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银银
(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安徽 芜湖 241002)
在中国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使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来教授英语,全身反应法主要是通过身体语言来帮助学生了解教师所阐述的内容。教师如何在全身反应法中正确使用身势语,就要对英汉身势语进行对比分析,只有掌握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才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英语当中身势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减少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产生的误会和失误。
(一)身势语的概念界定。身势语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提出的,身势语主要包括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以及触觉等方面的内容。
(二)身势语的功能作用。身势语学家埃克曼和弗里森按照功能的不同,将身势语分为以下五种:象征性身势语、说明性身势语、情感性身势语、调节性身势语和适应性身势语。这五种身势语的交际功能包括:重复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话语调节功能以及否定功能。重复功能:当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人们通常会增加身势语进行加强、重复和解释所要表达的概念。例如,当我们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同时,我们不仅在语言上会回答“是”,并且我们还会加上我们的身势语“点头”这个动作,来重复回答,这样使得回答更加直观,更加形象。
补充功能:身势语可以补充增加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或者是一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信息。例如,当我们向别人表示谢意时,我们脸上会出现感激的笑容,来向对方传达谢意。
替代性功能:当有些情感用语言表达既啰嗦又无法确切的表达情感时,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个身势语来代替即可,还有的时候,我们不方便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时,我们都可以使用身势语进行替代。例如:当我们感到无奈时,我们会耸一下肩,同时嘴巴一噘来表示无奈的心情,但是如果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无奈时,效果就不如身势语表达的传神了。
话语调节功能:在交际中,我们会用交际语来调节和控制交际的进行。例如:当对方在讲话时,我们东张西望,表现出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时,对方就会终止说话,反之,如果当对方讲话时,我们面带微笑,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赞同,那么对方就会自信的继续下去。
否定功能:人的内心、外表和语言是否一致,从他的眼神、表情和身体动作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当人们撒谎时,总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害怕他们的眼神会出卖他们。
因为身势语具有这些不可忽视的交际功能,所以我们要重视中西方身势语之间的差异,避免在语用中产生误解,使交际顺利进行。
(三)中西方间英汉身势语的文化差异。身势语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有许多共同点,例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等等。当然中西方间的身势语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而这些差异之处,正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只有注意到中西方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才能避免交际中的失误。中西方身势语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光语:眼睛和眼神是我们使用较多的身势语,通过一个人的眼睛或是眼神我们通常可以捕捉到对方的心思。目光语在中西方之间是存在差别的,尤其表现在目光礼仪上。以美国为例,美国人在交流时,特别是在一对一的交流时,强调一定要直视对方的眼睛,这样是诚实的表现,反之,就代表不诚实、蔑视、心不在焉。而中国人则认为在交谈中,如果一直注视对方的眼睛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在下级对上级,或是晚辈对长辈时,我们常见的姿势就是低头含胸表示恭敬和谦虚。
手势语:手势语也是我们使用较多的一种身势语。例如,我们招手喊对方过来时,我们的手势是掌心向下,其余四指向自己身体方向煽动。而外国人在叫对方过来时,会掌心向上,用食指向内弯曲,表示“过来”的意思。又如,我们会用食指在自己的脸上刮几下,表示笑话对方出丑,而外国人则会用双手的食指指背相互摩擦表示同一意思。我们表示惩罚自己时,会用一只手煽自己的脸颊,而外国人用手煽自己的耳朵。这些都是手势语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姿势:姿势也反映出一定的中西方差异。例如,中国人谈话时,一般都是长者坐着,晚辈站着;领导坐着,下级站着。而在英美国家我们发现,往往地位高者站着,更能显示出他处于支配地位的角色。如果处于地位高的人,主动选择坐姿,则表示他愿意以一种和谐的氛围进行交谈。
接触:接触主要是通过身体部位的接触交流信息的方法。中国人属于低接触文化,中国人见面时,一般点点头,或是用语言说声:“你好!”。在非常正式的场合,见面时也只是握手,表示欢迎。一般老朋友见面时会拉拉手,或是轻捶几拳表示亲密。而我们经常看见,英美国家人见面时,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会亲吻脸颊表示亲密,而这一动作在中国是情侣、夫妻在私下才会这样做。但是,英美国家的人,除了问候礼时,会接触对方的身体,其余时间是比较忌讳别人碰触他们的身体的,如果碰到了,要说:“对不起。”而中国人则相反,中国人喜欢在交谈时,用手去碰触对方的身体,例如搭肩。同性的好朋友之间喜欢手拉手,而这会被英美国家的人误认为是“同性恋”。
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外语教学中,教师们青睐使用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在全身反应法当中,教师会使用大量的身势语来解释英语当中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注意中西方身势语文化间的差异,避免学生以后使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交际造成误解。
(一)全身反应法的概念来源。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了全身反应法这一概念。这一教学方法主要是将语言和身体动作相结合,用更加直观形象的身体动作来教授语言。全身反应法的理论主要来源于“记忆痕迹”理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经常和紧密的记忆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回忆和联想。
(二)全身反应法的特点。全身反应法的特点在于:教师会一边说出他的教学内容,一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辅助解释他所说的内容,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加直观形象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当学生理解了所学的内容之后,再用肢体语言来回应教师先前所教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就将语言和肢体动作紧密结合起来了。
