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的融合

2013-03-31 20:28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寝室心理咨询公寓

李 蕾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有两类大学,其中一类不为学生提供住宿,也不督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要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考试就可以授予学位;另一类大学既没有教授,也根本不安排考试,而只是把一大群年轻人召集到一起生活三四年,然后把他们送出校门……如果我必须决定,这两者中哪一种方法更有利于才智训练,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纽曼的这番话,充分说明了作为学生群体生活载体的公寓在高等教育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面对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大学生》杂志社和中国大学生网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网络调查,近万名大学生参与了网上投票。调查发现,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其中: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另有3%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心理困惑的出现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实际技术的培训,缺乏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考虑。由于各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与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诉求等也有别于本科生,因此,要根据高职院校实际,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就目前状况来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1 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这是不争的事实。截止目前,尽管已有很多高职院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及条件准备不充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虽然各高职院校普遍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或类似机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质量不高,目前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虽然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但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往往形同虚设。另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和资金储备的普遍缺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展开和推进成了一句“口号”。

1.2 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情绪的不稳定性及长期形成的依赖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往往不能有效解决内心冲突;加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容易不断积累心理矛盾冲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心理障碍。由于心理学基本知识的缺失,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模糊,通常不会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持回避态度,结果形成心理咨询中心“门可罗雀”的局面。学生们普遍认为只有极少数人存在心理问题,他们眼中的心理问题就是自杀、精神病患者等,其实并不知道每个人都存在心理问题,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

2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融合的重要意义

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已逐渐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并设立大量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修课,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搬上了讲台,这对于普及大学生心理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个性独立,更倾向于平等、民主的交往方式,对于课堂灌输往往抱有抵触情绪,教学效果有限。而公寓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很多心理问题产生之初都会在公寓有所体现。若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相融合,以一种平等、尊重、信任的心灵沟通模式在公寓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宣泄压力、缓解内心冲突、促进心理和谐发展的场所和平台,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因此,在公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使心理辅导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及时化解心理危机,而且还能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公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有效开展,是高职院校“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大大丰富了公寓文化的内容和实质,为学校文化建设构筑了良好的宣传平台。

3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融合的途径探讨

如何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不断探索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1 成立公寓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是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公寓中能够顺利开展和推广,离不开公寓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也就是说要在每幢公寓楼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这里既是心灵放松的场所,也是心理发展的平台。因此,不仅需要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充足的心理学书籍、报刊、杂志,而且要准备供来访者进行情绪宣泄的器材、心理素质拓展的活动道具等。在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置方面,应以简洁、温馨、舒适、安全为原则,目的是让来访者感受到安心、放松、舒适、注意力集中和易于保守秘密。

3.2 完善制度构建是重要保障

完善制度构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的构建,主要是构建寝室长、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辅导老师“三位一体”的公寓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确保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顺畅;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心理危机干预程序、心理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等。另一方面是公寓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加强对寝室长队伍的建设管理,以寝室长为“桥梁”把公寓管理制度与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机融合,使公寓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3 以寝室为单位、公寓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寝室为单位、公寓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分享彼此的心灵感悟,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增进寝室成员间的感情。另外,公寓文化活动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比如说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内务卫生评比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潜移默化地让更多学生自觉整理好寝室内务卫生,主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公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公寓管理融合的有效途径;挖掘公寓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公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培养积极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1] 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素霞,刘红梅,孙清立,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 梁晓凤.探析以学生公寓为载体开展心理咨询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

[4] 孙永明.高校心理咨询的几个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2002,(2).

[5] 虞跃,吴文珍,邱萍.高校大学生公寓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 高校后勤研究,2008,(6).

[6] 毛伯民.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7] 张加亮,王佳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2).

[8] 林慧玲,汤婵.初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公寓管理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猜你喜欢
寝室心理咨询公寓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数字公寓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