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巴渝地区的塘汛制度初探——以北碚水土渡口塘汛石碑为例

2013-04-01 18:4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嘉陵江水土石碑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清代前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包括巴渝地区在内的西南边疆控制、沟通和管理,贯穿长江流域沿途设置了塘汛。于是,塘汛充当着传递信息、控制险要的重要功能,为保障长江流域的交通畅通和沿途居民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术界关于清代云南和川康地区塘汛制度的研究①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由于缺少系统性的文字和实物资料,关于清代巴渝地区塘汛制度的研究依旧很薄弱,目前水土渡口塘汛石碑的出土为巴渝地区塘汛制度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以水土渡口出土塘汛石碑为例,探讨清代巴渝地区设置塘汛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一、水土渡口塘汛石碑内容及其年代断定

北碚区水土渡口塘汛石碑是一块刻字残碑,尺寸长约113厘米,宽约64厘米,最厚处约13厘米。碑座以及下半截碑残缺,碑面粗糙打磨。因碑面不同程度损毁,有的文字已很难辨认,可辨认字共计188字。石碑内容为:“特授四川重庆江北理民督补府,加三级(此处残缺)……四川爵督部堂勒囗,示例《沿河查盗章程》八条(此处残缺)……一、塘汛较远之处,当于适中之江水平缓不囗(此处残缺)……一、所拨差二名常川巡守官,给工食养赡不囗(此处残缺)……一、往来客商舡务,在塘汛卡房之处,搭帮停囗(此处残缺)……下致有疏失。一、各卡俱给囗号鸟枪一杆,定囗(此处残缺)……不许乱放。一、每夜无论风雨,一交二更,塘兵卡差(此处残缺)……绑不停声,每人支守二更,轮流更换。倘有不遵(此处残缺)……官及各上司衙门,控告以凭,提究卡差塘兵囗(此处残缺)……劫情事,另行从重治罪。塘兵卡差,如遇停舟囗(此处残缺)……户人囗实力擒挐,果系真盗,格杀勿论,获纪论(此处残缺)……”②根据这块水土渡口石碑残存碑文记载,这是四川总督颁布的《沿河查盗章程》,共计八条。碑文主要涉及到塘汛驻地的地理位置规定;塘汛巡守官兵编配人数、俸禄、武器装备规定;来往船商在塘汛关卡的停靠规定;塘汛兵丁的值班规定以及针对扰乱治安的盗匪行为的处置规定等。

石碑刻有“特授四川重庆江北理民督补府”,可以断定该碑碑文的大致年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巴县江北镇置江北厅……领厅一,州二,县十一。嘉陵江即涪江,自合州入,南流至城东,与大江合。”[1]1764年,重庆府把巴县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划出,专设理民同知,称江北理民府,亦称江北厅,隶属重庆府。清代在新开发的地方设置“厅”,厅与州、县同为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江北厅辖仁、义、礼3个里,26个甲。水土属礼里十甲。由江北厅的设置可以断定,该石碑年代处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以后。另外,碑文记载“鸟枪一杆”的文字。鸟枪又名鸟铳,是我国于明朝出现的一种管状射击火器。“此器中国原无,传之倭寇,始得之。”[2]134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明朝军队与倭寇作战中,缴获了倭寇使用的葡萄牙及日本的鸟枪,同时还俘虏了善于造枪的外国工匠,才得其传而自制。清入关前,清军武器装备主要以弓箭、长枪、藤牌为主,鸟枪数量仍然很少。清顺治五年(1648年)组建鸟枪兵,成立专门的鸟枪兵兵种,此后鸟枪兵的规模不断扩大。雍正年间,鸟枪兵才纷纷在全国部分省份成立,鸟枪在武器中才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土渡口作为重要的水陆交通要道,到清乾隆中期之后才开始兴起。“清乾隆中期,水土镇场渐兴,逐步取代了亭溪镇,成为著名的码头场镇。”[3]33由于鸟枪在雍正、乾隆年间才成为清军主要的武器装备,而这个时期的水土铺方兴未艾,负责治安的兵丁装备鸟枪应该至少在乾隆年间甚至更晚。同时,这也印证了这块石碑碑文的年代应该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设江北厅以后的年间。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使其看到了中外武器装备的反差,于是清政府开始以欧美的火器为样品,结合海防和改善国家武器装备的需要,兴建了一批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新式火器逐渐代替以鸟枪为代表的传统旧式火器。因此,可以大致推断水土渡口石碑碑文的年代应该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设江北厅到19世纪中期的大约一百年间。

