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华
(湖南科技学院 濂溪研究所,湖南 永州 425100)
按照经验判断,《爱莲说》最早公布的版本是罗岩石刻。
石刻包括墓志铭、佛教石刻和摩崖石刻三大类型,摩崖石刻以诗文内容居多,是石刻作品中文学性最强的。永州的摩崖石刻兴起于唐宋时期,现存总量,以北宋诗刻为例,湖南位居全国首位,大约占全国的1/5。以唐宋石刻为例,永州占到湖南全省在60%左右。
周敦颐喜欢探山探水,喜欢题字,他的字是楷书,或称正书,很端正的字体。他在全国各地的题字现在留下来的大概有13幅,其中“朝阳岩”洞门口有一幅,字数最多,字体最端正,保存也最好,这幅字应该是“朝阳岩”的镇岩之宝,是无价之宝,有一千多年了。
投影这幅榜书“高岩幽窟”照片,大字中间还有小字。表明以前先有小字,后来刻大字的时候就把小字抹掉了,但抹掉以后还剩下15个字的残刻。我们学校的学生把这15个字调查出来,知道这是明代文人史正志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在文献里还保存着,但在石刻里就剩这15个字,如果不看文献还不知道这15个字是写什么的,但是看了文献以后就知道石刻里面还有石刻,是一层一层的。投影这幅“高岩幽窟”拓片,是学生自己做的,黑白分明,看得更清楚,残刻处于“幽”字的笔画中间。
讲一个经验。看石刻,辨文字,不能用一个办法,大概要有三个办法:一是用肉眼直接观察,石头如果有人为的刻纹,或者是天然的裂痕,可以用肉眼辨认出来,可以拿手指去触摸,但是拓片这时候就很难分别。二是照相观察。有时候肉眼看不清楚,一定要拿高倍数码相机照下来,在电脑上放大,仔细观察细部。三是打拓片,拿宣纸铺墨,有字的地方是白的,没字的地方就是黑的,黑底白字。有些石刻不能用一个办法看清,必须用三种方法交叉观察。
朝阳岩有一幅字,是黄庭坚晚年留下的,但从明到清很多学者去找,都找不到,石头白花花的,什么都看不见。可是把宣纸往上一蒙,扑上墨,字就完整显现出来,一点都不残缺,很珍贵。
在“朝阳岩”洞口有一幅字,是元结之后永州整个摩崖石刻里最早的石刻。这幅字虽然在比较明显的地方,但地势比较高,看不清,标题“朝阳洞”几个字一眼就可以看到,但其他字就不能一眼看到,另外后面那些字也被其他石头打破了,不是很完整。但是你爬上去仔细看,两头的字还是可以看到,前面是一首诗的题目,后面是大历十三年的落款。因为朝阳洞是唐代大诗人元结开创的,崖洞当然自古就有,但是元结发现了这个洞,认为它可以赋予人文的精神,所以命名叫“朝阳岩”,洞叫“朝阳洞”。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频率高,似乎平淡,其实文雅,因为“朝阳”出自《诗经》,“凤鸣高岗,于彼朝阳”,“朝阳”就是朝东的山。元结在大历七年逝世,之后五年,有一个叫张舟的人刻了一首诗,这是继元结之后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一首诗,赵明诚《金石录》记了这首诗的题目,赵明诚以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首诗。我校同学爬上去后看到了这首诗,多少年以来任何人都没见过它的全文,只知道有个题目。张舟30岁在朝阳岩刻了诗,50岁做了安南督护,他是个文官,写字很漂亮,但他也是一位爱国将领,曾经率兵平叛。我校几个同学课余作研究,出版了两本关于朝阳岩的研究著作。
此外我们师生还考察过潇湘庙,在永州萍岛对岸。潇湘庙院子里面有一些活碑,都砌在墙上,一排一排的,也有一些碑是打乱的,打碎了,在地下埋着,或扔在水田里,或在山坡上,各种地方都有,学生一共找到了24个石碑,都有列表,做了拓片、照片。这个数目相对其他人的考察,比较多、比较全。潇湘庙现在的建筑已经快要坍塌了,木结构的建筑很容易破坏,它最珍贵、最具价值的是碑刻,石刻就不太容易坏,其中最早的是明末清初的碑。潇湘庙自古以来很有名,碑刻还有20几个,不算多,但是这些拓片都是中文系学生自己学习制作的。
所以看石头,感受性很强,要有那种感觉。
投影中是周敦颐在广东留的字的一副拓片照,现在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保存到现在,效果不是很好,字体有点歪,有点变形了,而且字数也不多,但也很珍贵。与周敦颐有关的学问、学说和思想,很多方面是和石刻有关,是保留在石刻上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和其他一些作品,以及濂溪书院记、濂溪祠堂记之类,经常会在石刻里面出现,甚至入诗入画,直到现代都有很多人喜欢抄写《爱莲说》作为书法作品。投影中这幅“无欲顾静”榜书据说刻在道县,但道县目前没有找到,拓片国家图书馆有收藏。
