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可飞,李雪平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郝可飞,李雪平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目前主要集中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调试措施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创新性不足。未来研究要加大创新性研究。
职业倦怠;高校;女教师
近年来,高校女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梳理,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主题”为检索项、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共22篇文章,可见,关于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并不多。
1.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理论研究10篇,实证研究12篇。理论研究以叙述现状,溯清原因,寻找对策的经验描述为主。应用研究多数运用问卷调查法、个案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者普遍采用1986 年Maslach 等人专为教师编制的职业倦怠量表和自编问卷。蔡先锋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CMBI进行调查。[1]田治则采用了疲劳量表14以及徐富明和吉峰改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2.研究路径。
目前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简单论述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和调试对策。如康婷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试措施为主,张敏侧重分析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2]第二,简单陈述现状,重点分析相关因素,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如田冶、酒卫华、徐莹等研究者即采用此路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路径相对较分离,未将研究的各方面进行融合分析。以后的研究应注重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融合运用。
3.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以单一学科为主,多学科结合为辅。蔡先锋从心理学方向分析了心理健康与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关系;孟庆玲从性别视角出发着重分析女性的特点对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李钟香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成原因、特征和策略。总体来看,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多学科交叉研究少,仅限于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结合,并没有涉及管理学、医学等邻近学科。
1.关于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研究。
(1)社会原因。
第一,周素华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师持有很高的期望。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压力。因此,社会对女教师往往具有全方位化的高期望,其心理负担急剧增加,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最终导致职业倦怠。第二,陈慧指出,社会偏见也是造成高校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受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男性 “事业型”,女性 “家庭型”的观念根深蒂固,使男性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女性易对事业失去信心和决心,往往在竞争前就失去了参与的勇气,从而导致职业倦怠。张敏、李昱等研究者也持此观点。
(2)学校原因。
第一,李昱指出学校的绩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方法单一,不仅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性受挫,导致教师自我效能感下降,久而久之,使其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态度消极,职业倦怠感随之产生。第二,许多高校遵循信息公开原则将全部职工的绩效考核成绩排名公开在学校网页上,不考虑成绩不良教师的感受,特别是那些在乎排名和成就感的女教师,公开其不好的分数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3)家庭原因。
龙秋媛、苟亚春等研究者指出高校女教师由于其特殊身份,承担了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而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的冲突往往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3]尽管不少高校女教师具备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但为了家庭她们大多放弃领导岗位,将自己放在辅助或配角的位置上,成为其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孟庆玲同样指出职业和性别角色之间统一性不高是导致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源头。
(4)个人原因。
第一,苟亚春指出女性较男性敏感,而过于敏感易使人疲劳;女性的受挫能力远远不如男性,更易产生职业倦怠。[4]另外,女性的生理特征(月经、妊娠等)都将对其产生负性影响。第二,高校女教师不能进行良好的角色调适。张敏在探讨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中以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作为标题就可见一斑,苟亚春和陈慧等研究者也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2.关于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1)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研究。
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感枯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刘国庚、李静和蔡先锋的研究都得出相同结论:情感枯竭表现最为明显,去个性化其次,低成就感最不明显。刘卫东指出高校女教师主要集中在低成就感方面。丁俏蕾得出情感枯竭表现最为明显,低成就感其次,去个性化最不明显。可见,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差异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将产生不同的影响。
(2)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研究。
在群体差异中分析的因素主要有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所属院校。李钟香重点分析了工作压力、工作被同事认可情况、女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情况、就寝状态四个因素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5]田冶着重分析了不同周期工作时间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徐玲得出学科对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丁俏蕾重点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在授课类型和岗位聘任上的差异。不同的影响因素在区域和校际差异中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全面准确地分析其影响程度,为建设性措施的提出提供依据。
3.关于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预防与消减的策略研究。
(1)加大高校民主化管理。
高校的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是影响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外在因素,研究者普遍持此观点。如李静指出让教师参与决策是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它对教师的实际影响超过决策本身,是教师成长的核心,也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条件。[6]龙秋媛和黄永秀提出学校应该特别注意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女教师具体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2)提高家庭支持度。
多数研究者认为家庭作为坚强的后盾,是女教师安心工作最大的支持,对缓解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女教师的家庭成员应适当分担家庭劳务负担。苟亚春也指出解决女性家庭劳动和市场劳动冲突的惟一办法就是提高家庭劳动的社会化程度。
(3)加强个人适度调节。
高校女教师在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要加强身体锻炼和提高意志力。张淑敏用“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应对措施主观方面的概括。由此可见高校女教师自身调节的重要性。
1.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局限。
(1)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在中国知网上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词可检索到1345篇文章,而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为主题词只有22篇文章,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1.6%。可见,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徐莹在研究中指出学界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程度还很低。丁俏蕾的研究表明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呈现出不同于男教师的特征,女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占有很大比例,故她们的职业倦怠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一空白状态。
(2)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实证研究细化不够。
第一、在实证分析中,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区域化研究方法,使研究目标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但在影响因素分析中,有的因素分析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其他的相关因素。如刘国庚主要研究了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和任教专业,并未涉及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相关因素。第二、区域化研究的区域范围有限,只涉及到新疆、青岛、青海、河南、江西、四川六大地区,而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各地区的研究分析,为预防和消减该问题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3)关于预防与消解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缺乏创新。
关于预防与消解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重复率高,缺乏创新。龙秋媛与苟亚春的研究都从提高学校和社会的支持、注意自身身心健康方面进行论述。另外,所有研究中与国外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相比较的几乎没有。国外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起步早于我国,研究深入,我们应适度借鉴国外的研究取长补短,使我国的研究更加准确、深入、全面。[7]
2.对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展望。
(1)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将会更加受到重视。
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女教师人数的比例已接近男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高校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系列为男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女教师具有温和、耐心、细腻敏感的特点,使其更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势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将更加深入。
随着对高校女教师重视程度的增加,研究者将运用多思路、多视角的方法进行创新研究。进而逐渐从表层的现状分析深入到根源研究,更加全面地探寻能够引起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可能性因素,最终找到本质性原因,并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可行性策略,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3)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校本研究将逐渐兴起。
目前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定量分析主要倾向于区域性研究,然而随着该问题关注程度的加大,许多高校将会采用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周期短,针对性强,不仅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由于对环境的熟悉更能够找到引起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提出创新性的预防措施。
[1]蔡先锋,张路遥,刘霞.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8(3).
[2]张敏.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
[3]龙秋媛.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2(6).
[4]苟亚春.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5]李钟香,徐蕾,王富兰.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
[6]张淑敏.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J].新乡学院学报,2009(1).
[7]高耀明,黄思平,夏君.高校女教师的生存状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08(8).
ClassNo.:G645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AnOverviewofJobBurnoutStudyofFemaleUniversityTeachers
Hao Kefei,Li Xueping
(Research 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The current research for job burnout of female teachers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asons , debugging measures and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 The fact that lack of in-depth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roblem need to be discussed..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made in the innovation of job burnout research .
job burnout; college; female teachers
郝可飞,硕士,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李雪平,副教授,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1672-6758(2013)11-0012-3
G6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