通过对碑文内容和年代断定,这块石碑是清代巴渝地区关于塘汛的治罪碑,为研究清代巴渝地区设置塘汛的原因提供了参考,也为研究清代塘汛制度提供借鉴。

二、清代巴渝地区设置塘汛的作用和职能

通过对塘汛石碑出土的地理位置、石碑所处地域的历史背景以及石碑颁布的查盗章程的探究,从而分析出清代在巴渝地区设置塘汛的作用和职能。

首先,水土渡口地处嘉陵江滨,因嘉陵江经此形成沱湾,又因溪水入江激荡江水,使沙土淤积岸畔,故名水土沱。[3]33亭溪镇曾作为嘉陵江交通要道,但由于它“水沱面积小,西测侧多石滩,不便大量船只停泊。嘉陵江上下货船客商,只好航至上游2公里的水土沱寄泊。水土沱湾张贴招贴,凡到水土赶场者,赠送草帽1顶;入秋后携带粮油货物来交易者,奉上清酒一杯。”[3]342于是水土沱日渐兴盛,而亭溪镇日渐衰落。由于“水土铺沱湾面积大、沙滩广、水流慢,当地人开始设栈,吸引大量船只在此停泊。清乾隆中期,水土铺渐兴,逐步取代了亭溪镇,成为重要的码头场镇。”[3]33重庆是巴渝交通的中心,有所谓“九门舟集如蚁”之称。从重庆溯嘉陵江可直达陕西白水江口,有北水路之称。从巴渝地区的南部取綦江河可通航贵州桐梓松坎镇,是当时川盐济黔的綦岸运道[4]125。由于城镇的发展促使巴渝地区所处的嘉陵江流域交通水路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巴渝地区重要的川盐通道和船商码头比如水土渡口等战略要地设置塘汛,派遣常驻巡守官负责治安,分担陆路驿站传递信息的压力,以保证嘉陵江水运的畅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其次,塘汛的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信息。另外,“设营汛墩堡,以控制险要,令各分兵而守之。”[5]“遇沿边、沿海、沿江处所及大道之旁,皆按段置立墩堡,分驻弁兵,是为差防兵。”[5]塘汛最重要的职能是控制险要。清顺治至乾隆年间活动于巴渝地区山区的啯噜,散居各地,流动作战,在各州县场市,或偏僻的道路地区、或在江、河、湖上,带刀抢掠民间财物。“川省啯噜棍匪出没无时,嘉陵江自陕发源,直达楚省,沿江设立塘汛。”[6]700另据载:“四川自明末兵变,屠戮殆尽。我朝戡定后,各省移民来者多失业之民,奸顽丛集。有所谓噜子,结连党羽,暗藏刀斧,昼夜盜劫。臣严谕捕治,并令编保甲,整塘汛,以清其源。”[7]对清政府在巴渝地区的统治一度造成严重的威胁,但也影响了巴渝地区社会稳定和居民安全。为此,在嘉陵江流域重要的关卡设置塘汛,为维护沿江地区安全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塘汛巡守地方官员将上级颁布的《沿河查盗章程》之类的文书立碑于重要的塘汛渡口,起到约束官民行为规范的目的,以便于塘汛卡差依据石碑规章条文的规定进行防范盗贼与管理沿江居民。《嘉庆十九年九月沿河缉盗章程》条文与水土渡

口碑文颇为相似,都涉及到沿江治安、缉盗、防盗、管理航运等内容的规定,而且《嘉庆十九年九月沿河缉盗章程》更为详尽。如:“沿河原设塘汛、水卡,均相隔一二十里不等,所派兵役亦只数名,匪徒成群结队昼夜横行,兵役之力稍单,势难抵御。应责成附近居民囗约保邻人等合力防范,认真缉拿,庶几声势壮盛,匪类不致漏网。”[8]346“地方官挑备壮捕数十名随时操演技艺,遇有失事即协同缉捕。其段内民人,亦应预备棍棒刀矛.以资防身。不许擅自囗囗囗囗囗匪等敢于逞凶拒捕,准予格杀勿论。”[8]346这些详尽的缉盗章程为塘汛卡差管理航运、缉拿盗贼和维护治安提供法律依据。因此,在嘉陵江重要交通要道设置塘汛并颁布章程还具有约束官民行为的法律效力。

三、水土渡口塘汛石碑发现的历史价值

首先,水土渡口塘汛石碑的发现是嘉陵江流域首次记载有关塘汛的石碑,为研究巴渝地区塘汛制度提供了珍贵的文字资料和实物证据。其次,水土渡口塘汛石碑记载有关航运管理的章程条文,这就为巴渝地区水运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最后,水土渡口发现塘汛石碑印证了巴渝地区城镇的兴盛,为研究巴渝地区城市史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总之,清代时期的塘汛制度对巴渝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由塘汛制度本身及其与之相关的巴渝地区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交通史、城市史以及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都有待于学者进一步探讨。

注 释:

①学术界关于清代云南和川康地区塘汛制度的主要研究成果:秦树才《论清初云南塘汛制度的形成和特点》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论雍正、乾隆时期塘汛制度在云南的发展及其变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秦树才、田志勇《绿营兵与清代云南移民研究》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李玉军《试论塘汛制度与清初云南经济的发展》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邹立波《清代前期康区塘汛的设置及其作用与影响》西藏研究2009年第3期。

②来源自北碚区博物馆馆藏水土渡口石碑碑文。2012年5月,北碚区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在水土镇水土渡口发现关于记载塘汛制度的石碑,并运回库存于北碚区博物馆。

[1]赵尔巽.清史稿·志四十四[Z].北京:中华书局,1976:2212.

[2]王兆春.中国火器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

[3]水土镇志[M].北碚区水土镇人民政府,2005.

[4]蓝勇,曾小勇.巴渝历史沿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5]昆冈,李鸿辛.(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九[Z].光绪二十五年石印本.

[6]清实录·高宗实录[Z].乾隆二十二年影印本.

[7]赵尔巽.清史稿·列传九十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6.

[8]四川省档案馆.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嘉陵江水土石碑
嘉陵江东满福坝
Looking back at the Millennium- Temple of the Reclining Buddha (below)
在嘉陵江边
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Dietary Customs of the Naxi People
我的嘉陵江(组诗)
想起那座石碑
中原“水土”论
支护结构上水土共同作用的微观机理研究
罗塞塔石碑
雷公奇遇记之石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