《爱莲说》篇幅不长,这篇文章选进文选,目前所知最早在元代,在《古文真宝》中,日本有不少翻刻本。民国时期和解放以后,都被选入中学课本。目前所知,1950年由湖南学者自己编的《解放文选》,可能是新中国最早选入《爱莲说》的课本,上面有《爱莲说》全文。
周敦颐的诗文集,最早出现的是南宋版本。其中一首诗为:《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这首诗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题目很长。到清代的时候题目有所省略,张伯行《周濂溪集》、董榕《周子全书》改作《同友人游罗岩》,简略多了。张伯行、董榕编的周敦颐诗文集,诗后面有注解:“嘉 祐八年正月七日刻石”,这个说法有误。回到南宋刻本,所看到的是“五月七日刻石”。南宋本《周元周先生濂溪集》关于《爱莲说》这样记载:“舂陵周惇 实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搏篆额,嘉祐 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拓上石。”“周惇 实”就是周敦颐。如果经常揣摩石刻,辨认文字,在思维上就会产生一种经验,经验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判断力,就可以判断到底是这个字还是那个字。
《爱莲说》注解中的“正月”和“五月”两处异文,必有一错。由于有了考察石刻的经验,一看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搏篆额,嘉祐 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拓上石”的诗注,马上就感觉出这是摩崖石刻通常具有的署款格式;“嘉祐八年五月七日刻石”同样也是石刻的署款。看到《行县至雩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几圣希颜同游罗岩》的长长标题,马上就感觉出这本来是摩崖石刻的一段题记。看到“正”和“五”的两个异文,马上感觉出这是辨认拓本所误。由此也可以进一步判断,《爱莲说》最早的文本不是出现在诗文集上,而是出现在石刻上。度正应当是在罗岩石刻或者石刻拓片上,抄下这首诗。
清代版本的一字之差,可能是清代认错了,南宋版本是正确的。为什么清代的不对?因为正月是冬天,《爱莲说》的“莲”实际上是“荷”,正月没有荷花。初七是“人日”,是古代的重要节日,大家还在过年,也不适宜出游。
度正另外编有《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嘉祐八年这一年说:正月七日周敦颐在虔州,行县至雩都,游罗岩,题名刻诗。五月,作《爱莲说》。中间四月,英宗即位。“正月七日”应当是“五月七日”,作罗岩诗和作《爱莲说》应当同时,都在五月,相隔八天。这次是度正把“正”、“五”两个字辨认错了。这个问题以往学者的研究都没有弄清楚,我们中文系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爱莲说〉小考》,文章不长,但是观点应当是可靠的,已经有学者加以引述。
周敦颐的思想学说比较复杂,比较高深,他的哲学著作大概两三千字,篇幅很短。内容可以很容易背诵下来,但是理解却不容易。言语比较简约,越简约越不容易懂。这是号称“理学鼻祖”的理学的开山之人。儒家学问到了宋代,面临一个新的环境,需要有一种新的阐释,这种阐释在当年的学者里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叫做“新儒学”,每个优秀学者都在构建一个新理念,但是最后成功的是周敦颐。周敦颐把自己的学问传给二程,二程又把自己的学问传给杨时,四传传到朱熹。这样理学就构建起来了,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影响都很大,“同伦同文”,像越南和韩国,都受到很大影响。周敦颐是直接继承孟子,在中国文化史上,“圣人”和“贤人”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被称作“圣人”的,在孔子以后、周敦颐以前,只有三位,第一位孔子,第二位孟子,孟子之后断了,直到周敦颐出现,成为第三位圣人。周敦颐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跨越汉唐的一千年,直接与孟子承接。其他人譬如董仲舒、扬雄、王通,都不能算“圣人”,只能叫“贤人”。
