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燕,韩敬瑜,刘丽萍
(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黑龙江鸡西 158100)
德育工作主要指按照道德发展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作为塑造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基本途径之一,德育工作是关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方向的头等大事。当代大学生是青年的优秀群体,理应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而能否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将直接决定其社会主义方向性,也必然会对大学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作用的发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高校德育工作助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当中道德理论研究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认识理论,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高校的德育工作首先要从理论层面加强道德理论研究,探寻道德的深刻内涵、功能和作用发挥的途径、提升德育工作效果的现实路径,不断总结适合小康社会特征的德育内容,加强传统道德中合乎时代要求内容的有效吸收,特别是研究如何通过道德体认、道德认同及道德觉悟三个阶段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借以助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高校德育工作助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与日增强,人们在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的同时,优秀的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开始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严重背离的,提高青年一代特别是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理论上讲,道德的导向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导向,如对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物质财富的价值实现即人们的消费导向,对具体的经济活动如商业盈利及竞争的导向;道德的导向功能还表现在它可以在政治、法律中积极引导人们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们自觉遵纪守法。可以这样说,只有道德价值导向明确的政治和法律,才能真正成为贤明、廉洁、公正的政治和法律,只有道德价值导向明确的小康社会,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全面小康社会。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知识群体,其行为的示范性效应不言而喻,做好这部分群体的德育教学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养,将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示范性作用,有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高校德育工作助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校学生作为现代公民中的先进分子,首要的品质即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校德育工作可以通过政治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操,使民族精神真正成为指引当代大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灯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求高校德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显然是过高估计了学校德育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一部分人把德育视为救世的万能工具,表面上看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地位,但这种夸大的功能观必然导致人们对德育实效过低的沮丧和对德育功能的消极评价。事实上,高校德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不是全部,这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眼光来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基本经验提出的惠及全体国人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重要的一条即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既需要为人们描绘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精神价值的归宿。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党中央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品质修养,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进一步增进社会认同,引导社会心态、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社会和谐的内在推动力。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德育工作,尤其是高校的德育工作,作为提升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重要推手、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必然包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要求当中,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的德育工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需要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德育工作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小康社会的建设也为高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空间和舞台,使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将高校德育工作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语境中进行再思考,重点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高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性和联动性,即小康社会建成过程中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如何发挥正面导向性作用(如引导文明的社会风尚、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最大限度减少负面作用的影响(如社会道德缺失、人情冷漠、缺少人文关怀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统领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德育工作中要使当代大学生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感知、有所体认、有所理解,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比较稳定而又普遍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理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弱化主体作用、无视主体需求、注重单向式的灌输型德育模式,不断突破传统德育工作模式的束缚,特别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校德育工作要做到与小康社会的建设紧密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快,高校德育影响源无限增大无疑加大了高校德育的难度。高校德育工作要接地气,要不断向家庭、社会延伸,必须打破原有的单一教育模式,努力构造一种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媒体教育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一体化模式。高校德育工作首先应该与家庭美德构建相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家庭美德与学校的德育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在发挥学校德育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大力挖掘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校外教育网点,使社会良好的道德环境与高校德育工作实现互动式发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文化下乡、科技咨询、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引导大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小康社会的建设当中,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自我,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提升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提升德育工作队伍理论水平,扎实推进多渠道德育工作的融合。德育工作者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领路人,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深理论功底、热爱德育工作的专兼结合的高校德育队伍。德育工作者要随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按照知识型、学者型的模式去塑造自己。高校应尽快探索建立起德育工作队伍和就业指导队伍、心理咨询队伍的交叉工作网络,将德育与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结合,统筹教育行为,整合教育力量,促进德育和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工作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协同发展,有效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更加充满活力、切合实际、深入人心,更具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政治过硬、专业突出、品行端正、人格健康的优秀人才。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在新一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能否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重要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培养中的方向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于光.德育哲学研究丛书:德育主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