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萍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九品中正制始创于魏,沿用于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才被废除,期间经历了差不多四百年。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机构官吏出任州、郡的“中正”。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职责的根据家世、才、德,将辖区内的人才经过品评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后上报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按中正品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区任官。[1]P93
作为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关于九品中正制创立的原因这一问题,史学前辈做了很多的研究。很多学者从当时的社会情况出发,认为当时战乱人士流移是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有学者从政治角度入手,认为统治者跟世家大族的妥协是不能忽略的。而教育史的研究学者似乎更注重选士制度本身的因素。
研究历史首先必须牢牢把握该时期社会生活给予重要影响的基本方面,也就是要把历史现象置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去理解。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点,历史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否则就沦为支离破碎、失去灵魂的断片。[2]选官制度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积极的选官制度能促使政治清廉,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之一的九品中正制重实行之初也有一定的效果。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以德才为主来品第人物,不只注重家世:“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宋书·恩幸传序》)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名士操纵荐举的权力,将选官的大权收归中央,也有利于中央对选官的控制,等等。因此,对于九品中正制创立原因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各学者的研究角度和层面不同,其研究成果的侧重点页不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九品中正制创立的原因进行梳理。
黄巾起义之后,士人流移,百姓居处错杂乡、亭、里等基层组织也受到破坏。《通典》卷十四《选举二》中记载:“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错杂,详核无所”,“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遂难委悉”。士人的才能道德难以考察,造成了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权者想要选拔出好的人才就不得不考虑其他制度,这是促使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一个因素。“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晋书·卫瓘传》)唐长孺先生在他的《九品中正制试释》中也提到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
察举制是汉代选用官员的主要方法,其程序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一定形式考察,通过后授予官职。不可否认,通过察举制选拔出不少的优秀人才,但随着察举的实行和演变,其弊病不断显露出来,已经失去网罗人才的作用了。笔者认为察举制顺利实行的前提是推荐者公私分明,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很难出现。特别是到东汉末期的时候,风气大变,出现了贪污贿赂等现象,人才选拔已经偏离其原旨,察举制已经失去了荐举的公平性,出现了选举不实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王符在《潜夫论》也指出:“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餮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谀谄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以空虚应有道,以嚣暗应明经,以残酷应宽博,以怯弱应武猛,以愚顽应治剧。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当时有一句流传的俗语很形象地抨击了这一种现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尽管统治者有采取某些措施试图改进,但都无法阻止举士其中的黑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也正是这种选才制度以及所选出来的“人才”对东汉的没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纠正察举制的弊端,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汉末用人都以德为重,重性行轻才能。曹操掌权后,政局混乱,这个时候急需人才。曹操打破汉末“重德轻才”的原则,奉行了“唯才是举”的政策,七年内(建安十五至二十二年)颁布了三道求贤令,而且一道比一道深刻。建安十五年(210)下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提出,只要有才能,不管是不是廉士,都任用。在第二道求贤令中,“夫有形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以陈平、苏秦等为例,强调不能因为私德而全盘否定一个人。而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在他颁发的第三道求贤令中,进一步地把“唯才是举”具体化。“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又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以上这三道求贤令,强调重才轻德,非常明显地看出曹操的用人思想是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有所不同的。三国混乱之时,政府更需要的是英才,是能打仗、有号召力之人,要建立和巩固曹氏政权,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强有力的统治,显然当时的察举制已经无法满足他对人才的需求。所以,曹魏统治者试图通过革新选士制度,创设一种合适的方法来选拔这些人才以此来满足其需要,九品中正制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
