“浊”与“虚”。因此,健脾助运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中药为党参、谷芽、半夏、茯苓、百合、白术、甘草、乌药、麦芽、陈皮等[3]。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培中焦之虚。麦芽、谷芽有助于中焦之运,乌药、百合和胃理气,陈皮、茯苓、半夏健脾理气化浊。

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如根据医师叮嘱按时服用药物,饮食方面切忌冰冷、辛辣、油腻等食物,同时对于粗糙、坚硬、含有过多纤维的食物也要少食,而应该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每餐定时、定量,可以少食多餐,而不能暴饮暴食[4]。此外,平时应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以避免因不良情绪而导致慢性胃炎加重或复发。

[1]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2]类承法.刘启庭老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4):8-9.

[3]彭罗瑞,李新华,许多文等.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胃炎60例分析[J].甘肃中医,2006,19(4):19-21.

[4]李联社,王乾,柴西梅.自拟胃炎康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16-17.

R256.337.339

B

1004-2814(2013)12-1005-01

2013-09-13

猜你喜欢
痞满麦芽党参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吃心情的麦芽精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妈妈被妖怪抓走了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生麦芽鸡内金茶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