周敦颐的主要著作有两个,一个是《太极图说》,一个是《通书》,这两个著作比较思想高深,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它是融汇了《周易》和《中庸》两个思想体系,同时也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吸收了老子的《道德经》,同时周敦颐也有佛家思想的影响。譬如《爱莲说》,“莲”就是“荷”,荷花这一种植物有很多品种,在很多国家都有原生的荷,《楚辞》也说到了荷,但是在中古以后,荷花是佛教的一种象征。诗文中如果说到荷,毫无例外,那应当就是佛教的象征,所以二程他们都有意地回避荷花。那么《爱莲说》可以说是融汇了《周易》、《中庸》、道家和佛家的学问。
《爱莲说》在内地是选在初中的课本里的,网页上可以检索到很多中学语文老师的备课教案,大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不必详注出处。譬如一个教案中说道:“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是语文大纲中规定的四篇文言散文中的一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古代散文……根据本文特点、大纲要求和它在教材中的地位,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思想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教案的辨析题里,有这样的记载:“爱莲,仅仅是爱她的貌美吗?不是,更主要的是赞美她的精神和品质。名曰写物,实是写人。从中可看到作者的情节和节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香远溢清’(美名远扬)比喻君子的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受人尊重。”
还有:“问题: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比如说……”
再举出一个案例:广东东莞市常平镇屋厦五村(岗梓、桥梓、下墟、苏坑、塘角)村民均为周姓,为周敦颐后裔,20世纪80年代末,村民成立了桥梓莲花诗社,编印桥梓“村报”《桥梓通讯》,1991年4月在区内常平中学、振兴中学师生以及社会人士中间组织了《爱莲说》读后感征文比赛,征得社会人士读后感50余篇,学生读后感460余篇,获奖征文结集成书出版,即《桥梓通迅》编辑组选编:《让莲花香飘梓里》,广东东莞,《桥梓通迅》编辑组自印本,1991年自印本。
书中可以看到如下标题:《其人廉,其文洁》、《要学莲之高洁》、《拒腐蚀,永不沾》、《做人应当像莲花那样高洁》、《莲的品质是做人的典范》、《论“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必须大力提倡》(以上社会人士)、《人,不应该追名逐利》、《人,应该洁身自好》、《要自尊自爱》、《不忘洁身自爱》、《少女应洁身自爱》、《不做追名逐利的小人》(以上教师)、《君子颂》、《民族的正气》、《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个正直无私的人》、《做应该坚贞高尚的人》、《要做人格上自我完善的人》、《君子的品格,做人的原则》、《不要为名利而失了人格》、《不应为名利而忘义》、《爱莲就是爱美的事物》、《要有莲那样的内在美》、《我们应做个品格高尚的人》、《我们要具有莲花的品格》、《我们需要莲的高尚品格》、《我们要加强品德修养》、《青年要重视品德修养》、《青年应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高尚的品格,端正的行为》、《我爱莲,更爱品德高尚的人》、《莲花·改革》、《赞改革开放浪潮中的莲花》、《抗污染,做新时代的“莲花”》、《新时代就不存在“染”的问题了吗?》、《干部应该廉洁奉公》、《清与浊》、《清廉与贪污》、《切勿追求超前享受》、《谈谈当今的“富豪梦”》(以上学生)。
这些征文借助读后感这一写作自由的文体,充分借助媒体报道的正反事例,做了很多引申发挥,倾向于自我教育和现实关怀的方针,具有积极意义。如说:“今天,周敦颐先生后裔所繁衍的桥梓管理区,的确是超凡的繁华。常平镇首次举行盛大的元宵晚会,小学生免费入学,老人最先能享用老人金的农村,便是桥梓管理区。如果没有像该存先祖那样的品德高尚的继承人,哪能有今天的发展呢?”“‘出淤泥而不染’这名句应该成为青年的座右铭。青年学生,不但要用功学习文化,更重要的是加强品德修养,要像莲花那样‘中通外直’,‘亭亭净植’。可是,在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今天,我们有些青年学生竟然无心学习,只顾讲时髦,求打扮,还染上抽烟、赌博的恶习,追求高级享受,出入卡拉OK歌厅、酒廊之中;还有些竟然结成团伙,干些盗窃、打群架等罪恶活动。这与莲花‘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精神不是成了鲜明的对比吗?”
