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3-04-06 13:54徐姗姗
关键词:省属人才队伍辽宁省

徐姗姗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沈阳 11013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辽宁省是工业大省,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6年多来,辽宁振兴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国有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辽宁省省属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生机和活力得到焕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国有资产总量逐年增加,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在原材料、装备制造、能源、石化等全省支柱产业中的集中度显著提高,影响力、带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爆发力持续释放和显现[1]。目前,隶属辽宁省国资委监管的省属企业共24家,截止到2011年末,24家省属企业资产总额为3 721.8亿元,占全省地方国有资产总额的28.5%;主营业务收入2 078.5亿元,占全省地方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1.2%;利润总额142.6亿元,占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65.8%[2]。

一、辽宁省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1.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目标,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通过与2007年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规模显著壮大。2007—2012年,辽宁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规模由28 642人增长到41 815人,增长46%。其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由273人增长到308人,增长12.8%;中层经营管理人才由2 696人增长到3 730人,增长38.3%;一般经营管理人才由25 673人增长到37 777人,增长47.1%。

(2)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学历结构得到一定改善。自2007年至今,辽宁省属企业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由601人增加到1 683人,所占比例由2.1%提高到4%;具有大学学历人员由9 472人增加到16 133人,所占比例由31.1%提高到38.6%;具有大专学历人员由11 886人增加到15 988人,所占比例由41.5%下降到38.2%。

(3) 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职称结构有所改善。辽宁省属企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由2007年的3 122人增加到5 543人,所占比例由10.9%提高到13.3%;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人员由2007年的9 681人增加到13 101人,所占比例由33.8%下降到31.3%;具有初级技术职称人员由8 421人增加到13 249人,所占比例由29.4%提高到31.7%。

(4) 高层次管理人才得到空前重视,外部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取得突破。随着辽宁省重大发展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各企业分别加大了对急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工作。通过拓宽引才渠道、提高薪酬待遇、加强项目合作等方式,努力吸引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家到省属企业发挥才智,有效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

(5) 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随着企业改革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得到了企业党委的高度重视,人才规划更加系统,培养和激励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加突出,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经营管理人才成长和发挥才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态势良好,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尚存在不足

(1)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知识和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目前,24家辽宁省属企业共有职工35.8万人,而博士和硕士人才加起来只有1 683人,占职工队伍总数的0.47%,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数的4.02%,比例明显偏低。如韩国三星集团下属的骨干企业——三星电子现有雇员4.8万人,其中硕士和博士人才已达到5 500人,占11.5%[3]。

(2) 在企业发展中引领作用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紧缺。省属企业急需的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人才仍然匮乏,对企业创新发展形成了人才制约。24家省属企业中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的有21人,千人层次的仅有17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16人。按照辽宁省人才总量发展目标,企业的高端人才数量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

(3)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建设进程缓慢。在24家省属企业的4 038名高中层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高中层管理人才只有347人,仅占8.6%。其中,在308名高中层经营管理人员中,只有40人具有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占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总数的13%。

(4)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还不高。目前,省属企业中市场化配置的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只有21人,占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总数的6.8%。这表现出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过低,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的人才选用机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合理的人才竞争和流动机制的形成。

二、加强辽宁省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未来10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也是省属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属企业作为辽宁省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面向“十二五”时期的实践责任重大,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中要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的作用,成为辽宁经济形象的代表,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样一个新历史起点上,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以人才优势构筑振兴发展的优势,巩固和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对企业科学创新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1. 加快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

辽宁省应围绕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长期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眼于提高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全面开展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开拓出国出境培训渠道,建立国内外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为企业家成长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4]。结合省属企业钢铁、汽车、煤炭、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提升改造以及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落实每年选拔企业中一定数量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进行培养的计划,分别安排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机构进行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国际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打造一批站在世界前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供高端人才保证。

2. 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建立有别于党政机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加强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人才选用方式。应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5]。同时,利用好中国国际人才市场、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等资源,在省属企业中逐步推行高中级经营管理人才持证上岗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加强省属企业董事会建设,实行外部董事制度。制定外部董事选聘标准,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改善董事会结构,完善董事会整体功能。建立能够基本满足省属企业发展要求的外部董事人选和高层次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信息库。

3. 围绕省属企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项目,加大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研发团队的力度

对于处于率先实现产业升级关键时期的省属企业而言,当前迫切需要抢抓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流动的有利时机,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主动参与国际人才和智力资源的竞争,加快“请进来、走出去”的步伐,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省属企业创新创业[6]。要紧扣省属企业"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集聚、引进企业急需的外国专家和高端人才,特别是引进海外高端研发团队,推动研发人才的柔性流动。可以采取柔性的方法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拥有科技成果、能够带来新技术产业的高端人才研发团队,采取“引而不驻”和“抱团”的模式,以产业集聚人才资源,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形成人才、项目、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高度融合集聚的创业生态,使高端人才引领省属企业新兴产业和企业产品升级,实现高端人才与项目的良性互动,为省属企业引进各类应用人才拓展空间[7]。省属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人才,因此,按照人才“双向流动”的思路,鼓励创新人才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省属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借用“外脑”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产业创新联盟服务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带动高层次人才等要素向企业流动和集聚[8]。

4.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考核评价机制

省属企业应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为核心,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业绩、能力等要素为主要指标,突出业绩导向,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机制[9]22。在突出经营业绩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董事会、党委会、经理层的不同岗位职责和履职特点,研究和制定能充分反映经营业绩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评价方法,分层分类确定考核评价内容,综合考评领导人员的能力素质、履职行为和履职效果,使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确保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 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激励机制

省属企业应按照责任、权利和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完善经营管理人才薪酬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坚持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目标任务、风险程度、行业特点,继续推进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个人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紧密挂钩的薪酬分配体系,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形成薪酬收入正常增长机制[10]。对引进的和贡献突出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中长期和个性化激励,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方式,建立和完善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制度,使这些人才的薪酬水平更加科学合理。

6. 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环境的竞争。省属企业要在新的竞争中保持引才聚智的优势,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11],从制度层面上形成广泛集聚海内外人才资源的政策体系。应不断改善适合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的高层次服务。要柔性引智用才,积极建立引进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绿色通道。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从项目为载体的柔性引智用才机制,采取更为自由、灵活的引才方式,旨在打破国籍、户籍、地域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建立以契约管理为基础的海外人才导向和引进机制,实现从“引人”到“引智”的思路转换,对引进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的居住、医疗、子女教育和家属就业等给予支持和帮助[12]。

综上所述,构筑适应辽宁省区域经济环境的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问题,健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造就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国资委.辽宁省省属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R].2012.

[2]辽宁省国资委.辽宁国有资产运营报告 [R].2011.

[3]唐军.辽宁人力资源 [R].沈阳:辽宁省委办公室,2010:88-90.

[4]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2010—2020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 [R].2010.

[5]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R].2007.

[6]包水梅,李世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根源与出路 [J].现代教育管理,2012(8):83-89.

[7]张晓明,刘军.大连市高新园区人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5):37-39.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 [R].2013.

[9]蒋兴旺.国有企业领导制度研究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10]孙凌宇.论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激励机制 [J].工会论坛,2012(1):105-106.

[11]刘丽君.我国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37-541.

[12]徐姗姗.辽宁省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J].辽宁经济,2012(9):46-49.

猜你喜欢
省属人才队伍辽宁省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三季度陕西省属企业营收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40家省属企业捐款1000万元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2015 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状况调查概述——以某地14 所省属本科院校预科生为例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