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启示

2013-04-01 18:4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教育观劳动育人

(重庆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重庆 40006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社会实践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强调实践育人。2012年1月,教育部、中宣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实践育人进行了系统部署。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而形成的育人理念,其理论思想与我党的教育方针、我国教育的本质以及人的成长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充分挖掘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高校实践育人的涵义

《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是教人向上,育是教人向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引导学生从善。“善”不仅指内在的德性,也指外在的行为。也就是说,教育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其目的。因此,实践育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对高校而言,所谓实践育人,是指“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为基础,以开展与学生专业发展和成才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引导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和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1]。”

当前高校教育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目的,而育德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德育的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把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当代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能真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在大学阶段,学习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国家及人民有用的人,关键还在于践行,在于向社会学习。

二、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德教与修身”合一;“知道与躬行”合一。现代高校强调的实践育人是古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古代人称这种方法为“践行”。这种教育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需要从古代的“劳动教育观”和儒家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开始追寻源头。

(一)古代“劳动教育观”

实践育人最早来源于古代的“劳动教育观”。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先民还过着落后的游牧生活,其生活来源主要通过生产劳动获得。当时“教育”一词还未出现,人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人们强调在生产活动中学习,向劳动者学习,在劳动过程中,获取生产经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2]9。”这一时期出现了“教育主要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的实践育人思想。生产劳动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观开始萌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社会实践活动从一般的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观为学校教育重视,不断发扬光大。

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提出劳动具有德育和体育意义,与我国教育的本质一脉相承。他曾说:“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3]635。”“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3]214。”他认为参加劳动可以激发一个人奋发有为的热情,不仅使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生活的真谛,找到生活带来的充实感,而且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极大的安慰,使人“正心”“修身”,去除邪念。他还指出劳动可以增强体魄,是重要的养身之道。他主张把向学生传授农业知识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近代教育家陶行知从古代“劳动教育观”得到启迪,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并认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4]81他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密切相结合。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465。”在今天看来,“劳动教育观”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主张学以致用。在今天,人们对“劳动教育观”的理解,超过了传统劳动本身的价值,把“劳动教育”引申为社会实践活动,即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毛泽东曾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6]839。”当前教育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劳”不是简单地从事生产劳动,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将自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劳动过程中,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目的。

(二)传统“知行合一”教育思想

实践育人是对我国传统儒家“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知行范畴出现很早。《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谏厉王时,曾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左传·邵公十年》曾提出“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的命题。《古文尚书·说命中》也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知行思想。

“知行合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开篇即讲“学而时习之”,其“习”强调学习要不断的温习,在学习之后,对知识进行再加工,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才能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孔子的“学而知之”强调教学过程不仅是教的过程,更是学的过程,学习知识不只是单纯的学习,还要学会怎样运用知识,学会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学习过程中,孔子认为“行”比“知”更重要。他在《述而》中曾说:“多闻,折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提倡学习要闻多识广,见多识广,通过“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强调学习中“行”的重要性。孔子的“知行合一”思想开创了我国实践育人教育思想之先河。荀子则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而知之”的思想,形成了实践教育观。他明确指出,“行”是检验“知”正确与否的标准。他在《荀子·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强调“行”不但是认识的目的,而且是真正掌握所得知识的必要途径。

宋儒朱熹则强调“力行”。《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故圣贤教人,必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终之。”强调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于实践,转化为道德行为。当代高校强调实践育人,也是对大学生德育教育提出的要求,要求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塑造个人优秀的思想品德,提高个人道德意识。

南宋诗人陆游在朱熹“力行”教育思想基础上,强调学习知识一定要“躬行”,要经过亲身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他留下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千古名句,认为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要想了解知识本身真正的含义,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和理解,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在今天看来,这里的“要躬行”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要动脑、动手、动嘴,是学生的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指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明代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卷二》中提出脍炙人口的绝佳诗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强调学习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发展知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促使学生成长成才。例如,大禹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司马迁壮年远游,遍访名山大川,考察社会历史,终于成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李时珍、徐霞客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

纵观历史,实践育人思想,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观”、儒家“知行合一”教育思想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的主要来源。

三、高校实践育人传统文化渊源的有益启示

当前,由于一些高校对实践育人理念宣传力度不大,大学生对实践育人缺乏正确认识,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以致实践育人效果不佳。如何引导大学生提高实践育人思想的认识,使他们逐步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直接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到知行统一,是新时期高校实践教育的一大难题。探析高校实践育人的传统文化渊源,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高校实践育人必须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的教育方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精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育方法,也不能理解为学生在学完课本知识以后,参加的教学活动或教学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体现在大学生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民群众在一起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高校必须加强实践育人的宣传力度,使劳动观教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逐渐加深学生对实践育人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以高校实践基地为载体,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教育目的。分层分级分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国,劳动观教育思想,有上千年的历史,对后世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生在教育中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受到教育,教育与劳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受到教育,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

(二)高校实践育人必须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强调道德学习与道德实践相统一,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高校强调实践育人,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这也是德育的目的。而达到德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只有重视德育的地位,高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才会拥有更大的空间,实践育人工作才会进展得更加顺利。德育是否被受到重视,直接影响到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德育强调学习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这些素质的提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得以发展。

(三)高校实践育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对教育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学生成长成才。学生成长成才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实现,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直接的受益者,因此,实践育人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核心,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学生去参与,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是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实践育人效果。

[1]黄蓉生.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3).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清]颜元.颜元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教育观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热爱劳动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