征文中需要引起注意的还有如下几篇标题:《愿做春泥更护花》、《愿天下人都爱莲》、《一齐来做爱莲人》、《要学莲花,莫做牡丹》。其中《愿天下人都爱莲》(常平中学高二班陈艳梅,高中学生组一等奖)中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具有莲般品格的人,何止千万,上至国家干部,下至各管理区的公仆,谁不崇尚廉洁奉公,克勤克俭?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像菊那种花中隐者的气质,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像牡丹那种炫弄华贵的风姿,也于社会无补。现代人需要的是加强参与意识,努力创造,顽强拼搏,为社会和人民开拓美好的将来。爱菊者不可取,爱牡丹者戒。只有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香远益清’这种莲的品格才最能符合改革大潮的节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要学莲花,莫做牡丹》(振兴中学初二班黎换笑,初中学生组优秀奖)中又说:“牡丹,象征富贵,即是指那些慕虚荣贪富贵者。这种人往往被铜臭薰昏了头脑,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人格、国格,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就像《南方日报》上报道的某大学的校长,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进行肮脏交易,接受高考落选者的贿赂,然后狗胆包天地把落选者作为正取生。”
比较而言,台湾国文教学对《爱莲说》的理解不是大陆这样思维绝对化。爱莲很好,爱菊花、爱牡丹,也不坏。因为在中国传统文人观念中,原本有“君子四爱”之说,即陶渊明爱菊、林和靖爱梅、黄山谷爱兰、周茂叔爱莲,又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说。台湾国文教案有人提供了“百花”资料供学生思考,如说:“梅:不屈不挠、幸福吉祥。”“兰:不矫饰的心、高贵美人。”“竹:虚心、正直。”“菊:清静、高洁。”“牡丹:壮丽、富贵。”
各有所长,各有所爱。“四爱”、“四君子”平行并列,各有所需,各有所长。不存在绝然对立。
台湾国文教案中的考题,也多是比较题,而不是选择题。譬如,有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与《爱莲说》两篇文章比较的考题,要求解释二文的主旨有何相同之处呢?参考项为:(1)皆视富贵如浮云;(2)皆具有兼善天下之抱负;(3)皆追慕君子出仕之理想;(4)皆向往躬耕乡里的隐逸生活。
又有考题为周敦颐与林和靖的比较,要求解释如果说莲以周濂溪为知己,梅以林和靖为知己,那么菊得何人而成为知己呢?参考项为:(1)苏轼;(2)孟浩然;(3)王维;(4)陶潜。
台湾的教学方针比较个性化,提倡兼容并包,人各有志,而不是一爱上莲花,就排斥其他。
有的国文教案还提供了张潮《幽梦影》原文资料,其中有:“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奉为知己……”又说:“古谓禽兽亦知人伦。予谓匪独禽兽也,即草木亦复有之。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乔,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荆之闻分而枯,闻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莲之并蒂,其夫妇也;兰之同心,其朋友也……”另外一段也很典型,写道:“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作者感慨万千,一口气排比下来这么多植物种类。
