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语文课程的价值拓展*

2013-03-27 21:56李丽华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母语语文课程青少年

●李丽华

中小学阶段母语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会具有多重奠基作用。同时,汉母语的教育工作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地位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汉母语的教育,重新认识中小学学校语文课程的定位,拓展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一、全球化语境下语文课程的现实价值

21世纪以来,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冲破国家界限、民族界限、地域界限,这其中,某些强势文化大有将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并”之势。在此趋势下,世界各国各民族语言的地位和安全也在发生变化。

就我国而言,汉母语的生存状态受到英语及其它外国语言的的强烈冲击,汉母语本身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近20年来,文化上的盲目崇外,另外由于政策所导致的教育升学考试、职称晋升等都要过英语关,所以大众国民,尤其是青少年普遍轻视汉母语及母语文化,缺乏应有的汉母语素养。母语的弱化对个人和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青少年的个人发展来说,母语能力影响着他的思维、学习、交际和工作生活,是一个人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领之一;忽略母语的人就失去了一种最容易驾驭的语言,失去了一种最容易的语言生存方式。汉语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母语保留了这些成果,保留住了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且通过母语把民族遗产传给下一代。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存在和传承的基础。丢掉其语言和文化,就是丢掉了中华民族的根。所以,“母语对外是一道屏障,而对内却是黏合剂”。[1]

正是因为母语身上所承载的这些重要价值,在当今社会,母语教育的意义已经远不能局限在语言学习领域里。汉母语在国民素质培养,经济发展,社会价值观,个人发展、文化渗透乃至国家安全方面正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母语地位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母语问题也已经与民族平等、民族独立问题,国家发展和强大紧密相连。因此,语文课程的价值已不能单纯定位于简单的语言技能的学习,而是关系到一代人的价值观念,国民素养,民族命运和国家安全的大事。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变迁

作为母语教育实施主要途径的中小学语文课程,自从其单独设立学科以来,其价值取向经历了曲折的演进过程,多年来一直按照二元对立的价值取向进行母语教育,造成了母语教育价值实现的偏颇,影响了青少年母语素养的有效形成。具体表现为:

一条路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强调汉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汉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很长时间内,汉母语课主要是学习语言,而且主要是学习以书面文字为材料的语言。认为母语教育目标是使青少年系统学习语言知识,课程内容按照语言学的知识体系来展开,如从语音学,词汇学到语法修辞等。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系统讲授语言知识,让青少年记忆和理解大量的语音学,词汇学到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书面语言知识的数量和准确程度。后来人们认识到仅仅掌握静态的汉母语知识是不能有效学习母语的,开始强调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是言语课程,即要培养青少年对言语的感觉能力,即语感。[2]所谓语感,王宁先生指出:“语感是一种不需要刻意组织就能自然运用语言,和不需要来自外部的压力就能关注语言现象的习惯。语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又是形成更高言语能力的基础和初阶。”[3]有学者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在于养成语感,即对语言的敏感力”[4]。从强调母语的静态语言知识学习的知识论,到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感论,形式上从知识本位走向了能力本位,但本质上只是把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只立足于语言知识传授和语言技能的熟练运用,而忽视了汉母语的其他价值。

另一条路径是从母语的文化价值的角度,强调母语在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宣传,文化渗透等方面的工具价值。比如文革期间,语文课程的内容根据政治的内容来确定,既忽略语言知识和运用,也扭曲了文章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这一方面窄化和扭曲了母语文化的内涵,另外又导致了青少年母语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的架空。

回溯历史让我们看到,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语文课程价值选择的依据有所侧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上述两种语文课程价值取向都是偏颇的,在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与母语文化之间二元对立。这种偏颇使青少年母语的欣赏和运用能力低下、人文精神欠缺、文化陶冶功能丧失、青少年个性得不到张扬等等。

三、语文课程的价值拓展

(一)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语文课程比其他学科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民族性。它必须担负起陶冶青少年的思想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另一面,语文课程也是生活和人生的教育课程。母语不仅是青少年学习的工具、工作的工具,也是生活的工具。语文课程中应兼具精神陶冶价值和生存工具价值。“国语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或字母用法和段落句读的问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国语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激活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5]把语文只视作一种工具,仅以训练为主,会使青少年感受不到语文的用处,丧失学习语文的信心和乐趣,造成青少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缺失。这样的语文课程必将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最终导致失败。王尚文指出“为了深化语文教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当掀起以突出人文性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浪潮,把语文教学与青年一代的思想、感情、个性、心理等的成长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6]对母语教育来说,其功能一方面是使青少年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思以及综合性学习,实现个体最基本的生存;另一方面就是使青少年能够明白什么为人、为何为人、如何为人。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在母语教育的教学内容上更强调文学作品学习,关注情感主题等,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通过陶冶,体验,感悟等使青少年受到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的熏陶,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品格。

