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 赟,张维栋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中国西部经过十年西部大开发后正在逐步崛起,较快的投资增长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成为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匮乏,特别是农村高技能人才短缺也越来越显现出其桎梏作用,已成为制约西部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以该经济区为例,分析当前西部地区农村人才培训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人才培训的模式创新,对加快西部地区的人才建设,推动西部地区大发展有重要意义.
十年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战略性工程,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东西部的共同发展,“东强西弱”的格局逐步改变,西部地区不断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一级.但是与东部相比,西部农村地区依然处于贫困状态,东西部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上的差距比较大.根据舒尔茨的反贫理论,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1]西部地区12省市区的农村人口大约有2.82亿,占西部人口总数的78.4%,[2]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水平不高,专业技能贫乏,大量农民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这已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现实的生产力,是加快西部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通过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如果不着力于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发蕴含于亿万农民中的巨大潜能和无限创造力,再好的优惠政策,再多的人财物力支持,都只能起到暂时“输血”的功能.只有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将外部支持转化为自身的“造血”功能,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随着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增多,进城务工收入已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本地农民实际为基础,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走出去的农民能有一技之长,形成增收长效机制,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空间,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还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的增大最容易引发各类矛盾冲突,激化社会矛盾.通过农村人才培训可以传授专业技能,实现地区范围内的稳定就业和收入增长,也可以进行法律及相关知识的普及,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增强民主与法律意识,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2000年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东部而言,其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兰州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李国璋经过调研得出:“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痛苦事实,近五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东西部差距拉大的态势.”[3]2006年,广西北部湾与成渝、关中—天水一起被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为我国西部三大重点经济区,着力打造“西部开发战略高地”,以重点地区突破,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从而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这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大措施,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实施大国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其战略定位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首次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层面,明确把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六类人才中一支,提出要到2020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80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就是指农村有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人.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75%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寥寥无几,农村实用人才严重缺乏,同时还存在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等问题.现有农村人才队伍中,传统农业生产领域的人才相对较多,经营、管理型人才比重小,复合型、创业型人才严重匮乏,从而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也很少愿意回乡参与建设而留在城市发展,农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比例偏低,这一农村向城市的人才单向流动使本来就人才匮乏的农村问题更加严重.
目前经济区实施了“阳光工程”、“农民工培训工程”等一系列行动以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人才培训工作依然滞后.首先表现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目前经济区对农村人才培训的资金投入有限,没有可靠固定的经费来源,更缺乏统筹,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人才培训多元化格局也尚未形成,致使培训规模小,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第二是培训机制不健全.经济区没有专门负责农村人才培训的部门,农业、教育、人事劳动部门等相关机构都承担一定的农村人才培训职能,农业技术学校、高职学院、电大、成人教育机构以及各种社会办学力量都参与一定的农村人才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各行其是,互不沟通,造成培训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培训内容重复设置等问题.政府也没有形成一套健全而长远的培训机制,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措施,不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得农村人才培训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第三是模式僵化,培训内容不合理,方式不灵活.当前的农村人才培训以课堂式讲授为主要形式,重知识轻技能.培训内容过于宽泛,实用性、可操作性差,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农民自身意愿和要求的解读,缺乏对农村生产实践的深入了解研究,使得培训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培训方式多为异地集中式培训,农民参加培训的边际成本较高.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制约了农村人才的不断涌现和健康成长.
关中—天水经济区拥有9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以及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天水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技优势,科教综合实力雄厚.这些科研院所具有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域优势,理应利用自身办学特色和科研实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区发展步伐.但是,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许多院校并未认识到“服务农村”的重要性,对此缺乏机制创新和策略研究,不能充分发挥培养农村人才的潜力.以科研院校为依托,构建培训平台,引导和带动农村人才成长,是科研院校彰显服务社会功能、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也是经济区农村人才建设的必然要求.依托科研院校进行农村人才培训应当借鉴国外现代农民培训的经验,以立法形式支持、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参训,德国农民教育投资占国家教育投资的15.3%,英国农民培训经费的70%由政府财政负担[4].开展以政府出资为主体的公益性农民培训,将农民“请”进科研院校,系统接受农业科技文化、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掌控与运作等符合农民需求的知识培训,既能满足农民学知识、长技能的迫切愿望,以点带面发挥辐射作用提升农民的素质,也有利于实现科研院校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使科研院校的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是造福农民和科研院校的双赢之举.