三段分不同的角度,各个角度又各有这么多不同的植物品种。在这么多花卉、植物里面,没有一种思维是说,选一种植物作为标准答案,其他都是错的。就像我们自己养花、赏花一样,可以欣赏一种,也可以欣赏多种,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好处。就像我们看病就医,如果你得了感冒要喝板蓝根,不管它是不是很廉价;力气虚弱要喝人参汤,不管它是不是昂贵。你有钱,感冒了偏要喝人参汤,吃昂贵的药,病会更加严重,越吃越好不了。吃药与价格没直接关系,只要适应这个病的药,就是好药。
邵雍与周敦颐同为“宋五子”之一。在“君子”、“小人”的主题上,邵雍曾有二首《君子吟》,写得非常典型,其一说:“君子与义,小人与利。与义日兴,与利日废。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树恩,尚力树敌。君子作福,小人作威。作福福至,作威祸随。君子乐善,小人乐恶。乐恶恶至,乐善善归。君子好誉,小人好毁。好毁人怒,好誉人喜。君子思兴,小人思坏。思兴召祥,思坏召怪。君子好与,小人好求。好兴多喜,好求多忧。君子好生,小人好杀。好生道行,好杀道绝。”这里,“君子”与“小人”是截然对立的。中间没有一点过度,没有含糊,没有模棱两可。
然而《爱莲说》中的“花之君子”并非站在“小人”的对立面上而言。《中庸》引用《诗经》的诗句说“鸢飞鱼跃”,周敦颐曾经说“窗前草不除”,天地万物都是天理之自然流行,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就一个主张“窗前草不除”的思想家而言,就一个慎于著作的儒家宗师而言,用莲花来否定牡丹,是不合逻辑的。
莲花、牡丹与其他百花一样,春夏盛开,而菊花则至秋始开,故为隐逸不仕的象征。
与莲花对应的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但是在古代重农轻商、不与民争利的传统观念之下,以及儒家崇尚德行、反对私欲横行的思想影响之下,“非法”致富是很严重的法律问题,是人人都了解的常识,因此也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换言之,人人都知道“非法”致富是要不得的、行不通的,所以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礼记·儒行》曰:“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中庸》曰:“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庄子·让王》曰:“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林希逸《庄子口义》注解为:“使于富贵稍有可受之理,则必受之矣。”所以,周敦颐不需要在一篇作品里,研究阐释这样一个问题以告知世人。所以,《爱莲说》中牡丹的象征,是“合法”致富。“合法”致富,无可非议,只是过于世俗,而“求仁得仁”、人各有志,作者只是要说他自己不加以选择而已。周敦颐不把自己视同大众,他是精英。他肯定莲花,但同时,作为一个儒家,他不可能否定牡丹,不可能反对大众致富。普通人就是普通人,大众就是大众。《爱莲说》最后说到世人盛爱牡丹,“宜乎众矣”,一个“宜”字,深藏贬意,仅此而已。
莲花、菊花、牡丹,三者应是平行的好尚取舍关系,三种选择之间,是心志问题,不是法律问题。无论古今,廉洁都是需要的,贪污都是违法的,但是《爱莲说》的主题,不是讨论一些人廉洁、另一些人贪污犯罪的问题。
读书人有自己的至高境界,大家可以选择牡丹,只是我自己不选。选牡丹的人很多,这个我也不否定,只是我自己不选。
作为一个普通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在莲和牡丹之间,还需要选择吗?还需要思考吗?还需要犹豫吗?