(二)培育尊重和发展母语的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指“人们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主观建构的语言价值观念,包括能意识到语言是国家身份和民族标志,从而理解、认同、尊重与热爱国家共同语言,合理合法、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能够自觉抵制语言歧视和语言霸权等等。”[7]从发展的历史看,汉母语是最具世界上最有历史积淀的语言之一,有近4000年的文字历史。汉母语在历史发展中,担负了记载历史、传播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也不断吸收世界历史中的文化、科学技术等,促进世界的发展和交流。但是当前,社会上过分强调外语,母语意识淡漠的现象很严重。网络等媒体本身的特性都冲击着母语,妨碍社会母语的健康发展。汉母语的典雅、含蓄、丰富的意义等等被破坏,青少年恣意更改,变异汉语,比如一些敬词,雅语、婉辞等为人们抛弃,随意滥用成语,使用谐音恶搞等大量不规范、甚至侮辱语言的现象发生。对母语的尊重,汉语的继承和创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考验。学者余光中先生曾告诫我们说:“没有中文的话,那中国文化就非常有问题了。而中文如果变质,变得生态被破坏了的话,那么,你虽然美其名曰‘全球化’,而我们自己文化的载体,受到损害了,那是很大的危机。”[8]事实确实如此,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显示出不屑一顾、冷漠,他们的汉母语能力越来越差。可想而知,一代代这样发展下去,汉母语会被扭曲、变形、丢失,最终导致我们的汉民族文化也会蜕变、消失。

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要让青少年了解、认识汉母语的历史和特征,培育其尊重和发展母语的态度与能力。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标准都高度强调通过母语去亲近并融和母语文化。如《韩国语文课程标准》直言其性质,“国语课培养创造有韩国特色的国语使用能力和态度,在这丰富的信息社会里谋求正确、有效的国语生活,培养未来的民族意识和好的国民情绪”,最终“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创造。”[9]对自己母语文化知之很少的人,不可能对本民族产生真正的敬爱之情,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情怀。认识汉母语的价值和地位,尊重汉母语,培养热爱汉母语的感情,正确无误地运用汉母语表达情意,身体力行地为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作贡献,这应该是当下语文课程的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

(三)重视母语审美能力的培养

当下汉语言文字的应用,总体来说呈现“草率化、朦胧化、粗鄙化、游戏化四大危机,汉语陷入游戏和随意改写的危机之中。”[10]在当今网络语言备受追捧,英语或他国语言横霸国土的情况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汉母语语言现象混乱,书面雅语消退,口语表达低俗,书面语言表达流俗化、低俗化现象普遍。由于缺乏良好的汉母语修养,许多人已经不能领略和体会中国传统语言的美,不能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更难以谈及汉母语的运用和文化践行。当前基础教育中青少年的母语表达,可谓规范难见、优美不再,培养青少年汉母语的审美能力迫在眉睫。母语审美能力是一个包括对汉母语感受力、欣赏力、鉴别力的综合体。培养青少年的汉母语审美能力要从多条途径进行。如阅读鉴赏语言典范作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判网络时代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对出现在课堂上、作业中的语言文字失范现象更要积极加以规范,正确识别谬误,自觉抵制垃圾语言,杜绝不健康的语言对汉母语的污染。

(四)培养个性化的母语运用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语文课程与其他各科教育一样,形成了强调整齐划一,忽略个性的授受型教育范式,导致青少年汉语思辨、运用、创造诸能力全面弱化。大量的青少年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说假话,言不由衷;说大话,云山雾罩;说空话,空洞无物;说套话,人云亦云。

汉母语的传承和创新需要培养青少年个性化的母语运用能力,即汉母语运用行为的独特性、生动性。虽然,初习母语,需要遵循基本的汉语言规范,其语言运用的共性色彩会浓于个性。但最终的目标是使青少年能自由地个性化地运用母语,这应是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个性化的母语运用能力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在母语运用中显现出来的言语辐射、吸收、融合诸能力,包括内在思维品质和语词组合形式的创新。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之所以脍炙人口,不仅因为汪先生在文章中对“胡同文化”特质的深刻认识,也因为其“将白话白到了家,又典雅到了极致”的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的母语运用能力如何形成?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要让青少年明白“厚积”方能“薄发”。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个性可言。个性化的母语运用能力需要文化积累、假借磨合他人语言的功夫,也更需要青少年具有不轻易盲从权威的个性思维、不随意同化于主流的异质思维。

(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递

申小龙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靠语言去实现,因而语言的历史往往同文化的历史相辅相成。获得某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接受一整套概念和价值。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11]所以说语言是凝聚一个民族,国家的纽带,是民族认同感的催化剂,是爱国情感产生的基础,青少年如果忽视了汉母语的学习,那么就丧失了自己的根。而当前,语文课程的实施依然存在误区,如过分强调工具性,只注重语文教学的知识、形式,片面的应试教育,忽略汉母语的文化教育价值。有研究者提出:“传播道德和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今的语文教学却逃避了教育传递道德文化的崇高责任,从而导致了青少年对自己民族的无知,导致爱国情怀的萎缩。”[12]语文课程要重视语文内容的文化内涵,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强调母语的思想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通过说服,陶冶,体验,感悟等使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

[1]沈祖芸.一辈子学做教师——三问于漪[N].中国教育报,2005-7-15.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

[3]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4]郭开平,语文学科的性质新论 语文教与学研究[J].1999,(3).

[5]小原国芳.小原国芳论著选(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9.

[6]王尚文.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9.

[7]于龙.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7.

[8]转引自孙君飞.我们还有多少汉语家底[N].光明日报,2007-09-15(04).

[9]韩国语文课程标准IA].李禾范译.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02.

[10]孙君飞.我们还有多少汉语家底[N].光明日报,2007-09-15(04).

[11]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149.

[12]马智强.语文教学的世纪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1996,(4).

猜你喜欢
母语语文课程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母语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母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