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扬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方法主要采用国际通用的Maslach倦怠量表 (MBI—HSS)对522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5%、45.9%和26.5%的高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去个性化.而且女性高校教师在情绪衰竭方面要显著高于男性高校教师,大学以下学历教师的低成就感水平要高于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6~40岁年龄段的高校教师情绪衰竭要高于其它年龄组教师.因此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女性教师、中青年教师和低学历教师.个人、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职业倦怠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型定义,主要关注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极其影响因素.其中以Maslach和Jackson给出的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最为广泛,他们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其中情感耗竭是压力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又称“去个性化”,指个体感受到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是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已有研究中,教师职业倦怠原因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学校各方面的环境对教师职业倦怠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学校的社会支持、管理风格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较大.有研究发现,当教师感受到学校对教师教学赏罚分明,工作有自由度和自主权,并且自己能参与学校决策时,教师职业倦怠就会降低.学校领导、同事、家庭成员以及学生支持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倦怠.另外,学生的厌学、逃学、辍学、不良行为等也影响着教师职业倦怠.
国内外大量学者已经通过调查研究证实,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以及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我国学者徐富明、朱从书、黄文锋等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和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自尊的教师易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的控制点和职业倦怠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越多的表现为外控,职业倦怠就会越重.相反教师的内控倾向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刘晓明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而教学效能感能够预示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教学效能感的教师,其职业倦怠的程度较高,最易离开教师行业.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和现实的社会现实回馈反差造成了职业倦怠.教师不仅要传承知识文化和培养人才,而且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楷模.社会对教师抱以高期望的同时,实际上却出现了不尊重教师,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资待遇低的反差,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打击而产生职业倦怠.Brissie等发现,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高,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越低.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教师扮演着多种角色:社会的代表者、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父母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级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会导致教师情感衰竭和教学效能感下降.
传统的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为核心,较多地注重知识的补充与技能的训练,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心理辅导和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重视不够,忽视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和个别差异.因此,应创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模式,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培训,强化教师心理辅导与条件性知识补充,注重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构建职前培训、人职培训、在职培训三位一体的高校教师培训新模式.在实践层面,教育管理部门与高等院校应通过短期授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在高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和包括感知训练、情感训练、意志训练、个性训练等内容的心理训练活动,唤起高校教师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兴趣,增强教师坦然应对各种压力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高校管理不当是高校教师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之一.改进高校的管理,应重视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组织调整.要尊重高校教师,关心和支持高校教师工作和生活,适时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健身活动,真正做到劳逸结合.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拓宽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渠道,使高校教师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预防和降低倦怠的发生,以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营造良好和谐的组织氛围,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举措.
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给予关心支持,要不断改善大环境.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很多研究显示,支持系统可以使个体减轻压力,延缓倦怠感的产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首要的是对高校教师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国家要切实采取措施提高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把尊师重教真正落到实处.在公共信任、支援的氛围中,高校教师会表现出信心和干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会使高校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以及把教书育人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而对其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全社会应对教师抱以包容的态度,给以精神上的支持,物质上的鼓励.要建立对高校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给高校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高校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家长及社会大众应对高校教师抱有合理期望,以减少他们的压力.
高校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在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时,应积极主动地进行目标调适、行为调适以及情绪和意志调适等心理调适.在目标调适方面,应将实现目标的期望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机结合,根据现实可能性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在行为调适方面,应积极主动地强化信念、动机、意志与兴趣,以积极的行动来促进目标的最终实现;在情绪和意志调适方面,应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向上,豁达大度,性情开朗,培养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锻炼良好的意志品质,克服不良的自我概念与过高的自我期望.同时,应在客观认识自我和调整自我的基础上,消除心理障碍,畅通人际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减少与缓解职业倦怠感.
〔1〕焦炜,程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8(11).
〔2〕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1).
〔3〕李兆良,高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6(11).
〔4〕刘海涛.教师职业倦怠的综述[J].创新研究,2004(2).
〔5〕马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
〔6〕苏素美.美国教师的“职业倦怠”之探讨[J].教育资料文摘,1995(3).
〔7〕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评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8〕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