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与矫治策略

2013-03-28 01:31辛江岩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困难学困生

辛江岩

学困生是指由于学校教育、教师教学以及家庭影响和学生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对完成语文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学困生存在学习动机和态度问题;存在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个别学生甚至出现类似于失听症的听课障碍,类似于失语症的表述障碍;思维受抑制,联想、想象贫乏。目前,中学语文学困生出现的数量呈递增趋势,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有效矫治中学语文学困生,帮助其解决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1]

一、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心理成因

(一)动力不足

进入初二之后,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也开始逐渐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学生最初只是感觉语文学习有些吃力,因此会慢慢对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使其学习成绩逐渐滑坡,最后难以为继,只好放弃语文学习。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对于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学习动力逐渐下降。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最初学习目标订的过高,使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困难加大,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必然降低其学习动力。

(二)行为缺乏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克服本土言语习惯的干扰,建立新的言语习惯。良好的言语习惯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此过程中,要付出辛勤努力,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冲突和焦虑。受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常常会热衷于寻找专门方法提高成绩,看上去经常虚心求教,也接受老师或他人建议,但很少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行为,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气馁而停止努力,继而去寻找新的“更好的”方法。

(三)方法不当

由于尚未完成掌握中学语文学习的规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是按照先听说后读写的顺序学习,打乱了语文学习的固有规律。学习语文时基础不牢固,还没有掌握单词学习时认读、拼写等环节,急于去盲目记忆。也有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拼读和拼写的规则,结果在单词学习时把握不住基本要领。还有部分学生语法学习不精,不能灵活使用。部分学生不肯吃苦,语文学习的词汇量不足,导致听说读写能力下降。

二、中学生语文学习困难心理矫治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内驱动力直接决定着学习的质量,而兴趣既是学习的基础,也是产生内驱动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尽力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情境,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经常能感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克服语文学习困难的决心。这样,一旦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就会形成学习好语文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语文学习中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对学习形式进行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自我评价活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选择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尊重、爱护、保护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自尊心特强又脆弱。教师首先应当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其次是信任语文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语文学习困难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坚持克服。再次是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分析产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耐心等待学生的语文学习进步。还应宽容学生,宽容他们多次所犯的同样的语文学习错误,帮助他们采用正确方法理解把握语文知识,更应保护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利用延长学习时间、减少学习内容、减轻语文学习负担以及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等方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语文教师在他们的长期工作中总结出一条共同的经验:差等生和优生相比,大多不是差在智力上,而差在缺乏良好的语文习惯上。语文基础差一些无关紧要,可以帮助他们补上,但语文习惯不好却不是短时间可以纠正的。因而,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订做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有了良好的语文习惯,才能在听说读写反复训练过程中形成语言定势,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即对语言的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等监控能力和运用能力。那么,需要帮助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培养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首先,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能使学生做到听课时有的放矢,对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习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有计划地布置学生预习,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其次,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课堂上鼓励学困生勇于开口,大胆表演,不怕出错,努力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第三,培养良好的课后复习习惯。新的语文教材难度以及容量相对加大,只有课后及时进行复习,才能有效掌握所学内容。第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做作业,可以及时了解、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形成一定的技巧和技能。做作业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并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预习、听课、复习基础上的一种智力操作活动。所以,应该先复习,后做作业。另外,做作业时,首先应该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解题时思路要清,书写要工整规范。做完之后,应及时自查或互查,以保证作业的质量。另外,若条件允许,教师要面批部分后进生的作业。

(四)组织和谐的情感型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理解他们的学习情感需要,善于聆听他们的心声,才易于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应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宽容学生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和形象。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借助于各种渠道和方法,全面了解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倾向等特点,认识其思想、情感表现。通过建立互相体谅和包容的情感型师生关系,组织和谐的情感型教学活动,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应沟通学校语文教育与家庭语文教育的联系。根据中学生语文成绩与阅读量成正比的关系,语文教师应建议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适宜的课外阅读书籍,订阅学生刊物,推荐影视剧节目,有条件的家长可购买语文学习软件等。除了物质支持外,“还有情感支持,他们的点滴进步,应该及时得到家长及教师的赞扬。为了获得这种赞扬,他们会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家长和教师的心愿。”[3]

(五)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

消极的心理体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很多语文学困生不是智力、能力低于他人,而是消极的成就归因影响了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致低效学习。因此,作为教师,要帮助语文学困生看到自己内在的可控潜能,消除外部错误归因的影响,培养其上进的愿望,增强学习信心,从而逐步提高学习的成绩。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调控,及时体验每一点小小成功,将其转化为成功体验,最终化为强大的成就动机,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语文学习是一项复杂性与持久性的活动,语文学习困难的克服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收到成效。这就要求语文学困生通过自身反复的实践或练习,从易到难,努力克服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对语文能力的一般要求逐渐过渡到较高要求或是最后过渡到更高要求,最终实现转化。

[1]马泽虎.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导尝试[J].玉溪师范学院学院学报,2011,(4).

[2]张鸿苓,夏秀蓉,张锐.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6.

[3]胡学增等.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70.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困难学困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选择困难症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