对于曹操的三道求贤令陈寅恪先生另有其独到的见解:曹操三令,大旨以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这是明白宣示儒家豪族自来尊奉的金科玉律,并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据,汉征辟制度的标准儒教已经完全破产,不可依据。……如果深入一步,联系曹操的阶级出身,就可知道曹操出身阉宦家庭,而阉宦之人,在儒家经典教义中不能占有政治上的地位,若不对此不两立的儒家教义摧陷廓清,则本身无以立足,更无以与儒家豪族人物如袁绍之辈相竞争。从摧陷廓清的儒家豪族的金科玉律来说,此三令可视为曹魏皇室大政方针的宣言。[3]P11-12
由此可见,曹操这三令不仅仅是出于对人才的需要,也体现出政治上的需求。政治上的需求也是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曹操是出身于宦官家庭,并非名门,与士族阶层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尽管他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抑制士族,但世家大族已经是一个比较稳固的阶层,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上都具有突出的地位。他们钱财万贯,经济基础雄厚,例如马援“北地牧畜……遂役属数百家”(《后汉书·马援传》)。而马援在当时还不算最显赫的。世家大族的经济实力不得而知。他们在黄巾起义时还屯坞自守,拥兵自重。同时,拥有如臧否人物等控制舆论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曹氏想巩固统治就不得不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游为民先生也认为“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是设立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原因”[4]。因此曹魏政权采用的选官制度除了要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也要对世家大族有利。在延康元年(220),曹丕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负责品第的中正是有士族出身的人来担任的。“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新唐书·柳冲传》)对世家大族做出了让步,给其一定的特权。
另一方面,汉代末期,“阉宦用事。群奸秉权危害忠良。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抱朴子·审举》)政治腐败,朋党结交,一些世家大族利用私权干预、操纵人才的选用。《后汉书·张让传》里有这么一段记载:“扶风人孟佗,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谒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问佗曰:‘君何所欲?力能办也。’曰:‘吾望汝曹为我一拜而。’时宾客求谒让者。车恒数百千两,佗时指让,后至,不得进,监奴乃率诸仓头迎拜于路,遂共举车入门。宾客咸惊,谓佗善于让,皆争以珍玩赂之。佗分以遗让,让大喜,遂以佗为凉州刺史。”各级官员擅用人才,士人攀附权贵,这也是察举制“选举不实”背后的一个原因。“当时除了甘心依附权门的无耻之徒外,一般士人企图在政治上获得地位便只有依附若干主持清议的名士,如果获得优良评语,进可以入仕,退也不失为名流。而名士中的领袖人物为了要扩大势力,提高本人在群众间的影响也必然广行交结,同时就尽可能的从舆论上争取优势与打击敌人。”[5]P86当时清议盛行,名士很大程度影响了人才的选举,以至于士人开始把精力放在结交名士而不是苦读经书了。《后汉书·儒林外传序》记载:“自是游学增益,至三万余人,然章句渐疏,以浮华相尚。”这种情况是任何政府都不能接受的。为抑浮华,破朋党,曹操在建安十年(205)颁布了破朋党令,指出“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旨在杜绝士人交结之风,在相当程度上打击了世家豪族。之后曹氏发动的几次巨案,包括孔融被处死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从一定意义上看,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曹魏政权与世家大族妥协的产物。
汉末政治动乱,学风渐下,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汉以后,各级的官学开始衰落。“自汉初以来,崇立太学二十余年,而寡有成者,盖由博士选轻,诸生避役,高门子弟,耻非其论,故无学者。”(《三国志·魏书》)这自然培养不出人才。在官学衰落的同时,家学的兴盛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像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所说的:“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特别是东晋之后,家学出现了“士大夫子弟,数岁以上,莫不被教,多者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的现象。[6]P141因为平民子弟缺乏学习的基本条件,从而导致平民人才匮乏,而士族却通过家学培养处大量经世治国的人才。[7]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也促进了家学的发展。九品中正制衡量品德的尺度是儒家思想,而在士族阶层中,要保持良好的家风和名声才能让自己的家族在政权中屹立不倒,于是“家训”等家学也就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诫有很多,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出名,倡导忠君孝亲、对子孙进行勉学教育等。另外,当时也有通过考试入仕的。北齐的马敬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马敬德被举为孝廉,可是他想被举为秀才,被拒绝后“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乃欣然举送至京。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北齐书·儒林传》)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的教育发展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而实行之后又推动着魏晋教育的发展。
把“九品中正制”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段来考察,与之前之后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立足点,从统治者的主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联系旧制度的弊端以及客观历史条件的演变、当时的社会风气,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其创立的原因,可以发现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汉末战争频繁、人士流移,察举腐败,选贤任能,社会政治需要和教育学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韩昇.中古社会史研究的数理统计与士族问题——评毛汉光先生《中国中古社会史论》[J].复旦学报,2003,(5).
[3]马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演讲录[M].合肥:黄山书局,1987.
[4]游为民.九品中正制创立原因辨析[J].贵州文史丛刊,1994,(2).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胡克森.九品中正制度再评价[J].贵州社会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