对于读书人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是一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没有疑问,毫无疑问,一秒钟就可以作出选择。
在古代,读书人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穷达”。到底是“穷而独善其身”,还是“达而兼善天下”;换言之,到底是积极地出仕进取,还是不得已“退而求其次”。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古代的读书人,都永远地在面临着,一直都有人在思考,始终都有人在犹豫不决。这个问题是如此非常地难以抉择,自孔子、孟子以至周敦颐、二程、朱熹,无一例外。
所以,《爱莲说》中的三种象征:牡丹、菊花、莲花,真正的主线不是莲花与牡丹,而是莲花与菊花;不是富贵与廉洁,而是出仕与退隐。莲花象征出仕、有为,菊花象征退隐、无为。
周敦颐一开始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做官的出身资格是“荫举”。他一生没有做到大官,但也没有辞官。整个做官期间,周敦颐经常看山看水,作诗题名。他终生流连官场,而又常有高栖遐遁之意,其中的辗转取舍、隐忍含蓄,确实会令人难于捉摸。而他于徘徊之际,终于坚持官守,直到去世的前一年,毕竟让“出仕”、“有为”占据了主流。
钱穆先生曾经指出:“北宋理学开山有四巨擘,周敦颐濂溪、张载横渠、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兄弟。此四人皆仕途沉沦,不居显职,在中朝之日浅,并未在治道实绩上有大表现。”“朱子自筮仕以至属纩,五十年间,历事四朝,然仕宦于外者仅九考,立于朝者仅四十日。”而周敦颐的情况恰与四子相反衬,不是短时间的任职中朝,而是长期外放。即如梁绍辉先生所说,周敦颐“从30岁至52岁,整整22个年头,一直在州、县两级地方官的岗位上徘徊”。虽然“施设置措,未及尽其所为”,然而确已接近极限。
在周敦颐所作诗句中,有几处值得注意。如说:“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闲。”“争名逐利千绳缚”、“为恋林居作退谋”。“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縻。”“闲方为达士,忙只是劳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退隐生活的渴望。
蒲宗孟给周敦颐写的《墓碣铭》中,这样说道:“生平襟怀飘洒,有高趣,常以仙翁隐者自许。尤乐佳山水,遇适意处,终日徜徉其间……然至其孤风远操,寓怀于尘埃之外,常有高栖遐遁之意,则世人未必尽知之也。”这可谓是真正揭示出了周敦颐不易察觉的内心情绪。
依照个人体会,总结一下结论就是:《爱莲说》的主题不是贫与富,古代读书人的生命主题不是贫与富,而是仕与隐。
《爱莲说》文中莲花、菊花、牡丹三者的对比,给出了二条取舍路径:(1)取莲而舍菊;(2)取莲而舍牡丹。牡丹是最为明朗的,富贵这一人生意图最有影响、最庸俗,也最容易克服。因为最有影响,所以也就最容易获得广泛的意义,引起广泛的注意。文章之中爱牡丹的是众人,文章之外关注牡丹主题的仍然是众人。而菊花(隐逸)的意图即便注意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和影响,所以就被牡丹(富贵)掩盖起来。
《爱莲说》中莲(君子)与牡丹(富贵)的取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也更多地影响了读者对于《爱莲说》主旨的理解。而较被忽视的莲与菊(隐逸)的取舍,实际上却是作者更深层的隐忧所在。与富贵相对的取向是安贫,与隐逸相对的取向则是有为。
反过来看内地语文课程的引导,虽然保持廉洁、培养情操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爱莲说》的本旨。初中教材的理解,恰好像是“郢书燕说”,寓意虽美,却不符合事实。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仅要懂得中学接受教育中的“耳学”,更要懂得与中学所接受教育有所差别的“头脑之学”。“大学”处于人类文明的最高层面上,在“大学”之上不再有“大大学”;“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最高级的学习阶段,在“高教”之上并没有一个“高高教”。小学、中学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大学是以求索真理为主。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以独立的思考去重新判断事物,名实相符。“真善美”三者,最首要的应当以求真为主,辅以求善、求美。学会追究真相,没有追究真相作为前提,后面的追求就可能是盲目的,是伪善和虚美。(本文由张京华教授主讲,学生记者张从瑜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