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名巧,袁旭明
(1.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具有科技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体育教学又是位于高校人文学科的前沿。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锻炼效果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等都会产生直接的重要影响。因此,提高人文素养,不仅是体育教师自身成长的专业需要,也是社会和高校对体育教师所提出的迫切要求,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文一词的概念,蕴含着“人”与“文”两个层面,充分体现出了对人的关切和对文化的重视。《韦氏词典》上将其意译为“人性”或“教养”;《辞海》中把“人文”释义为“泛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在线新华字典》中将其解释为:①指礼乐教化;②泛指各种文化现象;③人事、人世间事;④习俗、人情。综上可见,“人文”一词的解释多集中指向“教化”。
目前学术界对“人文素养”(有学者亦称之为“人文素质”)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却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一般来说,从内涵上讲,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其灵魂,舍去人文精神徒具人文知识,则谈不上人文素养;从人文素养的人格化形态上讲,人文素养关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品格、情操、信仰等各个方面,最集中地反映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1]。其内涵具体包括语言文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化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表现[2]。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人类社会已朝向越来越文明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体育人文素养是人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要靠教师来传承。其中,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依靠体育教师来完成,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良好人文素养,才能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传承给大学生。所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紧迫任务。
人文教育就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人文教育是一切优秀大学的灵魂之所依,是大学航行的定海神针。我国知名教育家张楚廷在《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中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凡世界一流的大学必有世界一流的人文,反之,没有世界一流的人文科学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学者鲁雷在2007年的调查显示:“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群体中,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新课改中强调人文思想的教化与渗透,标志着人文精神的反璞与归真。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所肩负的时代人文教育责任更为重大。为此,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搞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马克思曾说过“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箴言,其意暗指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更受其自身对实践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的影响。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礼记·学记》中强调“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其意也是说明教师实现教学相长的前提是故学知不足,那就不如多学之后而善教。综上可以看出,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3]。
体育新课改中强调“以人为本”的体育四维健康观,同时也重点强调了人文思想的重要性。要落实体育新理念,真正培养出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质,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因为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来传承体育人文精神,体育教师自身没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就无法将体育人文精神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高校体育育人的功能就将被弱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体育课堂中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欲发展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就必须先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
要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高校各级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从管理学层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其二,在行动上,要多途径开展教师人文素质培养活动。例如,定期举办高水平的人文知识讲座或报告等,以此丰富体育教师的人文知识,拓宽人文视野,激发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潜能;校工会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定期开展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此外,学校还要多举办体育人文学术交流活动,来带动体育教科研的正常开展和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必将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重要影响。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育人过程中,先应转变思想,不能把自身学习和素质的提高全部寄托在校本培训、外出学习及学术交流等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和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快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一是丰富的学识不仅能在授课时达到讲解明晰透彻,更能体现出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及弥漫出的人文气息;二是体育教师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意志品质能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体育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体育教师良好的师德品质更能彰显出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礼仪修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应当去思政殿堂中寻宝,去文史哲宝库中畅游,在人文知识丰富的学科之中汲取精华,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同时,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善于在学习、科研、教学中总结得与失,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也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因此,大学教师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过程中必须先构建人文课堂,把自己的人文修养渗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在实践中检验、总结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最终要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体现。正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生心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其模仿的对象。高校体育教师应严格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以身授业,在学识和做人上都能充当道德榜样。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并在互动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此,教育的人文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其教学相长[4]。
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校方的评价与保障体系的实施。首先,高校要建立与完善科学、合理、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竞赛活动、同事关系处理等都纳入到评价的内容中。评价应采取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评价作用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中起到良好效果。其次,年度考核更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建立体育教师人文素养考核选拔的机制,形成人文素养不过关者不得上岗的制度。再次,加强和改进高校人文管理,除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教师培养等方面纳入考核外,对体育教师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方面也提出明确要求,从多方面设立保障制度与措施,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对教师的成长与工作息息相关。因此,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自身工作的环境。曾有学者对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特征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该类高校多位于历史名城,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弥漫着人文气息,办学理念中体现出人文关怀思想,校领导作风民主,师生群体之间和谐融洽。师生普遍具有以校为荣的理念意识。在此人文环境熏陶下,体育教师和其他教师都潜移默化地将本校的人文积累和办学理念融入思想之中,自然形成了教师的人文气质和人文教育思想。同时,民主的工作作风、融洽的同事关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也会对教师产生合作、尊生爱生的态度和情感起着推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的进取之心和对本校人文环境的认同与维护,则有助于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发展和对人文环境的构建。可以说,良好的高校人文环境造就了优秀体育教师,优秀体育教师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本校的人文环境建设锦上添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积累的内涵。
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是体育教师自身成长的专业需要,也是当前社会和高校对体育教师的迫切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保障。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实现理念到实践的全方位转变,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的人文知识为基础,在日常体育教育教学中注意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全心服务教学,才能发挥出人文教育的特有功能,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248-249,266.
[2] 杨虎智,王乐,马卫平.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运动,2011,(15):95-98.
[3] 伍新德.论优秀教师人文素养的养成[J].柳州师专学报,2005,(2):112-114.
[4] 李文涛.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培育[J].大学教育,2012,(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