(一)身势语在TPR教学法中实施的对象。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全身反应法一般用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三四年级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一般在八到十岁之间,存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问题,同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用语言来教授课程的话,难以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内容,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很沉闷。低年级的孩子很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使用全身反应法,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能制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也能减少学生因为害羞而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压力。我们发现使用身势语学习英语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吸收和记忆,更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根据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低年级中的使用比较常见。
(二)TPR教学法中身势语的主要作用。身势语在TPR教学法中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TPR教学法一般用在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常见于三四年级的英语课中。由于学生的年龄一般只有八九岁,不太容易集中注意力,通过身势语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泼性,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身势语在TPR教学法中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使用TPR教学法时,会设计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肢体动作、儿歌、话剧等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知识。这些身势语和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从而能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身势语在TPR教学法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新知识。英语中如果只是通过发音来教授知识的话,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新知识,那么教师通过身势语可以把本身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肢体动作,通过这些身势语学生能清楚地明白所学的新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新知识了。
(三)身势语在TPR教学法中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身势语的中西方差别。身势语中西方差别是很大的,包括目光语、手势语、姿势和接触等方面。下面我以《PRIMARY ENGLISH》第五册第一课文章为例,来说明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课文内容:
Bobo’aunt and uncle: Hi, we are bobo’aunt and uncle.
Meiling: Hi.
Bobo: This is meiling.
Bobo’aunt and uncle: Hello, meiling. Welcome.
Meiling: Thanks! What a great party!
又名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怪异性平滑肌瘤的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类疾病。胃肠道、网膜、肠系膜是肿瘤生长的主要部位,临床将这一类疾病定义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类肿瘤疾病[1]。我院2012年4月—2017年收治了1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笔者就本组患者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特征表现总结如下。
教师在教授这个对话时,首先一个人扮演对话中的四个角色:Bobo, Bobo’aunt and uncle, meiling.教师首先扮演Bobo’aunt and uncle并挥手表示打招呼,嘴里读出第一句话,然后将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接下来,教师换个方位扮演meiling,并说出第二句对话,再将第二句话写在黑板上,以此类推,教师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对话教学。这之后,教师请几位学生表演这个对话。在这个表演中,教师在打招呼时用的是中国人习惯的“摇手”这个动作,那么接下来学生在表演时,也是用同样的动作,在这里教师应该注意到中西方打招呼时的身势语的差别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我们以美国为例来谈谈中西方“打招呼”时的身势语的差别。美国人在相互打招呼时,会拥抱对方,或者亲吻对方的脸颊,表示礼貌,而不是像中国人这样“摇手”,教师可以通过拥抱一个学生来解释西方人是用“拥抱”这个身势语进行打招呼的。并且,当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提醒学生注意相互之间站立的距离,不要相互碰触对方,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西方人不喜欢别人碰触自己的身体,交谈时会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进行对话时,中国人喜欢低头,不注意眼神的交流,教师要提醒学生注视对方眼睛,以表示礼貌和真诚。虽然只是一个简短的对话,但是在这个对话中,我们发现它涉及了包括身势语中的目光语、手势语以及接触、距离在内的四个方面的身势语的差异。如果教师在使用全身反应法进行教学时,没有注意提醒学生中西方在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的话,势必给学生以后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一些障碍。
身势语在TPR中应用时要注意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在使用TPR教学法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是教学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协助教师来设计符合西方文化习惯的身势语对新知识进行表达,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到动作的示范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使用TPR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当好课程设计师的角色,设计好身势语。同时教师应该培养自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有意识地注意到中西方身势语的差异,在教授新课时,有意识地使用符合西方文化习惯的身势语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 R.L.1970. Kinesics and Contex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2]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Aleda Krause,丁往道,Greg cossu[M].北京:外国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9]靖雅君.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