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沈阳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870)
当前,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其中政府负责是关键,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一个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就必须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因此,研究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步伐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依法行政原则又称“合法性原则”,行政的合法性表现在法律优位和法律保留两个方面。法律优位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不采取任何违反现行法律规范的措施,适用于所有的行政活动。法律保留原则要求行政活动具有法律的授权[1]140。具体来讲,依法行政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行政主体依法设立。行政主体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承受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的组织。行政主体是行政职权的拥有者和行使者,行政行为必须由行政主体直接作出或者由其委托的组织以行政主体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行政主体直接承担。因此,依法行政原则要贯彻实施,首先必须保证行政主体的合法性。“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产儿”[2]141,法律是行政主体赖以存在的基础,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应当是依据宪法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是法律或者法规授予的。
(2) 行政职权依法拥有。行政行为均以行政职权为基础,行政主体的职权并不是其所固有的,而是来源于特定形式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即国家立法体制所承认的正式立法。唯有正式立法才具有民主合法性,否则,其权力来源就没有法律根据。这是因为“行政权力本身是一种周边并不明确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它有一种盲目扩张的趋势,现代法治国家之所以对行政权进行明确,就是为了限制、约束它的盲目膨胀,行政职权正是这种行政权被法定化的表现。”[3]99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具体表现为国家通过法律对各个行政主体进行权能和期限的设定。
(3) 行政职权依法行使。行政主体行使职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实现国家行政职能、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因而其必须要有法定的行政职权。但是,仅有职权是不够的,行政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必须依据法定的实体内容与程序要求全面实施与执行。行政主体不得随意转让职权、放弃职权;同时,行政权的授权与委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4) 违法行使职权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凡违法或不当使用职权及其他造成公民、法人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的行为,不仅要否定它的法律效力,而且还应对实施违法行为的行政主体及其人员追究法律责任,而不能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或不受法律制裁的特权。责任上的要求,是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保障依法行政原则全面贯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立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行政立法民主参与程度低。对于行政立法程序的规定,目前有《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这两个条例规定起草行政法规、规章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但目前在行政立法实践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建立起民主参与机制,在行政立法和决策之前,大多没有事先严格履行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民主程序,没有给公众提供参与的机会,不仅使立法难以集中全民智慧,直接影响到法规和规章的现实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而且使某些法规和规章缺乏公众认同和支持,严重影响到法的执行。如2013年1月1日实施的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实施的第一天就遇到了罚与不罚以及如何确认闯黄灯等问题,在仅仅实施了5天后公安部就下发通知“闯黄灯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有报道称:“对闯黄灯行为暂不处罚,体现了有关部门对民意的充分尊重”。其实,如果公安部在修订《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调研,修改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这些问题肯定会被提出来,而不必遭遇这种实施后的执行困境和尴尬。
(2) 行政立法协调统一性差。法律体系内部各个法律部门的立法应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而不能相互矛盾。但是在行政立法实践中,经常会发生行政法规、规章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行政法规之间、行政法规与规章之间以及规章与规章之间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如《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规定的“闯黄灯记6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一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6条规定:“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38条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这说明黄灯的作用仅仅是警示、告知,对于黄灯的规定均没有出现“禁止”的字样,因而并非必须要对闯黄灯行为进行处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胡锦光对媒体表示:“扣6分混同了黄灯和红灯的功能,在法理上,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它们不同功能的规定是相抵触的。从社会危险性的角度看,两者恶性不一样,但两者的罚则一致,不符合行为责任处罚相一致的原则。”[4]
(3) 行政立法缺乏监督。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大常委会对行政立法具有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撤销国务院制定的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消本级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但这种监督并没有完善的机制和程序予以保障,人大常委会从未行使过自己的立法监督权。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政府主导的不适当的规章。这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监督,主要通过备案的形式完成,至于如何具体进行监督审查却未作出明确规定。《立法法》同时还赋予了公民对行政立法的监督权,即公民认为行政法规与宪法相抵触,可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监督审查,至于应按什么程序、什么方式提起审查、向哪一个机构提请审查、审查机构应如何审查都没有具体的规定。上述问题表明,我国的行政立法监督还只停留在《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中,离制度化还有相当的距离,对行政立法的监督远未进入实际的运作阶段。