院校模式作为经济区农村人才培训的新模式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做好培训前的需求评估工作.地方院校首先要转变服务城市和单纯追求学术的观念,以服务地方和带动农村发展为宗旨进行机制创新,充分了解本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农民实际需要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培训科目和时间,把培训工作做到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人才成长的结合点上,保证培训工作有的放矢.第二是合理安排培训方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科研院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功能,从而影响和引导着参与培训农民的意识转变.科研院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师资力量,根据农村人才不同层面的需求,尝试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举行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配合,专业技能培训和整体素质提高相结合,科技致富知识和系统性综合培训相配合,专题讲座、函授与送技术上门等方式相协调的各级各类培训服务.同时要积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覆盖面较广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第三是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和跟踪服务机制.为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农村人才素质,必须设立统一有效的评价体系考核培训效果,包括培训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等综合指标,对培训人员进行跟踪服务,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批、促进农村人才成长的培训目标.
定位于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龙头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正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航空航天产业、先进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产业工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人才培训是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产业升级的最有效、最根本方式.企业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方和社会经济运行的直接载体,理应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看来一方面由于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培训支出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力也不愿承担对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另外政府也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培训.
要鼓励企业参与培训,首先应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激励.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和效益缴纳一定数量的培训基金,由政府按照企业参与培训的比例和效果再次分配发放;也可以对参与培训有贡献的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等等.其次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让企业管理者看到培训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增强培训意识.企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者和受益者,企业模式应当也必须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发挥其重要作用.首先企业可以进行内部培训,在工作中对劳动力转移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师带徒、工作室制等灵活形式促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供学习和成长进步的平台,从而影响和激励员工提高文化素质.其次是利用自己的培训基地或者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在不影响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将企业的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使其成为社会整体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第三是加强校企合作,降低培训成本,实现企业、学校、培训人员三方共赢.企业可以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学校是企业的培训课堂,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受训人员在文化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反过来又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第四是企业办学,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或产业集团,有能力自己办学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更加直接地培养应用人才.也可以各企业共同出资联合办学,用半工半读等方式对农村贫困青年进行资助.总之企业应当具备培训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政府要完善政策和机制,增强对企业参与培训的激励.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全面生产要素”的核心成分,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导,各方面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是促进农村人才培训、保障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通过法律与制度建设,形成多元化培训主体结构,让农业科技推广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公益团体、远程教育机构等各种社会力量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承担劳动力培训任务.基于劳动力培训的公益性,经济区政府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调节,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和资金积极投入农村人才培训领域,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同时在税收、补助等方面对培训主体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引入市场竞争和考核约束机制,保障培训机构的资质,促进培训市场的健康成长和良性循环.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特色产业是中药材、畜牧、林果、蔬菜等,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组建行业协会,进行自我管理和培训,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带动市场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的提高,是促进农村人才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是养殖大户、销售能人等经济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也不容忽视,以能人示范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通过“移动课堂”、网络、夜校等灵活方式营造农村人才学习提高的良好社会氛围也非常重要.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员,应当结合当地产业和市场需求,打造劳务品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经济区现已形成“宝鸡技工”、“蓝田厨师”、“秦巴茶艺”、“天水白娃娃”、“龙城飞保安”“尹香牛肉拉面师”等劳务品牌,以品牌引导带动职业技能培训,可以促进农村人才成长,有效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44.
〔2〕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200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陈伯君,等.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公平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李玮.国外农民培训对我国培育新型农民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