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缺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2013-04-07 08:59王晓刚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导管胸闷分流

王晓刚,袁 磊

2006 ̄05—2012 ̄12入笔者所在医院的房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患者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2.6±9.8)岁。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劳累后心悸、气短;术前胸片示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高压征象;术前心脏超声表现为左室、左房扩大,部分患者右室前壁增厚;4例左室内径偏小,彩色多普勒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左向右分流,未出现右向左分流。所应用封堵器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生产的封堵器。平均房缺直径(23.21±9.74)mm,最大34 mm。穿刺左侧静脉置入血管鞘,经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及右室压力,穿刺右侧静脉,将右心导管经ASD进入左房达左上肺静脉处,交换0.035英寸260 cm长加硬导丝置于左上肺静脉内,经输送鞘送入已经选好的封堵器,在X线及超声监测下将封堵器送至左房内,逐次打开左房及右房侧伞,X线及超声下确定位置良好,暂不释放,严密观察30 min,右心导管及彩超监测肺动脉压力,如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SpO2下降及肺动脉压上升,则立即收回输送鞘和封堵伞,结束手术。如无以上情况出现则释放封堵器,结束手术。结果:①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51.15±7.46)mmHg(1 mmHg=0.133 kPa),最大66 mmHg;肺动脉收缩压 (PAP) 平均 (92.18±7.16)mmHg, 最大102 mmHg;②术后:释放封堵器后30 min复查肺动脉压力,所有患者均出现下降,mPAP下降至 (35.50±7.46)mmHg,PAP下降至(72.54±10.51)mmHg,术后48 h mPAP下降至(28.73±8.46)mmHg,PAP下降至 (46.50±18.33)mmHg, 术后1月mPAP下降至(19.73±12.46)mmHg,PAP下降至(40.50±8.51)mmHg,术后6月mPAP下降至(15.84±7.25)mmHg,PAP下降至(29.50±12.05)mmHg,患者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右室内径恢复正常范围,心功能恢复,活动后心慌胸闷气促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成功释放封堵器,术后无胸闷气促发作,7例出现短暂心慌,5例出现轻胸部不适感,12 h后不适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严格予术后48 h、1、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常规测量心房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残余分流、瓣膜情况。

ASD导致肺动脉压增高,与肺血流量增加和继发性肺动脉病变有关,在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未完全转变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之前,原则上介入封堵治疗是可以实施的;同外科手术相比,介入封堵ASD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疗效可靠,并发症和残余分流更少。本研究所选患者均为较大房缺,年龄跨度较大,未收入心功能Ⅳ级的患者,样本量偏小,随访时限较短,尚不能证明房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是完全可行的,也未能对介入治疗此类患者的肺动脉高限进行界定,但是所入选患者均成功实施封堵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故从本组治疗结果可知,部分合并重度肺动脉压的ASD患者仍可行介入封堵手术,且能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猜你喜欢
心导管胸闷分流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心导管术的ICD-9-CM-3编码探讨及案例分析
NSA架构分流模式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
超声心动图无创性评估肺血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