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 行政执法主体过多、过杂,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行政执法机关既有固定的常设机构,又有临时性的机构;既有行政机关,又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甚至在实践中还有些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组织设立的合法性及其地位受到质疑,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有的城市它是行政机关,在有的城市它是事业单位,但不管是行政机关性质的城管还是事业性质的城管,它们拥有的职权是一样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在行政主体的设置、职能配置方面不科学,存在着一头多管、多头管理、职责重叠、责任不清的现象。如城管部门职权范围很广,涉及到工商、园林、交通、规划、市容、公安等十数个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部分执法权。再如在文化市场管理方面,既有文化、广播、新闻出版3个部门各自为政,又有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文化市场齐抓共管,还有一些因政策变化而产生的非常设性机构参与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行为的实际实施者,我国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除了正式的公务人员外,有些行政机关还有合同工、临时工、辅助工作人员等非正式工作人员,然而不管是正式公务人员还是非正式的工作人员,往往未经专业培训就走向执法岗位。有的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犯法、滥用职权、超越职权、野蛮执法,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行政执法主体的执法声誉和执法权威,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效果。
(2) 滥用职权之突击式执法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在我国,有些行政机关的执法大多是运动式的、突击式的,每当社会出现重大恶性事件、在某地有重要事件发生时或者某类违法现象比较多群众的反响又比较大时,政府有关部门就会召开紧急的、重大的会议,层层行文,制定实施方案,在短时期内集中人力物力针对某些特定的行为和对象开展集中专项的整治或打击行动。突击式执法的官方用语多为“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活动”、“严打×××、×××行动”、“××日会战”等。这种突击式执法形式的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既然是突击执法,就容易出现执法的标准与常规执法的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在此过程中执法部门为了出成绩甚至可能出现权力滥用、执法标准降低、侵害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等行为。另一方面,不能有效控制、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只是短期的治理效果明显,不能起到长效的防范作用,同时还会助长违法者的投机心理,突击过后,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5]。行政执法的权威来自行政权常规的连续性的依法行使和运用,行政执法的公正性来自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此不按规矩办事的突击式执法,背离法治原则,有损于执法的公正性和法律的严肃性。
(3) 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程序作为一种行政法上的制度被单独提出来,突出正当程序所具有的独立于实体的、其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这是近代西方行政法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6]24。西方社会的法治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运用法律程序对权力进行制约的历史[7]12,因为法治所强调的对权力进行制约的核心主要是从程序上要求政府权力必须理性地而非恣意地或专断地行使。现代行政法治的核心机制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从程序方面规范和制约行政权的行使,以促使行政机关公平、公正、合法地行使权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是重实体轻程序,不遵守法定程序,主要表现有:不依照法定的调查方式、范围、措施调查取证,造成事实不清,在没有确证的情况下裁决,甚至是先主观推断,然后再去调查取证,当事人的参与程度低,执法人员不愿听取甚至拒绝当事人陈述理由、申辩意见,听证会流于形式,任意简化、变通执法程序,滥用强制措施等,这些必然导致执法错误,损害公民合法权益。
(4) 行政执法监督不力。有权力必须有监督,监督既是对权力的制约,也是督促权力依法行使的保障。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以及社会组织和公民的监督。应该说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是比较全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这一监督体系并非尽善尽美,存在着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力量分散、分工不明确,监督主体地位不独立、缺乏执行力、受制于监督对象等问题,绝大多数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行政监督不力,必然无法有效地遏制违法行政和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8]。
针对以上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立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着重从以下2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 完善行政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立法应真正代表民意,行政立法的民主程度是衡量该法是否代表民意的一个重要条件,提高立法的民主化重在公众的参与。完善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首先要完善现有的公众参与途径。在产生行政立法之前,尤其是在产生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立法之前,应进行广泛的社会咨询,让全民都能参与讨论,使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表达各自的立法态度和利益目标,使社会各界对法案所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作用进行公开的、全面的解析与批评,从而使法案受到锤炼,更趋理性化,并有助于各方意见达成广泛一致,从而使立法决定更加集思广益,大家也就更容易接受立法结果。这对于日后法律的顺利实施是极为必要的。其次,建立行政立法听证制度。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行政立法,其范围应当限于那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或者有重大争论的立法;听证制度最好在草案形成之前公开进行;参与者应该是自主自愿报名参加听证会;听证会主持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会的一定时间之前公布听证的时间、地点、法案要旨、允许参加的人员和报名办法;如果要求参加人数过多,可以由利益相同或相似者推荐代理人参加听证;参与者都有平等的发表意见的机会;听证过程中的陈述、举证、辩论的资料,均要一一记录并予以公布;主持机关应就听证会参加人员情况、所提意见以及采纳意见情况提出报告。
(2) 加强对行政立法的监督。首先,加强对行政立法过程的监督。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上级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级政府不适当的规章。可见,我国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属于对立法结果的监督,缺乏对行政立法过程的监督。对行政立法过程的监督,包括立法者是否具备法定立法主体资格,立法者是否在法定立法权限内立法,法案是否依照法定程序得以审议、表决等内容。其次,从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和批准制度角度来完善对立法结果的监督。根据《立法法》第89条的规定,行政立法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级政府备案。根据该法第90、91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立法的审查是依申请的被动的审查。根据该法第92条的规定,其他接受备案的机关对行政立法的审查由接受备案的机关自己作出规定。至今,我们也没看到“其他备案机关”对行政立法进行审查的具体规定。所以,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对审查的机构、方式、期限、结果等予以明确规定。批准制度是对行政立法的事前监督,也是最有效的监督方式。要完善批准制度,一是要扩大批准范围,不仅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规章也要经过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二是明确批准的方式,批准的方式可以分为积极的决议和消极的决议,凡涉及公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事项,必须经过人大常委会批准,其他事项在向人大常委会备案一定期限内,若人大常委会没有撤销立法,则视为已经被批准[9]。
针对以上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
(1) 完善行政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的成立必须获得权力机关的批准,其组成及人员配置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授权的组织取得行政主体资格以法定授权为前提,这里的“法”包括法律、法规和规章,能够得到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和企业、事业或社团法人资格,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明确规定。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都是由其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的,行政执法人员的水平决定了行政主体的执法水平。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应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行政执法人员资格条件、资格确认的程序、执法证件管理和培训考核与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执法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完善行政权力运行公开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让权力的运行公开透明,是廉洁政府建设的重要保证”[10]。可见,行政公开已经在我国行政法治中占有重要位置。行政公开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都应该向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公开与行政职权有关的事项。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可以有效防止行政随意和行政专横,是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一环。从行政过程论的角度来分析行政公开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政法律规范公开,有助于公民、组织预测行政权的运作,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包括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要围绕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决算,依法受理和答复信息公开申请,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二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公开,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应当将其身份、相对人的权利以及准备作出行政决定的理由和依据等事项依法告知相对人,为相对人行使抗辩权提供条件,为相对人对行政决策的参与和对行政的监督提供条件。三是行使职权的结果公开,要求行政决定作出后应当告知相对人,这不仅是行政行为生效的条件,也是行政相对人行使救济权的前提。
(3) 完善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首先,加强权力机关的监督。强化权力机关监督制约机制一是要完善《监督法》,明确监督机构、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追究责任的情形、追究责任方式以及违法监督的责任等内容,保障和促使监督发挥最大的效果;二是在人大中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担负起日常的监督职责,同时应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监督能力,以确保监督法的贯彻落实。其次,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一是改革现行的监察体制,使监察机构具有独立性。“从世界各国已有的监督机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监察机构的特点是其享有广泛的授权并具有独立性,它只向最高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负责,接受它们的领导,而不从属于任何政府部门,其编制也不纳入公务员系列。”[11]我们应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建立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垂直领导的监察体制,监察机关依法独立地行使监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涉。扩大行政监察部门的职权,赋予其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分权和对违法违纪机关的处罚权,健全监察机关工作制度。二是认真实施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当事人的不公正,行政复议决定维持的多,变更和撤销的少。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行政机关来讲,复议制度的重点在于监督。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全面、正确地履行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职责,严格依法审理,公正复议,严格纠正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度,切实维护复议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机制。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这种监督形式的公开性,往往会产生一种其他监督形式所无法代替的监督效应,被称作“第四种权力”[12]。在我国建立健全舆论监督体制,一是要尽快制定舆论监督的专门法律,规范舆论监督行为;二是保证舆论传输渠道畅通;三是充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四是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
总而言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鉴于依法行政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真正解决问题,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 [M].徐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3]胡建淼,金伟峰.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中新网. 专家称红黄灯功能被混同:黄灯扣6分要红灯何用 [EB/OL].[2013-01-03].http://news.cntv.cn/2013/01/06/ARTI1357402652329171.shtml.
[5]杨育. 突击式执法可以休矣 [EB/OL].[2007-08-16].http://business.sohu.com/20070816/n251621030.shtml.
[6]杨建顺,刘艺,张步峰.行政法总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应松年.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8]农优勇.我国当前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92.
[9]王佃冰.行政立法监督机制及其完善 [D].苏州:苏州大学,2008:3-28.
[10]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 [EB/OL].[2013-03-26].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26/c64094-20924752.html.
[11]刘长江.论建立预防性的监督机制 [J].理论文萃,1999(3):27.
[12]新华网.“欢迎舆论监督”折射的执政底线与底气 [EB/OL].[2011-08-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8/17/c_121874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